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绘画
icon
搜索文档
当世运村变成“文化市集” 外国选手们都玩嗨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0 20:25
文化活动内容 - 运动员村文化活动包括互动体验和互动交流,外国运动员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如竹编、剪纸等 [1] - 绳编活动选用新津绳编,编织平安如意结,剪纸活动剪裁世运会吉祥物蜀宝和锦仔 [5] - 文化活动以国风国画形式展现,包括优秀传统文化诗句的毛笔字展示 [5] - 运动员可参与毛笔字和绘画学习、"汉语桥"汉字书写、川菜烹饪等活动 [7] - 中医药体验馆提供蜀地本草珍品赏鉴、太极八段锦练习、草本香囊制作、中医把脉问诊和推拿正骨体验 [7] 非遗展示与市集 - 世运村非遗特色市集邀请10位成都非遗老师参与,展示大漆、银花丝、道明竹编等技艺 [13] - 外国运动员对本地艺术家制作的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喜爱带香味的香 [11] - 运动员在特色市集中挑选手工制品留作纪念,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9][11] 国际文化交流 - 运动员晚间在广场跟随音乐跳舞,体验夏夜欢快氛围,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9] - 外国运动员高度评价中国文化体验,认为这是了解东方美学的重要机会 [11][13] - 意大利运动员表示绳编手环制作是成都之行的有趣体验 [3]
一部写在树叶子上的书(古籍今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8 09:13
黄道婆的纺织技术革新 - 黄道婆改进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大幅提升棉布质量和产量,改变"富穿丝穷穿麻"的穿衣习俗,被尊为"布业始祖" [1] - 德国汉学家库恩认为其革新的三锭纺车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纺纱工具,技术领先西欧400余年 [1]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的历史价值 - 陶宗仪在笔记中记载黄道婆及棉纺织技术改进,弥补正史对女性技术专家的忽视 [2] - 全书30卷,内容涵盖朝廷典章、风俗趣闻等585条,保存元代典制如御史台建置、宫阙制度等稀缺史料 [3][4] - 笔记注重社会细节,如"杀虎张"反映元代虎患及语言演变("拔突"与清代"巴图鲁"同源) [4] 笔记中的社会与文化记录 - 记载"俘虏婚姻"制度(程鹏举故事),后被改编为京剧《生死恨》 [5] - 收录医家十三科、院本名目、杂剧曲名等,保存元代戏曲、绘画、制墨等技艺史料 [6] - 记录生活发明如杭州"发烛"(早期火柴),反映民间技术应用 [6] 文本特点与局限性 - 内容多基于作者耳闻目睹,叙述具体生动,语言朴素,材料可信度较高 [6] - 部分记载属传闻,存在谬误,需辩证使用 [6]
十大美院菁英力作集结!这场展览解锁当代艺术新图景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14:10
展览概况 - 展览名为"艺途新章:中国十大美院新锐创作特展",汇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十大顶尖艺术学府的学生创作 [1] - 展期从6月28日至10月31日,地点在秦皇岛市北戴河不同艺术小镇的不同CIRCLE当代艺术中心4F [2] 展览内容 - 展出5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 [2] - 绘画展区包括工笔画和写意画,雕塑区域展示金属与木材的结合以及传统榫卯与现代造型的融合 [2] - 新媒体艺术区运用数字投影、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提供沉浸式体验 [2] 艺术风格与创新 - 作品风格多元,包括表现主义张力的油画、极简线条的水墨以及融合AR技术的互动装置 [1] - 作品从超现实场景解构社会现象,或从古籍纹样中汲取灵感重构传统文化符号 [1] - 展览不仅展示传统技法的传承,也体现对新兴媒介的大胆尝试 [2] 活动安排 - 展览期间将举办"青年艺术家创作沙龙"和"跨学科艺术工作坊",邀请艺术界资深学者、策展人与参展学生对话 [2] 展览意义 - 展览是对中国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预示中国艺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2]
