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ARP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2025年春季策略-核心资产的春天
2025-03-03 11: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中信证券、港股和 A 股市场相关公司 、宁茅 49 家龙头股、港股 18A 上市公司、中国创新药企业、美的、顺丰控股、新铝时代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策略与心态转变**:机构投资者放弃杠铃策略转向持续进攻和持有,信心修复从科技领域向经济领域扩散,市场出现高切低切换,顺周期板块表现优于传统红利板块,反映投资者心态积极,以成长为导向[2][6] 2. **核心资产投资价值**:看好中国新核心资产接力,核心资产是关注重点,A 股若走出指数化行情需龙头核心资产实现盈利和估值双重提升,约 30%传统核心资产公司已走出经营拐点[2][3] 3. **港股市场情况**:港股行情处于早期阶段,互联网龙头、半导体 AI 应用及汽车公司等相较海外同类企业存在估值折价,18A 创新药公司筹码基本出清,具备投资机会;港股有望迎来更多中国优质资产上市,互联互通机制深化推动其长期活跃[4][18][23] 4. **A股市场挑战与机遇**:A股面临配置型持仓转向港股的减量市场挑战,但传统核心资产筹码基本完成清洗,春季潜在风险是美国对华限制加强,也是检验全面修复的试金石[2][5] 5. **估值体系变化**:中国资产估值体系已基本回归常态,恒生科技指数的 PB 和 ROE 水平逐步匹配,全球市场估值水平趋于正常,后续提升中国资产估值需依赖 ROE 持续提升[10][11] 6. **GARP 策略回归**:GAP 策略有望接力当前极致追求弹性的进攻风格,回归需政策支持、经济稳健和盈利增长等条件,当前市场情绪不卑不亢为其提供良好环境[2][25][26] 7. **行业发展情况**:制造业中工程机械、锂电池、光伏等出现不同阶段变化;科技领域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已走出产业趋势;消费和医药细分行业截至 2024 年三季报尚未出现明确拐点[16] 8. **核心资产筛选**:新赛道需筛选具备千亿美金市值潜力的公司,传统赛道部分机构重仓股进入经营周期触底反弹阶段,需进行结构筛选;梳理公司稳态,结合竞争力和财务表现筛选股票纳入核心新资产 30 推荐[13][14] 9. **AH 折溢价率**:近期港股快速上涨使 AH 折溢价率回落至过去五年来最低水平,长期来看 AH 折溢价将逐渐收敛,目前 A 股重新体现出明显配置吸引力[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技术驱动趋势**:技术驱动的趋势本身不能简单作为投资主要驱动力,只能推动第一波修复,体现在民企相对于央企走势差异收敛和改变市场对科技信息的信心[8] 2. **美国对华限制影响**:需关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优先投资政策及其落实节奏、半导体领域进一步出口禁令和限制;贸易摩擦超预期爆发港股或有 10%左右回撤,更严苛投资禁令或造成更大波动,但 2025 年港股战略性地位上升,波动对 A 股影响有限[12] 3. **中国创新药行业变化**:中国创新药行业通过 license out 方式出现积极变化,2024 年药企出海资产单笔首付款均值同比提高 80%,中国资产在全球交易总金额占比突破 30%,AI 技术渗透加速[22] 4. **当前经济基本面及资金面变化对 GARP 策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不能再按两位数来看,A股 短期内难有大规模持续资金流入,资金筹码结构更重要;经济好转只是时间问题,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对经济已有不同解读是改善迹象[28] 5. **A股市场筹码结构及外资流入情况**:自 2024 年四季度以来,A股 分离定价特征明显,活跃资金掌握定价权且偏好高弹性股票,主动型股票基金配置盘转向港股,交易盘大概率完成减配,最近五周外资有四周净流入,核心资产估值吸引力会增加[29] 6. **政策、盈利以及市场环境对 GARP 策略催化作用**:政策肯定价值投资并增强信心;盈利方面 