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

搜索文档
守护好1.96亿未成年人的网络童年
中国青年报· 2025-06-11 07:25
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现状 - 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 96亿 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 3% [1] - 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学习知识 获取信息 互动社交 休闲娱乐已成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1] - 超八成受访未成年人周末及节假日玩网络游戏时间超过国家规定 其中77%使用他人身份信息认证 [9] 网络平台责任与监管 -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需设置时间管理 权限管理 消费管理等功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1] - 短视频平台因青少年模式落实不到位导致违法信息扩散被公安机关警告处罚 [6] -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于2024年4月上线 家长可一键启动形成独立安全的上网环境 [7]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纠纷 - 涉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类案件呈批量化趋势 争议标的金额最高达300余万元 [4] - 案件类型包括游戏充值 直播打赏引发的财产纠纷及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欺凌引发的人格权益纠纷 [4] - 网络平台上传播的暴力信息可能塑造未成年人暴力心理 国内外研究表明沉迷暴力游戏会导致现实行为混淆 [6] 防沉迷系统实施效果 - 2021年防沉迷政策实施后 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控制在3小时以内的占比提升37 2个百分点至75 1% [8] - 未成年人通过租用账号或利用家人身份信息认证绕过防沉迷系统 [8][9] - 技术专家呼吁优化防沉迷系统 实现动态核验确保"人证合一" [10] 网络沉迷对教育的影响 - 学校观察到"5+2=0"现象 即5天在校教育效果被周末2天网络使用抵消 [11] - 寒暑假后学生出现网络"戒断反应" 需1-2周重新适应校园生活 [11] - 90%以上小学生会玩手机游戏 部分成绩优异学生因游戏成就感产生厌学情绪 [11] 社会协同治理建议 - 平台应优先筛查屏蔽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的信息 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 [7] - 需加强县域儿童之家 青少年中心等设施建设 提供线下活动替代网络沉迷 [12] - 家庭教育监护缺位问题突出 留守儿童群体面临更大网络风险 [8][12]
北京高院发布网络司法保护案例 强调网络言行规范
快讯· 2025-05-30 09:16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例涉及未成年人周小某辱骂明星引发 的网络暴力。周小某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辱骂言论,遭到粉丝汪某的报复,汪某公开周小某个人信息并 引发网友辱骂。法院在判决中不仅要求汪某停止侵害、道歉赔偿,还对周小某父母提出加强网络素养教 育和监管的要求。北京高院强调,网络暴力和言行失范问题需引起重视,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可能构成侵 权,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央视新闻) ...
陈芋汐遭网暴,抖音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23:36
抖音平台对体育饭圈现象的治理 - 抖音平台核查并清理针对运动员陈芋汐的攻击、侮辱、极端、不友善言论 [1] - 平台持续展开专项治理,打击涉体育领域的网暴、诽谤、煽动对立和非理性追星行为 [1] - 平台呼吁用户理性表达支持,抵制网络戾气 [1] 陈芋汐被网暴事件详情 - 2025年全国跳水冠军赛上,陈芋汐与掌敏洁双人10米台夺冠后,抖音出现大量针对陈芋汐的攻击言论 [3] - 陈芋汐在本次赛会中摘得女子10米台金牌,并与新搭档掌敏洁以350.16分夺得女双10米台冠军 [3] - 中国体育报指出,陈芋汐虽夺冠仍难逃网暴,类似现象在多哈世乒赛等国乒比赛中也有发生 [3] 体育饭圈现象的影响 - 无论输赢都被网暴的两难境地日益成为舆论常态 [3] - 这种现象妨碍青少年建立对体育精神的正确认知 [4] - 制约体育在更深更广层面发挥多元功能价值 [4]
抖音回应陈芋汐被网暴
证券时报· 2025-05-28 19:45
平台治理与体育舆论环境 - 抖音平台已全面清理针对相关运动员的攻击、侮辱、极端、不友善言论,并持续展开体育饭圈专项治理,打击网暴、诽谤、煽动对立和非理性追星行为 [1] - 2025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期间,抖音出现大量针对冠军陈芋汐的攻击言论,尽管其与掌敏洁在双人10米台项目中夺冠 [3] - 中国体育报指出,多哈世乒赛中国选手林诗栋输球遭网暴,国乒内部比赛出现喝倒彩现象,反映体育舆论环境恶化 [3] 体育舆论困境的影响 - 无论运动员输赢均可能遭遇网暴,形成"不可输也不可赢"的舆论困局,影响体育精神传播 [3] - 极端舆论环境可能阻碍青少年建立正确体育认知,制约体育在民族复兴中发挥多元价值 [3]
【西街观察】莫让“开盒”继续狂欢
北京商报· 2025-05-27 23:24
个人信息泄露与监管强化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等多个维度强化"开盒"问题整治 [1] - "开盒"是指在网上曝光他人隐私信息,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代名词,百度"开盒"事件引发大众对信息泄露的广泛关注 [2] -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包括App超范围采集、骚扰电话、电信诈骗等,AI技术加剧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2] 个人信息泄露的现状与挑战 - 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处于"裸奔"状态,数据规模大、流转快,"开盒"威力被放大,引发数据获取、共享、使用、交易等法治风险 [3] - 当前面临App超采人脸识别滥用、个人信息倒卖黑灰产肆虐、海外社工库猖獗、平台治理被动等问题 [3] -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分散在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他司法解释中,实际使用困难 [4] 监管与法律完善的必要性 - 尽管"人肉搜索"已被纳入刑事打击范围,但实践中因证据不足、跨平台取证难,许多案件不了了之 [4] - 需要明确"开盒"等行为的量刑标准,建立跨平台联防机制,加快探索跨境数据犯罪联合执法机制 [4] - 典型案例应成为推动网络暴力相关法律完善的契机,强化监管震慑不法分子 [4] 行业应对与未来方向 - 信息泄露防范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加码防范措施 [5] - 技术应用目的和场景不同,影响差异大,需从立法层面形成系统化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3][4]
