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温
icon
搜索文档
高温干旱持续 夏收欢喜夏播忧
四川日报· 2025-05-23 11:24
5月21日,德阳市连山镇的夏收场景。王叙融 摄(C视觉) 小满已至,四川迎来夏收夏种的高峰时段。 在这个决定全省粮油产量的时刻,四川"双抢"进度如何?在持续高温干旱背景下,四川如何保证夏粮颗粒归 仓、夏播顺利进行?带着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农业农村厅等部门。 看进度 夏收将于月底前后收尾,水稻已播栽2100万亩以上 目前,全省"双抢"进度如何? 先看夏收。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5月20日,全省小春粮油已收获3018.5万亩,接近播栽总面积的八成。作为 夏粮主力军的小麦,已完成收割约620万亩,占播栽面积的三分之二。油菜收割面积近2000万亩,占播栽面积的九 成。预计月底前后,全省小春粮油的收割将基本结束,进度略快于往年。 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四川已完成大春作物播栽5683.2万亩,超过播栽计划的七成。其中,高粱、春玉 米、春大豆、春马铃薯均已完成年度播栽任务,夏玉米接近四成。作为夏播主力军的水稻,四川已完成栽插2106 万亩,超过播栽计划面积的75%。 "如果天气给力,四川将在6月上旬实现夏播收官。"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天气将是今年夏播的最大变 量。 看天气 盆地北部或持续干旱,播栽仍要"等水来" "今 ...
冷空气来袭中东部高温退场 南方降雨进入最强时段
央视网· 2025-05-22 09:13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天(5月22日)南方进入此轮降雨过程的最强时段,安徽中南部、 湖北中东部、湖南大部、江西西部和北部、广西北部和西部有暴雨或大暴雨,同时,内蒙古中部、山 西、河南等地也将迎来降雨。随着冷空气和降水影响,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最高气温将下降超 10℃,局地降幅可达20℃上下,高温将"熄火"。 南方进入此次降雨过程最强时段 北方降雨增多 昨天,南方新一轮较强降雨过程来袭,降雨从西南等地发展起来,贵州北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部分 地区出现大到暴雨,贵州遵义和毕节、四川泸州、重庆等局地大暴雨。 今天,南方将进入此轮降雨过程的最强时段,同时内蒙古中部、山西、河南等地也将迎来降雨。中央气 象台预计,黄淮西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北部和西部以及内蒙古中 部、陕西大部、河北西北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中东 部、湖南大部、江西西部和北部、广西北部和西部以及内蒙古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中国天气网提醒,今明天南方降水强度大、范围广,伴有强对流天气,且强降雨区域与前期降水偏多区 域重叠度高,公众需要注意防范降水叠加效应影响 ...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
华泰证券· 2025-05-21 20: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专用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政策加码与技术进步背景下,核聚变将迎来产业进展,BEST项目招标并将演示聚变发电,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17] - 全球核聚变产业加快发展,多数公司认为2031 - 2040年可实现商业化应用,中国BEST项目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17] - 核聚变技术路线多,托卡马克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发电 [18] - 托卡马克聚变设备市场超900亿元,磁体/第一壁/真空部件为高价值量零部件 [19] - 与市场认为核聚变产业化遥遥无期不同,报告认为产业化进展稳步推进,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控核聚变蓬勃发展,BEST将展示聚变能发电 - 美中欧日等在核聚变领域有战略部署和规划,美国Helion项目2028年计划实现50兆瓦聚变发电,中国预计2050年前完成商用发电,各国技术也有显著进展 [21][22] - 2017年起聚变行业景气度上升,截至2024Q4商业核聚变公司46家,超70%受访公司认为2031 - 2040年可实现商业化应用 [22] - 中国聚变工程分“实验堆 - 示范堆 - 商用堆”三步走,现处实验堆阶段,计划2035年建成CFETR,2050年建商业聚变示范电站 [28] - 中国聚变实验堆EAST后续项目BEST预计2027年建成,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2025年5月提前开始总装 [29] - 中国初创公司能量奇点洪荒70验证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工程可行性,2025年3月创下21.7特斯拉磁场强度世界纪录 [31] 核聚变技术路径多元,托卡马克或将率先落地 核聚变的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反应条件需满足劳逊判据 - 核聚变需克服库仑力,满足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条件,使原子核进入强相互作用范围聚合释放能量 [34] - 聚变三重积nτET大于5×10²¹m⁻³·s·keV才能产生有效聚变功率输出,氘氚反应最易发生,1.6亿度时其三重积最小,工程上易实现 [37] 托卡马克技术最为成熟,有望率先实现受控核聚变 - 托卡马克是环形聚变实验设备,通过磁体系统构造螺旋形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聚变燃料反应 [39] - 中国EAST是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403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 [42] 托卡马克由五大主体结构组成,磁体系统是核心部件 - 托卡马克结构从内到外为包层模块 - 真空室 - 冷屏 - 磁体系统 - 冷屏 - 真空杜瓦,主要装置含磁体系统等,各部分有不同作用 [46] - 过去托卡马克装置尺寸扩大以提升等离子体约束性能,高温超导磁体可增强等离子体稳定性并推动小型化 [48][52] 托卡马克设备市场空间超900亿元,中国具备主体设备制造能力 - 托卡马克聚变实验堆主机价值量占比近半,主体结构中环向场线圈等价值量占比靠前 [56] - 截至2025年4月全球80台托卡马克装置,23台未建成,实验堆阶段全球托卡马克设备市场空间约911亿元 [58] - 