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喊话访华后,特朗普提出2个要求,特殊时刻,中方接受美国国书
搜狐财经· 2025-05-21 19:13
中美外交动态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于2025年5月15日抵华 5月16日向中国外交部递交国书副本 [1] - 庞德伟公开表示将在中国推进特朗普总统及美国人民的利益 中方回应称愿为其履职提供便利 但强调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一以贯之 [1] - 庞德伟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 商人出身 主张"全球供应链优化"理念 与特朗普政策高度一致 [5]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 - 中美虽达成经贸联合声明 但关税战未彻底结束 对等关税仍存在 双方仅同意建立沟通机制 [3] - 若90天内未达成协议 关税战可能升级 目前缺乏高层互访的政治氛围 特朗普上任后中美领导人仅有一次通话 [3] - 美国对华强硬派声音占主导 庞德伟的表态可能为迎合国内选民 中方近期多次强调相互尊重 双方立场差异明显 [3] 特朗普政府对华策略 - 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中宣称已扭转部分国家靠拢中国的趋势 并表达访华意愿 称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5] - 美方采取"萝卜加大棒"策略 包括芯片禁令等施压手段 但中方明确反制措施取决于美方纠错进度 [7] - 中方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不接受威胁施压 近期稀土管制既是反制措施 也是对战略资源的再确认 [7] 庞德伟履职背景分析 - 特朗普为庞德伟举办送别会 显示两人关系密切 庞德伟被视为"第二个特朗普" [5] - 庞德伟可能担任"战术型"大使 在芯片出口 学生签证等具体问题上需与中方谈判 [3] - 当前中美关系敏感 庞德伟作为对华鹰派代表 需在两国紧张关系中寻找平衡点 [3][5]
海外市场专题:特朗普2.0时代的政策研究
财信证券· 2025-05-21 12:48
执政环境 - 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基本完成“三权合一”,以312张选举人票击败哈里斯的226票,共和党控制国会两院,最高法院6名保守派大法官中3人为特朗普上一任期任命[8][9] - 特朗普本轮内阁提名及组建提速,将政治忠诚度放首位,“政治素人”占比高,团队与特朗普政治理念趋同,对华强硬派增加[16][18][19] - 特朗普胜选得益于MAGA群体及对民主党失望倒戈的选民,二者核心诉求为经济安全优先和政策务实导向[21][22] 政策内涵 - 产业结构层面引导制造业回归,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70年的23%降至2024年的10%,但就业和FDI流入有改善[30] - 经济层面需财政减负,2024财年美国财政赤字1.8万亿美元,赤字率6.4%,政府债务达36.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122%[35][36] - 社会治理层面重塑意识形态,美国贫富差距大,白人占比从1990年的75.6%下滑至2020年的57.8%,特朗普将强化“美国优先”与“本土白人至上”原则[41] 政策举措 - 关税政策方面,4月2日推出“对等关税”,全球基准税率10%,对部分经济体征20%及以上关税,后续加征幅度有望见顶放缓[51][56] - 移民政策呈现“进度快、范围广、力度大”特点,如废除“出生公民权”、开展抓捕行动、推出“金卡计划”,但部分面临司法挑战[65][66] - 税改政策预计延长TCJA法案,进一步减免居民及企业税收,方案或在年中至三季度出台[73][74] - 科技产业政策或有财政补贴政策调整、投资限制政策、技术垄断制裁和放松国内科技监管等发力点[79] 投资建议 - 关注扩内需相关领域,回避对外依存度高的行业,关注农业、旅游业、食品饮料等板块[87] - 关注自主可控领域,如芯片制造产业链、人工智能、新能源科技等[3] - 债市保留一定久期,后续收益率曲线有望陡峭化[3]
印对美零关税?两天后,特朗普终于回应了印度,莫迪却高兴不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5-20 12:11
时隔两天,莫迪终于等来了特朗普的回应,却几乎高兴不起来,因为特朗普直接单方面宣布,印度不会对美国商品收取任何关税。 不难看出,特朗普几乎完全不把印度放在眼里,也看不上印度的威胁,印度甚至只是停留在口头威胁上,都没有真正采取对美反制措施,而特朗普也值得, 柿子还得拿软的捏。 至于美国会不会对印度对等降税,答案不必多言,特朗普甚至还要求苹果公司停止在印度建厂。 据悉,美印目前正在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而截至发稿,印度政府都尚未对特朗普的言论作出任何回应,也就是保持了沉默,或许是默认,或许是还在谈。 在很大程度上,印度所谓的对美反制不过是"虚张声势",既不敢真正做出实际行动,更没有与美国对抗的实力与底气。 另外,莫迪政府在此之前并未对美采取任何反制措施,而是积极主动地上门求和,这种"未战先怯"的态度,早已注定了印方在谈判桌上"任人宰割"的结局。 回溯到5月12日,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发出了提议,准备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罕见对美摆出了一副"强硬"姿态。 并且,印度此举也被解读为"效仿中国反制美国",正好处在中美日内瓦会议取得成果后,一直富有大国野心的莫迪,便也想吃一波"红利",可印度还没做出 行动呢,转眼就先传 ...