“开盒”明码标价 网信办点名多平台要求“零容忍”
北京商报· 2025-05-27 18:58
监管部门行动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要求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 从阻断信息传播 完善预警机制 加大惩治力度 优化保护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明确工作要求 [1] - 中央网信办召开专题部署会议 要求微博 腾讯 抖音 快手 百度 小红书 知乎 哔哩哔哩 豆瓣等重点网站平台对照通知抓好落实 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开盒"乱象 [7] - 网信部门已依法按程序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 全面清理各类涉"开盒"违法违规信息 从严处置传播相关内容的账号和群组 [7] 行业现状 - 部分网络平台仍存在隐性"开盒"广告 如百度搜索平台出现"城市猎人联盟"网站 明码标价提供个人隐私信息查询服务 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2] - 主流社交平台存在以"私人侦探" "定位查人"为关键词的隐秘招揽信息 服务涵盖房产 车辆登记 手机定位 家庭成员关系图谱等敏感信息 报价1500-5000元 [4][6] - 有专业团队运作"开盒"黑产 声称与"特殊渠道人员"合作 能绕开正规程序调取数据 并承诺交易全程加密传输 [6] 典型案例 - 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因饭圈纠纷多次在微博"开盒"他人隐私信息 引发舆论关注 [7] - 某视频平台收到多位UP主举报 称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人肉开盒" [8] - 主持人杨迪发文称自己被"开盒" 个人信息遭泄露并收到大量骚扰电话 [8] 法律依据 - "两高一部"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 明确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可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0] -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 侵扰 泄露 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10] - 严重"开盒"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0] 平台建议 - 专家建议平台强化数据采集与使用边界 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推动数字指纹等溯源技术落地 [10] - 建议平台完善审核机制 利用AI识别恶意信息 建立"开盒"等关键词拦截库 [10] - 中央网信办将指导网站平台升级完善防护措施 加大"开盒"风险提示 设置快速举报入口 及时核实投诉举报 [11]
打击“开盒挂人”等网暴行为 司法如何发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5-14 06:39
网络暴力与个人信息安全现状 - "开盒挂人"成为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涉及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 [1] - 未成年人既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也容易成为实施者,安全使用网络意识和能力不足 [1] - 2024年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292人定罪判刑,以侮辱罪、诽谤罪对91人定罪判刑,同比分别下降22.3%、32% [2] 网络暴力案件特征 - 网暴信息扩散迅速,导致被害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2] - 取证困难,网络空间虚拟、用户匿名,信息溯源成本高昂 [2] - 网络"黑灰产"深度参与,通过收割流量牟利,恶意炒作引发网络暴力 [2] 典型案例分析 - 刘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因直播间纠纷非法获取主播芳芳及其家人个人信息并发布,导致芳芳两个月直播收入减少4万余元 [3][4] - 吴某某贩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利1万余元,经手信息交易金额达7万余元 [5] -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办理网络暴力案件8600余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500余人,行政处罚8500余人 [5] 司法救济与政策 - 2023年《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的公诉标准 [6] - 人民法院重点惩治网络暴力组织者、恶意推波助澜者及屡教不改者,对针对未成年人等情形从重处罚 [7] - 网络平台需承担主体责任,违反法律规定可能面临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 [7]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 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某科技公司赔偿未成年人李某某精神损害抚慰金8000元和律师费2000元,因平台未及时处理侵权视频 [8] - 涉案视频浏览量一天内超过3万,次日达4万余人次,包含未成年人肖像、姓名等个人信息及造黄谣内容 [8][9] -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涉及未成年人个人隐私、涉性谣言等违法信息应尽更高注意义务 [9][10]
于东来事件,谁在逼着企业家沉默?
