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障碍环境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100天冲刺!粤港澳三地联动,共绘体育盛会的文明长卷
华夏时报· 2025-08-03 09:36
赛事筹备与无障碍建设 - 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全国残特奥会将于12月8日开幕,预计34个代表团97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 [2] - 广东赛区36个残特奥会场馆全部具备竞赛条件,其中22个与十五运会共用,不新建场馆但完成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等改造 [3][4] - 编制全国首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场馆实现"从点到面"突破,如南海体育中心部署手语翻译系统、珠海度假村配备盲文菜单等 [3][4] 城市发展与赛事融合 - 广州提出"零障赛区"理念推动无障碍标杆城市建设,深圳完成152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并启动277个无障碍点位专项整治 [6] - 赛事筹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深圳计划2025年推进80项重点项目优化景观、交通及公共服务体系 [6] 辅具服务与科技应用 - 建立三级辅具保障体系,配置19辆专业服务车、84名技术人员及2000余套维修工具,推出"粤辅通"五位一体服务平台 [7] - 广东省康复产业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格局,深圳、佛山为核心基地,轮椅等产品占全国50%-60%市场份额,出口占比70% [8][9] - 智能轮椅、脑控轮椅等黑科技亮相赛事,如全地形轮椅可上下楼梯,脑控轮椅通过脑电信号控制 [9] 粤港澳协同与产业生态 - 三地建立四级联络机制解决通关、物资等问题,出台《通关指引》确保赛事顺畅 [12] - 大湾区残疾人事业交流深化,深圳大学举办三届协同发展交流会,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研究粤港澳体育湾区模式 [10] - 康复辅具产业通过"政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佛山企业研发国内首款电动轮椅及脑瘫专用轮椅 [8][9]
追踪!热门商圈“无障碍深调研”:珠海市商务局、住建局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9:47
商业综合体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 - 珠海商业综合体无障碍设施平均布置率为55.9%,平均达标率为60.2%,存在建设和管理问题,车位、电梯、厕所问题突出 [1] 珠海市住建局监管措施 - 督促建设、设计、施工单位落实《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标准,提升设计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设施系统性与连续性 [2] - 持续开展在建工程质量检查,重点抽查公共建筑、住宅等出入口、电梯、卫生间无障碍设施施工情况 [2] - 加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对无障碍设计未落实到位的不予通过审查,并将无障碍设施设计作为专项检查重点 [3] - 强化设计、施工、验收阶段监管,确保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3] 珠海市商务局整改与培训 - 敦促企业整改石墩阻挡、电梯按钮不规范、厕所设施缺失等问题,改造服务台与自助终端,强化无障碍停车位管理 [4] - 2024年已开展无障碍设施检查40次,检查单位102家次,组织线上培训会4次 [4] - 将组织商户开展法规培训,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法规内容,对未达标商业主体按《条例》反映给有关部门 [4][5] 专家建议与行业改进方向 - 设计单位对无障碍设施设计执行规范意识不足,施工人员不熟悉标准规范,验收过程关注度不高 [6] - 建议政府强化职能部门无障碍意识,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学习和宣传 [6] - 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全过程管理,明确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责任 [7] - 建议在规划、设计、验收环节邀请残疾人、老年人代表参与体验试用活动 [7]
万象汇、环宇城等商圈无障碍环境如何?深调研:达标率60%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9:39
商业综合体无障碍设施现状 - 珠海四大商业综合体(万象汇、印象城、环宇城、富华里)无障碍设施平均布置率为55.9%,平均达标率为60.2%,均未达到法规要求的100%标准 [2] - 所有商圈均存在无障碍车位被占用现象,违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规定 [8] - 主要问题集中在车位、电梯、厕所三类设施,其中电梯呼叫按钮过高、厕所抓杆松动/规格错误、车位轮椅通道受阻为共性问题 [2][3][4][5][6][7] 各商业综合体具体问题 万象汇(华润万象生活运营) - 无障碍设施布置率66.7%,达标率67.7%,商业面积13.8万平方米 [3] - 厕所洗手盆容膝空间不足、镜子过高,无障碍车位轮椅通道被围栏阻挡 [3] - 外广场轮椅坡道坡度陡峭,标识尺寸过小影响使用体验 [3] 印象城(印力集团运营) - 无障碍设施布置率62.5%,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4] - 电梯无盲文标识且呼叫按钮过高,无障碍厕所坐便器抓杆松动脱落 [4][5] - 楼层索引牌缺失无障碍设施信息,引导标识不明确 [5] 环宇城(中海集团运营) - 无障碍设施布置率44.4%,达标率58.8%,总开发面积48万平方米(购物中心10万平方米) [6] - 广场石墩阻碍通行,翻修市政人行道出现"断头盲道" [6] - 厕所抓杆规格错误且松动,存在安全隐患 [6] 富华里(中海集团运营) - 无障碍设施布置率50%,达标率55.6%,占地6.8万平方米 [7] - 无障碍厕所缺失多功能台等设施,采用非标准内开门设计 [7] - 车位轮椅通道被立柱阻挡,部分出入口未设坡道导致绕行 [7]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综合体作为高频消费场所,完善无障碍设施可提升顾客满意度并增加客流 [9] - 珠海连续三年将"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法规执行力度加强 [9] - 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城市商业配套的"必选项",需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 [9]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6.9%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5
