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九年前回旋镖正中眉心!特朗普终成“恶龙”
金十数据· 2025-06-20 17:06
特朗普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 - 特朗普称伊朗"非常接近"拥有一枚核武器,并驳斥了美国年度情报威胁评估报告的结论 [2] - 特朗普认为伊朗铀浓缩到60%纯度后必然会继续制造核武器,这与情报部门"伊朗未寻求武器化"的结论相矛盾 [1][2] - 特朗普的决策方式被批评为依赖直觉而非专业顾问建议,加深了外界对其判断准确性的疑虑 [4] 情报与专家观点分歧 -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提交的评估报告指出伊朗浓缩铀库存达历史最高水平,但坚称其未制造原子弹 [2] - 智库"防务优先"专家Kelanic表示情报显示伊朗有核计划但未寻求武器化 [1] - 前CIA局长Petraeus认为伊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能制造核弹,即使领导层可能尚未最终决定 [2] 历史类比与政治争议 - 特朗普曾批评2003年伊拉克战争是"浪费2万亿美元的错误",并指责情报部门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 [1] - 当前伊朗危机与伊拉克战争相似点包括:以阻止核武器为由、涉及以色列安全威胁、存在情报真实性争议 [1] - 右翼媒体人卡尔森称伊朗核威胁是"谎言",并批评政府缺乏可信情报支持开战理由 [1] 国内政治分歧 - 特朗普面临"美国优先"支持者批评,被指责背叛孤立主义原则转向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 [5] - 参议员Cruz与卡尔森的公开辩论凸显共和党内在是否支持以色列对伊战争问题上的分裂 [5] - 特朗普2015年竞选时即主张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其立场被支持者认为具有连续性 [5] 国际核查与违规指控 - 国际原子能机构指控伊朗近20年来首次违反不扩散义务,未与视察员充分合作 [2] - 前国务院顾问Maloney指出伊朗浓缩设施具有军事目的特征,但承认特朗普"几周内拥核"的说法超出情报支持范围 [3]
后院起火 特朗普支持者中“反战”呼声走高
新华社· 2025-06-19 22:36
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及美国立场 - 以色列多次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入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但特朗普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1][3] - 特朗普告知高级别助理已批准美军对伊朗打击计划,但暂不下达最后命令,以观察伊朗是否会放弃核计划 [3] - 特朗普表示喜欢在最后一秒做决定,因为战争相关事情变化快 [3] - 美国政府内部正讨论如何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打击,但避免引发与伊朗的全面战争 [3] 美国国内反对声音 - 45%受访者反对美国攻击伊朗,25%支持 [2] - 特朗普的重量级支持者如众议员玛乔丽·格林和前主播塔克·卡尔森反对美国卷入冲突,认为不符合"美国优先"原则 [1] - 参议员乔希·霍利表示不希望中东爆发另一场战争,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吉姆·里施称"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2] - 塔克·卡尔森批评参议员特德·克鲁兹推动伊朗政权更迭却对伊朗"一无所知" [1] 伊朗的警告与潜在后果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警告美国任何军事干预都将遭受无法挽回的后果 [4] - 伊朗副外长表示如果美国军事介入,伊朗将对其认为必要的一切目标发动报复 [5] - 专家认为美国卷入将导致比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更长的冲突,可能延续至特朗普任期后 [5] - 美国打击伊朗可能引发伊朗全面反击美军基地,导致美伊全面战争 [6] 国际反应与潜在影响 - 美国盟友劝说不要打击伊朗,否则伊朗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制造核武器 [6] - 欧洲专家指出美国打击将打开"潘多拉魔盒",事态发展难以预测 [6] - 特朗普曾在濒临与伊朗开战时悬崖勒马,这次也可能这样做 [6]
特朗普换了个领域对华出手,万没想到,“这一刀”先落在美国的大动脉上
搜狐财经· 2025-06-18 20:55
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商品关税推高至145%,意图打击中国产业链竞争力[3]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本土企业陷入"断供危机",波音公司因无法获得中国产精密仪器被迫暂停部分机型生产线[3] - 沃尔玛等零售商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使美国低收入家庭年均支出增加1350美元[3] - 金融市场剧烈震荡,道琼斯、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两天内市值蒸发近6亿美元[3] 美国宏观经济指标恶化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飙升至3.2%,核心通胀突破警戒线[4] - 失业率攀升至数百万量级,高盛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速或降至0.5%[4] - 彭博社调查显示经济衰退概率高达45%[4] - 美国商会调查显示83%企业认为关税损害竞争力[4] 国际社会反应与地缘经济变化 - 标普、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降至3A以下,全球投资者损失超10万亿美元[6] - 欧盟启动20%报复性关税,日本加速对华经济靠拢[6] - 德国总理呼吁"欧洲必须战略自主",新加坡批评美国违反自贸协定[6] - 马来西亚号召东盟团结应对,日本拒绝为关税协议屈从美国[6] 中国反制措施与战略应对 - 中欧就电动汽车关税达成"最低进口价格"替代机制[6] - 中日韩重启自贸协定谈判,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本币债券削弱美元霸权[6] - 中国实施稀土管制成为关键筹码,暴露美国供应链软肋[6] 特朗普政府政治经济困境 - 特朗普支持率跌至31%历史新低,成为70年来就职百日民调最低的美国总统[8] - 白宫被迫寻求谈判止损,但中国掌握对话主动权[8] - 经济学家批评特朗普政策是"制造崩盘的操作指南"[8]
