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抢收
搜索文档
河南孟州打响秋粮“保卫战”
中国经济网· 2025-10-15 23:46
秋收面临的挑战 - 孟州市9月以来总降水量达3834毫米,较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多4倍,连续阴雨天气延缓秋收进度并导致部分低洼农田出现积水 [1] - 部分低洼农田出现积水,对农作物产生影响 [1] 政府主导的抢收应对措施 - 孟州市以抢为核心,打出科学部署、精准服务、统筹抢收组合拳,构建从田间抢收到烘干存储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1] - 启动部门联合会商机制,每日分析天气变化,通过短信、公众号、村广播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10余条,并印发8000余份《三秋生产告知书》 [2] - 合理调度6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和28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抢收,利用空置厂房、学校操场等场地120余处开辟临时晾晒区 [2] - 在谷旦镇曲村动员党员干部与群众清淤疏渠800余米,使用抽水泵10余台次,累计排除农田积水300余亩 [1] 农业技术服务与支持 - 60余名农技人员组成11支秋收服务突击队,累计出动200余人次,指导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示范主体400余户次,解决秋收难题百余件 [2] -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指导,提供快速排水、科学采收等技术服务 [2] 烘干与处理能力 - 润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的烘干机日处理能力160吨,全天候运转以满足周边村庄玉米种植户需求 [1] - 全市充分发挥20台烘干设备效能,日烘干能力突破2400吨,实现湿粮应收快烘 [3] - 玉米通过传送带送入大型烘干塔,经过高效烘干处理后及时入库 [1] 秋收进度与成果 - 截至10月13日,孟州市已收获玉米778万余亩,占应收面积22万亩的3539% [3] - 花生收获54万余亩,占应收面积128万余亩的4228% [3] - 秋收工作正在抢时推进,全力以赴加快进度以降低阴雨天气影响 [3]
九月以来,河南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二点七倍 中原粮仓,力保秋粮收得上烘得干(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04
天气对秋收的影响 - 今年9月以来河南出现8次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33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7倍,对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收割、晾晒、烘干造成不利影响 [1] - 中原粮仓河南的秋粮占全省全年粮食产量超四成,阴雨天气对秋粮收得上、烘得干构成挑战 [1] - 低温高湿环境下,粮食霉变、发芽风险陡增,一些收获烘干不及时的玉米霉变发芽,无法再当饲料售卖,只能做工业酒精,每斤少卖一毛钱 [6][9] 抢收应对措施 - 为应对泥泞土地,河南调集近8000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作业,并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3] - 利用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和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进行应急抢收 [3] - 组织动员机关干部、返乡群众、放假学生进行人工抢收,在辉县市,往年人工收玉米占比不足2%,今年接近10% [4] - 截至10月14日17时,河南秋作物已收获84.8%,粮食作物已收获85.6% [5] 烘干与储存解决方案 - 政府提供补贴支持烘干设备购置,例如祥豫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购置烘干设备获得政府补贴超100万元,其16台烘干塔24小时运转,日烘干能力达800吨 [7] - 今年秋收季河南已累计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秋粮收获和烘干机械奖补,并公布烘干点位方便农户就近对接 [7] - 推广使用成本约30元、能装1000斤左右玉米的铁丝笼储粮,利用其通风性好且成本低的特性延长玉米存放时间 [8] - 组织开放闲置仓库、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宜晒场所进行摊薄晾晒,并使用电风扇、鼓风机等设备加速水分蒸发 [8] 收成与成本影响 - 尽管遭遇连阴雨,但玉米减产幅度可控,因前期干旱农户普遍多浇了三遍水,且推广了抗旱耐涝的优质玉米品种,玉米的质和量有保障 [9] - 种粮成本显著上升,前期抗旱每亩地多花30元人工水电费,泥泞地里收割使农机油耗近乎翻倍,烘干成本每吨多出20多块钱,压薄了种粮利润 [9][10] - 辉县市已为7.9万户、65.39万亩玉米办理了完全成本保险,截至10月13日,保险公司立案秋作物理赔案件1.4万件,已加紧赔付6445万元 [9] 对后续生产的影响与应对 - 连阴雨减缓了收获进度,影响了后续小麦的播种,地里又湿又滑导致收割机作业效率下降,履带式收割机粮仓容量不足轮式的60%,作业进度慢 [10] - 为应对小麦晚播,河南农业农村部门已印发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市县农技人员指导抗湿晚播关键技术措施 [10]
