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惠民
icon
搜索文档
各项数据全“开花”,双节期间潍坊青州文旅迎来“大丰收”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20: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通讯员 郝永健 群众文化活动普惠共享 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围绕"双节同庆文化惠民"主题,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60余场,让市民游 客畅享文化盛宴。假日期间,青州市文化馆升级"点亮生活"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开展"迎中秋 庆国 庆"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及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线上展播,举办"古艺新生 创享校园"非遗嘉年华;青州市图 书馆策划"青图 青韵漫读"读书会"图书漂流""书香润童心 庆国庆 迎中秋"主题丽萍姐姐绘本故事会、"月 满中秋,礼赞祖国"青图课堂,分别通过绘本讲解、非遗教学,培育儿童爱国情怀与非遗认知;青州市 艺术剧院在云门剧院广场、东夷文化广场、青州古城、王家辇村等多地开展系列文艺演出,并聚焦"盛 世欢歌迎国庆,月满华堂赏艺秋"和抗战胜利80周年开展纪念演出。青州市美术馆集中推出六大主题展 览,为假日文化生活注入了浓厚艺术气息。各镇街"迎中秋 庆国庆"多彩乡村系列文化活动亮点频现、 活力满格。 云门山街道推出"盛世华诞 举国同庆"国庆主题宣传视频,以视听盛宴营造沉浸式节日氛围;王母宫经 济发展区"王母宫花园杯"第五届象棋、乒乓球联赛燃情开赛,选手们在棋盘对弈、球台竞技中迸发运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13台28场演出今起半价发售
解放日报· 2025-10-09 09:45
记者 诸葛漪 本届艺术节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宗旨,持续推动文化惠民走深走实。据悉,本 轮线上优惠活动结束后,艺术节还将于10月下旬推出下一轮优惠票,持续降低观演门槛,让更多市民能 够轻松步入艺术世界。 9月23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轮优惠票开售,首批3800余张优惠票一经推出,即告 售罄。线上抢票"拼手速",线下各售票点前更是早早排起长队。 今起至11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在"艺荟101"官方小程序上加开一轮优惠票销售, 以平均半价的力度发售13台28场演出项目。本轮活动包含此前备受追捧的"马勒全集",艾伦·吉尔伯 特、约书亚·贝尔与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音乐会,以及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话剧《白鹿原》等多个热门 演出,更有一批重磅项目加入优惠行列,包括丹尼尔·加蒂、刘晓禹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 被誉为"最佳版本"之一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镇团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代表作 《死无葬身之地》等。 ...
长假期间江苏文艺工作者赴全省各地持续开展惠民演出茉莉花开,“双节同庆”好戏精彩
新华日报· 2025-10-07 07:28
中秋月满,佳节情浓。10月6日,南京栖霞古镇牌坊下,"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如约 而至。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艺术家们携经典昆剧折子戏登台,水袖翻飞间将戏韵揉进佳节,黛瓦飞 檐与戏服华彩相映成趣,偶遇这场演出的市民与游客直呼"意外的惊喜"。 这个国庆长假,江苏文艺工作者奔赴全省各地,让"茉莉花开"的芬芳遍洒城乡,戏曲声与欢笑声交 织,奏响文化惠民、文化润心的美好乐章。 10月5日晚,宿迁市沭阳县花乡广场灯火通明,"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在民乐合奏《欢乐歌》的欢 快旋律中再度启幕。清脆的笛声、悠扬的二胡与激昂的唢呐轮番登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据了解,应当地需求,"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9月底、10月初在沭阳连续演出2场。江苏省演艺集团 克服档期紧张的困难,和沭阳当地就节目立意、文化背景与群众审美习惯反复沟通,促成"茉莉花 开"与"我们的节日"两大品牌同台呈现。 更令人惊喜的是,互动奖品不仅有图书礼包、电影票,还有石梁河大鱼、东海大米等本地特色农产 品。"既能看到省级水准的演出,又能拿到家乡特产,这个假期真开心!"一位市民笑着展示手中奖品。 如今,"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已从单向"送文化"走向专业与 ...
