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全媒头条·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大河奔流勇争先——河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出彩篇章
新华社· 2025-04-30 00:20
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6.36万亿元,增长5.1%,一季度增长5.9%,实现"开门红" [1] - 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以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生猪约2000万头 [2][4]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食品产业实现由"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转变,预制菜、火锅食材、休闲食品等产业集群活力迸发,涌现牧原、锅圈食汇、卫龙、蜜雪冰城等全球知名品牌 [4] - 智能制造引领优势产业升级,盾构装备、起重设备、人工钻石、客车销量全球第一 [4] -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10.6%,服务业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5] - UU跑腿搭建"智慧超脑体系平台",提供超100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服务230多个大中城市 [4] - 河南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累计为397万家注册企业放款1.69万亿元 [4] 交通枢纽与物流网络 - 高速公路里程即将突破一万公里,铁路运输3小时内覆盖全国53%以上人口,航空运输2小时内覆盖全国87%以上人口 [7] - 55条全货机航线通航29个国家,中欧班列(郑州)辐射欧洲、中亚、东盟等140多座城市 [7] -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2042.6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8] - 机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42.6%、3.9%,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分别增长9.6%、6.6% [8] 消费与旅游业 - 一季度接待游客2.9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5.73亿元,分别增长5.3%、4.8%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0.54亿元,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7] - 胖东来、清明上河园、洛邑古城等成为热门消费和旅游目的地 [7]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水质稳定Ⅱ类以上 [9] -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1270平方公里,丹江口库区周边石漠化治理达100万亩 [9] - 2024年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达86.1%,高于国定目标10.5个百分点 [9] - 焦作博爱下期城村生态修复后栽植果树、花木14万株,三门峡黄河生态廊道带动乡村成为"网红"打卡地 [9]
研判2025!中国水利工程建筑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9:42
文章核心观点 水利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水利事业日益壮大,行业受政策推动发展,产业链清晰,竞争格局呈现高门槛特征,未来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地域均衡及国际市场拓展 [1][10][24] 各部分总结 概述 - 广义水利工程是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工程,包含防洪、灌溉等项目涉水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堤、坝等,如今码头、航道等归交通部门,污水处理归市政工程 [2] - 按工程项目分防洪、农田水利等工程,按建筑物功能分挡水、泄水等建筑物 [3] 市场政策 - 我国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法规,推动重大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5] - 2023 - 2024年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水价机制改革、水产养殖模式推广等内容 [7] 产业链 - 行业上游包括建筑材料、水电设备、输水管道供应商,中游为水利工程建筑企业,下游包括政府部门、城投公司、港口企业等使用方和运营者 [8] - 政府部门主导水利工程建设,城投公司是重要投资者和运营者,港口企业是涉及港口水利工程的需求方和运营方 [8] 发展现状 - 2023年我国水利施工在建项目数达41014个,同比增长0.82%;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达54797亿元,同比增长26.81%;水利建筑工程投资额完成9089亿元,同比增长7.03% [1][10] 竞争格局 - 整体格局:我国水利工程建筑行业准入门槛较高,截至2025年3月,水利一级以上施工企业304家,特级资质企业36家,这些企业承接大量国家级和大型水利工程,发挥引领作用 [12] - 代表企业分析: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具备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能力的央企建筑集团,有多项施工资质,参与众多国内外水利、电力工程建设 [17][18]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铁建旗舰企业,有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承建国内外水电工程260多项,多项工程获荣誉 [20] 发展趋势 - 未来水利工程建筑注重生态保护,确保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河流治理考虑生态设施建设 [24] - 中西部地区水利工程投资力度加大,建设需求释放,成为市场增长新引擎,推动行业地域分布更均衡 [24] -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水利工程建筑企业将参与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24]
“新白泉”有望“五一”揭开面纱
齐鲁晚报· 2025-04-28 05:12
白泉生态保护项目景观湖基本完工。 近日,白泉生态保护项目迎来新进展,预计五一假期向市民开放。自2012年白泉泉群规划建设方案获批,历 经十余年,白泉生态保护项目终迎收尾。白泉新貌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文/片石晟绮济南报道 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取水点完成提升改造 4月24日,记者在济南东站片区的白泉生态保护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绿化养护和 设施调试工作。园内景观湖、仿古廊亭、休闲广场及儿童乐园等已基本完工。园区整体环境清新雅致。 此外,白泉取水点同样完成了提升改造。泉池周边垒砌了山石景观,泉水从泉池中央的假山上喷涌而出。 泉池的西侧的山石下方设置了两处接水口,不少市民正在此处打水,"原来这里只有两个水管,周围都是土 路,现在经过改造,接泉水更方便也更卫生了"。 白泉生态保护项目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济青高速以南、白泉南街以北,占地面积达222亩。"此前白泉泉群 较为分散,基本埋没在荒地当中,目前园区通过疏浚和连通现有水道,对这一片区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独具 特色的水景系统。"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现阶段,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泉池修葺、水系整理、绿化提升 及设施优化,"园区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配备2 ...
