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辽宁日报· 2025-09-16 09:23
会议核心内容 - 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1] - 会议目标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和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1] - 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周波主持会议并发言 [1] 对著作的评价与学习要求 - 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 [1] - 强调要深刻认识学习该著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自觉性坚定性,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领导带头学、结合工作学、持之以恒学 [1] 需要领会的核心思想 - 要求准确把握该著作的时代背景、精髓要义、实践要求 [2] - 需深刻领会的核心思想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这一重要要求 [2] 学习成果转化方向 - 要求将学习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相结合,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 [2] - 学习成效需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转化为推进全面振兴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2] 会议参与情况 - 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部分成员作交流发言 [3]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
书籍核心内容与结构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 [7] - 全书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 分为18个专题 涵盖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 政治建设 法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安全 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外交工作 党的自我革命等各个方面 [8] - 该书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反映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 [7] 重要思想观点与战略部署 - 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 [9] -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9] - 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并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 [9] - 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 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强调"两个结合"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9] - 强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总结了对新时代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 对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9] - 提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总结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9] - 强调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要求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9] 贯穿全书的立场观点方法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 方法论贯穿"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 [10] - "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包括坚持人民至上 独立自主 守正创新 问题导向 系统观念 胸怀天下 [10][11] - 这一思想坚持战略思维 历史思维 辩证思维 系统思维 创新思维 法治思维 底线思维 前瞻性思考 全局性谋划 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11] 学习与实践方法 - 学习要原原本本学 既要全面读也要有重点地读 原原本本 逐篇逐句研读关于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党的自我革命等重要论述 [16] - 学习要融会贯通 把第五卷的理论创新和前四卷贯通起来 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起来 深刻领会重要论述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 [17] - 学习要联系实际 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思想困惑 从书中找答案 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7] - 要坚持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 系统观念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通过实践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转化为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动力 [18][19]
锤炼真本领 建功新时代 ——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成才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11:24
理论学习体系 - 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构建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教学框架 通过专家导学经典研读专题研讨情景教学等形式开展 [1] - 旨在帮助青年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 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为实践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2] - 理论学习成效体现为政治觉悟显著提升 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更加坚定 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增强 [2] 实践能力培养 - 实践锻炼聚焦解决配电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如土地征占青苗赔偿线路路径选择等群众利益相关问题 [4] - 通过深入基层与群众沟通协调 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易懂语言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 [5][6] -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练意志品质 如暴雨后故障抢修中克服困难恢复供电 增强抗压能力和担当精神 [6] 学用融合机制 - 实践驱动理论反思 当遇到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促使重新学习深化理解 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提升 [7] - 理论实践融合带来综合素养整合性提升 包括忠诚度纯粹化理论功底扎实化实践能力精准化群众感情深厚化 [7] - 培养模式实现铸魂与赋能统一 使青年既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 又提升解决复杂问题服务人民的硬功夫 [8] 未来培养规划 - 优化机制包括强化精准滴灌 针对不同领域岗位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方案 [8] - 健全长效机制加强跟踪培养 搭建持续学习交流实践平台 避免结业即结束 [8] -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实践一线考察识别学员 激发内在动力和持久热情 [8]
中办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通知》
人民日报· 2025-08-30 06:01
核心观点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发行 旨在推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1][2][4] 内容概述 - 本书收入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91篇著作 分为18个专题 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3] - 系统展现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反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方案 [4] 学习要求 - 各级党组织需将第一至第五卷作为整体组织学习 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5]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需列入学习计划 党校、高校需纳入培训教学和思政教材体系 [5] -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性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实际成效 [5] 历史定位 - 第一至第四卷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及促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第五卷集中记录了面对复杂国际国内环境时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 [4]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通知》
新华社· 2025-08-29 17:13
出版背景与意义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经党中央批准编辑出版 收录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报告 讲话 谈话等91篇著作 分为18个专题 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3] - 本书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 集中展现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实践 [4] - 第五卷出版对于推动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4] 内容特点与定位 - 本书生动记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历程 [4] - 与第一卷至第四卷共同构成理论整体 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理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反映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 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重要思想最新发展 [4] 学习部署要求 - 各级党组织需将第一至第五卷作为整体 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5]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需将第五卷列入学习计划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5] - 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需纳入培训教学内容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教材 党委讲师团及融媒体中心加强对象化宣讲宣传 [5]
