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关税牌”还有多少空间?专访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吴心伯
第一财经· 2025-05-07 13:17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已过100天。 据央视网报道,无论从市场表现还是民意调查来看,结果似乎都不尽如人意。美国媒体4月底发布的一 项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执政支持率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多数民众反对他 推出的多项重要政策,对美国经济现状不满,对衰退前景担忧。 对于中美关系,吴心伯认为,关键在于美方需要从当前吸取教训,回到与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轨 道上。 近日,在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的"上海论坛2025"年会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 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百天执政乏善可陈,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今后国际 社会可能需要打造一个不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个产业链、供应链。 同时,对于中美关系,吴心伯认为,关键在于美方需要从当前吸取教训,回到与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 赢的轨道上。 5月7日,据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访瑞期间, 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 ...
中国宁可两败俱伤,也不肯给美国一个台阶下:这不是斗气而是保命
搜狐财经· 2025-05-06 20:56
文|五月 编辑|五月 前言 美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策略,虽然表面看上去简单直接:通过加征高关税来打压中国经济,但是其背后却隐藏了深刻的经济博弈。特朗普政府的做法从一开 始就显示出极大的矛盾性。 表面上美国强硬要求中国承担巨额关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美国却开始向一些特定的企业和行业"开小灶",比如对苹果等美国公司进行关税豁免。 中美贸易战已经进入新阶段,从2018年美国首次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到如今,双方的博弈愈加复杂。 特朗普政府通过"美国优先"政策,以关税和经济压力试图迫使中国妥协。 现实却是美国未达目标,反而暴露了自我矛盾和经济隐患。而中国也在这场斗争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立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对美国的让步,最终只会换来更大的压迫。 中国今天的决策,是为了捍卫未来发展,而非简单的妥协。 为什么中国会选择如此坚定?中美博弈将走向何方?中国为何始终坚持,而非低头? 美国的双重标准 这样的做法不仅显示出美国政策的反复无常,还揭示出一个问题——美国的贸易战策略,并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利益,更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 美国如此频繁的变脸,意图通过关税逼迫中国做出妥协,但其反复无常的做法也暴露出其深层次的战略困境 ...
联合国文件:美国试图削弱全球发展融资努力
国际金融报· 2025-05-06 19:32
美国对全球发展融资协议的态度 - 特朗普政府反对全球金融体系改革草案 包括税收 信用评级和化石燃料补贴等内容 [1] - 美国政府希望删除"气候" "性别平等"和"可持续性"等相关内容 [1] - 美国试图将"美国优先"议程强加给解决全球系统性危机的核心机构 [1] 国际发展融资会议(FFD4)背景 - 第四届国际发展融资会议(FFD4)于2023年6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 每十年举行一次 [1] - 超过140个国家参与FFD3会议达成的税收合作 [1] - 会议旨在为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融资制定基本规则和优先事项 [1] 美国的具体反对内容 - 美国反对"全球团结税"提案 包括对高污染活动或超级富豪征税 [3] - 美国寻求删除企业向经济活动发生国纳税的段落 [3] - 美国希望删除关于逐步取消低效化石燃料补贴的段落 [3] - 美国反对改革信用评级体系的段落 包括对自愿重组债务投资绿色项目的国家采取更宽容态度 [3][4] - 美国反对确保各国在危机期间获得社会保障资金的承诺 [5] 美国立场的变化 - 美国代表团批评FFD4草案"规定性太强" 谴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日益扩大" [2] - 美国不支持联合国系统试图规定国际金融机构的优先事项 [2] - 美国希望将"改革国际金融架构"替换为"增强韧性和有效性"的表述 [2] - 美国仍然支持发展中国家与私营部门更紧密合作 促进创新和金融知识普及 [3] 国际机构的反应 -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变革面临美国财政部长阻力 [2] -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敦促所有国家集中精力寻找解决方案 [3] - 谈判草案由墨西哥 尼泊尔 挪威和赞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起草 反映193个国家的立场 [1]
海外研究|当欧盟的“重新武装”遇到美国的“关税大棒”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6 08:50
