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烟
icon
搜索文档
青蒿素概念下跌0.82%,主力资金净流出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7:00
青蒿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9日收盘 青蒿素概念下跌0.82%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润都股份、海正药业、昆药集团等跌幅居前 股价上涨的有2只 涨幅居前的有德龙汇能、白云山等 分别上涨1.06%、0.37% [1] - 今日青蒿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58亿元 [2]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兵装重组概念涨幅居首 达3.92% 天津自贸区、ST板块、特色小镇分别上涨3.51%、3.05%、2.86% [2] - 人形机器人、同花顺果指数、中国AI 50跌幅分别为-0.80%、-0.71%、-0.64% [2] 青蒿素概念个股资金流向 - 润都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342.83万元 今日跌幅3.37% 换手率11.66% [2] - 浙江医药、昆药集团、复星医药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1440.63万元、1286.80万元、199.16万元 [2] - 白云山、新和成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分别净流入1100.23万元、783.13万元 [2]
利好之下,电子烟龙头思摩尔国际创下阶段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15 00:19
股价表现 - 5月14日公司股价大涨10.18%收报17.32港元/股 市值达1071亿港元 创2022年9月以来新高 突破两年震荡区间 [2] - 当日成交量8623万股 成交额14.49亿港元 换手率1.39% 振幅10.31% [1] - 技术指标显示MA5(15.012港元)和MA10(14.294港元)呈多头排列 [1] 行业动态 - 美国海关近期在芝加哥口岸大规模查验电子烟产品 截获货量较大 监管趋严利好合规品牌 [3] - 其他港股电子烟概念股如华宝国际(00336 HK)和中烟香港(06055 HK)同步异动上涨 [3] - 美国非法雾化电子烟监管显著趋严 合规市场扩容趋势明确 [4] 财务业绩 - 2024年总收入117.9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 毛利率37.4% 年内溢利13.03亿元 [5]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5] 机构观点 - 第一上海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9港元 较现价存在上行空间 [6] - 公司独供英美烟草的HNB产品将于2025年全面进军核心市场 预计2026年利润爆发式增长 [6] - 国金证券指出HNB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优 雾化业务拐点显现 [6]
暗访禁售的果味电子烟:16家店13家有售,店铺旁建隐蔽仓
南方都市报· 2025-04-15 22:27
行业监管与市场现状 - 国家自2022年3月起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 但水果味电子烟仍通过隐秘渠道流通 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均存在违规销售现象 [1][2][4] - 南都记者暗访广州16家电子烟门店 其中13家仍在销售水果味电子烟 且多数无需核验身份证 [2][3] - 线上平台通过暗语(如"果味滤嘴")、代称(如"电子"代替"电子烟")及私域引流(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方式隐蔽销售水果味电子烟 [4][5] 产品供应与渠道特点 - 市场流通的水果味电子烟主要为海外版产品 部分门店通过"仓库"隐藏存货 支持快递或跑腿配送以规避监管 [3][6] - 海外版烟弹与国标烟杆兼容性差 门店同步销售海外版烟杆 价格较国标版低30元 且无儿童锁等限制设计 [6] - "通配"烟弹(非品牌商生产)泛滥 价格比原装低30%-50% 但真伪难辨 部分品牌如"FGC·LD""ZGAR"缺乏正规生产信息 [8][9] 价格变动与市场供需 - 水果味电子烟价格较禁售前显著上涨 某常见品牌烟弹从99元/盒(3颗)涨至110-155元/盒 涨幅达10%-55% [7] - 批发渠道显示国产与进口果味烟弹分别报价80元/盒和110元/盒 国产产品因停产导致真伪风险更高 [7] - 门店原装烟弹库存普遍紧缺 通配烟弹存货充足且提供买赠优惠(如买10送3) 反映非正规供应链活跃 [8][9] 品牌与消费者行为 - 违规销售涉及悦刻、柚子、菘、鸭嘴兽等主流品牌 以及泰国小黑条Quik等海外产品 [5][6]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评价及问询间接促成交易 部分卖家利用大众点评等平台引流至私域销售 [5]
网购用暗号!不少中学生已上瘾,有高二女生已用了4年!专家:长期用会损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新浪财经· 2025-03-25 09:03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和电子烟,但果味电子烟仍通过隐秘渠道被未成年人购买,商家违规销售,其来源包括境外“回流”和假冒贴牌产品,且危害大,网友建议严查 [1][3][9][10] 分组1:未成年人接触果味电子烟情况 - 果味电子烟通过隐秘渠道被未成年人轻易购买,不少孩子染上烟瘾 [1] - 赵女士高二女儿初二开始接触果味电子烟,已吸四年多,其朋友中一半背着家长吸,最初因好奇接触 [1] - 2020年果味电子烟在高中生中流行,甚至出现攀比现象 [1] 分组2:市场销售违规情况 - 2022年3月国家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但多地中学生仍能轻易买到,甚至从果味电子烟转向普通香烟 [3] - 短视频平台评论区用表情符号作销售“暗号”,卖家不询问购买者是否为未成年人 [3][5] - 电商平台换关键词可搜到大量卖家,客服称果味电子烟为外贸货,每天卖一百多单 [5][7][8] 分组3:果味电子烟来源 - 果味电子烟产品包装多无中文标识,部分是从国外“回流”产品,部分是假冒贴牌或境外走私入境产品 [9] 分组4:果味电子烟危害 - 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长时间吸食会损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9] - 果味电子烟口味多样让未成年人沉迷,意识不到尼古丁危害,成瘾后可能用高尼古丁含量缓解烟瘾 [9]
​晚点财经丨五家合资车企上半年少赚50亿元;暑期档票房降至2014年的水准
晚点LatePost· 2024-09-02 23:40
五家合资车企上半年少赚 50 亿元 暑期档票房降至 2014 年的水准 关注《晚点财经》并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每日商业精华。 五家合资车企上半年少赚 50 亿元 上半年销量减半的上汽通用亏损了 22.7 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 5.3 亿元,亏损幅度超过上汽大众、上 汽通用五菱等其他子公司贡献的利润总和。受此影响,上汽集团扣非净利润下滑超 80%、至 10.2 亿 元。 东风、广汽的处境与上汽相同。东风在财报中说,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的合资公司净利润 7.5 亿 元,利润贡献比去年少了 6.5 亿元。广汽上半年投资收益约 32.6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 21.9 亿 元,主因广汽本田、广汽丰田销量下降带来的收益减少。 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以及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五家合资公司上半年利润合计减少 56.4 亿元。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主流合资品牌销量 294 万辆,市场份额降至 29.9%。 豪华品牌的合资公司也未能幸免。北京汽车上半年净利润 19.8 亿元,同比下降 30.5%。最主要的原 因是北京奔驰销量下滑——上半年共卖出 34.2 万辆,同比下滑 9%。此前花旗曾预测北京奔驰上半年 净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