假设80台实验堆发展为示范堆,示范堆阶段全球托卡马克设备市场空间约24480亿元 [59] - 中国公司在ITER项目中承担18个采购包制造任务,覆盖托卡马克主机重要部件 [60] 产业链公司 磁体系统(主体成本占比55%) - 联创光电2024年营收31.04亿元,同比降4.17%,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降27.86%,联创超导有聚变堆项目相关进展并中标合同 [66][67] - 精达股份2024年营收223.23亿元,同比增24.67%,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31.72%,持有上海超导18.29%股份 [68] - 永鼎股份2024年营收41.11亿元,同比降5.38%,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42%,子公司东部超导研发生产高温超导带材 [73] 第一壁(主体成本占比27%) - 国光电气2024年营收5.37亿元,同比降28.01%,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降47.93%,为ITER项目配套多种关键设备 [77] - 安泰科技2024年营收分四大业务板块,子公司安泰中科为核聚变装置提供涉钨全系列专用钨铜部件 [79] 真空部件(主体成本占比15%) - 合锻智能2024年营收20.74亿元,同比增17.43%,参与聚变堆等核心部件制造预研,承担BEST项目部分制造任务 [82] - 海陆重工2024年营收27.89亿元,同比降0.23%,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10.86%,负责核聚变真空冷屏等生产 [84] 附录1:聚变基本原理 核聚变是什么? - 裂变和聚变以铁为分界线,轻核聚变与重核裂变释放能量,核聚变需满足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条件 [89] 核聚变在能量密度、清洁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上具有优势 - 核聚变能量密度高,是天然铀快中子堆的14倍,浓缩铀轻水堆的100倍 [95] - 核聚变燃料和产物清洁,燃料放射性元素氚半衰期短,核裂变产物半衰期长 [97] - 核聚变安全性高,反应条件严苛,不满足条件反应自动停止,核裂变有链式反应风险 [99] - 核聚变燃料充足,氘海洋储量大,氚可通过中子辐照锂制备 [99] 如何实现核聚变:温度、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 - 核聚变需满足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条件,克服库仑力使原子核聚合 [100] - 温度使原子核具备初始动能,考虑量子效应后聚变所需温度约1亿度 [101] - 密度增加原子核碰撞概率,能量约束时间维持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 [106] 如何实现聚变点火:温度×密度×约束时间三重积满足劳逊判据且Q>1 - 聚变三重积大于5×10²¹m⁻³·s·keV才能产生有效聚变功率输出,氘氚反应最易发生,1.6亿度时三重积最小 [108] - 实现聚变点火需能量增益因子Q>1,商业化发电要求Q>10 [111] 如何实现可控:引力约束、磁约束和惯性约束,引力约束无法在地球实现 - 引力约束、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以不同途径满足劳森判据 [114] - 太阳通过引力约束实现核聚变,人类现阶段无法在地球实现引力约束核聚变 [117]
强降雨接替高温“疯狂” 未来10天这些地方雨水偏多1至2倍
央视网· 2025-05-21 19:10
天气变化趋势 - 小满节气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天气逐渐炎热,南方强降雨增多,华南进入"龙舟水"时期[1] - 北方多地出现今年首场大范围高温,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出现40℃以上酷热天气,上百个国家气象站打破5月最高气温纪录[2] - 冷空气导致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青海东北部等地出现10至20℃降温,山西陕西高温持续[2] - 明后两天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最高气温将下降10至16℃,局地降幅达20℃[2] - 安徽、江苏部分地区将出现8至14℃降温,华南和四川盆地仍维持30℃以上高温[3] - 5月21日至24日南北方气温将从大幅偏高转为偏低,部分地区两三天内从盛夏回到春天[5] 降雨分布情况 - 北方甘肃、陕西、河南等地迎来小到中雨,虽难以彻底缓解干旱但能滋润土地[6] - 南方降雨强度增大,四川东部、重庆、贵州、湖北西部和南部、湖南北部等地将有暴雨局地大暴雨[8] - 后天雨带东移南压,安徽中部和南部、江苏中部、湖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还有暴雨或大暴雨[8] - 未来10天江南华南降雨频繁,华南西部降雨或较常年同期偏多1至2倍[10] - 江南华南江河水位可能继续上升,防汛压力加大[12]
多地地表温度超70℃!破同期最高纪录→
新华网财经· 2025-05-21 16:05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5月20日,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午后高温区的地面温度普遍超过 50℃, 山西、河南、宁夏部分站点地表温度超70℃ ,其中山西阳城(72.9℃)打破当地观 测史最高地温纪录,河南孟州(72.9℃)、祁县(72.1℃)、永济(71.5℃)、万荣 (70.1℃)、临猗(70℃)也都打破了当地5月最高地温纪录。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2、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 为何河南、河北等地高温这么强?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斌介绍,河南、河北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增强,白天接收的热 量显著增加,从而引发快速升温。同时,这一带位于太行山东麓,气流翻过太行山产生下沉 增温,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张斌介绍,此次高温持续时间不会太长,22日起天气将迎来转折。在冷空气和降温的共同影 响下,22日,北方大部气温将逐渐下降,高温范围明显缩减;23日气温还会进一步下跌,部 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5℃以上,冷热反差明显。 中央气象台5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5月21日白天,陕西大部、山西中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 ...
