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11个航母靠谁养?负债34万亿美元!美债是如何拉动美国经济的
搜狐财经· 2025-10-05 16:46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竟然也成了"欠钱不还"的"老赖"?这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事实。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初, 美国的国债总额已达到34万亿美元。 要知道,2023年美国的GDP总量才27.37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美国所有人都拼命省吃俭用,一年都不花钱,他们也无法偿还这笔债务。而且,美国政 府还计划用今年GDP的3.1%,即8700亿美元,来支付债务利息。这个利息数额竟然超过了2024年美国的国防开支!这不禁让人疑惑:美国是怎么支撑起自 己的庞大军事力量,甚至养活11艘航母的呢?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债务如此庞大?而且尽管债务不断增加,美国的GDP却依然在增长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美国如何利用国债拉动经济增长。 美国国债的现状 国债,是指国家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债券的购买者根据国家的信誉,信任政府在规定时间内还本付息。因此,国债的安全性极高,是世界上最可 靠的投资工具之一。美国政府每年都会通过国债融资,且不仅限于国内投资者,全球各国也都参与购买。实际上,美国每年都会发行大约5000至6000亿美元 的国债,其中中国和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长期以来,中国曾持有 ...
抛售1.6万亿美元,美债最大卖家现身,美政府陷停摆,特朗普坐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9-30 08:41
政府停摆风险 - 国会未能通过短期拨款法案导致联邦政府面临9月30日后资金枯竭和运营中断风险[3] - 白宫要求联邦机构起草大规模裁员计划应对可能的停摆 多个公共服务部门进入预警状态[5] - 若停摆发生 约80万联邦雇员可能面临停薪 航空交通司法科研公共卫生等关键功能区将受直接影响[5][16] 债务与金融市场影响 - 外国机构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在2025年7月达9.159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环比微增[9] - 美联储进行资产负债表调整 在公开市场减持长期国债 该操作被市场视为流动性控制手段[11][12] - 政府停摆可能导致财政报告和经济数据发布延迟 市场失去判断依据 利率曲线可能向风险溢价倾斜[7][19] 监管与经济连锁反应 - 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委员会等监管机构业务可能暂停 影响IPO审查、并购审批和市场规则更新[18] - 中小企业及依赖联邦合同的公司将首当其冲 信贷收紧和订单减少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短期下滑[23] - 若停摆持续 财政部发新债偿旧债能力受考验 新债承销利率可能上浮 融资成本进一步抬高[14][25] 政治博弈与外交影响 - 特朗普将与国会四大领袖会面试图打破拨款僵局 两党在医疗补贴和社会项目条款上互不让步[28][30] - 国务院警告拨款中断可能影响驻外使领馆运作和国际援助项目 美国国际信誉可能受损[32] - 政治博弈加剧舆论战 两党相互归责 白宫威胁永久性裁撤联邦岗位作为谈判策略[3][30][34]
美国为什么支持以色列?
搜狐财经· 2025-09-27 12:26
犹太资本在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历史与影响 - 犹太裔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在美元与英镑的世界货币大战中,推动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多边经济制度,击败英国代表凯恩斯,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3] - 1931年沃伯格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共同发起创办私人性质的美联储,其所有股东均为犹太家族,美国政府没有股份且没有货币发行权[4] - 根据联邦储备法案,美国财政支出需经国会批准,由财政部向美联储借贷形成美国国债,美国政府通过税收偿还[4][5] - 美联储将部分债务作为次级贷款在国际金融市场销售,形成各国购买的美国国债,美联储最大股东是13个由共济会和亲属关系组成的犹太银行家族[6] 犹太集团在美国政治与媒体领域的主导作用 - 犹太资本通过选票网左右总统候选人提名和当选,并进入国会左右议员话语权[6] - 犹太人掌握媒体话语权,80%的白人福音派支持无条件援助以色列,反对以色列的政党和个人会被媒体扣上反犹帽子并失去选民支持[6] - 美国独立战争的经济来源主要由欧洲共济会犹太财团提供,签署独立宣言的56人中有52名为共济会员,形成盎撒人主管军政、犹太财团主管经济和媒体的协议[3] 美以关系的利益纽带与军工复合体 - 美国同犹太财团形成紧密的军工复合体,通过对外销售武器装备,犹太财团作为军工企业大股东在战争中稳赚不输[6] - 犹太资本在美国从事金融、贸易、医疗等行业,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犹太资本,全世界贸易的每一笔交易利润都通过美元体系流入美国但掌握在犹太资本手中[3]
汪扬深度解读:31万亿美债重压下,稳定币如何构筑“美元霸权2.0”?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10:04
香港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及讲座教授汪扬 香港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及讲座教授汪扬出席论坛,并在"数字货币:重塑支付体系?"环节发表主旨演讲。他深入剖析了美国近期通过的"天才法案"及其 对稳定币格局的影响。 他指出,该法案的通过引发全球对稳定币的关注,其背后主要驱动力源于两点:好奇与担忧。一是好奇稳定币到底能做什么?二是如果美国大力度推行稳定 币,自己是否会错失良机? 汪扬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推动稳定币的两大核心战略意图: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 英,共同洞察变局脉络、探寻发展新机。 第一,为巨额国债创造新的需求市场。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1万亿美元,预计年内马上达到34万亿美元,亟需新的买家来接盘。"天才法案"严格规定,什么 样的机构可以发行稳定币,所以通过大量发行稳定币可以打造一个美债市场,从而缓解美国自身的债务压力。 第二,构建"美元霸权2.0"版图。 汪扬强调,这或许是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尽管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比约60%,但在链上稳定币领域,美元稳定币的 份额已超过99%,通过 ...