套房里的艺术探索之旅: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启幕
经济观察报· 2025-06-19 11:41
博览会概况 - 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启幕,呈现京城初夏艺术盛宴 [1] - 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摄影、新媒体艺术、潮流艺术等多种形式 [1] - 延续并拓展"设计与当代新工艺"版块,推广收藏级设计、当代手工艺和非遗创新作品 [1] 参展机构 - 首次参展机构包括伍拾伍号院子艺术空间、翁狄森、FANCYSOPHIE索菲、EON LOOM Gallery等 [1] - 回归机构包括TomuraLee、反空间、简画廊、LCE GALLERY、BB画廊等 [1] - 参展机构在地域文化、风格流派、艺术品类上实现多元化 [1] 活动安排 - 时间:6月19日至6月22日 [2] - VIP预展:6月19日18:00-22:00,6月20日13:00-20:30 [2] - 公众开放:6月21日13:00-20:30,6月22日13:00-20:00 [2] - 地点:王府半岛酒店5层 [2]
从感官的愉悦到灵魂的升华|荐展
第一财经· 2025-06-07 09:23
阿尔瓦罗·西扎档案展 - 展览地点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跨度为6月6日至9月7日 [3] - 西扎是葡萄牙著名建筑师 职业生涯完成逾550个建筑项目 1992年获普利兹克奖 [3] - 展览通过6个章节展示其建筑理念 包括住宅 圣地 商业与金融等类型 [3] - 展出百余件手稿 模型 雕塑等 是西扎在中国最大规模展览 [3] - 西扎在中国作品包括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等 [4] 瑞士经典设计展 - 展览地点为复星艺术中心 时间跨度为5月28日至6月29日 [6] - 瑞士创新涵盖食品饮料 工程 医疗等领域 如气泡水 牛奶巧克力等发明 [7] - 瑞士设计核心理念为简约 实用和可持续 代表产品有瑞士军刀 Freitag包袋等 [7] 中国恐龙展 - 展览地点为上海自然博物馆 时间跨度为5月31日至11月30日 [9] - 中国已发现恐龙超过350种 占全球已发现种类的35% [9] - 展出118件标本和模型 包括巨型汝阳龙 许氏禄丰龙等重点展品 [9] - 展览展示从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晚期的恐龙演化史 [9][10] 明清犀角器展 - 展览地点为上海博物馆 5月30日起开展 [11] - 展出百余件犀角器珍品 辅以青铜器 瓷器等相关文物 [11] - 犀角雕刻在明清达到鼎盛 融合多种工艺样式 [13] Hello Kitty光影特展 - 展览地点为北京时代美术馆 时间跨度为5月31日至8月31日 [16] - 展览空间达2000平方米 以科技与艺术结合呈现 [16] - Hello Kitty IP覆盖280多个品类 本次展览增加非遗跨界共创单元 [16] 阿尔丰斯·穆夏艺术展 - 展览地点为北京今日美术馆 时间跨度为4月3日至7月6日 [20] - 展出近200幅穆夏作品 包含绘画 海报 插画等多种形式 [20] - 设置AI数字人互动体验 展示穆夏商业海报作品如《茶花女》等 [22] 官式彩画展 - 展览地点为故宫永寿宫展厅 时间跨度为5月27日至8月26日 [23] - 展出43件隋朝至清代的官式建筑彩画代表作品 [24] - 首次展出梁思成手绘《营造法式》彩画研究草图五幅 [24]
艺博会上的画廊和艺术家们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5:47
艺术博览会概况 - 2025年5月22日至25日北京同时举办当代艺术博览会与ART021 BEIJING双展 汇聚全球逾200家艺术机构 [1] - 两场博览会呈现科技赋能艺术 女性视角创作 跨媒介实验等前沿方向 [1] - 活动作为北京艺术季核心项目 构建跨越物理与虚拟边界的文化盛事 [1] 香格纳画廊参展策略 - 公司同步参与双博览会 以群展形式展示2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 涵盖绘画 摄影 装置等媒介 [2][3] - 参展阵容包括陈问村 耿大有 杨福东等跨代际艺术家 突出学术脉络与市场敏锐度并重的定位 [1][4] - 通过经典个案(如耿建翌1999年《漏光》)与新兴实践(如牟雪2025年《BD_斗转星移5》)交织 构建市场话语体系 [3][4] 重点艺术家及作品 - 胡项城展出《实验-E07A》等综合材料作品 突破画框限制 