国际观察丨美中东政策生变 以色列面临艰难选择
新华网· 2025-05-18 22:14
新华社耶路撒冷5月18日电 题:国际观察|美中东政策生变 以色列面临艰难选择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 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结束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的访问。这是他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后首次到 访中东地区。令人关注的是,特朗普此访将以色列排除在行程外,近期还绕开以方在中东地区采取多项 外交举措。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原则,一系列内政外交举措屡屡受挫,不得不急于以中东地区 外交成果来"拼业绩",与以色列政府坚持在加沙推进军事行动、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等政策相左。美以龃 龉频频,盟友关系可能还会出现波折。 以方被"边缘化" 近日,美国和以色列在也门胡塞武装、加沙、伊朗等问题上分歧不断,美方多次绕开以色列推进其中东 政策,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以色列本月6日大规模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同日特朗普却突然宣布美方将停止轰炸胡塞武装。一 名美国政府官员披露,美方没有告知以方自己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这令以色列猝不及防,且停火 协议没有涉及以方。 美国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秘密接触后,哈马斯本月11日宣布将释放一名有美以双重国 籍的被扣押人员,以政府官员说以方"从媒体上才得知"这一消息。特朗 ...
数百美国之音员工下月底或失业
新华社· 2025-05-16 15:59
美国国际媒体署高级顾问卡丽·莱克当天证实,这一监管美国公共服务媒体的独立联邦机构总计有584名 员工将遭解职,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之音员工。 莱克在电子邮件中写道,依据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3月14日签署的行政令,美国国际媒体署正在"规 模优化、削减联邦官僚机构以适应政府优先任务"。"我们将继续缩减机构臃肿,让'一头古老的恐龙'值 得勤劳的美国人资助。" 特朗普的行政令要求解散美国国际媒体署,联邦政府此后勒令大多数美国之音员工行政休假。莱克3月 15日宣布关闭美国之音的决定,她在给《华盛顿邮报》记者的电邮中表示,今后将会有更多人面临裁 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美国之音共有员工约1350人。据多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披露,全职员工暂不受本轮裁员波及,但以后 部分岗位也可能纳入裁员范围。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5日报道,随着美国之音与联邦政府的诉讼延宕,超过500名美国之音合同工可 能在6月30日前失业。 据报道,一些可能失业的外包合同员工所持的是J-1访学签证。一旦合同结束,他们只能在美国境内再 停留30天,签证失效后即可能被迫离境。 美国之音总监迈克尔·阿布拉 ...
国台办:越来越多台湾民众认识到美国“挺台”是谎言
快讯· 2025-05-14 12:46
5月14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已满百日,台湾"中研 院"日前发表调查指出,特朗普上任后,有46.7%民众对未来"台美关系"感到悲观,6成民众担心"美方可 能通过与中国大陆达成协议伤害台湾"。对此有何评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这表明越来越 多台湾民众认识到"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认识到美国奉行的永远是"美国优先",认识到台湾对美 国而言是始乱终弃的"棋子"。民进党当局费尽心机编造的美国"挺台"谎言,越来越骗不了人。(央视新 闻) ...