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快讯· 2025-05-21 12:58
今天,受高空暖脊影响,山西省临汾市高温天气持续,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7℃以上,其中多个 县市区的最高温度将达到40℃以上。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台已经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 大宁县、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洪洞县、曲沃县、霍州市,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最高气温将升 至40℃以上。今天上午,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西安市所辖11 区2县以及西咸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央视新闻) ...
今起山东高温天气有所缓解
大众日报· 2025-05-21 08:56
省气象台20日1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21日,聊城、鲁中和鲁南地区最高气温37℃左右, 沿海地区22—26℃,其他地区30—34℃。22日起,受冷空气影响,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局部 有雷雨或阵雨,我省高温消退,暑热将明显缓解。 详细预报来看,20日夜间到21日白天,全省天气晴间多云,鲁中和鲁南大部地区有中到重度干热 风。南风转北风,鲁西北和半岛地区4—5级阵风6—7级,其他地区3—4级。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和 鲁南地区20—25℃,其他地区15—19℃。最高气温:聊城、鲁中和鲁南地区37℃左右,沿海地区22— 26℃,其他地区30—34℃。 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菏泽、聊城和德州天气多云间阴局部有雷雨或阵雨,其他地区天气多云。最 低气温:内陆地区18—22℃,沿海地区15—17℃。最高气温:内陆地区26—30℃,沿海地区20—25℃。 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地区天气阴局部有雷雨或阵雨转多云,其他地区天气多 云。最低气温:鲁中山区和半岛地区14℃左右,其他地区17℃左右。最高气温:鲁中山区和沿海地区20 —23℃,其他地区24—27℃。(记者 方垒) 今起山东高温天气有所 ...
北方多地地面温度超70℃ 这份防暑指南快收下
央视新闻· 2025-05-21 06:56
高温天气现状 - 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 5月20日高温区地面温度普遍超过50℃ 其中山西永济达71 1℃ 平遥70 3℃ 宁夏同心站70 1℃ [1] - 永济午后地面温度达71 5℃ 刷新当地5月地温记录 为全年第二高纪录 仅次于2024年6月13日的71 9℃ [1] 高温成因分析 - 河南河北天气晴朗少云 太阳辐射增强 白天接收热量显著增加 引发快速升温 [3] - 太行山东麓气流下沉增温 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3] - 持续晴热少雨导致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 黄淮一带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 [3] 农业影响 - 河北南部 河南西部和北部 山西南部 陕西关中冬麦区将出现2至4天干热风天气 [3] - 北方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需采取"一喷三防"或微喷灌设备喷水降温增湿 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灌浆影响 [3] 高温持续时间 - 22日起北方大部气温将逐渐下降 高温范围明显缩减 [4] - 23日气温进一步下跌 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5℃以上 [4] 防暑措施 - 做好防晒与补水 不渴也要适量喝水 避免午后高温时段户外活动 [5] - 避免热射病需避开闷热环境 开车准备偏光墨镜 [5] - 居家注意作息 保证睡眠 清淡饮食 备好防暑降温药品 [5]
可控核聚变近期进度更新及市场展望
