政务服务改革
搜索文档
山西财政:以“五化”建设为抓手 持续提升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中国发展网· 2025-08-08 21:30
核心观点 - 省财政通过"五化"建设强化非税收入全流程管理 深化电子化改革 规范执收行为并加快资金入库 [1] 加强收费依据公开建设 - 明确要求公开42类国定和10类省定非税收入项目的政策 征收标准及依据 [2] - 要求各级财政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 执收单位需公开缴款渠道等关键信息 [2] 加强基础信息维护建设 - 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复核9549个用户证书和2462个授权用户 [3] - 停用51个数字证书和86个委托代收人员 新增269个证书和251个代收人员 [3] - 排查475个财政专户账户 删除46个不合规账户并完善28个账户信息 [3] 加强非税电子票据建设 - 实现收缴系统与电子票据系统实时交互 自动生成电子缴款书 [4] - 本年度开具173万张电子票据 红冲283张并更正526张 [4] 加强电子收缴制度建设 - 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实现全覆盖 新增591家电子执收单位 [5] - 电子收缴资金超184万笔 金额超120亿元 [5] - 服务企业超16万家 个人超168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5] 加强部门互联互通建设 - 系统对接公安 应急 司法等多部门业务系统 实现缴费信息实时传输 [6] - 同步生成缴款通知书和电子缴款书 掌握应缴与实缴数据 [6]
江苏12项改革惠及船民:从“多次跑”到“一次成”,政务服务与维修保障双升级
江南时报· 2025-08-07 09:33
政务服务改革 - 江苏省推出12项服务船民改革措施 涵盖政务服务 过闸服务 行政执法 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1] - 实现内河水路运输经营 船舶 船员政务事项统一受理 推动文书电子化改革 电子文书与纸质文书具同等法律效力 [2] - 建立"区县受理 市局审批 区县发证"模式 船民可就近在县区交通政务窗口办理船舶登记 检验 船员证书等业务 [3] - 苏州试点设立8个"就近办"服务点 覆盖主要航段 累计服务3000余名船民 业务办理效率提升70%以上 [3] - 建立船民信息共享数据库 实现基础资料跨部门复用 从根本上解决重复提交材料问题 [3] 运营效率提升 - 船舶营运证年审时间从多次往返缩短至半小时内完成 实现当天领取新证件 [1] - 船舶进出港手续从平均3天缩短至2小时 办理部门从3个减少至1个 提交材料从5套整合为1套 [3] - 系统自动比对关键信息 对符合条件船舶提供营运证换证"免申即享"服务 [2] 技术应用创新 - 全省统一使用新版"船讯通"APP 提供水位查询 待闸明细 放行计划等一站式服务 支持线上办理延时申请 船舶退费等业务 [4] - 打造水上导航系统 提供航行路径规划 用时预测 偏航预警 防碰撞提示等功能 [4] - 推进长三角区域船舶过闸系统互联互通 实现"一次申报 全线通过" [4] - 在京杭运河苏北段试点"过闸时刻表" 智能预测船舶过闸总时长和各船闸具体时长 [4] 执法模式优化 - 推行线上非现场执法为主 线下现场执法为辅的模式 应用电子监测设备与无人机巡航提升执法效能 [4] - 实施联合检查机制 各地检查结果互认互通 实现"最多查一次" [4][5] - 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 防止"以罚代管" [5] 企业配套服务 - 江苏苏港航务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布局内河船舶维修保障点 解决船民修 拆 造船难问题 [1]
广西实现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次办结
广西日报· 2025-08-04 10:29
改革核心措施 - 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实现一次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办理时限缩减60% [1] - 从跑4次减少至1次或0次 办理时限从35个工作日缩短至14个工作日 [1] - 外线接入工程实行7个部门并联审批 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 [1] 办理模式创新 - 企业可自主选择告知承诺制审批或并联审批 [1] - 政务服务主管部门组织专营单位和审批部门联合现场踏勘并同步确认设计方案 [1] - 柳州市推行简易办改革 对符合条件的占用挖掘道路业务采取简易程序联合限时审批 [2] 区域实施案例 - 南宁北海等地推行承诺制审批 申请人准备材料并填写承诺书经审查通过后即予制发许可证 [2] - 柳州市将申请信息推送给交警自然资源林业和园林等部门联合审批 [2] - 线下一窗受理与线上一网办理双渠道运行 用户线上提交联合报装申请表即可一次办结 [1]
道路运输“加速跑”!交通运输部门持续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
新华社· 2025-07-31 16:53