美国国债首超37万亿美元,40年增加10倍,为何马斯克最气愤?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47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现状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创下新纪录,人均负债超过10万美元 [1] - 政府每年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已陷入依赖发行新债来偿还到期国债和利息的循环 [1] 美国国债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社保支出、国债利息、医疗支出和军费四大刚性开支难以缩减,导致债务持续增加 [3] - 利息支出不断增长,资金来源无法解决,只能通过发行规模更大的新债来筹集资金 [3] -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提高债务上限,导致国债在37天内激增7800亿美元,日均增长220亿美元,每秒增加5.5万美元 [4] 马斯克的财政改革尝试及影响 - 马斯克曾担任美国效率部部长,目标是通过裁减联邦开支和推动美联储降息来实现财政收支正平衡并降低利息支出 [8][17] - 改革因触动五角大楼、社保系统利益以及与特朗普理念冲突而失败,马斯克任职三个多月后黯然离职 [8] - 马斯克强烈批评《大而美法案》,称其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1.5万亿美元支出的计划将美国推向破产边缘 [10] 美国国债历史增长趋势 - 美国国债规模呈现加速膨胀趋势:1923年仅3900亿美元,1985年达3万多亿美元,1998年突破10万亿,2012年突破20万亿,2020年突破30万亿 [10] - 高联邦中期利率使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形成利息支出增长与发债规模扩大的恶性循环 [10][13] 当前政策环境与国债前景 - 特朗普政府专注于关税争斗、两党竞争和推进法案,未有效解决国债问题,并将高利息支出归咎于美联储未及早降息 [13] - 当前关税政策推高美国国内通胀,阻碍联邦利率下降,利息支出预计将继续上升 [17] - 尽管美国国债信用等级最高,但美元和美国经贸霸权地位面临挑战,多国外汇储备中美国国债占比正在下调 [17]
美债“天坑”为啥越填越大?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22:27
美国国债规模现状 - 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7万亿美元 [1] 债务扩张驱动因素 - 两党为争取选票和维系利益集团关系推出扩大支出与减税政策 [1] - 债务上限屡次提高或暂停助长债务规模扩张 [1] - 加息导致美债利息支出持续处于高位 [1] 潜在影响 - 加重美国财政偿付压力 [1] - 推高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1] - 增加全球金融体系不确定性 [1]
美债“天坑”为啥越填越大?| 新漫评
搜狐财经· 2025-09-07 18:14
近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7万亿美元。究其原因,美国两党为争取选票、 维系利益集团关系接连推出扩大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政策、"债务上限"一再提高或暂停、受加息影响美债 利息居高难下等因素共同导致了美债规模高速扩张。美债持续现状势必加重偿付压力,推高债务违约风 险,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
连平:特朗普能减缓美国政府债务增长势头吗?
