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
搜索文档
全竹质可降解透明薄膜获推广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11:31
核心观点 - 赣南师范大学研发的全竹质可降解透明薄膜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竹代塑"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名单 首创集成工艺生产100%竹质完全可降解透明薄膜 填补透明薄膜领域空白 具有原料可再生 绿色环保 成本低 安全性高等优势 可替代传统塑料薄膜 在快递胶带 食品/药品包装 抗静电封装 农用薄膜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1] - 已建成百吨级薄膜中试生产线 与上海永冠众诚集团及东乡区政府达成深度合作 加速推进非粮基可降解透明薄膜 环保胶带等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落地 [1] 技术突破 - 首创"纤维素溶解—吹膜—干燥及溶剂回收"集成工艺 以竹浆为原料生产100%竹质完全可降解透明薄膜 [1] - 相较传统聚丙烯膜 黏胶玻璃纸和聚酯薄膜具有原料可再生 绿色环保 成本低 安全性高的优势 [1] 产业化进展 - 已建成百吨级薄膜中试生产线 [1] - 2023年4月底与上海永冠众诚集团及东乡区政府达成深度合作 [1] - 正加速推进非粮基可降解透明薄膜 环保胶带等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落地 [1] 应用前景 - 可替代传统塑料薄膜在快递胶带 食品/药品包装 抗静电封装 农用薄膜等领域应用 [1] - 应用潜力巨大 [1]
“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举”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生态转型与绿色发展 - 浙江安吉余村从采矿经济转型为生态旅游和碳汇经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1] - 余村闲置空间改造为露营营地、小酒馆、网红民宿等新业态,吸引上海、杭州游客[2] - 安吉县通过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交易平台,将竹林空气转化为经济收益[6] 竹产业创新与替代塑料 - 安吉拥有100万亩竹林和近1000家竹产业企业,2022年参与发起"以竹代塑"倡议[3] - 当地推广竹浆纸吸管、"竹六小件"等产品,累计减少500余万套一次性塑料消耗品[5] - 竹叶黄酮饮品、竹纤维手提袋等创新产品展示生态价值转化路径[5] 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 - 余村整合3.7万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青来集"青年创业空间,聚集60多个项目[7] - 青年社区提供共享办公、社群生活和人才服务,吸引四类青年群体("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云乡人")[7] - 配套"5分钟生活服务圈"和余村音乐会等活动满足青年生活工作需求[7] 国际影响与经验输出 - 6国22名官员调研余村,认为中国绿色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1][2] - 安吉"以竹代塑"经验为布基纳法索等竹资源丰富国家提供发展思路[5] - 赞比亚官员计划借鉴中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理念[5][6]
共享发展经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部级研讨班学员点赞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举”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0
生态转型与绿色发展 - 2005年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20年间余村从采矿转型为生态旅游和碳汇经济,矿坑变为油菜花田和荷花藕塘[1] - 余村闲置空间实现蝶变:废弃矿坑改造为露营营地,垃圾处理站转型小酒馆,老旧民居成为网红民宿,吸引上海、杭州游客"周末游"[2] - 安吉县拥有100万亩竹林和近1000家竹产业企业,2022年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当地推广竹浆纸吸管等产品累计减少500余万套一次性塑料消耗[3]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安吉通过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将竹林空气转化为经济收益,实现"以前砍竹每亩收入不到80元,现在空气能卖钱"的突破[4] - "余村印象"青年图书馆和生态旅游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创造乡村旅游新业态,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势能[2] - 安吉"以竹代塑"展示中心推出竹叶黄酮饮品、竹纤维手提袋等创新产品,300多家"村咖"普及竹浆纸吸管,"竹六小件"进入酒店民宿[3] 青年创业与乡村复兴 - 余村整合3.7万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青来集"青年创业空间,聚集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形成50多处新业态场景[6] - 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采用"∞"符号设计理念,提供共享办公、社群生活和一站式服务,吸引"原乡人""归乡人"等四类青年群体[6] - 配套建设"5分钟生活服务圈",举办余村音乐会、夜话等活动,满足青年"生活-工作-娱乐"一体化需求[6]
从牙刷到交通护栏 “以竹代塑”让竹子可以“百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0 09:53
安吉某竹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王丽慧:热弯的工艺,让牙刷更有握感,完全可以代替商超的一些塑料牙刷。现在我们生产供应酒店民宿的一次性的牙刷, 也开发了家用款的牙刷。出口70%,内贸占30%,在韩国卖得非常好的。 从传统农具、家居用品到工艺品,竹子的应用日益多元。在江西赣州上犹县的竹制品展厅,一架竹管琴引人注目。它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巧妙融合传统管琴 的机械结构与创新设计的竹制音板、共鸣部件,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既保留了管琴基本音质,又融入了竹材的独特音色。 目前,我国竹产品包括了竹制家具、竹制餐具等日用品,还包括了车辆内饰、竹制包装材料等工业制品,竹制板材、竹纤维等建筑建材以及农林生产等多个 领域产品。不久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在2023年版名录基础上,将产品小类从17项增至25项, 进一步拓展了竹制品在农林业生产领域替代塑料的应用范围。 2023年我国出台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在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那么现在我国"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0:00 浙江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竹乡",在当地一家竹业科技公司车间,竹制牙刷 ...