耗资超10亿美元,损失7架“死神”+两架舰载机!特朗普决定:不打了!美媒:像“烂尾”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11:45
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 - 特朗普政府于3月15日宣布对胡塞武装采取"果断而有力的军事行动",要求30天内看到打击成果 [1][3] - 美国中央司令部计划在8至10个月内摧毁胡塞武装防空系统,并对领导层实施"定点清除" [3] - 30天的军事行动耗费超过10亿美元,但未能建立绝对空中优势 [4] 军事行动的失败与损失 - 胡塞武装在打击后仍能发动攻击,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美军舰船及以色列目标 [4] - 美军损失7架MQ-9"死神"无人机(单机造价3000万美元),F-16和F-35战机多次险些被击中 [4] - "杜鲁门"号航母编队遭袭,两架F/A-18舰载机坠毁 [5] 停火的原因分析 - 美国情报评估认为胡塞武装实力虽削弱但易恢复,高级官员对继续打击持疑虑 [6] - 军事行动未达预期效果,国内争议大,白宫需改变策略以应对舆论 [7] - 阿曼斡旋美伊谈判,停火可能与美伊核谈判有关联 [7] - 特朗普访问中东前需展示美国影响力,停火为访问铺垫 [7] 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 - 美国未提前通知以色列停火决定,引发以色列不满 [7] - 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不愿为以色列承担代价 [7][9] - 特朗普政府最初打击胡塞武装旨在对伊朗施压,而非长期卷入冲突 [7] 胡塞武装的应对 - 胡塞武装在打击期间加固地下设施并隐藏武器弹药 [4] - 美国评估显示胡塞武装具备快速恢复能力 [6] - 实际对抗中胡塞武装表现超出美国预期,并非"软柿子" [9]
特朗普开启中东三国访问:并未将以色列纳入行程,多方猜测美以关系疏离
环球时报· 2025-05-13 06:21
【环球时报驻以色列、美国特约记者 张灏 李致 环球时报记者 任伊然】13日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连访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中东三国,美国 《华盛顿邮报》12日称,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次重大国际出访",此次访问预计将主要致力于巩固贸易关系。与此同时,美国和以色列之 间出现微妙变化。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在伊朗和加沙问题上的分歧,导致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系紧张"。而以媒则对美 以两国关系疏远的传闻表示否认。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特朗普定于13日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并与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随后,特朗普预计14日将出席在 利雅得举行的海湾国家领导人峰会,当天晚些时候前往卡塔尔,最后于15日抵达阿联酋并结束访问行程。《华盛顿邮报》称,此次访问正值该地 区面临多项安全挑战之际,包括加沙局势、伊朗核计划的未来,以及特朗普长期以来希望促成的沙以关系正常化协议。据《以色列时报》报道, 美国希望此行能够扩大《亚伯拉罕协议》进展,但因在加沙和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以色列与沙特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不 大。因此,有消息人士认为,特朗普此行或将重点放在经济伙伴关系和其他地区事 ...
美国不率先降税,中方提前一天立下规矩,不听就加强对美管制
搜狐财经· 2025-05-10 16:42
在全世界饱受美国关税威胁的节骨眼上,"中美会谈"毫无疑问是所有国家眼中的关税问题转折点。 然而,究竟是中方先低的头,还是美国求来的会谈,其先后顺序也将决定大势偏向于谁。 既然美国这么喜欢鼓噪,那中方也不会继续惯着,所以在会谈的前一天中方就立下规矩,特朗普听了自然最好,若是不听,中方自有办法逼他照办。 因为中方态度并不止关乎中美关系,更是直接影响着美国的未来经济能否如特朗普预期那样再次伟大。 美国政府内部如今并不安定,光是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矛盾就足够尖锐,现在就连美财长贝森特都搞不懂他的总统究竟在想什么。 贝森特一直都认为对华高昂关税不可持续,就连特朗普日前也有过降低对华关税的想法。 尤其是在美国深受关税弊端反扑之时,特朗普就想着去谋求和中方谈话的机会,只是他这人太好面子,于是这个重任便落在了贝森特等人身上。 从5月初开始,美国那边就开始不断散布"将和中方谈判"的信息,搞得外界也都认为中美即将要缓和关系。 眼看美国这么喜欢出尔反尔,中方也不再惯着,随即就在5月8日给特朗普立下了规矩:会谈依旧可以进行,但中方不会牺牲原则立场。 换而言之,中方答应美方会谈邀请,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全球期待的呼应。 ...
“特朗普关税牌已打得差不多了”
第一财经· 2025-05-07 22:26
2025.05. 07 本文字数:201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潘寅茹 近日,在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的"上海论坛2025"年会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 心伯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百天执政乏善可陈,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今后国 际社会可能需要打造一个不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个产业链、供应链。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已过100天。 据央视网报道,无论从市场表现还是民意调查来看,结果似乎都不尽如人意。美国媒体4月底发布的 一项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执政支持率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多数民众 反对他推出的多项重要政策,对美国经济现状不满,对衰退前景担忧。 同时,对于中美关系,吴心伯认为,关键在于美方需要从当前吸取教训,回到与中国相互尊重、合作 共赢的轨道上。 5月7日,据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 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访 瑞期间,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