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浙江启动私募基金自查!
券商中国· 2025-05-14 09:29
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上海、浙江等地相继启动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查工作。自查内容涉及私募经 营各个环节,上海监管部门还对量化私募的投资运作提出了多项明确要求。 有私募人士表示,近年来,私募业监管持续加强,推动行业合规水平整体提升。未来,私募行业的头部效应将 进一步加强,从内控角度看,头部私募的合规要求或逐步向公募靠拢。 多地启动私募自查 4月底,上海证监局向私募下发《关于规范上海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运作的通知》,组织上海辖区私募基 金管理人开展规范经营运作的相关工作,包括组织集中学习、参与合规培训、开展自评自纠等,相关工作要求 在6月中旬前完成。 上述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资金募集、投资交易、内控及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与报送和投资者适当性六大部 分。在投资交易部分中,监管特别要求私募管理人自查是否开展或参与"资金池"业务:(1)不同基金资产进 行混同运作,资金与资产无法明确对应;(2)基金产品未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未单独编制估值表;(3)脱 离对应标的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进行分离定价;(4)基金产品未进行实际投资或者投资于非标资产,仅以后期 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向前期投资者兑付投资本金和收益;(5)基金产品所投资产 ...
私募行业变局加速 两大趋势深化演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5-14 04:29
● 本报记者王辉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4月末,国内百亿级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为87家,较3月小 幅增长。与此同时,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显示,4月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数量减少34家。在备案门槛提 升、运营成本增长的背景下,一些小私募不断离场。另外,在多家私募机构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同时, 量化私募管理人成为了主力军。整体来看,私募行业的头部化趋势、量化策略的强势复苏,正在深化演 进。 百亿级私募增至87家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进一步显示,在4月跻身百亿级阵营的私募机构中,量化私 募成为主力军。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在4月新晋百亿级私募的8家机构中,量化私募占据6席。同期掉 出百亿级阵营的私募管理人,大部分则是主观多头机构。此外,截至4月末,在百亿级私募阵营中,量 化机构数量为39家,占比超过四成,基本与主观私募"平分秋色"。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从上海地区私募业内和渠道方面了解到,春节假期之后,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一度 强势复苏,上海有多家头部、腰部主观私募均在3月以来展开新产品发行,但最终实际的募资规模明显 弱于先前预期。 上海某百亿级主观私募市场负责人表示,尽管今年 ...
上海、广东等多地证监局发文自查,私募行业规范化运作加速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5-10 09:33
私募行业监管动态 - 多地证监局要求私募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广东证监局要求截至一季度末注册地在广东省内(不含深圳)的私募机构在5月31日前报送自查材料 自查重点包括宣传推介、资金募集、投资运作合规性 信息披露真实性 内部管理完善性等 [1] - 上海证监局4月底下发通知 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6月15日前完成自评自纠 内容包括公司基本情况 存续基金运行情况 未备案合伙企业情况等 [1] - 河南证监局4月30日至11月30日开展"强基"专项行动 要求私募机构5月15日前报送自查材料 重点检查业务合规性和信息披露质量 [6] 私募违规处罚情况 - 截至5月9日 21地证监局对近百家私募开出罚单 其中60%被罚私募管理规模在0-5亿元区间 涉及三家百亿私募(珠海通沛 深圳市珠投 北京中冶建新) [8] - 深圳证监局通报典型违规问题 包括委托无资质机构募资 违规设立分支机构 承诺保本保收益 挪用基金财产等 [9] - 天津证监局通报违规案例 涉及管理人未勤勉尽责 从事非相关业务 向非合格投资者募资等行为 [9] 行业协会监管行动 - 中基协2025年以来已发布194份罚单 涉及51家私募管理人 [11] - 截至5月9日 年内455家私募注销登记 其中244家为协会注销 186家主动注销 [11] 合规建设要求 - 上海证监局要求私募组织全员学习法规 研读处罚案例 参加行业培训 强化合规理念 [2] - 天津证监局要求管理人对照通报问题自查整改 避免类似违规行为发生 [9]
【深度】胡海泉旗下私募基金被警示 公司回应称问题已整改
搜狐财经· 2025-04-27 12:20