“小竹子”发挥“大作用” “以竹代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央视网· 2025-07-29 14:46
政策规划与产业体系 - 2023年我国出台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在2025年初步建立产业体系 [1] - 国家林草局、发改委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产品小类从17项增至25项,拓展农林业领域替代应用 [5] - 2024年9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专项标准体系,涵盖基础通用、工程建筑等九大类共140项标准 [15]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浙江安吉竹业科技公司实现竹制牙刷全流程工业化生产,各环节井然有序 [1] - 江西赣州开发竹管琴创新产品,融合传统结构与竹材特性,保留音质同时体现竹材音色 [3] - 浙江国家竹产业研究院研发"竹钢"材料,比强度达碳素钢5倍,已应用于高速公路护栏 [13] - "竹钢"生产过程中每吨产品可实现负43公斤碳排放,属于负碳材料 [15] 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利用 - 竹产品覆盖日用品、工业制品、建筑建材等多元领域 [5] - 福建邵武市企业建立竹刨花板生产线,年消耗20万吨竹材边角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9][11] - 江西资溪竹科技产业园通过创新工艺将竹筒转化为平整竹板,保留天然纹理用于高端制品 [7] 成本优化与市场推广 - 浙江安吉采用智能拖竹机、山地运输车等设备,使竹材运输效率提升10倍以上,单日运力达15-20吨 [16] - 通过集中收储模式将竹材下山成本控制在160元/吨 [18] - 云南大关县开发筇竹产业,打造竹旅IP和文旅新业态 [20] - 计划通过消费展会、政企对话和特色地区引领行动推广"以竹代塑"产品 [22]
百亿领“鲜”新征程!清远邀全球客商品西牛麻竹笋
南方农村报· 2025-07-28 15:36
清远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第三届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清远英德盛大启幕,主题为"蔬中珍品,产销共赢" [3][4] - 西牛麻竹笋是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09.65亿元 [11][15] - 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99.25万亩,新增10.49万亩,全年鲜笋产量151.36万吨 [16][17] 产业规模与增长 - 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综合年产值超400亿元,同比增长32.67% [22][23] - 全市已有麻竹笋企业124家,取得SC认证企业22家,"四上"企业4家 [38][39] - 2025年上半年清远企业出口笋及笋制品约2400吨,货值约1亿元人民币 [116][117] 产业链延伸与创新 - 清远推进"大集中、小分散"产业布局,深化笋产品精深加工 [37][38] - 开发竹生物基降解包装盒、打包袋等"明星产品",响应"以竹代塑"理念 [41][42][43] - 推出"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首批33家体验店遍布广州、深圳等地 [49][58][59]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西牛麻竹笋笋干产品已占日本市场的95%以上,成为日式拉面首选配料 [113] - 企业产品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并布局中亚市场 [103][108][109] - 小红书电商赋能计划将为入驻企业提供10万+流量曝光 [77][78] 政策支持与多方协作 - 清远围绕生产、品牌、消费三端协同发力,引进京东、拼多多等龙头企业 [21][22] - 英德农商银行推出西牛麻竹笋供应链专项融资方案 [82][83]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88]
夏日里,听一首乡村振兴“奋进曲”
新华社· 2025-07-26 09:18
在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这家年产竹浆36万吨的企业,每年可消化130万吨竹原 料,带动了70余家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相关产品还走向全球市场。 走进贵州省赤水市,满目苍翠的竹林随风摇曳。作为全国首批十大竹乡之一,这里132.8万亩的竹林不仅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更孕育 出一条生机勃勃的竹产业链。近年来,赤水市抢抓国家"以竹代塑"政策机遇,让这片竹海真正变成了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随着"以竹代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赤水市的竹产业迎来持续性增长。通过精准招商,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落地。从福建引资到赤水成立的贵 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规模化生产竹筷、餐盒等"以竹代塑"产品,同时将竹屑竹渣"变废为宝"制成竹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政策年复一年的浇灌以及当地茶农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下,如今湄潭县的茶园已连缀成60万亩浩瀚绿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 展动能。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的故事,因一位"95后"村党支部书记的返乡足迹而生动精彩。她叫张桂芳,是村民口中的"娃娃书记"。 如果说规模化种植是筋骨,那么精深加工便是湄潭茶产业跳动的心脏。位于湄潭县的贵州阳 ...
