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
搜索文档
共话文明互鉴 共绘发展图景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21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始终在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了解不同国家合作伙伴 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开展合作。"俄罗斯戈罗杰茨市行政长官穆德诺夫·亚历山大· 尤里耶维奇表示。 文明传承不只是简单的复制或者延续,更需要创新探索,景德镇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与会嘉宾的 点赞。韩国公州市前市长金正燮说:"城市的发展需要年轻人的参与,景德镇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到这里 来创作,年轻人可以通过合作加强交流学习,挖掘出更多的创新技艺。" 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文化底蕴深厚,且同样发展陶瓷业。走访景德镇后,该市市长西蒙·隆迪 表示:"陶瓷的元素融入到了很多城市景观中,让整个城市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陶瓷业是手工技 艺的展现,手工传承凝聚着手工艺人的心血和智慧,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才能在技艺传承中挖掘更多创 新元素。" "奥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景德镇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这种特殊的历史基础使两 个城市的合作成为必然。"努尔巴耶夫·尼亚兹别克说,他计划邀请景德镇陶瓷专家到奥什开办陶瓷培训 班,同时在奥什丝绸之路商贸展览会上开设景德镇瓷器展馆,向中亚及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介绍景德镇 ...
这个金奖分量足(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39
中国馆获奖的核心意义 - 中国馆荣获日本大阪世博会大型自建馆展示金奖,实现中国在海外参加综合类世博会首次折桂的历史性突破 [1] - 奖项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体现中国与世界共筑未来的真诚担当 [1] -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评价中国馆“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中国的展馆,更是一个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展馆” [4]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 中国馆设计灵感源自“中华书简”,外形宛如书卷展开,占地约3500平方米 [2] - 外立面镌刻金、篆、隶、行、楷5种字体的经典诗词,呈现中国传统书简长卷形态 [2] - 展区理念融合“天人合一”哲学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现实实践,让千年文明在当代发展中焕发新生 [2] 科技实力与绿色理念的展示 - “生生不息”展区展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从天宫空间站发来的交互视频及“蛟龙”号深潜7062米拍摄的影像 [3] - 八网融合的智慧城市沙盘展示城市未来规划 [3] - 场馆建筑采用竹材与钢结构结合,使用低碳固碳竹质产品,体现绿色建造理念与中国制造硬实力 [3] 国际影响力与文化交流成果 - 中国馆累计接待游客超190万人次,日均观众破万人次,成为大阪世博园“流量担当” [4] - 接待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位政要和知名人士 [4] - 通过“AI孙悟空”多语言互动、月球土壤样品等展项,构建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空间,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4]
世界市长们为何在景德镇“意犹未尽”?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20:16
活动背景与核心意义 - 多国城市市长、行政长官代表在景德镇通过“走读”和“聊天”活动,进行东西方文明交流 [1] - 活动旨在探讨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与开放合作,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6] - 陶瓷被视作连接人类情感、传承文明的“世界语言”和传递和平的使者 [10][11] 景德镇文旅产业表现 - 景德镇202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400万人次,2023年增长至5800万人次,2024年预计超过6000万人次 [4] - 2024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时间内,游客访问量超过900万人次 [4] - 城市依托陶瓷文化底蕴,通过“瓷城共生”和“文旅相融”策略焕发新魅力 [4] 国际合作与城市交流 - 景德镇与世界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往来,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 [10] - 土耳其伊兹尼克市市长表示其陶瓷艺术诞生受景德镇青花瓷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的激发,两市于2021年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6] - 韩国公州市前市长看到与景德镇在文化遗址保护与价值提升方面的合作潜能 [8] 产业生态与创意活力 - 陶溪川文创街区展现了城市最年轻、最活力的脉搏,吸引各国艺术家、学子与匠人研学交流、激发创意 [3] - 意大利蒙特卢波市以生产高品质陶器闻名,其市长赞赏景德镇将陶瓷元素融入城市景观的做法 [3][8] - 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议会副议长指出,全球游客可在景德镇触摸历史、见证瓷器诞生并参与创作 [3]
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10月底开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9 17:54
10月19日,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福建省副省长江尔雄代表组委会介绍了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主要内容及筹备进展情况。江尔雄指出,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将充分发挥妈祖文化精神纽带作用,紧扣永久总主题"大爱和平·文明互鉴",确定了年度主题"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目的是通 过妈祖文化这一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互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据悉,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是跨国家(地区)的综合性文化论坛,于2016年获批举办。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定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福建莆田举 行,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首次设立11个海内外分会场,遍及亚洲、欧洲、 大洋洲、南美洲、非洲,是妈祖文化全球传播力的一次展示,实现了从区域性活动向全球性文明对话平台的升级。 本届论坛还将举行"妈祖号"海洋卫星命名仪式、妈祖文化推广大使聘任仪式,发布《全球妈祖文化传承弘扬年度报告》和《湄洲宣言》等,并举行闽台 妈祖文化交流论坛、妈祖文化青年交流论坛暨全球"Z世代"对话妈祖活动、 ...
