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观鸟观出“新朋友” 北京经开区百米高空首次观测到短趾雕
新京报· 2025-10-23 15:25
新京报讯 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北京城市观鸟大赛举行,来自北京地区近150位观鸟爱 好者组成22支参赛队伍,在3个小时比赛时间内于麋鹿苑及周边地区开展鸟类观测记录。 当天上午10点左右,比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土拨鼠队"成员在南海子二期小南门西侧约50米处观测 时,队员任一凡突然眼前一亮:高空之上,一只有着独特体型、宽阔翅膀的猛禽正借着气流沉稳翱翔。 凭借多年观鸟经验,任一凡迅速判断这可能是一只非同寻常的大型猛禽,队员们立刻默契配合,锁定目 标、按下快门,在短短1分钟的观测窗口期里,精准捕捉到了这只猛禽的清晰影像。 照片里的"神秘来客"很快揭开了面纱。6枚分明的翼指、褐色的头部与胸部、翼下及腹部散布的褐色点 状斑,再加上短而带横纹的尾羽……经过仔细比对,队员们兴奋地确认,这正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短趾雕。"结合翱翔方向与利用气流的行为,我们推测它正处于由北向南的迁徙途中。"一名队员介 绍道。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监测人员表示,作为典型的迁徙性猛禽,每年秋季,它们会从繁殖地启 程,一路向南飞往温暖地区越冬。此次北京经开区的首次记录,也说明该地区处于短趾雕南北迁徙的通 道上。在春秋迁徙季 ...
如何为大自然定价?新型模式初现曙光
财富FORTUNE· 2025-10-20 21:06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正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从负债视为资产 通过环保实践向资本市场传递长期韧性的高质量资产信号[3] - 推动生产与保护的融合是实现资本重塑生态保护的关键方向 生态保护已成为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核[5] 企业可持续实践案例 - 中国三峡国际在巴西大萨尔图水电站每年投放超过360万尾人工繁育鱼苗 并运用基因技术控制入侵物种金贻贝[1][3] - 巴西林业巨头书赞桉诺公司46%的金融投资组合与ESG目标挂钩 并在中国发行首笔绿色熊猫债用于可持续林地管理[5] 可持续金融理论与工具 - 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存在局限性 现代投资应纳入ESG影响力作为风险与回报之外的第三维度[4] - 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是实现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手段 其绿色属性受到国际资本青睐[4] - 中金公司与外资合作的绿色基金通过小资金撬动大杠杆 推动绿色技术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4] 可持续商业模式发展 - 可持续金融的核心是发掘能同时实现生产与保护的双P商业模式[4] - 企业需将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可持续金融工具连接 确保资金用途与可持续目标保持一致[5]
践行两山理念,迈向自然向好的2030——WWF在京组织跨界交流分享
凤凰网财经· 2025-10-20 18:32
活动核心与愿景 - 活动以“迈向2030自然向好:从目标到行动”为主题,汇聚约100位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各界的代表与专家 [1] - 核心目标是推动将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转化为切实行动,实现2030年自然向好的愿景 [1] - 未来五年是决定性时期,实现目标取决于当前能否携手行动,从承诺转向实践,从个体行动转向集体行动 [2] 多方协作与系统性方案 - 建立强大的协作机制,融合民间社会、政府、学术机构及私营部门的智慧和力量至关重要 [4] -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星球危机,需要各方团结协作,采取整体的系统性方案 [7] - 实现自然向好需依靠政策、技术、商业和所有社区的共同努力,空谈无作用 [9] 国家公园与物种保护 - 国家公园是广袤的天地,大有可为,需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守护 [11] - 通过精准定位旅行者,引导其在出行时不购买非法野生物制品、少用塑料、减少食物浪费,以带来积极环境改变 [14] - 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野生动物保护(如鲸豚类)打开新大门,实现精确统计和识别 [39][41] “两山”理念与中国方案 - “两山”理论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有效的探索经验、模式和做法,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6] - “两山”理念与绿色“一带一路”一脉相承,企业在海外遵循全球责任、互利共赢的理念,通过绿色实践影响当地可持续发展意识 [24] - 践行“两山”理念和全球绿色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为全球环境事务提供支撑 [26] 可持续经济与金融 - 可持续金融是环保与经济链接的催化剂,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新开发银行希望与中国金融机构、企业深化合作 [30] - 循环经济需落实到个人层面,包括减少塑料消费、采取负责任消费方式、节约能源、使用环境友好原料,以减轻地球压力 [21] - 对于棕榈油等产业,需教育小农户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通过增加收入来促进森林保护,避免乱砍滥伐 [28] 绿色供应链与消费市场 - 推动森林友好型牛肉贸易,区块链等技术可为产品全程可信、透明化提供技术支撑 [34] - 通过餐饮和零售方影响消费者,实现从有意识到行为的转变,共同创造可持续价值 [35] -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千禧消费者和新兴消费者愿意为情绪和价值买单,蓝天、白云是他们追求的价值 [37] 科技创新与生态修复 - 智能系统基于大数据的识别技术可实现对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精确统计和识别 [39] - 生态修复需综合考虑自然教育、人的体验和环境提升,通过样方样带检测水质和物种多样性变化,适应性调整修复效果 [43] - 技术本身是工具,成功取决于如何克服挑战,将工具整合为切实可行的保护行动,缓解具体威胁 [41] 公众倡导与生活方式 - 深信公众力量,从地球一小时到国际熊猫日等活动,万千点滴行动可汇聚成强大力量,大型公众活动是唤醒意识、连接彼此的桥梁 [45] - 个人是生态保护链条的最后一环,关键是从“看到”到“知道”再到“做到”,需要将保护意识传递给下一代 [47] - 商业和公共空间可作为宣传平台,提供便捷、低门槛、可感受的环保形式,让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全新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51] 艺术传播与公众教育 - 艺术有激发和催化思想的力量,能建立人与自然的纽带,希望通过动员更多艺术家让环保传播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公众参与行动 [49] -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呼吁公众从微小行动入手,保护家园,强调多落实细节和可行做法,而非空谈 [53] - 新能源产品提供了低碳出行方式,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自然向好或向坏,企业需找到自身优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20]
读图丨云南持续改善滇金丝猴生存环境
中国环境报· 2025-10-20 16:04
云南素有 "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 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近年来,当地通过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科学监测及社区共管 等多元举措,持续改善滇金丝猴生存环境。据最新数据,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已增至 3845 只,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图为栖息于云南省维西县响古箐片区的野 生滇金丝猴。 11/2 r and the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江苏实践”学术交流会在宁举行
新华日报· 2025-10-20 07:38
会议概况 - 会议于10月18日在南京举行,主题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江苏实践” [1] - 会议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1] - 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8家单位的专家进行研讨 [1] 研讨议题 - 研讨议题包括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学理阐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经济大省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1] - 会议系统梳理了美丽江苏建设的成效与挑战,形成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共识成果 [1] 江苏实践成效 - 江苏作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省,将“环境美”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鲜明标识 [1] - “十四五”以来,江苏全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太湖水质创下本世纪最好水平 [1]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理事会会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09:13
人民财讯10月19日电,10月18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下简称昆明基金)理事会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 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共同主持会议并致 辞。黄润秋强调,昆明基金要始终遵循国际化运作和多边主义的原则,坚持公平、公开、透明,强化项 目执行监督管理,对已批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持续开展跟踪和效果评估。加强成果宣传和经验推广,挖 掘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制定融资方案、拓宽融资渠道,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融资体系。继续拓展伙伴关系,加强与相关国际资金机制在资源整合和项目实施 等方面的协同。持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设计实施一批"小而美"的项目,助力发展中国家实施"昆明—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