残疾人保障水平提升 -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6.9%,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2] - 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 [2] - 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0%和95% [2] 就业与培训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6]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20%,217万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6] - "十四五"期间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达231万,已就业残疾人达901万 [7] 教育与康复服务 -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为近10万名残疾学生提供服务 [5] - 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57.89万人次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5]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 [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中央安排21.46亿元支持122个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6] - 全国已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总建设规模1664.8万平方米 [6] - 10个省级盲人按摩医院中8个已开工建设 [6] 无障碍环境建设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后,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无障碍改造 [8] - 无障碍督导或促进员达20608人 [8]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超额完成110万户目标 [3] 农村残疾人保障 - 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 [3] - 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0万以上残疾人受益于低保边缘户认定 [3] - 持续开展东西部残疾人帮扶协作,建立精准帮扶项目库 [4]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平等参与、多维保障、向新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7-22 20:11
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 - 残疾人家庭年纯收入2020至2023年年均增速6.9% 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2] -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2]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 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达231万人 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 -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数增长超20% 217万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 教育领域进展 - 全国中职在校残疾学生达7.58万人 普高在校残疾学生达5.98万人[2] - 近3年每年3万多名残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2] - 大字版教材列入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 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统编教材投入使用[2] - 数学等9个学科配套国家通用手语书籍研制出版[2] 文化体育发展 - 北京冬残奥会实现冬季项目跨越式发展[3] - 全国建立盲人阅览室1659个 无障碍格式版作品持续增加[3] - 开展全国特奥日 残疾人健身周 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品牌活动[3] - 连年举办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 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残疾人开放[3] 法律保障体系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施行 41部国家法律法规增加保障残疾人权益规定[4] - 国家涉及残疾人保护法律法规达到180多部[4] - 发布残疾人权益保护 检察公益诉讼 行政检察典型案例[4] 社会保障水平 -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4]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4] - 截至2025年6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4] - 实现最低生活保障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应保尽保[4] 无障碍环境建设 - 3000余家相关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5] - 1543个药品参与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5] - 69座城市上线公益无障碍导航功能 启用听障人士呼救小程序和120报警平台[5]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无障碍督导队伍达20608人 其中残疾人9458人[5] 助残设施建设 - 全国已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 总建设规模1664.8万平方米[6] - 128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碍设施改造[6]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服务机构超1万家[6] - 中国残联承担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中3项二级助残设施任务[6] 科技创新应用 - 智能仿生手 导盲六足机器人等15项典型案例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6] - 确定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推进助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6] - 与高校 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紧密联系[6] 康复服务模式 - 中途失明者 中途失聪者 脊髓损伤者等5类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全国推广[6] - 各地选定上千家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 培养骨干师资7719名[6] - 服务各类残疾人11.85万名 填补机构康复后居家康复短板[6][7] - 切实解决居家护理 生活自理等现实难题 提升生活质量[7]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收入、低保、就业……“十四五”期间我国残疾人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 2025-07-22 20:11
残疾人事业发展核心成果 - 残疾人家庭年纯收入2020至2023年年均增速达6.9% 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1] -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及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均稳定在85%以上 [1] - "十四五"期间全国已就业残疾人达901.9万人 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1]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95% [1] - 最低生活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实现"应保尽保" [1]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28万户 超额完成目标 [1] 教育体系与权益保障 -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2] -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残疾学生7.58万人 普通高中在校5.98万人 [2] - 