新华视点丨连阴雨袭扰秋收季 全国多地抢收保秋粮
新华社· 2025-10-14 19:05
天气挑战与应对措施 - 近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多地遭遇连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割带来严峻挑战[2] - 各地迅速行动,与阴雨赛跑、争分夺秒,全力保障秋粮安全,筑牢粮食丰收底线[2] 山东省应对情况 - 持续阴雨天气给山东菏泽曹县143万亩玉米收割带来挑战,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农业部门及时调度农机参与抢收[3] - 曹县玉米收割进度已过半,预计10月20日前全面完成收割任务[5] 河南省应对情况 -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上乐村镇使用履带式收割机在玉米田间推进,每台收割机配备两三名机手,利用雨歇间隙不间断作业[7] - 当地开放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供农民晾晒,全市烘干塔全力运转,为湿度较大的玉米提供烘干服务[9] - 河南省农业部门公布了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近5000台粮食烘干机的分布情况,以便群众就近联系,保障湿粮及时烘干[12] 安徽省应对情况 -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调动26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各类精量播种机1万余台,确保有足够的机具投入生产[11] -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迅速行动,全力推进水稻收获、烘干工作,全县共有116台烘干塔,每天烘干玉米11600余吨[14][15] 河北省应对情况 - 河北省衡水市在秋季农业生产关键窗口期,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影响[17] - 衡水市超过150台烘干设备开足马力,缓解玉米晾晒困局[19] 山西省应对情况 - 山西各地积极开展“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有效应对连阴雨天气[21] - 在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针对因田间积水无法机收的地块,组织人工进行抢收,并在传统农机无法下地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抢收[23]
连阴雨袭扰秋收季 全国多地抢收保秋粮
新华网· 2025-10-14 16:15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连阴雨天气对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等地的秋粮收割构成挑战,各地正采取多项应急措施抢收秋粮,以保障粮食安全 [1] 山东省应对措施 - 山东菏泽曹县因阴雨天气,143万亩玉米收割面临严峻挑战,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并调度农机参与抢收 [2] - 曹县通过提供从良种推广到机械收割、产后服务的全流程保障,目前玉米收割进度已过半,预计10月20日前全面完成 [6] - 为减少玉米霉变风险,当地开放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供农民晾晒,并全力运转烘干塔为湿度较大的玉米提供烘干服务 [7] 河南省应对措施 -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利用履带式收割机,在雨歇间隙配备两三名机手进行不间断收获作业 [5] - 河南省农业部门公布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及近5000台粮食烘干机的分布信息,以方便群众就近联系,保障湿粮及时烘干 [7] 安徽省应对措施 -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在秋粮收获期调动26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及1万余台精量播种机,确保有足够机具投入生产 [9] - 阴雨天气下烘干环节成为关键,萧县116台烘干塔24小时运转,每天可烘干玉米11600余吨,使含水量快速降至安全标准 [11] -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以“抢”字当头,全力推进水稻收获和烘干工作,加快秋粮归仓 [14] 河北省应对措施 - 河北省衡水市在秋季农业生产关键窗口期,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影响 [13] - 衡水市超过150台烘干设备开足马力,以缓解玉米晾晒困局 [17] 山西省应对措施 - 山西各地积极开展“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以应对连阴雨天气 [16] - 在运城市平陆县,针对田间积水无法机收的地块组织人工抢收,并在传统农机无法下地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作为抢收“奇兵” [19]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闻喜:抓住晴好窗口期 抢收、抢烘、抢种守护“粮袋子”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0:44