守护长江,书写人水和谐新答卷
人民网· 2025-10-18 14:14
长江生态保护成效 - 全面禁捕等措施有效遏制生态恶化 江豚嬉戏、鳤鱼重现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明显增强 禁渔成效初显[1] - 中华鲟放流规模扩大 水生态所自2022年以来累计为长江沿线放流7万余尾中华鲟鱼苗[2] -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连续15年开展三峡工程生态调度试验 模拟自然水文过程促进四大家鱼等鱼类自然繁殖[2]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突破 - 水生态所与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合作 于2009年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 2021年实现子2.5代中华鲟成功繁殖 关键技术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1] - 应用精子超低温保存等前沿技术 解决中华鲟雌雄发育不同步问题 实现种质资源保护从活体保种到遗传资源保种的跨越[1] 系统性保护体系建设 - 保护理念从保护单一物种升级为保护生境系统[2] - 总投资2800万元的三峡珍稀特有水生动物种质资源库活体库 保育18种珍稀特有物种 数量达6800余尾 形成活体基因库[2] - 构建三峡遗传资源保存库 形成从标本、组织、细胞到核酸的全链条保藏体系 保留完整遗传资源[2]
西溪湿地水下生态观光长廊“上新”
每日商报· 2025-10-17 10:22
旅游设施升级 - 西溪湿地一条曲尺形观光长廊于今年5月完成修复并重新开放,成为热门打卡点 [1] - 长廊为水下廊道,游客可通过玻璃幕墙获得俯视、平视双重观景体验,观察湿地开放性水体及浅水区自然生态系统 [1] - 园区新设16块原创科普展示牌,以图文形式介绍湿地生物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1] 科普与教育活动 - 全新科普展示牌内容涵盖湿地常见鱼种、蛙类演变及底栖动物净化水质等主题 [1] - 公司计划围绕该空间持续开展各类自然科普活动,旨在让公众了解湿地、热爱湿地、守护湿地 [1] - 西溪湿地同时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20周年图片展,展出200余幅精选影像,展示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的生存场景 [2]
山东国家级“种子银行”保存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
齐鲁晚报· 2025-10-16 11:26
林草种质资源调查与家底 - 山东省通过2011-2014年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和2020-2025年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基本查清资源种类和分布 [3] - 全省现有林草种质资源2736种,包括草本植物1784种和林木952种,较1990年记录新增740种 [3] - 近期草本植物普查发现新记录种71种,包括1种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和1种中国新记录种,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3] 种质资源保护设施与成果 - 山东省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累计保存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 [4] - 该资源库在国家布局的7个同类型库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被誉为中国林草系统首座“种子方舟” [4] 良种选育与产业转化 - “十四五”以来育成并通过审定林木良种146个,广泛应用于经济林果种植以支持乡村振兴 [6] - “秋艳”石榴良种使亩均增产500斤,价格从约5元/斤提升至10元/斤 [6] - “金如意”山楂良种使亩均产值从1500元/亩提高到4000元/亩 [6] - 早熟苹果品种“鲁丽”填补国内空白,成熟期提早15-30天且可免套袋栽培,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6] 国际合作与科普平台建设 - 与中科院、英国邱园千年种子库等国内外机构合作,在野生植物引种驯化和遗传育种方面取得成果 [7] - 积极筹建山东省植物园科普宣教基地,建设规模4650平方米,预计明年年底开放,打造全国“旗舰级”平台 [7]
灰鹤“先头部队”飞抵野鸭湖湿地,延庆迎来秋冬候鸟迁徙季
新京报· 2025-10-15 12:15
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宣传中心消息,日前,6只灰鹤飞抵野鸭湖湿地,这是今年入秋以来首次发 现灰鹤,比去年提前了11天,延庆正式迎来秋冬候鸟迁徙季。 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将持续关注并加强候鸟迁徙信息监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一手科研资 料。同时,进一步加大鸟类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保护力度,守护候鸟安全过境。 伴随而来的还有赤膀鸭、绿翅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等,共计2000余只。"目前到达野鸭湖的只是先 头部队,以雁鸭类水鸟居多。预计10月下旬起,'大部队'将会陆续到达,11月中旬左右达到秋季迁徙高 峰。"科研监测科工作人员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