宁愿拉中国入G7,都不考虑印度,特朗普重量级发声,释放信号特殊
搜狐财经· 2025-06-18 10:56
G7峰会中的国际关系动态 - 特朗普在G7峰会期间提出"中国加入G7"的提议,与印度在峰会中的尴尬处境形成鲜明对比 [1] - 印度参会资格引发加拿大国内争议,加方指认印度部长牵涉加境内锡克教人士遇害事件 [1] - 特朗普全程忽视在场的印度,背后反映美印关税矛盾,美国对印度开出高达26%的"对等关税" [1] 美印贸易关系与战略定位 - 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在关税问题上让步,但莫迪政府面临国内压力,导致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3] - 印度部分商品关税高达50%,尤其是汽车和电子产品,此前是全球关税最高国家之一 [1] - 美国将印度视为遏制中国的棋子,但随着中国发展,印度战略价值降低,在G7中难以获得重视 [3] 国际阵营对印度的不同态度 - 俄罗斯高度重视印度,视其为维持南亚和东南亚影响力的关键,与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 [3] - 美西方仅从自身战略需求看待印度,导致印度在国际阵营中处境尴尬 [3] - 印度试图在美西方和中俄之间找平衡,结果两边不讨好,外交政策自相矛盾 [5] G7内部矛盾与影响力下降 - 本届G7峰会因美国与其他成员国在乌克兰冲突、气候变化等问题分歧过大,未发布联合公报 [3] - 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在关税和能源议题上与盟友僵持,削弱G7凝聚力 [5] - 沙特、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拒绝或缺席峰会,显示G7影响力下降,多极化趋势明显 [5] 印度外交策略的困境 - 作为金砖成员国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印度却向美西方靠拢,导致国际定位模糊 [5] - 莫迪在往届G7峰会合照中常被边缘化,反映印度在G7中的地位有限 [7] - 印度需认清国际格局中的真实地位,避免对美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8]
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意味着很多伟大的事情,包括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的事实。
快讯· 2025-06-17 07:30
地缘政治与能源政策 - 美国重申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的立场 [1] - 美国优先政策涉及核不扩散议题 [1]
美媒:特朗普连遭俄中以三国“蔑视”,外交政策正在瓦解
观察者网· 2025-06-16 17:14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特朗普总统不顾一切地避免与伊朗开战,但他真的能避免吗?" 在以色列和伊朗连日来持续相互袭击之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6月16日报道指出, 强有力的国家安全考量和国内政治因素都表明,在这场以色列宣称为"生死存亡之战"的长期冲突中,美 国应当置身于与伊朗的冲突之外,这一立场是明智的。然而,某些强大的力量可能会让美国更深地卷入 冲突,而非仅仅是像目前对以色列提供武器进行防御这么简单。 早些时候,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否决了(vetoed)以色列向美国提出的 杀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计划。不过,其中一些因素也不是特朗普能控制的。 如果伊朗攻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和人员,或者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目标,就如同特朗普发文 威胁的那样,华盛顿方面势必将作出强硬回应。此外,如果伊朗通过袭击红海等的国际航运,对特朗普 施加压力,迫使他管束以色列,这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危机。 在美国国内,特朗普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共和党人认为,如果在外交上无法迫使伊朗"弃 核",美国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军事介入这场冲突;而推崇"美国优先"运动的右翼人士,则纷纷要求特 朗普坚 ...
“和平缔造者”人设崩塌!特朗普恐难置身以伊冲突之外
金十数据· 2025-06-16 14:52
如果伊朗受创政权认为自己已无所顾忌,从而攻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基地和人员,或全球范围内的美国 目标,那么华盛顿将被迫强硬回应以维护信誉和威慑力。另一种可能是,德黑兰可能通过攻击海湾或红 海的国际航运制造胁迫,迫使特朗普约束以色列,并引发全球能源危机。 特朗普正在极力避免与伊朗开战,但他真的能避开吗? 从国家安全和国内政治考量来看,在这场以色列称为"关乎生存"的冲突中,美国不直接发动进攻性行动 是合理的。但强大的力量可能会使美国更深地卷入冲突,而不只像现在这样帮助以色列免受伊朗导弹和 无人机的致命袭击。 据CNN报道,上周末有两位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拒绝了以色列刺杀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 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计划。但有些事并非特朗普能掌控。 特朗普党内也有压力要求其采取只有美国能执行的行动——摧毁伊朗福尔多地下核设施,据悉该设施超 出以色列空中能力范围。此类打击的逻辑是,伊朗现在特别脆弱,美国可能再也没有更好的机会摧毁伊 朗拥核的可能性。 为何美国可能参战? CNN白宫团队报道称,特朗普对让美国卷入冲突深表怀疑,此举充满危险,可能导致冲突超越当前交 战国范围,引发一场没有 ...
