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磁弹射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将推动2028年实现全球首次电磁弹射火箭发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0:28
中国海军舰载机训练进展 - 中国海军宣布歼-35等三型舰载机完成福建舰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1] 电磁弹射技术商业化应用 - 中国企业计划以电磁弹射方式将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 [1] - 联创光电与四川资阳国资旗下航旅科技公司等多方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推动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商业化 [1] - 各方计划推动2028年实现全球首次电磁弹射火箭发射 [1]
“电弹三杰”亮相 福建舰实现电磁弹射起飞意味着什么?
央视新闻· 2025-09-23 08:44
海军福建舰飞行甲板上,空警-600预警机在起飞助理的引导下,正缓缓滑向2号起飞位。当飞机到达2号 起飞位后,放飞小组会配合飞行员完成弹射器与预警机的连接,最后由起飞助理指挥飞机放飞。 本次弹射起飞的三款舰载机,都是今后我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机型。其中最亮眼的,非歼-35莫 属。军事专家傅前哨认为,歼-35舰载机的强大是多方面的。 傅前哨:比如说歼-35舰载机的机体表面非常光顺,缝隙很少。另外就是它的垂直尾翼、机翼、平尾都 做了切尖处理。因此它的雷达反射截面在世界各国的隐身战机里面应该是最小的。该机一旦登上航母, 将大幅度提升我军航母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歼-35和国外同类型的武器平台相比,它的隐身性能一 流、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一流、机动能力也相当优秀。此外,它可以挂载霹雳15这种中远距空空导弹。霹 雳15就射程和导引精度而言,也超过国外同类型产品。 海军相关部门透露,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 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本次弹射起飞的三 款舰载机,都是今后我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机型。三型舰载机本身都有哪些过硬 ...
联创光电20250907
2025-09-08 00:19
**联创光电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业务进展分析** **一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 同比增长6.5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亿元 同比增长15.18%[3] * 产品综合毛利率为19.08% 较去年同期增长0.38个百分点[3] **二 激光业务突破性进展** * 子公司中久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超260%[4][5] * 中久光电净利润达到1,76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超400%[4][5] * 业绩增长得益于大功率激光器件及"光刃"系列整机产品的双重突破[2][5] * 完成"光刃"多型号性能迭代与方案攻坚 在软件算法、识别精度和组网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5] * 依托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核心客户合作开发泵浦源、激光器等核心技术[5] **三 高温超导业务多元化发展** * 自2022年以来每年推出一款新的基于高温超导磁体的下游应用设备[6] * 2024年获得可控核聚变相关小型D字形磁体4,180万元测试订单[2][6] * 2025年与航天三院合作中标1,960万元大功率低温制冷系统与模型超导磁体研制服务项目[6] * 结合星火一号工程需求完成实体线圈及总体设计 正在开展关键工艺技术验证和迭代[6] **四 商业航天领域战略布局** * 计划投资成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持股30%[7][9] * 总投资额8,000万元 其中联创光电出资2,400万元[9] * 合资方包括瑞迈投资(持股15%)、航旅科技(持股40%)和航源智科(持股15%)[9] * 已完成30吨级别电磁发射用火箭试验模型和首阶段低速电磁发射试验[10] **五 电磁弹射技术优势与前景** * 电磁弹射技术可降低一级火箭制造成本30%以上[12] * 最高可实现2小时一次的高频次试验 相比传统火箭10-15天的发射周期大幅提升效率[12] * 可将火箭加速至超声速以上再点火起飞 大幅提升运载系数[12] * 资阳航天发射研究院已与星河动力、蓝箭和天兵朱雀系列等火箭厂商对接[14] * 星河动力计划在2028年实现谷神星二号电子弹射技术的首飞任务[14] **六 超导业务发展挑战与机遇** * 2025年上半年超导业务因新厂房搬迁及产线调整影响交付[17] * 传统光伏设备受宁夏客户厂房建设节奏影响 上半年交付体量未达预期[17] * 上游高温超导带材供给不足是核心制约因素 尤其是二代高温超导带材[21] * 星火一号项目未来3-5年对超导带材需求超过2万公里[21] * 国内头部代材企业已开始大规模扩产 公司积极与上游企业沟通确保供应[21] **七 重大合作项目进展** * 与宁夏旭英公司在光伏设备升级改造及硅部件长晶设备研发方面合作紧密[15] * 旭英公司对带有高温超导磁体的单晶炉设备需求巨大 获得当地政府及银行支持[15] * 核聚变项目"星火一号"计划2030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4] * 一期工程投资规模110亿至130亿元[22] * 2032年至2033年进入二期工程稳态发电阶段[4][22] * 2025年4月项目地环评招标启动 环评资料和审批工作正在推进[22] **八 未来发展规划与商业模式** * 合资公司商业模式包含三大业务:电磁发射场建设技术装备、电子弹射发射系统及运营服务、火箭升级改造专用化产品[18] * 单个发射场投资额达百亿级别以上 高温超导部分价值量占比约15%[19] * 未来1-2年需完成长距离测试平台项目搭建 投资规模约小几十亿[20] * 高温超导磁体占整个项目投资成本的15%左右[18] * 公司计划重点突破激光反制和高温超导两大产业布局[13]
星河动力:成功开展19次发射任务,81颗卫星被送达预定轨道