延续2024年个展"疑似"的解构逻辑 [2] - 杨福东《雍雀》系列以电影化黑白影像探讨知识分子精神困境 成为展位视觉锚点 [2][3] - 高磊《晚餐》结合丙烯绘画 琉璃及2014年生产的火腿 实现多材料跨界创作 [3] 展览主题与行业影响 - ART021 BEIJING主画廊单元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从观念实验到影像叙事的完整维度 [2] -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凹凸"为主题 公司通过跨代际阵容强化本土艺术生态深耕 [3] - 双展并行策略体现公司对学术脉络的梳理野心 以及在市场波动中的稳健运营思路 [4]
2025版中国当代艺术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14 20:57
行业概述 - 当代艺术指20世纪中叶至今的艺术创作,强调创新性、实验性和多样性,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式 [3] - 中国当代艺术行业产业链分为上游(艺术家、艺术院校、材料供应商)、中游(画廊、拍卖行、线上平台)和下游(收藏家、美术馆、衍生品开发) [6] - 行业企业分布呈现区域集中化特征,主要聚集在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9]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纯艺术品拍卖总额同比下降63.64%至18亿美元,但香港、北京、上海、杭州仍位列全球拍卖市场前十 [3] - 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西泠拍卖、永乐拍卖四家机构进入全球拍卖公司TOP10(纯艺术板块) [3] - 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分析包括国家结构、价格区间、拍卖行份额和艺术门类等维度 [19] 创作与展览 -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趋势包括社会应变、媒介创新、科技试验等方向 [19] - 重点艺术家包括张晓刚、周春芽、曾梵志等11位代表人物 [22] - 主要艺术区包括北京798、宋庄、草场地和深圳大芬油画村,其中798艺术区具有历史标志性 [22] 交易与投资 - 艺术品交易方式包括拍卖场、画廊、私人藏家、艺术家工作室等渠道 [28] - 行业投资特征呈现资产化、全民化、金融化趋势,但存在符号化单一性问题 [27] - 2024年画廊行业呈现品牌集中化、外资撤退、国际化拓展和青年艺术关注四大特点 [22] 机构与平台 - 重要艺术机构包括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等,均具备特色典藏体系 [22][25] - 国际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与本土企业嘉德、保利形成竞争格局 [25] - 文化交易所如天津文交所、深圳文交所提供艺术品流通创新平台 [26] 发展前景 - 2025-2031年预测将聚焦创作趋势(科技融合)、收藏趋势(多元化)和拍卖规模增长 [29] - 行业建议包括完善艺术保险体系、建立画家投资指数等级等制度保障措施 [29][30] - 报告数据来源涵盖国家统计局、海关、上市公司年报及一手企业访谈 [14]
巴塞尔艺术展:世界艺术瑰宝的闪耀圣地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4:42
巴塞尔艺术展历史与定位 - 巴塞尔艺术展创立于1970年,由瑞士画廊主Ernst Beyeler、Trudl Bruckner和Balz Hilt联合创办,首届展会吸引16,000名观众、90家画廊及30家出版商参与[2] - 20世纪80年代增设摄影艺术主题展览,成为全球推广摄影艺术的重要平台[2] - 90年代引入艺术电影板块,21世纪推出开放式展览平台"Art Unlimited",突破传统展位限制[2] 全球展览布局与特色 - 每年在瑞士巴塞尔(6月)、美国迈阿密(12月)和中国香港三地举办[3][4] - 巴塞尔展会聚焦欧洲古典与现代艺术碰撞,涵盖绘画、雕塑、装置等多元形式[3] - 迈阿密展会强调艺术与生活融合,户外装置与城市景观结合形成特色[4] 创新方向与行业影响 - 2025年计划增设AI艺术专题单元,展示人工智能创作作品,推动科技与艺术融合[5] - 展会为画廊、艺术家、收藏家提供合作平台,促进艺术市场繁荣与文化交流[6] - 通过全球巡展模式持续扩大影响力,成为艺术界年度标杆性事件[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