政务服务改革成效 - 线上开通业务受理模块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线下设立工作专窗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 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3] - 各省份已为企业和群众办理一件事业务25.1万件 全国范围实现办事流程压减65% 材料简化70% 跑动次数减少84%[6] - 通过一次申报并联办理创新模式 企业可同步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 系统自动调取关联证照信息 仅需准备一套材料[2] 地区创新实践案例 - 广西依托数字政务平台将申报材料由17份减至5份精简70% 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至3个工作日 最快当天办结出证[4] - 浙江整合审批流程强化部门协同打通数据壁垒 3月31日起全省上线大件运输一件事联办服务[4] - 吉林要求开设综合服务窗口配备专人导办帮办 引导经营者通过互联网+道路运政服务系统自助端和吉事办在线申办业务[4] 系统优化与服务扩展 - 四川实现54个申请要素免填报 将高效开办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升级为全生命周期一类事 拓展变更和注销类联办服务[4] - 河北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发放明白卡宣讲政策 利用惠企利民政策通平台和官网微信公众号提高政策知晓度[5] - 交通运输部将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和部省联动全覆盖 建设主数据与数据资源库 推动部级数据向地方回流支撑一网通办[6]
我国是世界公认最安全国家之一——“十四五”公安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26
政务服务改革 - 持续深化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业务"全国通办",近1亿人次群众享受异地办证便利 [1] - 全国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3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民应用,累计注册用户1.14亿人,提供服务3700余万次 [4] - 公安交管推出60多项"一证办、异地办、网上办"改革措施,包括驾驶证"全国通考"和小客车登记"一证通办",惠及近1亿群众 [4] 知识产权保护与监管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5.6万起,其中侵犯商业秘密案件576起 [2] - 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开展食品打假、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商业秘密保护 [2] - 对新兴领域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升级优化既有政策举措并推出增量政策 [2] 涉企执法规范 - 公安部梳理涉企执法7个重点环节和45项风险点,挂牌整治52个市级公安机关和328个县级公安机关 [3] - 建设跨省涉企案件管理系统,明确案件管辖规则和监管机制,查纠问题473个并督促整改 [3] 电子证照与数据共享 - 全国1亿多机动车车主申领电子行驶证,3亿多名驾驶人申领电子驾驶证 [4] - 公安政务平台提供13.91亿次身份认证服务和16.1亿次跨网交互服务,计划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支撑"一件事"办理 [5] 犯罪打击成效 - "十四五"期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73.9万起,抓获涉诈黑灰产犯罪嫌疑人36.6万名,拦截诈骗电话124.1亿次 [7][8] - 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590余个、恶势力犯罪组织8900余个,破获相关刑事案件10.5万起 [8] - 破获食品安全刑事案件6.4万起,其中"特供酒"案件540起和校园食品安全案件5300余起 [7]
谋民生之利 解民生之忧
广西日报· 2025-07-18 10:16
政务服务改革 - 广西推进涉企涉民"一件事"高效办成改革,全区2.8万多个网点可提供社保卡服务,3100多个即时制卡网点实现"立等可取"[2] - 水电气网报装并联办理改革实现全区覆盖,通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缩减流程[3] - 住房公积金贷款办理时限从35天减至15天,材料从19份精简至6份,实现"只跑一次"[3] - 2025年起全面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报名材料从14份压减到最少4份[3] 医疗便民措施 - 推出"一号管三天""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措施,减轻群众负担[4]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现检查结果互认系统提示功能[4] 文旅数字化升级 - "一键游广西"平台推出AI产品"三姐伴游",提供行程推荐、导航导览等服务[5] - 自治区文旅厅通过数字化平台解决游客服务不全面、产品供需不匹配等问题[5] 土地与生态改革 - 广西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7宗,成交面积580.48亩,成交价款1.04亿元,带动产业投资超10亿元[6] - 河池市林业碳票完成交易26笔,累计交易量10137吨[7] - 广西开展林票制度改革,合作经营面积达8.4万亩,发行林票总额1.17亿元[8] 基层治理创新 - 桂林市推行"交所合一"警务机制改革,941个派出所实行该模式,查处交通违法58万起[9][10] - 阳朔县白沙镇道路通行效率提升60%[10] 职业教育国际化 - 广西职业教育加速国际化转型,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与东盟国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14] - 建设中国—东盟10个技术创新学院、17个现代工匠学院,培养培训东盟师生3.2万人次[15] 媒体融合 - 广西推进融媒体技术平台三级贯通,产生千万级爆款43条、百万级作品超1200条[13] - 县级融媒体"爱永福"App整合政务、招聘等便民服务[13]
新华视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怎么样?
