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omestic substitution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人工智能专家电话会议要点_ 美国EDA软件限制及对中国的影响
野村· 2025-06-18 08: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EDA软件限制暂无详细规则,可能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筹码,未来或对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相关EDA实施限制,但不太可能全面禁止向中国客户销售 [5] - 2024年全球EDA软件市场规模约16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从过去几年的10%升至约15%,约170 - 180亿元人民币,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年增长率超10%,但受近期限制影响,2025年市场规模可能同比下降约10% [5] - 中国市场中全球EDA供应商占80 - 85%,Cadence在模拟芯片领域领先,Synopsys在数字芯片和IP领域领先,Siemens' Mentor主要在中国销售Calibre和DSP工具,Synopsys是中国收入最大的EDA软件厂商,约50%收入来自IP业务 [5] - 中国EDA市场收入中,IC设计占比超60%,代工厂占20%,封装测试占比小于20% [5] - Empyrean Technology是中国领先的本土EDA厂商,其产品可在14nm+工艺的模拟IC领域替代全球厂商解决方案,但在数字IC领域,中国本土厂商与全球厂商差距大,多数只能提供点工具而非全栈解决方案 [4] - EDA软件先进产品领域的国产替代需要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无缝合作,过程将很漫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EDA软件限制的最新情况及影响 - 美国EDA软件限制暂无详细规则,可能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筹码,未来或对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相关EDA实施限制,但不太可能全面禁止向中国客户销售 [5] - 美国EDA软件公司已停止中国客户的网站访问、软件下载和技术支持,本周支持网站有限运营,但销售仍暂停 [5] - 现有授权的EDA工具可继续使用,但无法更新/升级,主要升级周期通常为2 - 3年,普通升级约每年两次,还有更频繁的小补丁发布 [5] 全球/中国EDA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EDA软件市场规模约16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从过去几年的10%升至约15%,约170 - 180亿元人民币,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年增长率超10%,但受近期限制影响,2025年市场规模可能同比下降约10% [5] - 中国市场中全球EDA供应商占80 - 85%,Cadence在模拟芯片领域领先,Synopsys在数字芯片和IP领域领先,Siemens' Mentor主要在中国销售Calibre和DSP工具,Synopsys是中国收入最大的EDA软件厂商,约50%收入来自IP业务 [5] - 中国EDA市场收入中,IC设计占比超60%,代工厂占20%,封装测试占比小于20% [5] 中国国产替代进展 - Empyrean Technology是中国领先的本土EDA厂商,其产品可在14nm+工艺的模拟IC领域替代全球厂商解决方案,但在数字IC领域,中国本土厂商与全球厂商差距大,多数只能提供点工具而非全栈解决方案 [4] - EDA软件先进产品领域的国产替代需要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无缝合作,过程将很漫长 [6]
科创板正式开板6周年!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近1周日均成交额排名可比基金首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1:13
科创板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下跌1 19% 成分股中金橙子涨停 爱科赛博上涨12 61% 信宇人上涨11 32% 浩欧博领跌11 39% 新相微下跌9 01% 荣昌生物下跌8 59% [1]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下跌1 27% 最新报价0 94元 近2周累计上涨1 17% 近1周日均成交1 70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近3月规模增长15 05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1] 科创板行业分布 - 科创板上市588家公司中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三个领域公司占比超六成 [2] - 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 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半壁江山 涵盖芯片设计 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 [2] - 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113家 聚焦癌症 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治疗领域 成为美国 中国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 [2] - 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127家 覆盖工业母机 工业机器人 激光加工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 [2] 科技投资趋势 - 人工智能仍是关键技术变化 下半年市场关注点或将转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应用落地变现 [3] - 科技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值得关注 包括国产半导体设计 设备 制造等领域 [3] - 汽车和工业等终端需求或在边际改善 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机会 [3] 指数成分与ETF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 3% 包括海光信息 寒武纪 中芯国际 金山办公 百利天恒 联影医疗 中微公司 澜起科技 传音控股 华润微 [4]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3][4]
国泰海通:人形机器人轴承潜力巨大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06:51
人形机器人带动轴承需求 - 轴承作为机器人关节核心零部件 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下有望驱动市场规模显著增量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兴起为轴承市场带来新机遇 轴承在减速器 丝杠 电机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适配轴承类型丰富 [2] - 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 若出货量达100万台 轴承新增需求预计超30亿元 随着产业发展潜在需求将更高 [2] - 脚踝和手腕处直线关节连接或需要更多滑动轴承 有望带动滑动轴承需求提升 [2] 轴承市场现状与国产替代 - 2021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达1213亿美元 预计2030年将超2430.3亿美元 [3] - 2023年中国轴承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80亿元 完成轴承产量202亿套 [3] - 海外龙头企业如SKF Schaeffler等占据较大优势 前六大制造商约占全球滚动轴承市场55% [3] - 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份额上不断进步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3] 轴承加工工艺与设备挑战 - 轴承加工工艺复杂 涉及多道工序 各环节对精度 寿命和性能影响重大 [4] - 磨床是轴承主要加工设备 磨削加工在轴承生产中劳动量 设备占比及成本占比均较高 [4] - 我国磨床国产化率不足50% 高端磨床依赖进口 国内企业在高端磨床领域仍需突破 [4]
国科微: 关于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有效措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23:13
证券代码:300672 证券简称:国科微 公告编号:2025-050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 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 现金的方式购买宁波甬芯集成电路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元器利创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 公司( (以下简称( "大基金一期")、宁波德悦高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联力昭离景元创 业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宁波联力龙朔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宁 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帆投资有限公司、盈富泰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有限合伙)、诸暨联砺品字标浙江制造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合计持有的中芯集成电路( (宁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标的公司")94.366%股 权,并拟向不超过 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 "本次交易")。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本 ...