秋收工作面临的挑战 - 持续降雨带来三重考验:抢收窗口期短、田间湿度大、机械作业难[1] - 秋粮收成直接关系当地“粮、菜、果、药”等主导产业根基[1] 应对挑战的组织与调度措施 - 构建“上下联动、镇村协同、干群同心”的工作格局守护丰收果实[1] - 阳隅镇笃行村调集3台履带式收割机分组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倒伏霉变风险[3] - 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实时推送天气预警与农机调度消息,让农户抢收有方向[3] - 东镇通过微信群累计发布33条抢收指南,实现16个行政村全覆盖[3] - 农机站紧急启动跨区调度机制,协调收割机支援并设立农机维修服务点[3] - 后宫乡紧盯天气变化、收种进展等关键环节,确保秋粮应收尽收[5] 具体的抢收抢烘抢种行动 - 裴社镇小王沟村“抢收服务队”已帮助困难群众抢收玉米300余亩[5] - 桐城、河底等乡镇将村委大院、文化广场化身临时晾晒场,解决晒粮难[5] - 农业、气象等部门建立日会商制度,动态监测雨情墒情[5] - 农技服务队下沉一线指导科学收割技术,实现减损保粮[5] - 后宫乡20余台收割机开足马力,3个烘干点24小时运转,实现抢收、抢烘、抢种无缝衔接[5]
抢收遇连阴雨 各方力保秋粮丰产归仓
期货日报网· 2025-10-13 02:18
异常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河南 山东 河北 陕西 山西 安徽 江苏等粮食重要产区自9月以来持续阴雨 10月多雨态势持续 [1] - 河南省9月以来全省降水及阴雨日数均打破1961年以来同期历史纪录 [1] - 持续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 正值夏播玉米 花生 大豆等农作物成熟后期或收获初期 影响收获进度及作物品质 [1] 秋收进度受阻与应对措施 - 持续降雨令农作物收获进度严重受阻 农机下地困难 部分田地玉米和花生仍未收获 大部分田地无法耕种冬小麦 [1] - 各地各部门及农户正积极行动 利用雨歇间隙昼夜不停抢收玉米花生等农作物 全力推进秋收工作 [2] - 农业农村部成立工作专班 跨省份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与烘干机等应急机具 并明确救灾机具补贴事项 [2] 烘干产能不足与政府支持 - 烘干设备产能不足 例如河南省诚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烘干塔24小时不停机 日烘干玉米约300吨 但仍无法满足农户售粮需求 [3] - 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多渠道调运急需农机 动员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烘干服务 并协调秋粮收购工作 [3] -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 支持7个受灾省份开展农机抢收 潮粮烘干等工作 [3]
玉米秋收遇上阴雨天气 多地烘干厂开足马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14:15
全国秋粮收获总体进展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四成 [1] - 主要作物收获进度分化 中稻收获过五成 玉米收获过四成 大豆收获四成半 [1] - 双季晚稻开始收割 黄淮海冬小麦进入适播期 [1] - 农业农村部已向河南 安徽 江苏 山东派出4个工作组指导“三秋”生产 [1] 陕西渭南地区秋收情况 - 当地玉米种植面积约360万亩 截至10月9日已收获70多万亩 接近总面积的20% [6] - 连阴雨天气对玉米收割与晾晒造成较大困难 [2] - 天气转晴后加紧收割 烘干厂开启全天候作业模式 [2][4] - 蒲城县某烘干厂负责人表示 目前满负荷运转 每日烘干量在300吨以上 [6] - 该厂今年烘干任务比往年增加近三成 [4] 山东临清地区秋收保障措施 - 当地依托购销企业为农户提供收购和烘干服务 [7] - 企业配套研发粮食智能脱水预处理设备 可在7到9小时内将鲜玉米棒含水率精准降至14%左右的入库标准 [7][9] - 除企业服务外 临清市利用公共区域增加晾晒场地 已公布玉米晾晒公共区域508处 粮食烘干点33个 [11] - 农户反馈企业提供现金结算 价格合适 解决了阴雨天气下玉米储存难题 [11]
未来十天仍有阴雨 抢收秋粮莫误时
河南日报· 2025-10-07 07:20