新华社· 2025-07-17 18:57
政务服务改革成效 - 国办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1] - 2024年推出的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已基本落地实施,2025年第一批12项重点事项正在加快推进,累计办件量超1亿件 [3] - 2025年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发布,新增"企业融资服务""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等服务事项 [3] 企业办事便利化 - "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包括准入准营、招聘用工、纳税缴费等环节 [2] - 宁夏中宁县企业开办全流程业务仅需半天完成,实现营业执照申领、税务登记等"一次提交" [2] - 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开通政务服务超200项,江苏苏州实现养老保险跨省办理"十分钟到账" [4] 民生服务优化 - 江西九江教育入学实现"零跑动"办理,家长通过电子证照授权即可完成信息核验 [3] - 新生儿事项办理时间缩短至"喂一次奶的时间",医保码支持全流程医疗服务 [3] - 江西抚州崇仁县编制36本彩色办事指南,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政策问答 [10] 政务数据整合 -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521万项服务事项和3.6万项高频应用的标准化服务 [6] - 京津冀推动企业迁移登记信息共享,重庆建立公共数据"一本账",海南打通医疗医保医药数据 [7] -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贯通31个省级单位和40多个国务院部门,形成全国"一张网" [5] 技术创新应用 - 江苏昆山推出"数字政务门牌"二维码,覆盖100多项高频事项网办攻略 [11] - 新疆乌鲁木齐实现"即办秒批",AI自动核验申请信息并秒批符合条件的业务 [11] - 上海构建"一表关联"数据流转体系,浙江推行"云端联审"模式,海南发布政务服务标准化总则 [9]
新华时评丨办好“一件事” 服务大民生
新华社· 2025-07-17 14:51
政务服务改革 - 核心观点为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优化行政效能和民生服务,涉及个人全生命周期和企业经营各环节 [1] - 改革措施包括"免申即享"财政直达、"直补快办"政策兑现等,显著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1] - 推动政府服务思维从管理导向转为需求导向,强化人民至上理念 [1] 数字化转型 - 强调通过数据共享和AI大模型应用破解信息孤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2] - 要求部门间打破壁垒实现系统集成,形成协同办理合力 [2] - 数字技术应用需同步保留线下服务渠道,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2] 民生服务优化 - 重点覆盖出生、教育、医疗、养老等个人事项及企业准入、用工等经营事项 [1] - 通过"帮办代办"等差异化服务实现普惠性便利 [2] - 改革目标直接关联营商环境优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聊天五分钟,搞定高频事!深圳南山区“AI智办”专区上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21:14
AI政务服务应用 - 南山区上线"AI智办"服务 通过AI技术赋能政务服务申报 受理 审批全流程 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 降低办事成本[1] - "AI智办"可办理卫健 城管 民政 住建 水务 文体 宣传 商务 残联等部门高频事项业务[1] - 用户通过"南小智"AI助手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业务仅需5分钟[1] 技术实现特点 -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 将传统"人找服务"模式变革为"智能直达 一站通办"体验[2] - AI系统具备智能问答 智能核验 智能填表 预约办理 查询进度功能 实现"问 办 核 约 查"五位一体全流程服务[2] - 办理卫生许可证时 AI系统30秒内自动比对13项核心材料 精准核验印章并识别材料缺失或错误[3] - 系统可根据申请人需求自动推荐最近办事地点和可预约时间 实现一键预约[7] 知识库与系统架构 - 构建政务服务知识库 梳理1014项政务服务事项和64套"一件事一次办"指南[8] - 知识库包含数万条群众常问业务问题 窗口疑难杂症和审批部门退件原因[8] - 申报阶段AI大模型前置核验材料合规性 受理阶段系统自动核验上传材料 审批阶段提供智能辅助审批服务[8] 运营成效 - 业务受理退件率下降80% 材料录入时间缩短50%[8] - 实现一次申报成功率 窗口业务受理效率和部门审批效率全面提升[8] - 新员工培训一周即可上岗 大幅减轻工作人员负担[8] 服务体系构建 - 形成"AI智办"+"视办成"双模式服务 跨部门 跨区域办事难题得到解决[8] - 依托DeepSeek 腾讯混元大模型 数智人 音视频等科技能力构建立体服务体系[8] - 建立以网上大厅为主 线上AI智办+视频办 线下上门服务+帮办代办为辅 实体大厅兜底的服务体系[8] 战略意义 - 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易办 智办 暖办"跨越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和治理效能提升[1] - 作为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区 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服务模式变革[1] - 以高质量政务服务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 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9]
太白湖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工一件事”改革取得实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7-10 07:23
行政审批改革 - 太白湖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开工一件事"集成改革,将分散在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事项整合为"整体办理"的集成事项,实现"打包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次送达" [1] - 通过流程再造、并联审批,审批流程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3] - 搭建"投资项目审批综合窗口",企业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到一个窗口、跑一次流程即可完成全部审批 [3] 智慧审批平台 - 依托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一件事"模块,实现线上事项全流程闭环办理,审批状态实时可查,办理时限自动提醒 [4] - 对接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系统,实现审批结果在线推送、电子送达 [4] 未来规划 - 推动"开工一件事"向更多一件事应用场景延伸拓展,实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办理" [5] - 引入企业评价机制,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