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调查
搜索文档
商务部连发两号公告,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进行反制
第一财经· 2025-09-25 22:38
反倾销立案调查 -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25日起对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碧根果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调查依据为初步证据显示进口碧根果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出口销售,存在倾销行为 [1] - 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数量大幅增长,价格呈下降趋势,对中国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造成削减和抑制,导致国内产业遭受实质损害 [1] - 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3] - 调查通常应在2026年9月25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3] 调查产品范围与程序 - 调查产品为鲜或干的碧根果,英文名称Carya illinoensis,税则号为08029990,该税则号项下其他产品不在调查范围 [4] - 利害关系方应于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调查 [4] - 商务部将采用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在登记截止后10个工作日内发布调查问卷 [5] - 调查问卷涵盖国外出口商或生产商、国内生产者及国内进口商,要求提供公司结构、产品销售、经营财务等信息 [6] - 利害关系方不如实反映情况或严重妨碍调查的,商务部可根据已获事实和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6] 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25日起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1][2] - 调查针对墨西哥政府拟对中国等非自贸伙伴的产品提高进口关税税率的提案,该措施将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利益 [1][7] - 被调查措施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服装、塑料、钢铁、家电、铝、玩具、家具、鞋类、皮具、纸及纸板、摩托车、玻璃等产品类别 [7] - 该案应当自立案决定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不超过3个月 [7] 调查立场与原则 - 调查机关在掌握充分证据的基础上依法自主发起碧根果反倾销调查,因中国碧根果产业集中度低、涉及种植者多 [3] - 中方认为墨西哥单边加税举动会损害相关贸易伙伴利益,影响墨营商环境确定性,降低企业投资信心 [7] - 调查将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欢迎各利害关系方积极参与,商务部将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 [7][8]
商务部对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碧根果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商务部网站· 2025-09-25 20:45
立案调查核心依据 - 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八条,在未收到书面申请但掌握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决定立案调查 [1] - 初步证据显示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碧根果存在倾销,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出口销售 [1] - 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数量大幅增长,价格呈下降趋势,对中国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造成削减和抑制 [1] - 中国国内碧根果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且损害与自墨西哥和美国进口产品的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 调查基本信息 - 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自2025年9月25日起开始 [1] - 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 -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更长以评估损害情况 [1] - 调查通常应在2026年9月25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16] 被调查产品范围 - 调查产品为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鲜或干的碧根果,也称为美国山核桃或薄壳山核桃 [2][3] - 产品英文名称为Carya illinoensis,包括鲜碧根果或经挑选、干燥等工艺制成无论是否去壳或去皮的主要供人类食用的坚果 [4] - 产品主要用途为生食、炒食、制作点心或提取油脂 [5] - 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08029990项下,但该税则号项下其他产品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内 [5] 调查程序与利害关系方义务 - 利害关系方应于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 [6] - 登记需通过"贸易救济调查信息化平台"提交电子版本,并根据要求提交内容相同的书面版本 [7] - 商务部将采用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调查,通常在登记截止后10个工作日内发布调查问卷 [12] - 利害关系方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完整、准确的答卷,包括调查问卷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13] - 利害关系方如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或以其他方式严重妨碍调查,商务部可根据已获得的事实和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15] 信息提交与公开 - 利害关系方在调查过程中提交评论意见、答卷等,需通过信息化平台提交电子版本并按要求提交书面版本 [14] - 利害关系方可请求对提交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但需说明理由并提供非保密概要 [14] - 利害关系方可在商务部网站下载或到指定查阅室查找、阅览、抄录并复印案件公开信息 [10] - 利害关系方可于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就调查产品范围、被调查国家及其他相关问题向商务部提交书面评论 [11]
靴子落地,欧盟对国林科技乙醛酸产品征收57.3%反倾销税,较初裁下调118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3:01