中国半导体:因晶圆代工需求增强,上调 2025 年中国晶圆厂设备展望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中国半导体行业,具体聚焦于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WFE)领域 - **公司**:AMEC、NAURA、Piotech、AMAT、LRCX、Tokyo Electron、Screen、Kokusai、Lasertec、ASML、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KLA、Hua Hong、Nexchip、ACMR Shanghai、Kingsemi、PNC、Hwatsing Tech、Leadmicro Nano、Skyverse、Wuhan Jingce、Kingstone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WFE需求预测调整 - **观点**:上调2025和2026年中国WFE需求预测,2025年从360亿美元上调至390亿美元(同比-13%),2026年从360亿美元上调至410亿美元(同比+5%)[1][26] - **论据**:逻辑需求强劲,年初至今进口数据有韧性,本地和全球供应商指引向好;尽管全球成熟逻辑产能过剩,但中国代工厂通过降低ASP/利润率从全球同行手中夺取份额,填补过去几年新建产能,且DRAM/NAND和先进逻辑的自给率仍低,产能扩张不会放缓;年初至今强劲的进口表明中国未停止采购设备,原因是成熟节点扩张好于预期以及对进一步制裁的担忧 [1][26] 中国先进逻辑产能扩张加速 - **观点**:DeepSeek加速中国先进逻辑产能扩张 - **论据**:DeepSeek和本地AI芯片发展使中国AI生态形成闭环;尽管国内代工厂良率低于台积电或三星,但本地AI芯片生产有很强的商业逻辑,出口管制使中国AI芯片供应商无法获得先进的海外制造,本地生产是唯一选择;晶圆制造成本在AI芯片售价中占比小,即使本地制造成本翻倍或三倍,对商业可行性影响也很小 [2] 中国成熟逻辑产能扩张不会放缓 - **观点**:尽管全球成熟逻辑产能过剩担忧存在,但中国不会放缓产能扩张 - **论据**:2024年中国代工厂在全球成熟逻辑收入中仅占21%,仍未达到约30%的目标;中国无晶圆厂企业全球份额已达28%,且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目前仅将54%的生产分配给国内代工厂;中国市场规模增长和自给自足需求推动产能持续扩张;如华虹在2025年第一季度利用率达103%,但毛利率仅9%,表明低价有助于快速填满新产能 [3] 进口数据和供应商指引 - **观点**:年初至今WFE进口有韧性,全球供应商指引上调 - **论据**:全球领先WFE公司虽仍下调2025年中国收入占比,但好于上一季度指引;4月至今进口数据同比仅下降-2%,支持更好的前景;最大进口地区是广东,可能反映一些新兴先进逻辑客户的爬坡情况好于预期;调整后,预计全球供应商2025年中国收入下降-23%,若进口数据持续强劲,该数字有上行风险;对于国内供应商,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37% [4] 国内替代加速 - **观点**:国内WFE供应商将受益于国内替代,预计到2026年自给率达到32% - **论据**:国内领先逻辑/内存代工厂在制裁后被迫与本地WFE供应商共同开发,并大幅增加对本地供应商的支持;共同开发加速了本地WFE供应商技术能力的提升,缩小了与全球领先者的性能差距;政府补贴激励代工厂提高本地化比率,大基金三期为WFE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51][53] 公司评级和投资建议 - **观点**:对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投资建议 - **论据**:AMEC、NAURA、Piotech在沉积和干法蚀刻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将从WFE国内替代中受益最大,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对AMAT、LRCX、Tokyo Electron、Kokusai等公司也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并阐述了各自的驱动因素;对Screen给予“市场表现”评级,因其清洁设备供应商地位但缺乏明确增长驱动因素;对Lasertec给予“跑输大盘”评级,因其收入增长预计将放缓且面临竞争威胁 [5][8][9][10][11][12][13][1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WFE市场份额分析**:2023年中国WFE需求占全球37%,2024年为38%,预计到2026年将正常化至约30%;2024年中国逻辑占WFE需求的约79%,中国内存占16%,非中国代工厂占比很小 [18][30] - **进口数据细分**:4月进口数据同比-7%、环比-14%,主要受光刻进口疲软影响,可能是月度波动;4月至今数据同比基本持平,干法蚀刻和光刻之间存在一些权衡 [40][47] - **方法论说明**:通过进口+国内供应、需求自下而上、供应自下而上三种方法交叉验证中国WFE需求预测;对中国前10大半导体设备公司和全球前5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收入进行自下而上分析 [30][57] - **评级和风险披露**:详细介绍了Bernstein和Autonomous品牌的评级方法、基准和分布,以及相关的风险披露和利益冲突说明 [63][67][75] - **全球供应商中国收入指引**:展示了ASML、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Tokyo Electron等公司对2025年中国收入的指引 [36]
谦恒配资|短期市场或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关注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等
搜狐财经· 2025-05-30 16:16