推动文明互鉴拓展合作空间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卓越贡献奖”在沪颁发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活动概况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召开 [1] - 同期举行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年会并发布《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发展报告(2017—2025)》 [1] 行业荣誉与表彰 - 年会特设“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卓越贡献奖” [1] - 奖项授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艺术节总经理达科·贝雷克、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主席康斯坦丁·基里亚克、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总经理古根·塔纳 [1] - 表彰获奖者在艺术交流、机制构建与项目推动方面的持久贡献 [1] 行业合作与项目推介 - 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机构推介会”及“全球舞台·中国机遇——新兴市场与多元化合作专场”两场专题活动 [2] - 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中国国内的17家艺术机构集中展示了节展资源、演艺项目与场地信息 [2] - 推介项目聚焦古老文明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以及文旅融合新路径 [2] - 多个项目在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 联盟发展规模 -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员已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 [3] - 联盟机构总数达到196家 [3]
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校长:让青年交流成为中意民心相通的桥梁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7 17:10
活动背景与核心观点 - 第二十五届世界意大利语周于10月13日至19日在中国多地举行 主题为“意语世界无国界” [1][2] - 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校长瓦莱里奥·德·切萨里斯来华参加活动 并就意中教育合作、文明互鉴与青年交流等话题接受专访 [1] - 核心观点是让语言成为跨越国界、连接心灵的桥梁 通过语言与文化交流让“超越国界”的友谊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2] 教育合作与学生交流 - 中国目前有26所本科院校开设意大利语专业 [2] - 学生交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学习语言的学生必须有机会亲赴意大利在当地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 [2] - 佩鲁贾是接待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专注于意大利语言文化教学并以热情姿态欢迎中国留学生 [2] - 需要不断扩大双向交流 不仅让更多中国学生赴意学习 也让更多意大利学生到中国体验 [2] 大学角色与文明互鉴 - 大学是推动和平交往与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 有责任引导学生在积极交流中学会彼此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 [2] - 意中两国之间的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建立在高校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之上 [4] - 2025年将迎来中意建交55周年 了解彼此的历史脉络是深化友谊的关键 [4]
【省文化和旅游厅】“美美与共·丝路芳华”中国—中亚艺术家作品联展在西安开幕
陕西日报· 2025-10-17 07:00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16日开幕,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 [1] - 活动名称为“美美与共·丝路芳华”中国—中亚艺术家作品联展暨文化交流沙龙 [1] -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 [2] 活动内容与规模 - 活动特邀来自中国与中亚五国的8位代表性艺术家参展 [1] - 展出作品数量为百余件,涵盖绘画、丝绸艺术、毛毡、服饰等领域的现代创作精品 [1] - 活动包含文化交流沙龙,8位参展艺术家围绕创作理念、丝路文化传承、跨国合作前景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1] - 观众可通过主题艺术装置、沉浸式声光投影等形式观展 [2] 活动意义与目标 - 活动是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国际文化交流板块的重要活动 [1] - 旨在深化区域间文明互鉴,增强文化共鸣与情感联结 [2] - 致力于提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国际影响力与品牌价值 [2] - 助力陕西打造丝绸之路文化高地,为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文化交流和人文合作持续注入动能 [2]
共话中国之学 共享中国智慧 约500位嘉宾交流观点碰撞思想 世界中国学图景愈加清晰生动富有张力
解放日报· 2025-10-16 09:52