反倾销调查结果 - 欧盟委员会公布对原产于中国乙醛酸产品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结果 新疆国林新材料有限公司被征收57.3%反倾销税[1] - 终裁税率较初裁175.8%临时反倾销税大幅下调118.5个百分点[1][2] - 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未来五年[2] 对公司业务影响 - 公司出口至欧盟乙醛酸产品营业收入占比极低 2024年占比3.50% 2025年上半年占比1.27%[3] - 征税不会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3] - 自初裁后部分欧盟客户因高额关税停止进口产品 仍有部分客户选择继续合作并承担较高关税[3] 公司应对措施 - 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并持续降本增效[1] - 持续开拓欧盟以外销售市场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1][3] - 积极开拓乙醛酸国内及国外市场 努力提升产能利用率[4] 调查过程 - 调查由欧盟企业WeylChem Lamotte SAS于2024年6月10日申请 欧盟委员会于同年7月25日正式立案[2] - 案件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2] - 初裁结果于2025年3月24日公布 公司当时被采取175.8%临时反倾销税[2]
四维图新:关于反倾销调查等事项请以政府有关部门发布为准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7:44
公司回应 - 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反倾销调查等事项的提问 表示相关信息以政府有关部门发布为准 [1]
半导体行业_关于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的思考-Semiconductors-Thoughts on Analog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2025-09-23 10:37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半导体行业 特别是模拟芯片领域[1][3][8] * 主要涉及公司包括德州仪器(TXN) 亚德诺(ADI) 安森美(ON) 芯科实验室(SLAB) 恩智浦(NXP) 英飞凌 意法半导体 格罗方德 微芯科技 等[10][11][35] 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商务部对美制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指控美供应商存在300%以上的倾销幅度[3] * 调查范围是采用40纳米或更大工艺技术的模拟芯片 具体为商品接口IC芯片和栅极驱动IC芯片[4] * 分析认为即使在最坏情况下 对模拟芯片公司的财务影响也微乎其微 整个行业在CY26的风险收入/EPS均低于1%[1][5][11] * 德州仪器和亚德诺是该领域的市场份额领导者 但其风险收入相对于总收入的占比微不足道[5][10] * 德州仪器在美国的接口/栅极驱动器芯片定价分别为$0.876/$1.383 而对中国的出口价格为$0.218–$0.248 暗示倾销幅度达302%–459%[6] * 主要担忧是标题风险和波动性 半导体继续充当地缘政治谈判筹码 本地化压力没有缓解迹象[6][10] 其他重要内容 * 美国在中国相关芯片进口中的份额和数量持续增长 从2022年的48%(11.59亿颗)增至2024年的62%(15.9亿颗)[13] * 受调查产品的平均进口价格持续下降 从2022年的¥3.36/颗($0.50)降至2024年的¥1.62/颗($0.23)[16] * 相关接口芯片市场在22-24年的两年复合年增长率为下降10.6% 栅极驱动器市场同期下降10.2%[19][24][28] * 摩根士丹利对该行业持“吸引”观点[8] * 方法论是使用JSSIA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的数据 参考Gartner的市场份额数据 并将风险敞口传导至CY26 EPS[12]
为何是模拟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0 09:55
反倾销调查背景与范围 - 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博通、德州仪器、安森美和亚德诺半导体的40nm及以上工艺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申请方指控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2] - 此次调查是中国首次针对美国半导体具体品类及龙头企业发起贸易调查 标志着芯片争端从高端GPU和先进制程逻辑芯片扩展至模拟芯片领域 [2] 模拟芯片行业地位与市场 - 模拟芯片在电子产业链中扮演"神经与血管"角色 应用于电源管理、信号转换、传感器接口、汽车和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 [3] -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794.33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为280亿美元(约2000亿元人民币) 占全球份额近三分之一 [3] - 全球模拟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2029年间增长171.2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4.6% [6] 倾销行为证据与影响 - 2022-2024年美系模拟芯片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比例持续上升 分别为47.81%、53.06%和62.14% 年均比重达54.34% [4] - 进口数量从2022年11.59亿颗增长至2024年15.90亿颗 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长37.13% [5] - 平均价格从2022年3.36元/颗持续下降至2024年1.62元/颗 累计降幅达51.77% [5] - 国内厂商被迫跟进降价 2024年同类产品加权平均价格较2022年累计下降27.38% [5] - 国内产业遭受实质性损害:2024年较2022年人均工资减少5.37% 劳动生产率下降27.41% 库存量上升21.39% 开工率下降且处于低位 税前利润从2023年起转为严重亏损且2024年亏损额进一步增加7.05% [6] 受调查美企业务影响分析 - 德州仪器约20%收入来自中国客户 产品覆盖电源管理IC、信号链、MCU等 若贸易措施导致售价提升 其市场份额和定价将面临显著压力 [10] - 亚德诺半导体2024财年对华收入占比约22-23%(约21-22亿美元) 产品集中于工业与车规链条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 价格波动将在车规链中放大 [10] - 安森美核心业务为功率器件和图像传感器 SiC产品线2024年贡献总收入约60% 中国是其重要增长市场 [11] - 博通2024财年对华收入占比20%(含香港) 较2023财年32%下降 但其业务高度多元化 模拟芯片仅为边缘业务 实际受冲击有限 [11] 本土厂商现状与市场反应 - 反倾销调查消息带动A股模拟芯片板块全线走强 圣邦股份、上海贝岭、纳芯微、思瑞浦等企业股价涨停 板块情绪显著升温 [14][15] - 圣邦股份2024年营收33.46亿元(同比增27.96%) 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81.95%) 电源管理产品占比61.7% 毛利率中枢维持在50%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比达27.90% [16] - 纳芯微2024年营收19.6亿元(同比增49.53%) 毛利率32.33%(同比下降6.17个百分点) 聚焦隔离器、栅极驱动器和电流传感器产品 [17] - 上海贝岭2024年营收28.18亿元(同比增31.89%) 毛利率27.39% 拥有4,793款可销售产品 [17] - 思瑞浦2024年营收12.20亿元(同比增11.52%) 毛利率48.19%(同比下降3.5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占比达47.32% 车规级产品已推出200余款 [18] 行业战略意义与发展阶段 - 反倾销调查为本土厂商提供竞争窗口期 国内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量的突破与质的追赶"阶段 新能源车、储能和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旺盛 是国产替代的最佳切入点 [13][18] - 此次事件标志着中美芯片摩擦进入全链条博弈阶段 先进制程与基础芯片成为双重焦点 [20]