演出市场“冷热不均”如何破局?看“一元剧场”的经济账本
搜狐财经· 2025-10-03 08:51
行业宏观数据与挑战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收入达到57954亿元 [1] - 行业存在商业演出票价高与基层平价演出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 [1] - 市场呈现“大城市热、小城市冷”的失衡格局 [1] 渭南市“一元剧场”模式 - 渭南市于2007年下半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一元剧场”探索 [5] - 首演当日一元戏票半小时售空,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热场面 [7] - 渭南市秦腔剧团目前每年演出约200场,其中120场为“一元剧场”演出 [9] - 每场演出可获得政府补贴4000元至6000元,但剧团仍面临入不敷出的压力 [10] - 华州区剧团于2015年加入,每场演出可获得3000元补贴 [13] “一元剧场”模式的成效与影响 - 模式解决了群众看戏难、看戏贵的问题,并激活了演艺市场 [9] - 演出机会增多带动收入提升,增强了对年轻演员的吸引力 [18] - 剧团中开始出现年轻新面孔,甚至包括“00后”演员 [18] - 下乡演出成为剧团重要收入来源,服务基层群众 [15][17] 重庆开州区“壹圆剧场”模式 - 开州区在汉丰湖景区打造面向普通百姓的“壹圆剧场” [18] - 每场演出成本约3万元,当前门票收入仅1000多元 [20] - 目标是通过公益孵化品牌,最终实现市场化运作 [22] - 已成功举办30场演出,累计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150万人次 [23] 商业化与未来发展路径 - 开州区计划将剧场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力,实现商业化转化 [25] - 短期规划包括文创产品开发和场地智能化改造 [25] - 中期计划打造“船游湖景·夜看小戏”等特色文旅产品 [25] - 模式旨在通过IP化开发、文旅融合和平台经济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 [25][27]
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29 07:37
文化艺术节活动概况 - 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于9月28日晚开幕,开幕演出为音乐剧《大田》,艺术节为期一个月 [1] - 艺术节宗旨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聚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主题 [1] - 艺术节参演单位覆盖省市县三级院团,剧目演出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 [1] 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 本届艺术节共有22部戏剧、10部音乐作品参加舞台艺术作品会演,首次将经典复排剧目纳入会演板块 [1] - 共有11部优秀剧目参加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1] 基层文化惠民活动 - 省内京剧、昆曲、越剧等演员将在国庆期间赴基层开展"艺动青春"青年人才展示 [1] - 艺术节期间将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为龙头,开展一系列深入基层的文化惠民活动 [1] 开幕演出剧目 - 开幕演出音乐剧《大田》由镇江市艺术剧院创排,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全国道德模范糜林为原型,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1] - 赵亚夫受邀来到演出现场,与省和镇江农科院科研工作者及南京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共同观看演出 [1]
北京大兴“金秋演出季”将在十一期间开幕,六天推出七场惠民演出
新京报· 2025-09-28 07:17
活动核心信息 - 活动名称为"赏精品 惠民心"2025年"金秋演出季",由北京市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策划、北京市大兴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承办 [1] - 活动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6日,共将推出7场精彩演出 [1] - 该活动是一项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每年举办,已成为大兴区乃至北京市的文化盛事 [1] 活动定位与理念 - 活动秉承"亲民、利民、惠民"的理念,坚持低票价政策 [1] - 旨在让全区百姓在家门口以实惠价格享受高雅艺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 [1] - 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文化活动 [1] 演出内容与特色 - 演出季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3] - 儿童剧《海底小纵队之东海救援》旨在激发儿童探索精神 [3] - "相声专场"以幽默表演帮助观众缓解压力 [3] - 经典河北梆子《包公卖铡》、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和评剧《钟离剑》带领观众领略国粹之美 [3] 未来发展规划 - 活动长远目标是打造"可持续、有深度、广辐射"的文化品牌 [3] - 未来将持续探索文化服务与艺术传播的新可能,进一步深化"文化惠民"内涵 [3] - 在保持低票价优势基础上,将推出更多元化的惠民举措 [3] - 内容创新上将深耕传统与现代融合,为观众带来更具新鲜感与互动性的观演体验,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热度"的演出矩阵 [3]
来星沙,奔赴你的星辰大海
长沙晚报· 2025-09-26 07:57
文旅产业宏观表现 - 长沙县连续18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中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五,持续领跑中西部地区[7] - 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0亿元[7] - 2025年9月,长沙县9个文旅项目入选省级新生代新场景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7] 微度假模式与新消费场景 - 依托全省唯一通地铁的县域优势,构建覆盖全省的3小时度假圈,实现家门口的诗与远方[8] - 同汇长龙生态欢乐园端午试运营三日吸引超3000人次到访,尚木兰亭荷畔茶馆等乡村业态在晴好周末常常爆满[8] - 2025年3月星城无处不飞花春季文旅活动在江背镇启幕,千亩油菜花海单日接待量达4.5万人次,带动文旅综合收入超300万元[9] - 金井镇村BA联赛带动小花片等农产品销售突破20万元,试运营期间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30%,农家乐营业额增长20%,预计年增旅游收入1000万元[9] 节庆经济与演艺活动 - 2025年五一假期松雅湖商圈单日客流量突破30万,销售额同比增长32.9%[9] - 