大会核心成果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圆满落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位嘉宾参会 [1] - 大会通过“四个首发”开启新篇,推动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 [2][3] 首发倡议与出版物 - 首发《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以文明互鉴为核心理念,呼吁加强全球对话 [2] - 首发《中国学(中英文)》创刊号,填补了整合历史中国、当代中国与海外汉学家研究的学术平台空白 [2] - 首发《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报告,系统梳理学科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 [2] - 首发“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聚焦2005至2024年间的54部精选作品,为全球学者提供高质量知识资源 [3] 研究视角与方法论 - 强调贯通性研究,需将中国5000年文明积淀与当代社会实践在整体框架下相互印证理解 [4] - 突出世界视野,中国学是一种具有全球共性、激发全球共识的学问,需在不同传统间展开对话式研究 [4] - 采用多学科视角,构建开放研究网络,在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交汇中形成新知识体系 [5] -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研究方式更新,展现学科在全球学术体系中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5] 实践案例与未来方向 - 大会讨论具象化中国式现代化,例如义乌“鸡毛换糖”案例体现了让人民群众富起来的共同富裕追求 [5] - 青年研究者以开放、跨界、创新姿态,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跨文化交流方式,重新定义中国研究的边界 [5] - 当代中国学研究应立足中国社会实践,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6] - 世界中国学作为文明对话平台,旨在促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互学互鉴,在多样性中寻求共通之理 [6]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架起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承之桥
新华社· 2025-10-14 13:35
这是2023年7月3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新华社香港10月13日电(黄茜恬)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推出3个故宫文化主题展览,从清代宫廷军事文物, 到中国饮食文化流变,再到科技动态化呈现故宫传统纹样,带领观众在香港感受故宫文化的厚重与活力。 作为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个重要合作项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3年多来,接待观众近350万人次。西九文化区海滨上,金色建筑搭配 红宫门与中式庭院,凭珍贵藏品与创意展览成为游客来港的热门打卡地。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不只是战略合作伙伴,更是'兄弟'般的紧密关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说,两馆携手传递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承载着故宫博物院的期待——建立自身特色,以当代视野和全球视角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让中华文化在香江落地 0:00 2022年7月3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开幕展一次性展出914件故宫博物院文物,含166件国家一级文 物,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文物出境展览。 "这不仅是文物'出宫',更是让中华 ...
综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架起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承之桥
新华网· 2025-10-14 09:48
新华社香港10月13日电 题: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架起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承之桥 黄茜恬 这是2023年7月3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2022年7月8日,参观者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处观景台上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让中华文化在香江落地 2022年7月3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开幕展一次性展出 914件故宫博物院文物,含166件国家一级文物,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文物 出境展览。 "这不仅是文物'出宫',更是让中华文化在香江落地,让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文化窗口。"吴志华 说,这背后是故宫博物院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3年多来,故宫博物院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深度协作,推出接近20个展览,故宫博物院累计借出文物 超1600件,涵盖25个门类,让"在家门口赏国宝"成为香港市民日常。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推出3个故宫文化主题展览,从清代宫廷军事 文物,到中国饮食文化流变,再到科技动态化呈现故宫传统纹样,带领观众在香港感受故宫文化的厚重 与活力。 作为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