异常天气状况 - 9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达3289毫米 较常年同期偏多27倍 平均阴雨日数245天 较常年同期偏多96天 两项数据均刷新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1] - 10月多雨态势持续 截至10月6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503毫米 较常年同期偏多31倍 [1] - 未来10天全省大部以阴天为主 降水呈现区域不均特征 10月中旬阴雨天气仍唱主角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前期降水强度将有所减弱 [1][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76%的测站土壤偏湿 43%的测站土壤水分过饱和 泥泞田间使普通收割机难以作业 履带式收割机成为抢收主力 [1] - 持续阴雨易推高未收秋粮的发芽和霉变风险 需关注10月下旬两次冷空气过程伴随的小雨对小麦播种后出苗的潜在影响 [2][3] - 当前全省正推进已收获地块加快腾茬 对过湿地块采用开沟 翻耕等方式散墒降渍 为小麦适期播种创造条件 [3] 抢收进度与应对措施 - 气象部门明确了关键抢收窗口期 10月6日至9日豫东 豫南及豫中局部 以及14日后豫北大部降水减少的时间段需集中人力物力推进收获 [2] - 截至10月6日17时 全省秋作物已收获7263万亩 占总面积的62% 日进度达426万亩 [2] - 为降低产后损失 河南已全面激活粮食烘干保障体系 全省已设置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 可用粮食烘干机械4963台 [2] - 商丘市有194个烘干点 日烘干能力达176万吨 周口市紧急拨付1000万元专项资金 重点投向应急烘干和超标粮食处置 [2]
农业大省秋雨夺粮 力保秋粮颗粒归仓
央广网· 2025-10-06 08:40
天气对秋收的影响 - 河南9月以来降雨量比往年增多2.4倍,国庆期间持续阴雨,全省大部累计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部分区域超过100毫米,全省平均降水量47.3毫米 [2] - 持续降雨导致耕地泥泞松软,普通收割机无法作业,对秋收构成严峻考验 [2] 抢收与应对措施 - 农户利用降雨间歇期,使用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作业 [2] - 获嘉县种植大户张英正抓紧抢收1700多亩玉米 [2] - 农机手操作履带式收割机在泥泞土地作业,收割的玉米籽粒被运往附近烘干点 [4] 农机调度与保障 - 获嘉县对全县94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进行全面检修,并建立农机调度微信群 [5] - 提前与湖北、安徽等地区对接30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以作应急准备 [5] - 确保农机秋收“不掉链”,调度精准,抢收“不断档” [5] 粮食烘干保障 - 获嘉县弘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3台烘干机每天可烘440吨玉米,已连续半个月24小时不停运作 [4] - 获嘉县已检修保养完成全县14台粮食烘干及湿粮仓储装备,日烘干量达1090吨 [5] - 河南省已设置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投入烘干机4959台,全力保障秋粮烘干需求 [5] 秋收进度 - 截至10月4日17时,河南省秋作物已收获6485万亩,占全省秋作物面积的55%,日进度431万亩 [5]
多措并举应对阴雨保秋粮
经济日报· 2025-10-05 06:03
核心观点 - 河南省周口市通过农机改装、财政补贴和保险理赔等组合措施应对阴雨天气 全力推进秋粮抢收工作以降低损失 [1][2] 政府应对措施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召开调度会议 组织专家和各省辖市分析研判阴雨天气影响并安排秋粮抢收、烘干晾晒 [1] - 周口市组织农机技术专班精准定位技术症结 推出三类经济实用改装方案以解决收获机在泥泞地块作业难题 [1] - 周口市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 其中500万元用于补贴应急烘干主体 另外500万元专项补贴定点收储企业进行超标粮食处置 [2] - 当地积极对接农业保险企业 拿出专项理赔资金并成立工作组展开兑付 以减轻受灾农户经济损失 [2] - 河南省提前准备各类收获机械20万台 组建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并认定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2] - 全面摸清全省4963台烘干机械信息并向社会公布 农民可通过二维码一键获取烘干点位信息 [2] 农机改装与技术应用 - 针对积水重灾区 为收获机更换橡胶三角履带使接地面积扩大3倍以上 大幅提升防陷能力 [1] - 针对普通泥泞地块 通过加装"双轮并行"结构低成本解决打滑问题 [1] - 通过给农机加装后驱装置以增加输出动力 适应泥泞环境作业 [1] - 西华县5家农机维修点已完成120余台机器改装 作业效率较之前提高近50% 每小时能多收3亩至4亩 [1] 抢收作业策略 - 各地市抢抓降雨间隙 科学进行抢收和晾晒烘干 [1] - 对已经成熟、湿度偏大地块 组织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 [2] - 对机械难以下地的分散地块 动员农民进行人工收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