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汇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碳汇交易借绿生金 生态资源变身“绿色银行” 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7-06 11:46
生态文明建设与碳汇开发 - 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林地面积约8.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超488万立方米 [1][5] - 当地通过碳汇收储和碳汇交易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探索建立县域林业碳汇审核、备案、交易体系 [1][5] - 林业碳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的碳汇量可参与市场交易 [5]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 当地构建森林资源智慧监测平台,利用林火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红外相机、智能生长监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7] - 无人机每天定时巡护4次,覆盖面积达1800多亩,能够实时掌握森林情况 [7] - 借助红外传感与人工智能物种识别技术,平台成功记录豹猫、白鹇、黄腹鼬等珍稀野生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9] 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 - 周宁县将森林碳库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资金库,让百姓从生态保护中受益 [5] - 技术人员通过植被资源调查、胸径测量、叶绿素测定和根茎检查等"体检"工作,为碳汇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5]
立足山地特色开辟发展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8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生态价值转化、数字技术赋能、清洁能源开发、乡村生态富民为四大抓手,探索山地特色绿色发展新路 [1] - 通过系统化构建核算、交易、产业和补偿四大环节,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包括GEP核算方案、省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体系和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 [1] - 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将生态优势直接嵌入价值创造过程 [1]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治理 - 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构建"数据监测—智能决策—产业转型"的技术赋能体系 [2] - 依托流域智慧监测平台,通过水质传感器、无人机巡航及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提高污染溯源效率 [2] - 创新打造"天眼监控—云端分析—网格处置"全链条治理范式,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 清洁能源开发与供给体系 - 针对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地区的地理限制,攻克柔性光伏组件适应性安装、复杂地形风机基础稳固等关键技术瓶颈 [2] - 规划建设以大型水电基地为核心、水风光储多能深度融合的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2] - 通过区域智慧能源协调平台,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互济与联合优化调度,构建智慧能源供给体系 [2] 乡村生态富民与产业融合 - 创新"生态+体育+文旅"融合业态,通过"村BA"等乡村体育IP带动生态康养、农文旅体融合等产业发展 [3] - 立足林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地增值、农户增收 [3] - 建立生态护林员制度,让农户在保护生态中获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全域生态治理系统,实现从碎片化监测到整体性智治的跨越 [3] - 探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制度建构 [3] - 打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新能源、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区域绿色产业集群 [3]
溢价率105% 深圳首单渔业碳汇拍卖以164元/吨成交
快讯· 2025-06-06 10:09
拍卖概况 - 深圳首单渔业碳汇(贝类碳汇)拍卖以164元/吨价格成交 [1] - 标的养殖碳汇量为21.1吨 [1] - 挂牌起始价为80元/吨 [1] 竞拍情况 - 6家企业参与现场竞买 [1] -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64元/吨价格最终成交 [1] - 溢价率达105% [1] - 总成交价为3460.4元 [1] 行业意义 - 此次拍卖为大湾区首单渔业碳汇成功拍卖 [1]
从林浆纸到碳资产,中国造纸业迎战CBAM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1 13:16
行业绿色转型背景 - 中国造纸业在"双碳"政策及欧盟碳关税(CBAM)倒计时压力下,绿色转型从社会责任升级为生存必需[1] - 造纸行业通过"林浆纸一体化"模式系统性解码"碳资产"价值,涵盖森林固碳、碳汇交易及生态共建[1] - 欧盟碳市场规模占全球80%-90%,2023年交易量达100亿吨,配额价格65-70欧元,显著高于中国碳市场(60-70元人民币)[6] 金光集团APP(中国)实践 - 公司自2019年启动自有林地碳汇盘查,截至2023年底自营林累计固碳4500万吨[2] - 创新运用碳金融工具,发行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广西金桂获广西首批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2] - 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废水达标循环利用,部分案例达到养鱼标准[3] 政策与技术建议 - 需推动速生林碳汇方法学纳入国家CCER交易体系,将企业固碳量转化为可交易碳资产[3] - 建议通过税收减免、碳汇交易优先等政策激励混合林模式,保留生物缓冲带以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4] - 造纸行业或将在2027年前后纳入全国强制碳交易体系,企业需提前布局碳资产管理[8] 国际碳市场趋势 - 欧盟碳关税2026年实施,国际民航与航运减排机制2027年生效,初始价100美元/吨,最高300美元/吨[6][7] - 国际碳市场呈现三大趋势:行业覆盖范围扩大(如建筑、交通)、总量控制趋严(欧盟配额年递减率超2%)、拍卖机制占比提升[6] - 中国碳市场将从电力行业扩容至钢铁、水泥、电解铝,规模从50亿吨增至80亿吨,CCER价格从30元/吨飙升至100元以上[7] 企业战略与金融工具 - 造纸企业需优化能源监测设备与数据质量,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将碳成本纳入战略决策[8] - 吸引ESG投资的三大路径:优化ESG报告提升评级、发行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债券、设立生物质能专项基金[8] - 北京绿色交易所将聚焦碳资产开发交易、绿色金融创新及国际规则对接(如CBAM、VCM标准)[7]
黔地山珍变产业引擎,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激活贵州杜仲全链条生态经济潜能
金投网· 2025-05-10 09:24
行业动态 - 贵州杜仲晶粉首次出口马来西亚 价值192 87万元 标志着内陆特产进入海外市场 [1] - 杜仲产业契合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在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质替代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2] - 杜仲产业具有生态经济效益 每公顷年固碳量达15吨 远超一般经济林 可实现碳汇交易 [2] 公司业务 - 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构建覆盖种植 加工 金融 贸易的全链条生态经济体系 [1] - 公司采用四中心一平台架构 在铜仁市碧江区整合全产业链资源 使生产成本降低15% 市场响应速度提升40% [3] - 公司正谋划生态产品标准化 跨境交易结算等升级工程 瞄准生物经济万亿级市场 [3] 产品应用 - 杜仲提取物在降血压 护肝等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药理作用 [2] - 杜仲叶粉作为无抗饲料添加剂推动贵州养殖企业绿色转型 [2] - 杜仲胶具有耐高温 抗撕裂特性 应用于航空轮胎 医用导管等高端制造领域 [2] - 未来杜仲胶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隔膜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3] 区域发展 - 杜仲产业成为铜仁市碧江区乡村振兴核心引擎 [3] - 全链协同模式在贵州毕节 黔东南等地复制推广 形成生态经济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