吉视传媒闪耀CCBN展会:科技领航,开创生态保护与数字传播新纪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3:25
人工智能与智慧化应用 - 公司在数据要素领域提供六大服务和三大产品,包括数据流通、数据场景、数据资产、可信数据空间、产业人才培养、数据生态服务,以及AI智能数据价值挖掘平台、数据资产价值管理平台、数字存证平台 [2] - 在算力建设方面,公司与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智算云腾科技合作,按需建设稳定算力与弹性算力基础设施,赋能智慧广电、文化、政务、教育、金融等领域 [2] - 公司采用"大模型+小模型"协同架构,推出"3+4"智元矩阵战略,包括智元数智云平台、内容安全智脑、智元AI一体机三大核心产品 [3] - "吉视智能修复系统"与"吉视媒资内容智能审核系统"已成熟应用,分别针对老旧影片修复和内容智能审核 [3]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 - 公司展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整合卫星遥感、巡航无人机及近3万台野保相机,覆盖1.41万平方公里区域,实现全天候超清实时监测 [5] - 系统AI算法识别东北虎、东北豹个体准确率超90%,累计存储有效视频1500余万条,涵盖百万次野生动物活动记录 [5] - 野生东北虎数量从27只增至70只,东北豹从42只增至80只,分布范围覆盖公园全境80%以上区域 [5] - 东北虎豹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在国内外平台设立近20个账号,发布短视频1700余条,其中"狐假虎威"播放量突破1600万次 [7] - 通过"云游东北虎豹国家公园"4K超高清慢直播等形式向全球展示生态全景 [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深化个体识别算法优化,开发动物自动跟踪及视频流预警切换功能,树立"AI+生态保护"技术标杆 [7] - 计划与全球自然保护机构合作,推动东北虎豹成为世界级生态保护符号 [7]
“桃花第一村”绽放记
人民日报· 2025-04-23 05:52
4月的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278亩桃林进入盛花期,许多游客来到村里的桃花源景区,赏花、拍 照。咖啡车、小吃摊、写真拍摄……景区丰富的商业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多元旅游体验。 "2002年,首届桃花节就在我们村举办。但那时村容村貌差,村里对发展旅游也没有统一规划,此后10 多年桃花带来的实际收益并不大。"边巴说。 变化发生在2014年。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嘎拉村开始进行村居环境治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统一经 营桃花林,以"整村推进、村景合一"的思路打造"桃花村"品牌。随后,桃花节一年火过一年——从嘎拉 村的活动,逐步升级成为林芝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文化节。嘎拉村也成了当之无愧的"桃花第一村"。 "这片桃林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我们也认识到,这更是'生态饭'。"村委会副主任尼玛多吉说,嘎拉 村实施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划定了生态红线,禁止乱砍滥伐,对1200多株野生桃树的保护也愈发细 致。 近年来,嘎拉村每年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选取本土桃树品种进行补种和移栽。"要让这片桃林越长越 茂密,让美丽的桃花年年绽放。"这是边巴和村民们共同的信念。 穿行在游客之中,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回忆起20多前的决定,很是自豪——那时,村 ...
【活动】来低碳小岛,解锁世界地球日主题装扮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4-17 16:34
地球日主题内容 - 文章以世界地球日为主题 强调地球与自然生态的重要性 [3] - 通过自然意象如苔藓 藤蔓 蝴蝶等展现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5] - 描述地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形成坚实的生态网络 [6] - 强调地球的浪漫在于所有生命共同书写的存在史诗 体现生命轮回的永恒性 [8] 自然意象表达 - 使用"苔藓像折叠的山脉"等比喻手法展现微观自然景观 [4] - 通过"藤蔓问蝴蝶扇动翅膀"等拟人化描写表现生态互动 [5] - 以"人类是丛林的小小见习生"体现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从属地位 [6] 广告信息 - 文章末尾明确标注为广告内容 [10]
广东生态持续向好:湛江红树林单点记录20只勺嘴鹬,创近四年新高
南方农村报· 2025-03-25 17:35
广东生 态持续 创近四 年新高 广东生态持续向 好:湛江红树林 单点记录20只勺 嘴鹬,创近四年 新高_南方+_南 方plus 向好: 湛江红 树林单 点记录 20只勺 嘴鹬, 近日,广东省科 学院动物研究所 调查人员在广东 湛江红树林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雷 州附城片区滩涂 记录到20只勺嘴 鹬。 记者了解到,全 国勺嘴鹬越冬同 步调查湛江站的 历史最大记录是 43只,而近5年 来同步调查数量 基本在28-35只 之间,均为多个 监测点统计。本 次单点记录达20 只,是广东省近 四年来单日观测 记录最高的一 次,凸显湛江生 态持续向好,鸟 类种群不断恢复 扩大,成为我省 生态保护成果的 鲜活例证。 "我们能看到这 群勺嘴鹬也是 个'意外' 。 "广东 省科学院动物研 究所调查人员表 示,当天,他们 正例行用单筒望 远镜扫视鸻鹬类 进行物种识别和 数量记录时,两 只独特的小身影 意外闯进镜头 里,它们长着呈 铲形的黑嘴,觅 食时用勺子一样 的嘴在水下或淤 泥中左右扫动觅 食,因吃的专注 也不抬头,在鸻 鹬类群中尤其突 出,经鉴定为勺 嘴鹬。 随着镜头移动, 从2只、5 只、 12 只……有20 只。它们或分散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