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

搜索文档
全国大部高温增多增强 明夜起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过程
央视网· 2025-06-05 09:27
气象部门提醒,南方这轮过程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降雨影响核心区域,江淮、江南北部和东部累计降 雨量大,且大气中具有不稳定能量,部分地区降雨时会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正值 高考期间,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规划出行路线,注意防雷避雨。 华北黄淮进入高温范围最广时段 江南华南等地闷热感将贯穿全天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今天(6月5日),全国大部依然降水不多,气温继续升高,其中华北、黄 淮一带进入高温范围最广时段,主要影响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南方高温天气也会明显增多。明天 夜间起,南方新一轮降雨过程上线,长江中下游地区将成为核心影响区域,需警惕各类次生灾害。 明夜起南方迎新一轮降雨过程 江淮江南等地雨势猛烈 昨天,全国大部晴多雨少,降雨仍主要出现在东北地区、华南沿海等地。监测显示,云南东部、青海中 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雨,广东东部沿海、广西南部、海南岛北部等局地出现暴雨或大暴 雨。 今天,全国降水依然不多,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其边缘的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在长江沿线交汇,明 天夜间至10日,南方大部将先后迎来新一轮降雨过程,局地雨势猛烈,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内蒙古东北部 ...
40℃要来了!北方多地炎热升级,华北黄淮将进入高温范围最广时段!河南高温“霸榜”全国,前10占8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5:08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中国天气网,今天(4日)至8日,北方多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干热天气,其中华北、黄淮一带将在明 后两天进入高温范围最广的时段,主要影响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公众需做好防暑防晒工作。 在大陆高压控制下,未来五天,全国大部炎热天气将发展增多,其中北方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主要出 现在新疆和华北、黄淮一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天气网、河南省气象台 4日13时,全国气温排行榜上,河南多地热度爆棚。据全国241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实时气温排名 中,前十榜单里河南独占八席。 | 实况排行 | | V 逐小时 | 04日13时 v | | --- | --- | --- | --- | | | 气温 | 降水 | 风速 | | | 来源于241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 | | 06月04日13时 | | 1 | 商水 - 河南 | | 37.3 ℃ | | 2 | 鲁山 - 河南 | | 37.0 °C | | 3 | 永城 - 河南 | | 36.8 ℃ | | 4 | 托克逊 - 新疆 | | 36.8 °C | | 5 | 吐鲁番东坎 - 新疆 | | 36.7 °C | | 6 | 伊川 - 河南 ...
热热热!40℃要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04 15:07
高温天气趋势分析 - 我国南北方将持续高温天气 北方以干热型高温为主 南方以闷热型高温为主 [1] - 北方高温区域包括新疆 华北 黄淮等地 河南中东部局地气温超37℃ 华北黄淮高温范围将扩大 [3] - 石家庄 郑州 济南可能连续遭遇高温 北京或现今年首个高温 石家庄5日最高气温或达40℃ [5] - 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温强度更大 吐鲁番 托克逊5日起最高气温连续≥40℃ [5] - 南方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华南到江南气温回升 高温范围扩大 体感温度可能超过40℃ [5] 中暑症状及类型 - 高温导致汗腺工作量增加 大量出汗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进而导致中暑 [7] -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汗淋漓 四肢无力 口渴 头晕 头痛 体温正常或略升 [8] - 轻度中暑表现为皮肤灼热 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 体温上升 [9] - 重度中暑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表现为肌肉间歇性痉挛 热衰竭表现为头晕恶心血压下降 热射病最为严重表现为高热昏迷 [10] 中暑急救措施 - 先兆和轻症中暑需及时降温 补充水分 移至阴凉处 [10] - 热痉挛需补充糖盐水 按摩痉挛肌肉 必要时服用解痉药物 [12] - 热衰竭需平卧抬高下肢 降温补液 谨防低血压并送医 [13] - 热射病需立即送医 使用冰帽冰毯或冰袋放置大动脉处降温 [14] 高温防护建议 - 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停留 做好防晒措施如遮阳伞 帽子 太阳镜 [18] - 补充水分 饮用白开水 糖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保持饮食清淡 [18] - 保证充足睡眠 维持体力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18]
报告显示全球半数人口去年多经历至少30天极端高温天气
快讯· 2025-06-04 11:02
气候变化影响 - 全球约有一半人口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比以往多出至少一个月的极端高温天气 [1] -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主要原因 [1] - 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5月1日期间全球共发生67次极端高温事件 [1] 极端高温事件的社会影响 - 许多与高温相关的死亡未被报告或被误诊为心脏病、肾功能衰竭等 [1] - 低收入社区和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 [1]
杭城切换“高烤”模式
每日商报· 2025-06-04 10:39
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暖湿气流加强北上,周三起,南方的高温范围也将扩大,尽管高温强度可能 略逊于北方,但配合居高不下的相对湿度,"焖蒸"体感将异常显著,闷热难耐。 好在,相比起7、8月份高温"扎堆"的状态,6月的高温更像是夏日序曲中的零星音符。历年统计资 料显示,6月份的高温日数一般在1-3天,只有少数年份超过5天。从未来几天的天气形势来看,高温的 出现与副热带高压异常扩张有关,但因副热带高压强度尚不稳定,预计周六之后又将明显减弱。全省范 围内,7-10日前期受低涡切变和高空槽东移影响,又有一次降水过程。雨水光临,到时候最高温又会重 回"2"字头。 这一周,除了杭州所在的南方,其实北方高温天气也在发展增多,只不过北方大多是干热型高温, 而南方多为闷热型高温。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预计周五前,华北、黄淮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气温将一路高歌猛进。其中,华北 东部、黄淮北部多等地气温将刷新今年以来新高,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会有35℃及以上的 高温天气出现,局地甚至将冲击40℃。 周二,身在浙北的杭州率先"拥抱"阳光,多云到晴的天气让人心情舒畅,主城区最高气温达 29.4℃,离"3字头"只差临门一脚。接下来几天,太阳 ...