A股市场展望 - A股市场有望在政策支撑和中长期资金流入背景下震荡上行 当前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均值附近 [1]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69倍和35.80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 适合中长期布局 [4] - 两市成交金额达12136亿元 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市场流动性韧性增强 [4] 配置方向 - 稳定类资产如高股息和黄金 能在市场不确定性中提供确定性 [1] - 产业链自主可控 受双循环新格局和全球产业链重构驱动 国产替代存在机会 [1] - 内需消费板块 在海外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值得长期关注 [1] 行业策略 - 银行行业股息率较高且相对低配 受险资入市和公募新规影响值得关注 [3] - 新消费领域存在主题性投资机会 短期迎来增量信息催化 [3] - 软件开发 互联网服务 计算机设备和消费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 存在短线机会 [4] 市场特征 - 市场呈现下有底特征 维稳资金有助于阶段性底部形成 [3] - 沪指全天小幅震荡上扬 盘中在3368点附近遭遇阻力 [4] - 珠宝首饰 贵金属 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等行业表现较弱 [4]
兴业证券:供给侧改革、技术变革和海外变局是光伏行业当前关注的重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09:42
供给侧改革与行业复苏 - 光伏行业经历2020-2023年大周期调整后,目前主链全行业处于亏现金流状态,部分二三线企业持续亏损近两年,产业处于盈利周期底部 [1] - 2025年3月以来受抢装潮影响,企业利润逐步向上修复,利润修复短期看价格,长期看需求 [1] - 自2024年10月18日协会发布"反内卷"倡议后,自律联盟、配额减产、新产能投产限制等措施逐步推行,未来或出台渐进式政策控制产能无序增长并扩大需求,目标使行业回归合理盈利水平 [1] - 2025年政策核心是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通过供需两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行业出清 [1] 欧洲工商储市场与逆变器需求 - 2024年欧洲工商储装机2.7GWh,占欧洲总储能装机12%,预计2025年达5.4GWh(同比+100%),2028年达19.5GWh(2024-2028年CAGR 64%) [2] - 欧洲工商储安装费用显著高于国内,若费用降低将进一步刺激需求,逆变器旺季需求有望放量 [2] 技术变革与铜浆导入 - 当前新技术包括BC/HJT/铜浆料/叠栅,其中爱旭股份和隆基绿能引领的BC技术2025Q1已规模出货 [3] - 银浆占电池非硅成本50%以上,少银/去银化技术成为大厂攻关重点,纯铜浆料最快有望下半年导入,其加工费和用量均高于现有银浆,可能加速BC/HJT技术迭代 [3] 石英砂国产替代进展 - 光伏产业链国产化水平高,但4N8级以上石英砂仍依赖进口 [4] - 2025年4月10日高纯石英矿被列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河南东秦岭、新疆阿勒泰发现类似美国的高纯石英资源,国产替代将加速 [4]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工商储放量推荐关注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 [5] - 技术变革推荐关注BC/HJT/贱金属化进展(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 [5] - 国产替代建议关注石英股份 [5] - 海外电池产能缺口推荐钧达股份等 [5] - 主链及辅材龙头推荐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 [5]
业绩高增长!这一行业投资正当时
中国基金报· 2025-05-22 17:40
【导读】电子行业持续高增长,多个细分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2024年以来,电子行业持续复苏,业绩维持高增长。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电子 (申万)行业营收同比增速均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净利润增幅也均居于前列。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红利、需求复苏下,电子企业积极探索自主研发之路,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未来 行业持续增长的确定性较强,多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业绩维持高增长 行业景气周期持续上行 随着财报渐次披露,4月以来,电子行业热度持续回升。截至5月21日,电子(申万)指数近28个交易日 涨幅达11.36%,显著跑赢同期大盘指数。 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子(申万)行业合计实现营收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3%,增幅在31个申 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净利润合计为1344.07亿元,同比增长20.37%,增幅同样居于前列。今年一季 度,电子行业继续维持高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合计达8594.53亿元,同比增长17.82%;净利润合计达 366亿元,同比增长30.49%。 分板块来看,多个子行业在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今年一季度, ...