2025-05-20 23: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可控核聚变行业 - **公司**:美国 CFS 公司、中国聚变新能公司、西部超导、北特科技、西电集团、荣信电子、保定天威、科聚变、巨能科技、科业电气、金一电器、安泰公司、东方钽业、尼索思、合肥聚能、合肥科业、法国 Ambion、Tales 公司、一重、二重、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合肥核段智能、安必平、THALES 公司、南南资源公司、能量基点、信恳智能、新奥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技术进展**:激光聚变已突破科学可行性阈值,迈向工程可行性;托卡马克磁约束未完全达到科学可行性阈值,中国环流器十三号接近阈值但距 Q 值上限有差距,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净能量增益 Q>5,验证实验装置优化可行性,但成本降低和商业应用仍需努力[1][3] - **项目进度**:ITER 项目进度推迟,预计 2040 年左右完成,比原计划推迟至少五年;各国同步研发小型化和新技术应用,未来一两年推进高温超导材料应用成熟化和进一步降本等关键节点[1][5] - **商业化趋势**:由私人资本主导,集中于小型化单项技术研发;磁约束寻求资金支持,磁惯性约束侧重中子源研究,纯惯性约束因高精度和激光器数量难以民用[1][6][7] - **国内项目情况**:由国家队主导,西南物理研究院计划广泛融资,2028 年后建设新一代工程堆;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的 EAST 和 WEST 装置力争成为首个 Q>1 的托卡马克,早于美国 CFS 完成示范性工程堆[1][2][8] - **技术优势与挑战**:优势是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可实现更长时间、更高强度的等离子体约束,高温超导材料应用逐渐成熟;挑战是极高精度控制、巨额资金投入和复杂系统协调[1][9] - **商业化时间节点**:预计 ITER 项目 2027 年建成,2025 - 2030 年可能达到工程目标阶段,2030 - 2035 年建设工程堆,最乐观估计 2040 年第一个商业堆完全商业化[3][26][27] - **核聚变电站成本与规模**:建设成本高昂,磁体系统占比约 35%;为达经济效益,热功率建议在两吉瓦左右,电功率 80 - 100 万千瓦之间,总投资目标压缩在 300 亿元人民币[3][14][29] - **超导材料应用**:低温超导在降本和良率方面更成熟,工程示范堆阶段 70%超导材料预计采用低温,30%采用高温[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各公司研究方向**:上海公司复刻 CFS 研发方向,建造“洪荒 70”装置,未来有望成顶级磁体供应商;清华大学团队新环装置验证磁重联加热的重复重联运行模式[10][11] - **裂变聚变混合堆技术**:能更快实现能量增益,但存在核废料半衰期长、后处理及安全防护问题,是中间产物,非最终目标[13] - **核心设备和材料**:磁体系统材料主要是稀土,包括低温和高温超导材料,西部超导是主要供应商;加热、电源、真空室、燃料增值等系统也有各自技术要求和供应商[14][15][17][19] - **核聚变与商用核电**:可参考商用核电配套设施,基本原理和方向一致,但不能完全采用;核聚变燃料消耗远低于裂变燃料[23] - **加热装置**:回旋加速器、中性束和微波装置用于加热等离子体,组合使用提升等离子体温度[25] - **试验装置功率**:最佳试验装置功率约 50 兆瓦[28] - **核聚变国家标准**:核安全仍是首要考虑因素,安全要求比核裂变低;真正用于发电标准预计 2030 - 2035 年间形成,与核裂变标准体系有十年差距[31] - **中国聚变公司项目**:托卡马克装置 3 号升级改造进行中,后续关注中心磁体加工钢超导材料招标,确保 2027 年总装完成;其他项目如能量极点二代机型和新奥公司高温超导装置也在推进[33] - **超导材料在其他系统应用**:在真空室、电源等系统方面低温与高温超导无显著差异,各系统需达到商业化水平实现整体功能[35] - **电气设备供应**:中国电气设备供应能力强,参与核聚变项目玩家众多[36]
全球超高温 (UHT) 乳制品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5-20 17:04
行业概述 - UHT乳制品采用超高温灭菌工艺,在135°C至150°C下加热2-5秒后迅速冷却,无需冷藏即可保存6-12个月 [1] - 2031年全球UHT乳制品市场规模预计达1831.2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3.2%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生产商(雀巢、达能、伊利、蒙牛、Lactalis Group)合计占据29%市场份额 [5] - 主要厂商还包括Arla Foods、FrieslandCampina、Fonterra等17家企业 [1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UHT工艺显著降低腐败率,利乐包装和PET瓶技术可保持风味与营养价值 [9] - 可回收包装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低温运输节省能源成本 [9] 市场挑战 - 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偏好新鲜乳制品,植物基替代品(如燕麦奶)抢占健康消费市场 [10][11] - 美国消费者认为UHT牛奶口感与营养劣于冷藏牛奶,初始设备投资成本高昂 [11] 产品与渠道分布 - 产品类型涵盖超高温牛奶、奶酪及其他品类 [12] - 销售渠道分为线上与线下,重点关注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市场 [12] 数据来源 - 数据由QYResearch基于2024年头部企业调研得出,涵盖产能、销量及价格等指标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