拿到稀土还没一周,欧盟突然提议制裁两家中国银行,理由竟是援俄
搜狐财经· 2025-06-14 19:40
中欧稀土贸易与金融制裁事件 - 中国承诺为符合条件的欧洲企业开通稀土出口"绿色通道"并加快审批流程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风力发电机等行业至关重要 [3] - 欧盟提议制裁两家位于中俄边境的中国小型银行 理由是"为俄罗斯规避欧盟贸易限制提供便利" 这是欧盟首次直接制裁中国大陆金融机构 [5] - 被制裁的两家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规模较小 但欧盟制裁方案严厉 禁止欧盟27国所有金融机构与其进行任何业务往来 [9] 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约60%的稀土开采和85%的稀土加工在中国完成 [23] - 欧洲建立替代稀土供应链需要5-10年时间且成本高昂 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23] - 德国工业联合会曾表示稀土断供对德国工业的打击堪比2022年俄罗斯断供天然气 [5]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边贸易额预计接近8000亿美元 [25] - 从建交初期24亿美元贸易额增长至目前近8000亿美元 增长300多倍 [28] - 欧洲工业巨头如戴姆勒、ASML等依赖中国稀土供应 [5] 地缘政治博弈 - 美国对欧盟施压 不满欧盟在贸易谈判中"步子迈得最慢" [11] - 欧盟内部对制裁存在分歧 斯洛伐克总理威胁否决制裁方案 [15] - 中国外交部强调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 指出中俄企业正常合作符合世贸规则 [21] 行业影响分析 - 欧盟制裁可能影响中俄边境地区的金融业务 但被制裁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占比有限 [9] - 中国在稀土领域采取软硬兼施策略 既展现合作诚意又划出红线 [25] - 欧洲企业积极游说中国开通稀土出口审批"快速通道" [36]
美国内战爆发!特朗普还死盯中国不放,派出大批美军,赶赴巴拿马
搜狐财经· 2025-06-14 16:09
美国国内社会动荡 - 洛杉矶局势失控并伴随暴力冲突 抗议者焚烧美国国旗且执法机构使用催泪弹和闪光弹等武器进行镇压 [1][3] - 移民政策引发大规模骚乱 美国移民局突然逮捕至少44名移民相关人员激化社会矛盾 [1] - 政府高层陷入内部纷争 特朗普公开抨击加州州长和洛杉矶市长失职 州长纽森反驳其行为是火上浇油 [3] 军事部署与镇压措施 - 派遣2000名国民警卫队队员进驻洛杉矶执行两个月平乱任务 国防部长警告可能进一步军事介入 [1] - 美海军陆战队第二营士兵抵达巴拿马 与当地安全部队以保护运河名义开展联合军事演习 [3] 地缘政治战略动向 - 特朗普政府指控中国对巴拿马运河存在过大影响力 试图通过军事存在重新夺取控制权 [3][5] - 美巴协议限制美军仅在运河附近训练 明确禁止建立永久军事基地 [5] - 美方行动实质为推行美国优先政策 企图通过控制运河向中国经济施压以巩固全球霸权地位 [5]
美国务院或在国内裁员逾千人
第一财经· 2025-06-13 18:30
据央视新闻援引英国《金融时报》12日报道,美国国务院有意在美国本土裁减至多1600个外交和公务 岗位。美国外交人员协会作为外交人员工会组织,近期向其成员通报了相关消息。据报道,此次裁员是 美国国务院今年4月启动的重组改革的一部分,被裁人员预计在7月1日前收到正式通知。美国国务院计 划裁撤美国国内员工总人数的约15%,以及包括负责人权与民主等事务的总计132家办事处。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今年上任之初面向约200万联邦工作人员发出"自愿离职"通知,自那以来已有 大批人员主动从国务院离职。 另外,此次裁员以何种方式进行也在美国国务院内部引发分歧。依据美国《外交事务手册》的现行人 力减员规定,国务院裁员采取"积分制",即依据工作表现、语言技能等标准给同一职级的员工打 分,积分最少者被裁。还有消息显示,此次裁员或仅以员工现处办事机构为标准,即某办事机构遭裁 撤,其员工自动被解职。 一名未具名国务院官员称,如此裁员不啻"《鱿鱼游戏》版抢椅子"。知情人士称,眼下在国务院内 部,特朗普任命的官员希望依据"功能与地区"标准裁员,一些人事官员则希望遵守现行《外交事务 手册》规定。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称,有必要对国务院进行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