虎嗅APP· 2025-05-06 17:30
胖东来事件分析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因玉石销售被质疑"暴利"而陷入舆论风波,公开销售数据、定价标准并送检产品以自证清白[3] - 事件升级后于东来威胁退出并关停公司,最终以删除动态和账号私密化收场[4][6] - 该事件反映网络环境中企业面临"造谣成本低、自证成本高"的困境,需承担法律、公关等多重压力[9][10] 行业乱象分析 - 类似事件已形成产业链:金龙鱼食用油运输争议需多方验证仍被质疑,三只松鼠遭遇职业索赔人恶意投诉[11] - 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是正面的73倍,平台算法优先推送争议内容助长恶性循环[18] - MCN机构数据显示争议人设转化率高于常规内容,部分资本主动策划冲突收割流量[19] 网红经济现状 - 情绪价值变现效率超过商品价值,某质疑视频使发布者互动量翻10倍,收益超日常卖货8万元[15] - 平台算法助推争议内容,如东北某主播虚假宣传却获流量倾斜,形成"骂得越狠涨粉越快"的畸形生态[16][17] - 用户行为存在矛盾:既谴责网红逃税又为炫富直播打赏,维权成本高导致多数消费者选择放弃[21] 企业家应对策略 - 企业面临两难选择:王兴等选择沉默,董明珠雷军等公开维权但面临股价波动和舆论反噬[25][26] - 网络暴力产业化:专业写手制作负面内容敲诈企业,维权成本远超和解费用[28] - 法律保护不足导致企业家普遍选择沉默作为风险规避手段[29] 商业文明探索 - 胖东来实践"高福利=高效率"模式:员工年假40天/平均月薪近万,人效82.6万达行业均值3倍[30][31] - 经营哲学包括利润95%分给员工、商品毛利≤30%,曾出资8300万帮扶同行致19亿销售额损失[33] - 可持续商业文明需三方共建:制度保护企业名誉、技术破解自证陷阱、用户理性消费内容[34] 行业改造案例 - 胖东来模式已在永辉、步步高、中百集团等企业取得初步成效,证明高福利模式可行性[35]
挖呀挖黄老师“挖出一个亿”:现状曝光,令人唏嘘
新浪财经· 2025-05-02 02:15
作者丨好看的 01 大家还记得因一首"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走红网络的黄老师吗? 最近,她突然冲上了热搜榜第一位。 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指出,黄老师靠着挖呀挖赚了一个"小目标"。 据这位网友所推算:"黄老师两天赚75万,一年不得挖出一个亿?"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全网热议: "知道网络赚钱,没想到这行业如此暴利啊" "是谁酸了我不说,黄老师真的是老天爷送饭吃" "幼儿园老师逆袭成亿万富婆,这是什么逆袭文女主?" ..... 随着传言愈演愈烈,黄老师也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没过多久,这个传言就被黄老师本人亲手掐灭。 在访谈节目《生活的N次方》中,黄老师首次公开回应: 关于"挖出一个亿"纯属谣言,简直离谱。 她表示,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情。自己在下班后,也是去家里饭店帮忙。 除此之外,黄老师也回应了关于"流量焦虑"的问题。 她坦言,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在乎流量。 如果真的在乎,就不会在爆火的时候隐退去生小孩了。 当然,如今还是会用心打磨每条视频内容,但不会太过焦虑。 在她看来,"有些东西能拥有过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说实话,这份通透很难得。 尤其是作为曾火爆全网的"大网红"来说。 但很理解她,毕竟这几年, ...
带头“开盒挂人”,网络安全博士眼里哪有“安全”
新京报· 2025-04-14 06:46
网络安全行业事件 - 网络安全在读博士利用专业能力实施"开盒挂人"行为,导致3000余人受害,波及主播及关联人群[1] - 涉案人员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1] - 网络安全高学历人才涉案暴露行业伦理教育缺失问题[2] 网络暴力治理动态 - 中央网信办2023年11月将"开盒挂人"列为7类重点整治问题[1] - 2024年暑期专项整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乱象[1] - 2024年法院数据显示292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91人因侮辱诽谤罪获刑[3] 平台监管责任 - 粉丝团体和亚文化社区是"开盒挂人"高发区域,平台需加强巡查处置[3] - 平台需完善敏感信息识别、违规账号处理等机制[3] - 网络社区管理被列为治理"开盒挂人"的核心环节[3] 行业治理方向 - 高等教育机构需强化网络安全与法治结合的教育[2] - 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未成年人矫治机制[2] - 技术甄别能力提升是追责网暴参与者的关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