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精神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8-21 08:50
核心观点 -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强调通过党的创新理论指导 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文化发展及思想道德建设来凝聚精神力量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1][4][7] 理论指导与理想信念 - 党的创新理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指引 [2] - 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人民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 [3] -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发展主流价值 舆论和文化 凝聚人心和民力 [3] 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作用 -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力 [4] - 需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 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传承中华文明 促进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协调 [4] - 发挥文化养心育情操作用 提高文化原创力 推出精品力作 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和审美趣味 [5] -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以文化人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 [5][6] 社会风尚与道德建设 - 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 需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促进道德意愿和情感培育 [7]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聚焦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推动文明乡风建设 [7] -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注重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8] - 树立模范典型 通过道德模范榜样力量营造崇德向善社会氛围 [8] 制度建设与长效机制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改进创新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工作机制 [9] - 需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建设长效机制 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深化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 [9] - 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样化载体营造建设氛围 [9] -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度和认同感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9]
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2
文化强国建设 -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强调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 新时代推进文化繁荣发展需要在增强文化思想引领力上持续发力 [2] 思想引领力的核心地位 -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思想引领力构成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决定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3] - 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这是其先进性的本质所在 [3] - 当前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的核心是思想制高点的争夺,提升思想引领力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关键 [4] 党的文化发展历程 -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彰显了先进文化的思想引领力 [6] -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孕育了革命文化 [7] - 不同历史时期提出文化纲领和目标,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时代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8] 理论创新与文化繁荣 - 坚持"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增强文化思想引领力的前提 [10] -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10]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两个结合"的产物,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党的文化领导权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增强文化思想引领力的关键 [11] -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增进全社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11] - 文化的思想引领力以理论的彻底性为前提,需通过文化载体实现思想与文化的双向互动 [12]
宣传发行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上海首发式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7-31 09:4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发行 - 该书收录了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91篇报告、讲话、谈话等文献 分为18个专题 部分内容首次公开发表 [1] - 集中展现坚持"两个结合"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反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 书籍内容与意义 - 是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发展的权威著作 [1] - 有助于党员干部群众深化理论学习 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落实"两个维护" [2] - 促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发展理念 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上海地区发行工作 - 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行首发式 市委常委部署全市宣传发行任务 [1] - 将该书宣传发行列为上海图书发行领域的重大政治任务 [2]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理论体系、战略部署及世界意义展开,不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无法按照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的视角提取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以下是文档的核心主题分类: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中国现代化历程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但明清闭关政策导致错失机遇[2] -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现代化创造社会条件[3] -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现代化基础[4] - 改革开放实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历史突破[5] - 新时代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属性[7] - 五大特色:人口规模/共同富裕/两个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发展[8][9] - 九大本质要求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外交领域[10] - 五项重大原则包括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心等[11] 战略部署与实施路径 - 分阶段目标: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13] - 通过五年规划体系保障实施(已执行14个五年规划)[13] - 需统筹六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战略与策略等[12] -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风险挑战[16][17] 国际比较与世界意义 - 用几十年完成西方几百年工业化进程[14] - 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提供新文明形态[14] - 14亿人口整体现代化将重塑全球格局[9]
抓住“关键少数”的理论意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结构化总结: 核心观点 - 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策略,通过强化其示范效应和责任担当带动整体发展[1][2][14] 理论创新 - 该论述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融合中华传统治理智慧,破解大国治理效能难题[2] - 深化领导干部与群众关系认识,强调"关键少数"需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凝聚群众力量[3] - 拓展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构建职权明晰、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框架[6] 实施路径 - 明确主体范围:聚焦高级干部、"一把手"及县委书记三类核心群体[4] -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压缩自由裁量空间[6] - 采用重点突破方法:以高级干部为切入点带动全党[7] 理论特质 - 时代性:要求领导干部适应现代化治理能力新要求[9] - 人民性:确保政策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10] - 系统性:形成管理全面、环节衔接的干部管理体系[11] - 辩证性:平衡"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的治理关系[12] - 实践性:通过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方法转化制度优势[13] 战略意义 - 抓住"关键少数"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抓手,需从政治建设、选拔任用等维度强化其引领作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