全国大部晴多雨少 北方干热暴晒南方闷热难耐
央视网· 2025-06-04 08:21
全国天气趋势 - 今明两天全国大部晴多雨少 降雨主要出现在华南沿海 东北地区和云南等地 [1][2] - 后天起江汉 江淮 江南 华南等地将先后迎来大范围降雨 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1][2][4] - 台湾岛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今有暴雨或大暴雨 台湾岛东部明有暴雨 [2][3] - 后天河南东南部 安徽西北部 湖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4] 北方天气特点 - 华北 黄淮等地干热暴晒 高温天气将发展增多 明后两天出现大范围高温 [1][6] - 北京今明或连续创今年最高气温新高 明天可能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6] - 天津明天或出现当地今年首个高温 [6] - 新疆高温区以吐鲁番盆地为核心 明起6天最高气温连续≥40℃ [6] 南方天气特点 - 南方大部气温升高 多地有望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长沙5日或现35℃ [1][6] - 华南至江南等地气温升高 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 [6] - 后天起南方大部雨水陆续上线 局地雨势猛烈伴强对流天气 [1][5] 特殊天气预警 - 东北地区未来几天阵雨频繁 需警惕午后雷雨大风或冰雹 [5] - 南方强降雨需防范次生灾害 [5]
局地40℃!南北方高温同时来袭
快讯· 2025-06-04 07:51
随着夏日范围的扩展,未来一周,我国南北方高温天气也将发展增多,其中北方大多是干热型高温,而 南方多为闷热型高温。石家庄、郑州、济南可能连续遭遇高温,北京也可能出现今年首个高温。同时, 石家庄5日或冲击40℃。由于暖湿气流加强北上,露水凝结温度增加,南方的闷热感将会更加突出,体 感可能比华北平原的干热高温更热,即使气温没有达到高温,但在高湿度的加持下,体感温度也能轻轻 松松超过35℃,甚至达到40℃。(中新社) ...
高温天气安全隐患多 记住四个要点 构筑全面的安全屏障
央视网· 2025-06-04 00:02
天气趋势 - 未来三天北方大部气温逐渐升高 新疆及中东部地区气温呈逐步上升趋势 [1] - 6月4日河南中东部将率先出现35℃高温 局地超37℃ [1] - 6月5日华北黄淮高温范围扩大 京津冀/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将现高温 石家庄5日最高气温达39℃ [1] 高温防护措施 - 定时饮水补充电解质 避免酒精/咖啡因/高糖饮料 出汗多时可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5] - 外出需穿戴透气浅色衣物 使用SPF30+防晒霜 避开10:00-16:00剧烈活动 携带遮阳工具 [6] - 保持室内26℃适宜温度 避免空调温差过大 严禁将儿童/老人/宠物留封闭车内 [7] 中暑识别与应对 - 先兆中暑症状:头晕/口渴/多汗/乏力 轻症体温>38℃伴面色潮红 重症热射病体温超40℃需立即送医 [8] - 急救措施:转移阴凉处/解开衣物/冷敷大动脉/补充淡盐水 意识不清时禁止喂水并呼叫急救 [8] 车内安全隐患 - 瓶装水折射聚焦可使车内局部温度达120℃ 易引燃充电宝/香水等物品 [10] - 锂电池/打火机/香水/罐装喷雾在高温车内可能自燃或爆炸 需随身带离 [11] - 开封饮料经72小时高温暴晒后细菌检测呈阳性 含蛋白质饮品变质更快 禁止隔夜饮用 [12][13]
高温“答卷”书写成都轨道建设的央企担当
环球网· 2025-06-03 17:39
成都高温天气下的轨道建设进展 - 成都市发布2025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正式进入高温酷暑期,但成都轨道建设现场仍保持高强度施工状态,建设者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工作模式,气温超过38℃时禁止作业 [1] - 中国中铁通过调整班次、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倒班频率等措施保障施工安全与进度,同时配备防暑饮品(饮用水、绿豆汤)和药品(藿香正气液、板蓝根),改善作业区通风与生活区降温条件 [1] 成都轨道交通项目具体进展 -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实现送电、热滑及轨行区移交,成德线韦家碾站主体结构封顶,凤台三路站主体结构完成过半,韦家碾站~凤台三路站盾构区间右线贯通,凤台三路站~友谊站左线盾构始发 [2] - 上述进展为10号线三期及13号线一期高质量开通、成德线高标准建设奠定基础 [2] 高温应对与工会支持 - 中铁城投各级工会加强防暑降温措施,通过"送清凉"慰问活动保障一线建设者身心健康,在安全前提下推进项目建设 [2]
可控核聚变行业专题报告:核聚成能,众志成城