美国优先与欧盟战略觉醒 - 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加重欧洲各国焦虑,欧盟内部增加国防开支的主张逐渐成为共识 [2] - 德国一万亿欧元财政扩张方案已完成立法流程,欧盟八千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提议正在推进 [2] - 美国对欧盟的钢铝关税、汽车关税和10%基准关税已生效,欧盟反制措施尚未成型 [2] 关税与财政扩张的经济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自欧盟进口商品有效关税税率上升9.6个百分点,拖累欧盟出口约1.9%,对欧盟GDP构成约0.5%的总拖累 [4] - 药品和有机化学品是欧盟较脆弱行业,爱尔兰、芬兰、意大利、德国对美国关税较敏感 [4] - 财政扩张中增加国防和基建支出可有效提振欧洲经济增长,法国和德国或最受益,建筑行业除军工外较可受益 [4] - 关税负面冲击可能比财政扩张正面提振更早显现,四季度起后者积极影响将逐渐抵消并超越关税消极影响 [4] 欧盟财政扩张与关税博弈前景 - 欧盟财政扩张兼具外部压力和内部民意支持,增强战略自主能力的长期决心不易动摇 [13] - 白宫关税政策表现出显著反复性和博弈性,西欧民意倾向反制,美欧协商过程可能比美日更坎坷 [13] - 德法等国考虑的"反胁迫工具"流程复杂耗时,主要功能可能侧重于威慑,真正落地门槛较高 [13] 投资策略与行业机会 - 欧企投资需求是欧盟经济避免衰退关键,首要投资动机为更新设备和研发产品而非提高产能 [18] - 中国企业可利用欧洲财政扩张契机推进战略转型,电气和光学设备等行业在德国基建价值链上较占优势 [18] - 投资者在关税博弈明朗前对欧股等风险资产宜持谨慎立场,避险情绪浓厚时可适度逢低布局等待"特朗普保护期权" [18] 数据与图表分析 - 若白宫关税维持现状,美国通胀可能在下半年卷土重来,总体CPI同比和核心CPI同比预测显示上升趋势 [7] - 欧盟国防增支计划对其余行业需求外溢拉动效果可能较弱,美国占欧盟国防增支计划47%份额 [8] - 爱尔兰等四国对美出口依存度超过一成,德国对美出口金额最高达240十亿美元 [10][11] - 关税大棒与重新武装对欧盟GDP的外生冲击显示,财政扩张积极影响将在25Q4后超越关税消极影响 [12]
特朗普为什么怂了?美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本土作战”
搜狐财经· 2025-05-03 14:46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以美国妥协告终,“美国优先”策略损害美国经济利益,暴露单边主义政策短板,全球经济需要合作共赢,中国在贸易战中展现韧性和战略眼光,美国需反思贸易政策并建立稳定互利经贸关系 [1][7][9] 贸易战背景 - 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经济强大,为维护美国利益发起贸易战,实则低估中国经济韧性,高估自身经济底气 [1] 对美国的影响 对民众的影响 - 2019年关税使美国家庭多花40亿美元,不少家庭拿不出1000美元应急钱,普通家庭生活成本增加 [1] - 物价飞涨、失业率高企,中西部农民公开批评特朗普政策,媒体负面消息多,股市跌宕起伏 [5] 对企业的影响 - 美国制造业和农业受重创,工作岗位流失、企业倒闭、农民破产,补贴作用有限,耶鲁大学预测到2025年关税将使美国损失74万个工作岗位 [3] - 供应链混乱,寻找中国供应商替代者困难,企业成本暴涨 [3] 对中国的影响 - 中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出口依赖度低,积极发展多边贸易,在高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应对贸易战自如 [5] - 2025年4月暂停对美稀土出口,使美国相关产业链遭殃,华为、中兴等企业面对制裁展现强大韧性 [5] - 中国政府积极出台政策稳定经济、刺激内需 [5] 贸易战结果与教训 - 特朗普政府考虑降低关税,贸易战以美国妥协告终 [7] - “美国优先”策略未达预期,损害美国经济利益,暴露单边主义政策短板,全球经济需合作共赢 [7] 思考与启示 - 贸易战是经济、战略和意志的较量,反映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不同结果 [9] - 中国在全球化中展现的韧性和战略眼光值得学习,美国需反思贸易政策并建立稳定互利经贸关系 [9]
一票之差!3名共和党议员“叛变”,关税政策未叫停,美国经济 “风暴” 将临?
搜狐财经· 2025-05-03 03:26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搅得全球经济 "不得安宁"。近日,美国参议院就叫停该政策进行投票,结果以 49 票赞成、49 票反对打成平票,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反 对票,使得叫停法案未能通过。这一结果,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继续 "横行",可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特朗普上台后,高举 "美国优先" 大旗,推行一系列关税政策,对众多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其目的,一是想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二是试图推动制造业回 流美国。然而,事与愿违,这些政策弊端百出。从美国国内看,关税增加了企业进口成本,像汽车行业,原本依赖进口零部件,关税一加,成本大幅上升, 不少企业利润下滑,甚至面临停产风险。 这次参议院投票,原本民主党对叫停政策信心不足,没想到 3 名共和党参议员 "倒戈",1 人弃权,险些让法案通过。这一情况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其 内部也不得人心。不少人清楚,这政策短期看似维护美国利益,实则长期损害美国经济。那些支持特朗普的财团和金主,如马斯克的特斯拉,市值因关税政 策大幅缩水;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城堡投资集团创始人肯・格里芬等人的业务,也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他们当初支持特朗普,本期望能获利,如今 却亏损严重,自然心生不满。 此次 ...