新浪财经· 2025-09-01 22:45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1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其中公共债务部分即美国国债规模为29.64万亿美元占债务总额80% [2] - 过去30年间债务规模从4万亿美元扩张至3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从58%提升至126.8% [3] - 债务增速持续加快从克林顿时代每增加1万亿美元需4.8年缩短至拜登时代不足0.5年 [4][5] 债务增长驱动因素 - 经济危机显著助推债务增长2020-2021年疫情期间新增债务达7万亿美元 [4] - 若按近期0.5年新增1万亿美元速度线性外推未来十年债务规模可能达57万亿美元 [5] - 债务上限触顶导致2025年1月至6月美债发行阶段性受阻是短期增速放缓主因 [7][12] 财政措施与效果 - 2025年1至7月关税收入达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0.9%其中7月单月收入277亿美元同比激增273% [9] - 特朗普政府通过裁员和缩减非刚性支出节流规模不足联邦总支出1%实际效果微弱 [13] - "大而美"法案实施减税措施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财政赤字3.4万亿美元和债务4.1万亿美元 [13] 债务影响与风险 - 2024财年政府债券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29%2025财年可能升至1-1.2万亿美元 [15] - 若债务规模达57万亿美元且利率维持3%-3.5%年利息支出可能接近2万亿美元 [15] - 债务/GDP比率达126.8%远超国际警戒线主权信用评级面临持续下调风险 [19] 政策与市场预期 - 特朗普政府呼吁美联储降息300-400基点以削减利息支出但可能削弱财政纪律和央行独立性 [20] - 关税政策依赖增强2025年关税收入或超3000亿美元且民调显示近六成共和党选民支持维持或提高关税 [22] - 债务/GDP比例每升10个百分点美元指数可能贬值3%-4%若债务占比升至145%美元中长期贬值概率增大 [23] 长期经济前景 - 债务压力可能迫使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但易引发通胀反弹和美元信用受损 [24] - 财政赤字货币化与贸易保护政策叠加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困境 [25]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可能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多元化改革 [25]
特朗普无法扭转 美国政府债务增长势头
搜狐财经· 2025-08-28 01:07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1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其中公共债务部分为29.64万亿美元占比80% [2] - 债务规模扩张速度加快新增1万亿美元债务用时从拜登任内的4-6个月延长至特朗普任内的9个月 [1][3] - 债务增长受经济危机显著推动次贷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爆发式增长 [2] 债务增长驱动因素与政策影响 - 债务上限触顶导致美债发行阶段性受阻是2025年上半年债务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 [4] - 特朗普政府通过支出克制和关税增收措施但对债务增速影响有限关税收入1420亿美元仅占联邦财政总收入3.1% [4][5] - 2025年7月签署的减税法案预计使未来十年财政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债务增加4.1万亿美元 [5] 未来债务规模预测 - 按线性外推未来十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可能达到57万亿美元 [3] - 若考虑历史加速趋势(新增1万亿美元用时每十年缩短50%-67%)债务规模可能远高于57万亿美元 [3] 利息支出与财政压力 - 以57万亿美元债务规模和3%-3.5%国债利率测算年利息支出可能接近2万亿美元 [1][6] - 利息支出与社保医保国防共同构成四大刚性支出占比联邦预算超80%压缩其他领域支出空间 [6] 经济与金融市场影响 - 债务增长可能引发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目前美国已失去三大评级机构全部最高评级 [6] - 美元指数中长期承压债务/GDP比例每上升10个百分点美元指数可能贬值3%-4% [7] - 美联储面临降息压力特朗普政府呼吁降息300-400基点使利率接近0%-1% [7] 政策应对与全球影响 - 美联储可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以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可能引发通胀反弹和美元信用冲击 [7] - 关税政策易涨难跌特朗普政府依赖关税收入加剧贸易保护主义 [7] - 全球短期面临贸易环境恶化和金融市场波动长期可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8][9]
美国为什么不宣布35万亿美债全部作废?其实东大何尝不想美国宣布35万亿美债作废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18
美国国债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美国国债规模达37万亿美元 较前一年增加数万亿美元 [3] - 人均国债负担超过10万美元 美国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仅7万多美元 [3] - 主要债权国持有规模:日本1.1万亿美元 中国7560亿美元 [6] 财政收支失衡原因 - 军费开支年超9000亿美元 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3] - 社会福利与医保支出持续扩大 税收因减税政策缩水 [3] - 特朗普时期减税政策导致财政收入减少1.5万亿美元 [3] 债务违约潜在影响 - 全球金融市场将剧烈震荡 美元信用体系面临崩溃 [6][8] - 美国国债利率飙升导致融资困难 引发企业投资停滞与大规模裁员 [8] - 美元国际结算份额(当前超40%)将被欧元、人民币及黄金侵蚀 [8] 经济政策困境 - 国会两党分歧使财政支出控制难以实施 [10] - 近三年GDP增速低于3% 经济增长无法有效稀释债务占比 [10] - 通胀压力持续制约经济政策空间 [10] 中美经济关系动态 - 美国关税政策推高国内商品价格 未实现制造业回流目标 [5] -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将加剧美国融资难度 [10] - 双方保持"既对抗又依赖"的微妙平衡关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