研判2025!中国竹地板行业市场销量、产业链及未来趋势分析:下游需求疲弱,市场销量不断下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5 09:11
竹地板行业概述 - 竹地板是将竹材加工成竹片后用胶粘剂胶合制成的长条企口地板,按结构可分为多层胶合竹地板和单层侧拼竹地板,按表面涂饰分为涂饰(有光/柔光)和未涂饰,按颜色分为本色、漂白和深色(炭化)[1][2] - 生产工艺包含20多道工序,包括竹材截断、蒸煮防霉、干燥、涂胶热压、UV漆面处理等,核心工艺可提升防潮耐腐性能(如吸水膨胀率低于3%)[3][24]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双碳"目标推动竹产业升级,2023年《加快"以竹代塑"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竹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竹材利用率提升20个百分点[6][8] - 多省份配套政策落地,如湖南推动竹制品替代塑料家居用品,四川加强竹建材认证,浙江重点开发建筑装饰等领域竹替代产品[8] - 2025年《"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明确竹地板可替代建筑装饰中的塑料制品[8] 市场销售表现 - 2024年地板行业总销量6.01亿㎡(同比-9.4%),其中竹木地板占比48.9%,石晶地板40.8%,木塑地板10.3%[9] - 竹地板销量2000万㎡(同比-20%),降幅显著高于行业整体,出口量8.29万立方米(+13.16%),出口额1.13亿美元(+8.9%)[11][2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竹材资源丰富:中国竹林面积超700万公顷,2024年竹材产量35.67亿根,竹产业产值5000亿元,但2025年Q1竹材价格指数同比+1.9%推高成本[15][17] - 下游受房地产拖累: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03万亿元(-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亿㎡(-12.9%)[19][21] 行业发展趋势 - 集中度提升:当前行业分散,技术/成本优势企业将主导市场,落后产能加速出清[23] - 技术创新:如龙竹科技研发竹展开正交复合材,平整度误差<2%,显著提升抗变形能力[24] - 出海加速:企业转向海外市场,2024年出口量/额双增长,未来全球化布局将深化[25][26]
体育器材“以竹代塑”前景如何?
消费日报网· 2025-07-23 10:2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两部门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新增竹制高尔夫球钉、竹滑板、竹健身扶杆等运动器材领域替代品 [1] - 名录扩容体育器材领域,为竹制品开拓更广阔应用场景,体现"以竹代塑"实践 [1] 竹制体育用品发展现状 - 体育用品行业已出现竹制举重台及杠铃安置架,采用"竹展平技术"提升力学性能,预计11月亮相全国运动会 [1] - 某滑板企业利用南竹纤维制造滑板,年销量达30万块,实现规模化生产 [1] - 部分专家认为当前案例属于"以竹代木"而非"以竹代塑",竹材在轻量化装备(如钓竿、登山杖)领域难以替代碳纤维 [1] - 健身器材企业如舒华、金陵等暂未生产"以竹代塑"产品,因竹制外观难以满足商用及家用市场对设计一致性的需求 [1] 行业挑战与瓶颈 - 竹制材料研发对小企业实力要求高,头部企业需重构技术且成本效益不及塑料 [2] - 体育用品领域"以竹代塑"面临研发初级阶段、行业规范缺失、市场认可度低及绿色理念未普及等问题 [2] 未来发展建议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设立国家级竹产业研究院,鼓励林业龙头企业承接"代塑"产品试验 [2] - 政策层面需优化奖补机制,按"代塑"程度给予要素供给倾斜 [2] - 市场消费层面支持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联合落实"以竹代塑"倡议 [2]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生态之变:长江鱼类种群近5年翻了近一倍
新京报· 2025-07-22 07:15
长江生态保护成效 - 长江宜宾段鱼类种群从2019年48种增至2024年92种,长江鲟等珍稀物种频现[1][3][9] - 长江宜宾段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水平,部分区域达Ⅰ类标准[1][4][9] - 禁渔后长江水生生物种类和资源量较禁捕前均显著增加[3][9] 退捕渔民转型 - 宜宾70多名退捕渔民转为渔政巡护员,开展常态化巡查[3] - 渔民唐胜容从捕鱼转为巡护,见证鱼类资源从枯竭到恢复的过程[2][3] - 合江门三江交汇口因鱼群聚集成为网红打卡地[3] 李庄古镇生态转型 - 李庄镇取缔3个采石场,引导17艘渔船上岸,关停转移排污企业[4] - 建成日处理1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构建全覆盖污水处理网络[4][5] - 游客数量从2023年350万增至2024年500万,预计2025年突破600万[5] 以竹代塑产业发展 - 宜宾拥有334万亩竹林,计划打造2000个"以竹代塑"应用场景[6][7] - 现有51家相关企业,竹浆纸(塑)产能91万吨,2024年产值近70亿元[7] - 竹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特性,是塑料的理想替代品[6][7] 数字赋能环境治理 - 构建"智慧生态大脑",整合400+数据指标和600+监测点位[8][9] - 入河排污口智能平台使水环境异常处置效率提升70%以上[8][9] - 部署18个点位监控设备实现违法行为AI识别与预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