新京报· 2025-06-18 19:3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谷神星一号火箭实现我国商业火箭"三最":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 [3] - 公司已成功开展19次商业发射交付,将81颗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1] - 2020年11月首次发射成功,使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2] - 2022年自主研发的"苍穹"5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系统试车成功 [3] - 2023年6月首次亮相巴黎航展,展示三款核心产品模型 [5] 技术突破 - 在国内民营商业火箭中率先迈入商业化发射交付阶段 [2] - 实现大推力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3] - 研发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2][3] - 探索电磁弹射技术提升火箭运力 [4] 行业背景 -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占全国半数以上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 2018年为中国民营航天爆发元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完成两轮过亿元融资 [2] - 商业航天场景被纳入北京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 [6] - 行业正推动规模化、低成本发展,市场需求逐步显现 [3][4] 商业模式 - 专注于低成本商业航天发射业务 [2] - 通过高密度发射提高周转率降低发射成本 [4] - 采用技术改进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包括提升发动机性能、减轻箭体重量等 [4] - 产品迭代受市场需求驱动,包括星座组网等应用落地 [4]
向海图强!福建舰下水3周年 三航母同框指日可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7 07:54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 - 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 舷号"18" 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1][4] - 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 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 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4] - 福建舰于2024年5月1日进行首次海试 为期8天 完成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测试 符合预期目标 [8] 航母技术特点 - 电磁弹射技术使战斗机可以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 直接提升战机作战能力 [5] - 弹射起飞使航母具备搭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能力 大幅提升预警探测和指挥调度能力 [5] - 电磁弹射器可灵活控制弹射力度 支持从运输机到无人机的各类机型起飞 使作战模式更灵活 [5] 其他航母发展 - 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产航母 2017年4月26日下水 2019年12月17日交付海军 舷号"17" [8][11] - 辽宁舰是中国首艘航母 2012年9月25日交付海军 舷号"16" 标志着中国进入航母时代 [10] - 2024年10月 辽宁舰和山东舰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 中国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进入新阶段 [13] 航母训练与实战 - 2012年11月23日 中国实现舰载战斗机上舰的历史性突破 [13] - 2015年7月 辽宁舰首次组织实弹射击 取得全部命中的成绩 [13] - 2016年以来 辽宁舰多次赴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 [13] - 山东舰在2020-2023年间多次执行前出南海、武器使用和联合演习任务 [11]
中国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官方披露最新消息
财联社· 2025-06-14 21:33
福建舰的技术特点与创新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其创新的速度和成果让外界非常惊讶 [13] - 福建舰直接从滑跃航母跨越到弹射航母,目前世界上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且中国的技术可能更先进 [13] 三航母时代的战略意义 - 三航母作战体系的构建标志着海洋方向防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是进行积极防御和主动防御的最重要海上作战平台 [4] - 拥有三艘航母可以在三个主要方向上同时运用航母兵力,增强航母编队的机动性和安全纵深 [6] - 三艘航母可实现轮换部署,一艘维修、一艘待命、一艘执行任务,确保永远有后备军和预备队 [8]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与技术突破 - 辽宁舰是从国外引进的废旧航母平台改造而成,作为海上科研和测试平台 [11] - 山东舰是在辽宁舰基础上自主化研发和制造的,标志着中国具备独立自主生产航母的能力 [11] - 福建舰的建造得益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充足的国防经费、世界一流的造船能力、熟练的工程师团队以及自主创新的设计和工艺 [14] 福建舰的测试与部署进展 -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2022年9月23日开展系泊试验,2024年5月1日完成首次为期8天的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 [5] - 福建舰的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未来可能搭载新一代舰载机,构成更强的海上防御作战体系 [2][13]