近3年每年超3万名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2] 无障碍环境建设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达180多部 [2] - 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无障碍改造 [2] - 公益无障碍导航覆盖69座城市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试点达1543个药品 [2] 职业培训与康复服务 - "十四五"期间接受职业培训残疾人达217万人次 [1] - 各地建立上千家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 培养骨干师资7719名 [2] - 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覆盖11.85万名残疾人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科学编制"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 [3] -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3] - 推动残疾人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发展 [3]
法治为经,温情为纬!“志愿服务法治行”融创汇勾勒助残融合新图景
华夏时报· 2025-07-18 19:57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发展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支持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与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 旨在推动志愿助残事业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 [2] - 核心目标包括学习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落实中央关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推进助残服务法治化与专业化 [2]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分为盛会回放 自强模范宣讲 助残经验交流 成果发布 技术赋能 互动分享六大环节 [5] - 特邀全国自强模范张超凡 张启东分享事迹 最高检公益诉讼厅检察官宁中平宣讲助残案例 [5] - 开展《助残志愿者礼仪》《无障碍促进实践》等专题培训 结合"益心为公志愿者"基地实践交流 [7] 行业成果与倡议 -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发布十年事业发展报告 包括《事业发展报告书(2015-2025)》《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建设报告》等文化成果 [6]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三省一区残联代表分享志愿助残工作经验 探索社会化综合治理新模式 [6] - 活动倡导以法治保障助残服务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共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志愿助残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7]
通讯|从中文秒译到眼控沟通——中国无障碍方案惊艳万国宫
新华网· 2025-06-19 14:46
中国无障碍技术展示 - 中国企业研发的人工智能眼镜可实现中文语音实时翻译为英文字幕,显著降低语言障碍 [1] - 展览展示近百件中国无障碍技术展品,分为信息无障碍、文化无障碍、建筑无障碍三大类 [1] - 智能辅助设备包括"电子导盲犬"和"视觉地图"设备,帮助视听障碍者感知周围环境 [2] 无障碍技术创新 - 一体化眼控沟通设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帮助视力障碍者和行动受限人群改善沟通能力 [3] - 中国技术展示获得联合国机构高度评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可科技在推动无障碍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2] - 中国提交的无障碍建设决议首次将"人人享有无障碍"写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3] 无障碍发展理念 - 中国代表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标志,促进全体人民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 - 中国通过政策法规、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等多维度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2] - 联合国人权高专指出无障碍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前提 [3]
外交部:愿继续同各方深化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的国际合作
快讯· 2025-06-17 16:41
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国际合作 - 中国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共同举办"人人享有无障碍:构建包容未来"主题展览,展示中国在信息无障碍、文化无障碍、建筑无障碍三个方面的立法理念和实践 [1] - 2024年10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7届会议通过中国代表30个国家提交的无障碍建设促进人权决议,本次展览是落实该决议的重要举措 [1] - 联合国人权高专图尔克及各国代表等300余人出席展览开幕式 [1] - 中方愿继续深化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1]
让无障碍法“长牙”,让社会有敬畏!无障碍环境建设从“设施覆盖”向“服务品质”跃升
华夏时报· 2025-06-04 11:08
无障碍环境建设进展 - "十四五"期间实现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7.76万户全覆盖,城市道路及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 [1] - 2023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首次将无障碍建设纳入国家法律框架,标志中国无障碍进入法治化阶段 [2] - 广州地铁无障碍设施覆盖率100%,深圳交通枢纽普及无障碍电梯,北京将无障碍设施纳入改造重点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深圳智慧灯杆采用AI识别弱势群体步态动态调整信号灯时长,vivo等企业开发AI工具改善听障人士交互体验 [2] - 智慧盲导等技术提升城市温度,深圳前海、冬奥场馆等项目成为无障碍标杆案例 [3] - "十五五"期间建议推动AR、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融合,研发全人群适配技术 [4][5] 政策与战略升级 - 中国残联等13部门2021年联合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目标2025年完成110万户残疾人家庭改造 [2] - "十五五"规划强调从"设施覆盖"向"服务品质"跃升,构建全生命周期无障碍系统 [4][5] - 无障碍立法被定位为"幸福工程战略",需强化执法环境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1][5] 社会与经济价值 - 无障碍事业是应对老龄化、残障群体需求的关键抓手,对稳经济有显著作用 [4] - 民生指标(家居环境、出行便利、信息交流等)直接关联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5] -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联合多方签署战略合作倡议书,推动"十五五"无障碍新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