燚热浪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三天吸引8万人次观展[9] - 2025长沙草莓音乐节约六成乐迷来自外地,汽水音乐露营派对集结20组音乐人,依托空铁一体交通优势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休闲消费增长[11] 生态文旅与红绿融合 - 开慧镇推出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以云农夫模式激活红色土地资源,带动农文旅综合消费超2000万元[14] - 果园田汉艺术小镇的稻田剧场演出《稻香里的国歌》一票难求,民宿均价680元仍一房难求[14] - 2024年长沙县在全国首创工业旅游品牌开放日,推出2条精品工业旅游线路,全年工业旅游预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6075万元,接待游客68.2万人次,目前全县工业旅游资源点27家[15] 项目投资与商业能级 - 2025年上半年县文旅局统筹谋划文旅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约131.1亿元,金井茶观天象等3个项目建成营业,大歌影视创新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有序建设[18] - 松雅湖商圈已成长为长沙十大区域性商业中心中唯一的非城区选手,2025年9月长沙杉杉奥特莱斯试运营引进40余家湖南奥莱首店、30余家旗舰店,首店旗舰店占比超三分之一[19] - 长沙国际会展新城已形成会展+商业+文旅+宜居的产业闭环,加速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文化地标[19] 文化惠民与公共服务 - 2024年文旅局举办线上线下公益培训6期,开设课程近60班,培训学员超7万人次,全年开展赛事与健身活动180余场,参与人数25万[19] - 文博场馆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举办松雅讲坛等全民阅读活动1623场,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112.22万[19]
无锡:一批文化“新地标”将陆续亮相
扬子晚报网· 2025-09-25 14:51
记者从无锡市宣传部门获悉,今年底到明年中,无锡一批本土文化"新地标"将陆续亮相,从而为市民带来更为精彩、普惠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无锡积极构建市级引领、市区联动、全域覆盖的文化设施建设新格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普惠化、均等化,一批市级文化"新地标"将陆续亮 相。当前,无锡美术馆、市文化艺术中心、交响音乐厅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已进入建设冲刺收官与运营筹备的关键阶段。 相关人士称,近年来,无锡始终把文化惠民摆在突出位置,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与需求侧改革相结合来破解"供需错配",以需求导向提升服务效能,努力解 决高质量文化有效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高品质化之间的供需矛盾,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于民、温暖人心。 无锡民族乐团举行惠民演出 除了前述场馆设施的打造,还积极优化全龄优质供给体系,增强服务供给能力,尤其是坚持需求导向、引育并重,持续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努力让老百 姓享受到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同时,努力畅通全民直达服务渠道,提高惠民实际效能,在文化需求端,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优质资源下沉 基层,直达全民,让文化融入日常、点亮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建波 无锡市民欣赏民族乐团演出 ...
探索电影惠民新途径,中影携《万里归途》《灿烂的她》走进兴化国蟹市场
扬子晚报网· 2025-09-23 15:49
合作活动概况 - 中影与京东物流再度合作在江苏兴化国蟹市场举办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这是双方继8月底苏州阳澄湖景区首场惠民放映后的第二次合作[1] - 活动采用"定制专属场景"放映模式 本次放映影片为《万里归途》与《灿烂的她》[1] 活动参与群体反响 - 当地蟹商对活动反响积极 从事大闸蟹生意十余年的王老板表示"白天忙着发货 晚上能看场电影 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3] - 现场蟹商最初通过手机关注物流订单 但很快被电影剧情吸引并完全沉浸其中[3] 活动模式创新 - 创新采用"品蟹+观影"模式 首场阳澄湖景区活动已获得良好反响[5] - 本次活动针对蟹商 蟹农等特定群体开展定制化文化服务[5] 影片选择策略 - 《万里归途》的归家故事引发常年在外奔波蟹农的情感共鸣 适逢中秋佳节更增强团聚期待[5] - 《灿烂的她》展现女性坚韧特质 特别致敬蟹业女性从业者 引发女性群体强烈共鸣[5] - 两部影片从不同角度构建温暖人心的情感场域 既提供娱乐体验又引发情感共鸣[7]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中影已形成独特的惠民放映服务模式 通过精准场景定位 情感化内容选择和专业执行保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9] - 该模式为文化产业服务人民群众提供有益探索[9] - 公司将继续深化场景定制文化服务模式 将优质电影内容带入更多元生活场景 持续探索电影文化服务民生的新路径[9]
聚焦群众需求 丰富文化供给 官塘桥街道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
镇江日报· 2025-09-23 07:32
文化惠民活动策略 - 公司聚焦群众需求,以“茉莉花开·文艺播种”行动为抓手,精心谱写文化惠民“三重奏”,包括“理论+文艺”、“品牌+体验”、“非遗+实践” [1] - 公司依托宝平文化广场,通过新思想文艺宣讲、歌舞演出、党史互动答题等形式,创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新思想“文艺课堂” [1] - 公司通过小品《小吃店风波》《文明在身边》等节目,以群众身边的小故事为切入点,让观众在欢笑中感悟新思想的深刻内涵 [1] 本土文化资源开发 - 公司立足本土资源,以农耕传承、茶文化、号子花灯等特色文化为核心,创新开展“传承农耕文化・追寻红色记忆”农耕体验、“小手茶香奇妙日”探秘茶文化等系列活动 [2] - 公司联合学校组织青少年走进耕读园,通过“非遗+红色+农耕”的沉浸式体验感受农耕文化,并依托茶林研究所设计“五感体验”路线将茶文化融入游戏 [2] - 公司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积极吸纳优质资源,以非遗为核心、沉浸式体验为路径,创新打造非遗“体验课堂” [2] 非遗传承与教育 - 公司邀请大学老师讲述绒花历史脉络,带领居民在实物欣赏、步骤拆解、制作体验中领略其工艺之美 [2] - 公司特邀省级非遗传承人为辖区20余名儿童带来“巧手塑非遗”面塑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指尖艺术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