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官方披露福建舰最新消息
第一财经· 2025-06-14 19:42
福建舰技术进展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3]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目前世界上掌握相关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3][4] - 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电磁弹射技术可能比美国更先进 [4]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 - 辽宁舰是从国外引进废旧航母平台改造而成,山东舰是在辽宁舰基础上自主化研发制造,福建舰实现全面创新 [3] -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航母造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作战能力接连上台阶 [4] -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2024年5月1日完成首次8天海试,目前海试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6] 航母编队训练情况 - 2025年6月10日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同时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训练,检验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 [4][5] - 福建舰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2][6]
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官方披露福建舰最新消息
第一财经· 2025-06-14 19:18
福建舰进展 - 福建舰是中国第三艘航母,也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3]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3] - 福建舰的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2][6] 中国航母技术发展 - 从辽宁舰改装到山东舰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全面创新,中国航母造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作战能力接连上台阶 [4] - 中国直接从滑跃航母到弹射航母,而且是电磁弹射器,目前世界上掌握相关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4] - 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可能比美国的还先进 [4] 中国航母训练动态 - 2024年6月10日,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检验部队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 [4] - 这是辽宁舰和山东舰首次同时在西太平洋海域训练 [5] 福建舰时间线 -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命名为福建舰,舷号18 [6] - 2022年9月23日,福建舰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 [6] - 2024年5月1日,福建舰第一次海试,为期8天,完成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测试,符合预期目标 [6]
实力升级 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央视新闻· 2025-06-14 15:24
福建舰技术特点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1] - 福建舰已完成首次为期8天的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结果符合预期目标 [6] 三航母体系战略意义 - 三航母作战体系体现海洋方向防御能力全方位提升,是进行积极防御和主动防御的最重要海上作战平台 [5] - 三艘航母可在三个主要方向同时部署,增强航母编队机动性和安全纵深 [5] - 三航母可实现轮换部署,保持持续作战能力,一艘维修、一艘待命、一艘执行任务 [8] 航母技术发展路径 - 辽宁舰通过改造国外废旧航母平台获得,作为科研测试平台积累使用经验 [10] - 山东舰在辽宁舰基础上实现自主化研发制造,标志具备独立生产航母能力 [10] - 福建舰实现从滑跃式到电磁弹射的技术跨越,电磁弹射技术可能领先美国 [12] 航母建造能力支撑 - 综合国力提升为建造大型海上作战平台提供充足国防经费保障 [15] - 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能力,包括巨型船坞和熟练的工程师团队 [15] - 设计工艺持续自主创新推动航母吨位和作战能力阶梯式提升 [15] 未来发展方向 - 福建舰将搭载新一代舰载机,与歼-15形成更强海上防御体系 [12] - 三航母将在功能定位和作战任务上进行专业化分工 [9] - 航母集群作战体系将显著提升海军整体作战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