专访复旦大学吴心伯:特朗普政府“百日大考”不及格,或加速美国霸权衰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2 08:22
特朗普政府执政表现 - 特朗普执政百日支持率仅为39%,创80年来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 [1][6] - 国内政策"破多立少",经济改革力度空前但成效不显著,引发经济与社会问题 [2][6] - 外交承诺大多落空,包括"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和加沙停火协议等 [2][7] 经济政策影响 - 关税政策造成股市剧烈波动,负面效应远超预期 [2][6] - 市场力量是促使特朗普调整关税政策的主要因素,政治和法律制约有限 [17] - 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削弱投资者信心,扰乱市场 [18] 外交战略与全球影响 - 提出吞并格陵兰、控制巴拿马运河等构想严重损害美国国际声誉 [2][8] - 退出《巴黎协定》、WHO等国际组织削弱美国全球领导力 [2][10] - 推动"多边减美国"格局形成,美国在多边机制中影响力式微 [10][11] 美欧关系变化 - 欧洲国家意识到安全依赖美国风险,加快战略自主能力建设 [13] - 美欧关系渐行渐远,美国在欧洲军事部署和投入将减少 [13] - 美国在欧洲战略收缩可能将资源转向印太地区,但内部意见不一 [14] 对华政策与科技竞争 - 关税战根源在于对中国崛起的担忧,试图阻止中国经济超越美国 [18] - 加征关税和出口管制只能暂时放缓中国科技进步,无法真正阻挡 [20] - 外部压力反而激发中国自主创新决心,加速科技突破 [20] 美国霸权地位 - 世界进入相对多极化时代,美国GDP占比不再绝对领先 [19] - 当前美国霸权更多体现在金融领域,尤其是美元国际地位 [19] - 特朗普政府对外战略的"收缩"与"节流"反映美国霸权衰落 [11]
特朗普执政百日,四个关键时刻
吴晓波频道· 2025-05-01 03:21
点击按钮▲立即预约 " 我们决定同时与操场上的每一个孩子打一架。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4月29日,特朗普重返白宫迎来第100天。 当日,特朗普做了演讲。按照惯例,他在社交平台上罗列了自己的一系列成就,从守卫边境到守护美国工人,从能源振兴到教育改革,还有重振经 济的贸易谈判等等,顺便抨击了拜登——他总是能找到替罪羊。 在这100天内,他在公开场合提及前总统拜登及其家人或政府的次数超过580次。用平均每天6次羞辱拜登的节奏,将所有社会病灶都甩给那个口齿 不清、走路不稳的老前任。 但围绕民调以及一些数据,他的百日KPI成绩单却并不如他所表述的那样,至少并不完美: ABC新闻/华盛顿邮报/Ipsos联合民调显示,他的百日支持率仅有39%,创下80年来的最低记录; 标普500跌了7.3%,道指也跌了6.8%,这是自1973年尼克松连任以来,美股在总统上台百日里的最惨表现; —— 摩根大通戴维 • 凯利 在这100天里,创数量纪录的142项行政命令,轰炸着美国,影响着全球。 通过它们,他试图重构美国的经济体系、官僚机器、意识形态、外交版图甚至美国本身;他向美国的公务员、律所、大学、新闻媒体等组织 ...
中国代表:美“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严重破坏世贸规则
快讯· 2025-05-01 01:5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代表在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会议上驳斥美国等对中国“产能过剩”的不实指责,谴责美国“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破坏世贸规则,呼吁成员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1] 分组1:对“产能过剩”指责的回应 - “产能过剩”无统一判断标准和测算方法,供需不平衡是常态,一国产能和产品会参与全球竞争,美国等炒作“产能过剩”违反经济规律和全球化逻辑,是为抹黑打压中国找借口 [1] 分组2:中国产业发展情况 - 中国产业发展和产品竞争优势源于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中国重视贸易政策合规,确保补贴政策符合世贸规则,积极履行透明度义务,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1] 分组3:美国政策的影响及原因 - 美国“对等关税”扰乱全球贸易、损害发展中成员利益,美国在产能问题上指责中国是因其坚持“零和博弈”和“美国优先” [2] 分组4:对美国歧视性补贴政策的批评 - 中方批评美国《芯片与科学法》等歧视性补贴和“对等关税”扭曲市场、奉行“双标”、破坏世贸规则,背离市场经济规律,扰乱国际贸易投资秩序 [2] 分组5:中方呼吁 - 中方呼吁成员加强合作,反对美国单边霸凌行径,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