机构称半导体板块利润改善幅度将大于收入,利润修复逻辑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0:21
市场表现 - 5月19日早盘A股全线小幅低开 上证指数开盘报3365 88点跌0 05% 深证成指开盘报10171 29点跌0 08% 创业板指开盘报2038 05点跌0 07% [1] - 信创ETF(562570)早盘跌超1%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小幅上行 [1] 半导体行业分析 - 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连续六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除AI增量外 下游各行业去库周期已完成 工业库存周期靠后 处于复苏初期 [1] - TI 1Q25营收在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季同比转正 工业呈现广泛复苏 所有终端客户库存均处于低位 [1] - 中芯国际1Q25工业和汽车收入表现强劲 同比增长75 2% 环比增长22 7% [1] - A股半导体公司整体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统计的146家公司中 2024/2025年收入创季度新高的有58/21家 [1] - 1Q25半导体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同环比提高 收入规模效应显现 利润改善幅度将大于收入 [1] 半导体ETF跟踪指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囊括科创板中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细分领域硬科技公司 [2]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是重要国产替代领域 具备国产化率较低 国产替代天花板较高属性 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导体需求扩张 [2]
高盛:中国医疗保健 - 2025 年 4 月中国医院设备招标 - 环比增长高于预期
高盛· 2025-05-13 1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Mindray和United Imaging均给予买入评级 [82][8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中国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同比增长强劲,环比增长超10%,反映需求复苏,预计2025年采购活跃 [1] - 随着以旧换新计划实施、资本支出周期驱动的有机复苏和新技术推广,2025年中国医院设备销售有望恢复增长 [25] - Mindray有望在2025年第二季度将库存周转率恢复正常水平,预计中国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正增长 [15] - United Imaging市场份额有望继续上升,服务相关收入占比将提高,长期增长潜力大 [9][83] 各公司情况总结 Mindray - 是中国领先医疗科技设备制造商,专注患者监测系统、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等领域,2024年55%收入来自中国 [82] - 终端市场患者监护仪和超声同比增长虽放缓但仍强劲,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将库存周转率恢复正常水平,第三季度中国业务增长转正 [15] - 超声产品4月平均销售价格略有下降,省级带量采购中高端和中低端超声产品销量有望提高 [15] - 12个月目标价300元,基于两阶段DCF估值,关键下行风险包括带量采购影响、高端医院渗透不及预期等 [84] United Imaging - 是中国领先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业务已拓展至全球75多个国家 [83] - 管理层对2025年新一轮以旧换新计划规模和进度表示乐观,但收入确认周期变长,预计中国收入2025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增长率分别为10%、40%、36.5% [9] - 目前交易价格接近上市以来的中值市盈率,鉴于收入、毛利率和净利率预期增长,长期增长潜力大 [9][83] - 12个月目标价173元,基于两阶段DCF估值,关键风险包括芯片供应链风险、原材料风险等 [85] 行业数据总结 九类设备招标数据 - 3月9种设备中7种环比正增长,PET - CT、MRI等环比涨幅分别为138%、39%等,超声和直线加速器环比下降9%、20%;所有设备同比均增长,PET - CT、CT扫描仪等同比涨幅分别为440%、253%等 [26] - 4月患者监护仪、内窥镜、超声等设备采购价值同比均有增长,但部分设备同比增速较3月有所下降 [28][32][34] 品牌招标价值 - 4月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国产替代趋势不明显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