30%传统核心资产已走出经营拐点,新资产不断扩容;情绪方面市场情绪不卑不亢,过度亢奋情况将好转[31] 7. **行业配置方向**:选取科技领域(国产算力与端侧 AI、高能量密度能源载体、创新药领域)和观察供给侧发力方向进行行业配置;关注电解铝、钢铁面板、新能源、消费互联网、软件运营型企业、乳制品、大众餐饮等行业[32][34] 8. **供给侧改革举措**:包括碳排放控制、提高采购质量、优化员工社会保障、清退竞争性补贴、降低出口退税等,旨在抬升工业部门成本曲线,加速出清和淘汰低效低质产能[33] 9. **消费补短板措施**:社会保障以旧换新政策受期待,希望消费补贴扩展到服务业,更重要的是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等长效改革举措,可选消费领域关注乳制品、大众餐饮及相关供应链服务企业[36] 10. **未来市场行情预期**:港股和 A 股已完成估值体系正常化,未来市场上涨需建立在供给侧反内卷、消费侧反通缩以及科技领域突破基础上,持续被低估且具有利润弹性的核心资产将成为上涨原动力[35] 11. **未来市场调整看法**: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调整,高波动板块股票机会不大,真正机会是过去 3 - 4 年持续被低估且具备千亿美金市值潜力的核心资产公司,其利润弹性将带动市场向上[37]
晨报|春季策略:聚焦中国核心资产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3 08:24
中国核心资产与春季策略 - 政策在科技、经济、信心修复三大领域发力,美国对华限制成为春季市场最大挑战但也是信心修复试金石[1] - 中国新赛道孕育千亿美金市值潜力的新核心资产,传统赛道龙头中30%公司出现经营拐点[1] - 港股行情处于早期阶段,A股核心资产加速出清,GARP策略或接力极致弹性策略[1] - 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制度优化三大视角下甄选"新核心资产30"组合,科技、工业、消费板块分化将显著[1] 两会政策与主题投资 - 两会政策导向强化,市场关注点向消费等低位主题切换,科技板块催化反应钝化[2] - 悦己经济、半导体国产化、固态电池三大主题受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更受青睐[2] - 流动性指标显示科技主题热度或回落,国产半导体扩产周期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为关键催化[2] 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显示回调压力释放,出口强劲反映估值基本合理[5] - 中美利差和风险溢价模型显示短期汇率中枢分别为7.50和7.35,仍有贬值压力[5] - BEER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区间为7.3-7.4,短期内或于7.20-7.35震荡[5] 制造业与PMI数据 - 2月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上方,1-2月均值优于2024年,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6] - 非制造业PMI受建筑业季节性回升带动,基建实物工作量差距缩小预示复工加速[6] - 以旧换新政策、关税预期抢出口、专项债集中使用为经济短期表现的主要驱动力[6] 美股与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美国重型机械、整车制造、运输及可选消费零售业[7] - 美股2024Q4财报超预期幅度下降,2025年业绩预期持续下调,基本面预期恶化[7] - 医疗保健、服务消费、券商资管、传统电信及公用事业为短期避险领域[7] 固态电池与新能源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批量装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技术路线逐步明晰[15] - 2025年为半固态电池放量、全固态技术路线收敛的关键年,电池、材料、设备、资源端存投资机会[15] 消费与白酒行业 - 地产企稳、服务消费补贴预期、融资放宽催化消费板块反弹,2025年修复机会明确[17] - 白酒行业处于第三轮周期筑底阶段,头部名酒企业如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具配置价值[18] AI与算力产业链 - DeepSeek开源推动算力平权,R1模型理论毛利率达85%,国产算力链支撑AI应用发展[20] - 阿里未来三年3800亿元Capex拉动国产算力半导体增量,AI芯片、服务器存储芯片为核心受益环节[28][29] 氢能与能源政策 -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弱化煤炭增产表述,氢能领域推进管道输氢试点,绿氢产业化加速[30] 模拟芯片与电子产业 - 模拟芯片行业进入整合期,国内头部厂商通过内生外延加速平台化[26] - 华为2025年智能终端创新聚焦鸿蒙PC、折叠手机及中低端机型,供应链升级机会显著[27] 物联网与通信技术 - 端侧AI、机器人、车载5G模组为物联网三大驱动力,国产厂商全球市占率优势显著[24] - 液冷快插接头UQD市场空间2027年达82亿元,2025-2027年CAGR为38%[23]
春季策略|中国核心资产的春天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9:02
市场心态与结构变化 - 市场出现从高波动向低波动板块切换但方向多元化 消费 部分顺周期及钢铁等受益供给侧反内卷政策的板块表现优于红利防御板块 [3] - 投资者心态已从熊市过渡至牛市 杠铃策略动摇 红利板块反弹时出现调仓性卖盘 [3] 信心修复与估值回归 - 信心修复从科技领域逐步扩散至经济领域 DeepSeek改变长期宏观叙事 政策及房地产等问题被视作短期周期性疑虑 [5] - 恒生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及沪深300指数PB-ROE框架已回归全球主要股票指数正常分布范围 [5] - 民企估值折价持续修复 央企50指数相对民企50指数超额收益从2022年高点47.1%和60.2%回落至25.9%和23.3% [5] 政策预期与方向 - 预计两会政策在科技创新 供给侧反内卷和需求侧扩内需三大方面推进 [6] - 科技政策涉及AI+行动 机器人及低空经济 供给侧政策包括双碳约束 采购提标 取消部分出口退税及鼓励并购重组 需求侧政策涵盖完善社会保障 消费补贴扩至服务业及稳住楼市股市 [6] 外部风险影响评估 - 4月起美国对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提升 涉及贸易政策调查 投资政策备忘录落实及半导体出口限制 [8] - 历史数据显示贸易摩擦关税落地带来约10%回撤 半导体限制情绪打击更大但市场已有预期 投资禁令可能造成较大波动但短期推出概率低 [8] 新老资产发展态势 - 新核心资产具备千亿美金市值潜力 细分赛道包括云端算力芯片 端侧计算芯片 存储芯片 先进制程 先进封装 半导体设备 数据中心及通信网络设备 云厂商 AI软件 高能量密度电池及传感器 [10] - 传统核心资产中约31%公司走出经营拐点 45%仍处下行周期 14%延续高景气 10%属稳健发展型 [10]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全球市值占比仅5.2% 处于2004年以来23.6%分位 远低于2015年移动互联热潮时9.1%的峰值 [13] - 2004-2024年港股贡献全球增量市值5.5% 过去5年仅0.2% 行业层面互联网存在估值折价 半导体及AI应用存在市值差距 汽车相对特斯拉隐含智能化估值差异 创新药公司管线优势扩大且筹码出清 [13] A股与港股资金配置 - A股核心资产配置吸引力显现 宁组合估值分位与恒生科技相当 茅指数及万得金仓100指数估值分位更低 [14] - 具备港股通权限的主动型公募持有港股占比达28.5% 配置型持仓向港股迁移意味着A股核心资产筹码出清处于最后阶段 [14] 投资策略更迭 - GARP策略可能接力极致弹性策略 需满足政策支持 经济亮点 盈利增长 资金增量及情绪理性五大条件 当前条件正陆续兑现 [16] - 经济出现结构性好转 新兴行业景气持续爆发 传统行业核心资产经营拐点显现 绩优成长股持仓出清接近尾声 [16] 新核心资产组合构建 - 科技板块聚焦国产算力 端侧AI 高能量密度能源载体及创新药四大方向 [18] - 供给侧政策通过淘汰低质产能促使优质产能利润回流 重点关注铝 钢铁 面板及新能源产能优化 [18] - 消费板块关注消费互联网 乳制品 大众餐饮 餐饮供应链及酒店等行业 [19] - 新核心资产30组合包含14家新科技赛道公司及16家传统核心资产公司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