监管措施 -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对乾祥海泉投资和海纳百泉基金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1] - 乾祥海泉投资因管理私募基金财产过程中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义务被责令整改 [4] - 海纳百泉基金存在两项违规:未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和未能勤勉尽责 [4] - 北京证监局要求两家公司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并在30日内完成整改验收 [4] 公司回应与背景 - 海纳百泉基金回应称问题已在2017年前完成自查自纠并通过监管部门验收未造成投资者损失目前基金处于健康正常运营状态 [4] - 胡海泉已于2022年2月不再担任海纳百泉基金股东但名字类似的北京百泉纳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仍有胡海泉持股25%并担任法定代表人 [4] - 中基协资料显示乾祥海泉投资与海纳百泉基金实际控制权仍归属于胡海泉工商信息与中基协备案存在差异 [4] 历史违规与规模 - 海纳百泉基金2023年6月因相同违规行为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7] - 海纳百泉基金曾四度成为被执行人大股东尹承双处于限制高消费状态 [7] - 乾祥海泉投资与海纳百泉基金的管理规模均偏小不足5亿元 [7] 行业影响 - 私募基金管理需高度专业性与合规性明星跨界可能面临投研能力不足精力分散等挑战 [7] - 此次监管警示凸显私募行业强监管趋势要求机构及其实控人严守合规底线避免因管理疏漏损害投资者权益 [7]
《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诚邀各位品鉴!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4-22 18:53
2024年财富全盛洞路 - 存款替代产品的收益率趋势分析,探讨是否会更低 [5] - 净值型固定收益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挑战及难点 [5] - 胖东来案例对财富管理机构的启示意义 [5] - 基金与理财选择背后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5] - 指数化投资对金融产品竞争格局的影响 [5] - 不同人群的养老金规划策略 [5] - 私募行业在新规下的转型路径 [5] - 结构化产品投资的定制化趋势 [5] - 低利率时代下新兴金融产品的机会 [5] - 投资策略中"长期正确"与"当下赚钱"的权衡 [5] 2024年银行理财年度报告 - 银行理财20年发展回顾,净值化转型成果 [5] - 理财市场中的超低波动产品表现 [5] - 2025年银行理财选择策略:稳健与创新并重 [5] 2024年公募基金年度报告 - 公募基金市场全景分析 [5] - 薄利时代下公募基金的规模竞争格局 [5] - 产品策略的协同进化趋势 [5] - 未来资产配置方向:稳定资产与战略导向结合 [5] 2024年ETF年度报告 - ETF市场全景分析 [5] - ETF产品的核心特性:高效、透明、低成本 [5] 报告发布信息 - 2025年华宝证券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仅提供实体版,无电子版 [6] - 正式纸质报告将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 [6] - 提前咨询可享受优惠福利 [7]
中信证券:银行代销新规助推专业化,行业或迎洗牌
快讯· 2025-04-10 08:56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代销新规落地施行将提升银行专业化程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叠加最新动态产品代销业务或迎洗牌 [1] 分组1:银行代销新规影响 - 新规针对产品准入各环节提出多项细化要求,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受较大冲击,私募准入标准趋严利好优秀头部管理人 [1] 分组2:最新动态 - 政策推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募权益基金指数化带来挑战、理财跨行代销业务迅速推进 [1]
基金策略|银行代销新规助推专业化,行业或迎洗牌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10 08:11
商业银行代销新规 - 2025年3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代销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2] - 新规主要变动包括:细化合作机构和产品准入跟踪要求、新增销售渠道和客户引导禁止事项、压实商业银行客户服务责任 [2] - 新规落地将提升银行代销机构专业化程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1] 私募产品影响 - 2023年以来私募行业新规强化信息披露和合规要求,提升行业透明度和规范性 [3] - 2023年5月后不满足新要求的管理人登记和产品备案受影响,私募证券基金净发行数量持续下降 [3] - 私募准入标准趋严利好优秀头部管理人,部分银行可能主动压缩合作名单 [7] - 截至2024年末管理规模0-5亿元的管理人数量占比高达85%,尾部私募管理人出清或加速 [7] 公募产品现状 - 截至2024年末银行在Top100代销机构中非货保有规模占比45%,仍为第一大代销渠道 [4] - 银行作为第一大权益基金代销渠道,受主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下滑影响较大 [4] - 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上涨不足以补偿主动权益基金流出,权益基金和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比均有下降 [4] 银行理财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全市场共有562家机构代销理财子公司产品,较2022年末增加234家 [5] - 全市场非母行代销金额占比超过25% [5] 行业展望 - 代销新规实施将推动产品代销业务洗牌 [1] - 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模式受到较大冲击 [1][7] - 政策推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