长江证券· 2025-06-03 1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可控核聚变是安全高能的能源,能解决终极能源问题,有惯性约束和磁力约束等技术路径;核聚变装置从铜基磁体向高温超导演进,中美欧日韩竞争合作推动商业化;当前应关注聚变装置中游构件及上游环节 [12][52][9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控核聚变安全高能解决终极能源问题,惯性约束和磁力约束多条技术途径并进 - 可控核能是安全、清洁、低碳、高能量密度的战略能源,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核聚变是轻核聚合,均释放巨大能量 [14] - 可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燃料来源丰富,潜在燃料储量能支持人类数万年能源需求 [18] - 能量平衡是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关键指标,未来能量增益指标或超10,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多次点火成功,靶增益创新高 [22] - 地球上目前最易实现核聚变条件的是D - T反应,需满足高温、高密度、长约束时间的劳逊条件 [27] - 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可行技术路径有惯性约束和磁力约束,引力约束目前无法实现,磁约束中托卡马克研究领先,惯性约束中Z箍缩有潜力 [31][33] - 全球聚变研究集中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磁约束代表项目有ITER,惯性约束有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35] - 托卡马克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主流装置,世界各国除合作建设ITER外,都有自己的托卡马克示范堆发展规划 [38] - 仿星器是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方向,运行无需等离子体电流,德国W7 - X验证了其概念可行性 [42] - 惯性约束的激光约束和直线箍缩装置适合基础物理研究,直线箍缩结构简单,快Z箍缩有望为惯性聚变能提供能量源 [47] 核聚变装置从铜基磁体到高温超导演进,中美欧日韩竞争又合作推动商业化进程 - 全球多数国家将2050年定为建成并运行核聚变示范型反应堆的关键节点,各国在核聚变研究上有不同进展 [54]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我国深度参与,目标是验证和平利用聚变能的可行性 [59] - ITER项目将实现氘 - 氚反应并产生500MW聚变能,预计2039年开始氘氚反应,有明确的建设节点 [62] - 早期铜基托卡马克装置中,美、欧、日、中取得一些试验成果,如美国TFTR、欧洲JET等项目 [68] - 低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将低温超导材料用于磁体,节省电力,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如我国EAST、韩国KSTAR等 [73] - 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降低研发成本和技术难度,推动商业化进程,相关研发由国内外商业公司驱动 [78] - 我国磁约束聚变有近期、中期、远期目标,2035年前建设运行工程实验堆,2050年前探索商用电站 [86] - 2025年初“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双亿度”,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87] - 2025年5月,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启动 [92] 现行关注聚变装置中游构件及上游环节,典型项目各环节价值量拆分及标的梳理 - 可控核聚变产业处于实验堆及工程堆阶段,关注聚变装置及上游材料环节,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核心组件、下游科研装置等 [100] - 超导材料和钨材料是核心受益方向,高温超导体能推动核聚变装置小型化,钨铜复合材料可解决偏滤器技术难题 [103] - 托卡马克装置的中游包括磁体、包层、偏滤器、真空室、杜瓦和冷屏六大构件,各有其作用 [110] - ITER实验堆成本占比最高的是磁体系统,DEMO示范堆高温超导设计降低磁体成本,真空室成本也降低 [111] - 国内核聚变产业链上游相关公司有上海超导、中钨高新等,中游有联创光电、西部超导等,下游有华中科技大学、新奥能源等 [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