反倾销调查背后:四家芯片大厂倾销幅度达300%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04:11
反倾销调查背景 - 商务部宣布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产品包括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涉及德州仪器 亚德诺 博通 安森美四家美国厂商 [2] - 调查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 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对国内相关产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3] - 调查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产业协会提出 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4] 倾销行为影响 - 美国四家厂商对华相关产品进口价格整体平均降幅超50% 部分细分产品价格降幅突破55% 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4] - 低价进口产品导致国内部分领域陷入严重价格战 压低和抑制国内产品销售价格 造成国内产业毛利率低 开工率低等问题 [4][5] - 2023年期间德州仪器 亚德诺都曾下调中国市场的芯片价格 国内厂商为竞争出货纷纷跟进 [5] 市场与产业现状 -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794.33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超过280亿美元 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模拟芯片主要分为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两大类 使用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为主 130nm 180nm是主流工艺 [8] - 海外模拟芯片龙头普遍采用IDM模式 国内厂商主要采用Fabless模式 交由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等晶圆厂代工生产 [8] 国产替代进展 - 反倾销调查有望遏制不正当竞争 为国产芯片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推动相关产品加速国产替代和行业良性发展 [6] - 中芯国际表示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 国内产品正处于加速占领市场阶段 [8] - 国内已崛起圣邦股份 思瑞浦 杰华特 纳芯微 南芯科技等行业龙头厂商 [8] 企业表现与成长 - 2024年上半年A股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321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约30% 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 [9] - 34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中六成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营收增长企业包括希荻微 思瑞浦 纳芯微等 其中希荻微 思瑞浦 纳芯微等同比增长超过30% [9] - 圣邦股份2024年营收达到33亿元 净利润超过5亿元 市值从2017年上市时的25.76亿元增长至超500亿元 [9] 行业发展趋势 - 模拟芯片行业增长依赖SKU数量(料号) 产品线多营收就会提升 行业存在较大收并购机会 但考验收购方管理层的资本运作和整合能力 [10][11] - 国内厂商需要在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上下功夫 系统客户不一定把价格作为唯一采购标准 [11] - 美国对华芯片政策重点限制先进制程出口 而中国主要发展成熟制程芯片产业 [11]
欧盟对华烷基磷酸及其钠盐发起反倾销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1:33
事件概述 - 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烷基磷酸及其钠盐发起反倾销调查 [1] - 调查申请由欧盟企业LANXESS Deutschland GmbH于2025年8月7日提出 [1] - 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9月18日发布公告 [1] 涉案产品信息 - 涉案产品为烷基磷酸及其钠盐 [1] - 涉案产品的欧盟CN编码为29314980,TARIC编码为2931498060 [1] - 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涉案产品的TARIC编码为2931499090 [1] 调查时间范围 - 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1] - 本案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 [1] - 本案初裁预计将于7个月内作出,最长不超过8个月 [1]
巴西对华丙烯酸发起反倾销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1:25
事件概述 - 巴西官方对原产于中国的丙烯酸发起反倾销调查 [1] 调查发起方与依据 - 调查由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起 [1] - 调查应巴西国内企业BASF S/A于2025年4月30日提交的申请而启动 [1] - 官方公告为2025年第70号公告 [1] 调查产品与范围 - 涉案产品为丙烯酸,对应南共市税号2916 11 10 [1] - 倾销调查期覆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 [1] - 损害调查期覆盖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 [1] - 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1]
德媒称,欧洲拒绝了特朗普,要求联合对中国征收100%关税的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20
特朗普对北约及中国的贸易政策主张 - 要求北约成员国全面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作为美国实施制裁的前提条件 [1] - 建议北约对中国商品征收50%至100%的高额关税 声称此举可迅速结束俄乌冲突 [1] - 鼓动欧洲盟友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 表面理由是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 [3] 欧盟对特朗普提案的拒绝及原因 - 七国集团财长会议集体否决美国对华加征高关税的提议 [5] - 欧盟拒绝原因包括美国已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15%关税 并要求欧盟承担13500亿美元军费 [6] - 高关税措施违背WTO规则 欧盟倾向于采用精准反规避工具而非全面关税战 [6] - 欧盟内部既无法律依据也无政治共识支持极端贸易措施 [6] 中美贸易博弈现状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 反制美国科技封锁 [5] - 美国F-35战机升级项目因稀土供应问题延期五年 暴露对中国稀土的高度依赖 [5] - 中美即将举行第四轮贸易谈判 美国谈判筹码所剩无几 [5] 地缘政治经济影响 - 美欧在对华政策上出现分歧 反映西方阵营内部矛盾加剧 [6] - 中俄能源合作自2009年开始 持续16年的正常经贸往来被政治化解读 [1] - 特朗普提案意图迫使欧盟在对华贸易战中更加依赖美国 但未获响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