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搜索文档
韦东奕涨粉速度获世界纪录认证
券商中国· 2025-06-11 21:02
韦东奕抖音账号粉丝增长 - 北京大学研究员韦东奕开通抖音账号后粉丝数量突破2400万[1] - 72小时内粉丝增长1900多万 平均每分钟新增440个粉丝[3] - 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确认为"学术领域涨粉最快"的抖音账号[1][3] 涨粉速度对比 - 韦东奕账号涨粉速度在抖音平台排名第二 仅次于刘德华[3] - 刘德华2021年入驻抖音时24小时涨粉2000万 2天涨粉4000多万[3] - 目前刘德华抖音账号粉丝达7100万 作品点赞量4.8亿次[3] 社会影响力分析 - 韦东奕现象标志着学术明星在大众传播领域产生"现象级"影响力[3] - 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为该事件展现了"知识最深邃的魅力"[3] - 事件证明专注与才华在新时代传播方式下仍具震撼力[3] 传播时间节点 - 账号开通时间为6月4日 正值高考倒计时期间[3] - 仅凭4秒自我介绍视频即引发粉丝量"狂飙"[3]
韦东奕“下凡”抖音:当“数学之神”闯进赛博江湖,围观群众吵翻了天
搜狐财经· 2025-06-11 20:56
2025年6月,数学界"扫地僧"韦东奕一脚踏进抖音江湖,一条15字自我介绍视频炸出2000万粉丝。评论 区秒变"高考许愿池",考生们排着队刷屏:"韦神保佑!数学150+!""信韦神,不挂科!" 这届网友的脑洞,比微分方程还难解: "造神"还是"祛魅"?韦东奕的赛博人设崩塌战 有人质疑平台"造神",把韦东奕当高考节点流量密码;也有人反驳:"韦神"早就是民间野生图腾,抖音 不过给他盖了个"官方认证"。 正方辩手: 反方怼回去: "韦神"的赛博分身:从扫地僧到顶流爱豆,人设崩了? 韦东奕的账号,像一面"人性照妖镜",照出众生相: 结语:给"韦神"留条缝,别造神,也别"杀神" 算法阴谋论:4秒视频能爆?肯定是平台强推,不然怎么对得起"韦神"15万的百度指数? 学术商业化:数学家就该在实验室待着,出来混社交媒体,迟早被流量反噬! 群众基础论:从IMO金牌到"矿泉水+馒头"传说,韦神早就是"民间数学家",抖音不过是给他发了 个身份证; 辟谣刚需:与其让假账号编故事,不如真身下场打假,这叫"学术反黑第一线"。 滤镜爱好者:希望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一旦他发视频,就脑补"团队操控""人设崩塌"; 细节考古派:把他"公交 ...
有反转?美国教育部长称可能恢复对哈佛大学拨款,只要……
第一财经· 2025-06-11 20:12
美国高校与特朗普政府的资金争端 - 美国教育部长麦克马洪表示,如果哈佛大学等高校遵守美国法律,特朗普政府削减的联邦资金可能恢复 [1][3] - 特朗普政府此前冻结了哈佛大学总额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和6000万美元的合同款项,并威胁再削减30亿美元拨款 [4] - 哈佛大学已通过两起诉讼挑战特朗普政府的资金冻结和撤销国际学生招生许可的决定 [4][5] 哈佛大学的资金冻结影响 - 哈佛大学自4月14日以来收到957份资金冻结命令,涉及艾滋病研究8800万美元、生物威胁应对1200万美元、暗能量研究800万美元等项目 [5] - 超过12000名哈佛校友签署法律声明支持学校挑战政府决定,这是历史上单一学校规模最大的校友诉求 [5] - 尽管哈佛拥有可观捐赠基金,但联邦资金缺口仍可能影响科研项目和教师岗位 [6] 其他高校受影响情况 - 哥伦比亚大学已失去约4亿美元联邦资金,并宣布裁员180人,其认证地位也面临威胁 [7][8] - 18所美国高校支持哈佛大学的法律行动,认为终止资金对高校造成严重损害 [8]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打压藤校改变学术研究方向,如针对多元化和唤醒文化的研究 [8] 国际学生政策的影响 - 美国高校就读的国际学生超过100万人,许多人支付全额学费,是人才和学费的重要来源 [8] - 国际学生流失可能威胁美国人才生态,影响其在全球高教体系中的竞争力 [9] - 签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美国高等教育面临人才断层,削弱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建设 [9]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 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调整招生及管理政策,被视为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干预 [9] - 高校担心行政干预扩张会削弱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治理权力 [9]
有反转?美国教育部长称可能恢复对哈佛大学拨款,只要……
第一财经· 2025-06-11 18:43
麦克马洪表示,如果哈佛大学和其他高校改变政策,特朗普政府削减的联邦资金部分可以恢复。 当地时间10日,美国教育部长麦克马洪称,如果哈佛大学等高校遵守美国法律,特朗普对这些高校的资 金削减措施可能会被恢复。 "我的目标是,如果高校遵守美国法律并履行我们的期望,它们可以期待获得纳税人资助的项目。"麦克 马洪还透露,尽管与哈佛大学的法律纠纷仍在继续,但特朗普政府在与该校的讨论中"取得了一些进 展"。 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跨国法教授兼全球政策研究所联合主任杜明曾在哈佛法学院就读。他对第 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在国际学生和削减资金方面的发难,涉及不同的法律层面议题, 简单而言要判断这个"拨款"到底是"必须"还是一项"特殊权利";不过总体而言,包括在招收国际学生方 面,"如果有些事情被破坏之后是很难再重复的,这是拿整个美国在各方面的声誉在豪赌。" 美教育部长松口 4月14日,哈佛大学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进行大幅改革的要求。特 朗普政府随后宣布,冻结对该校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等。 5月26日,特朗普再度对哈佛大学发出削减资金威胁,称 ...
超级网红更迭时刻
36氪· 2025-06-11 18:35
新一代顶流崛起 - 韦东奕抖音账号6天内涨粉超2400万,创下抖音最快涨粉纪录,其4秒自我介绍视频点赞量超1400万 [1][4] - 影视解说博主@心中之城发布6条视频后抖音粉丝超1800万 [1] - 新一代顶流以精品、泛文化为标签,展现出与老一代网红不同的全新姿态 [1][3] 韦东奕现象分析 - 韦东奕的走红源于其"学术顶配、生活低配"的反差形象,被符号化为纯粹学术精神的代名词 [4][6] - 高考时间窗口和平台流量助推是其快速涨粉的重要因素,视频评论区成为"高考许愿池",相关留言超200万条 [7] - 韦东奕代表的反世俗、反功利的学术精神在当下短视频语境中具有稀缺性和穿透力 [9] 短视频内容生态升级 - 用户对内容质量及信息价值的要求提高,东方甄选和董宇辉的走红反映了这一趋势 [13] - 平台流量向知识、文化、科普类内容倾斜,如@来看苏吧和@逗比的雀巢等优质创作者获得关注 [13] - 抖音推出"抖音精选"子品牌,强调深度内容和质量导向,提出"算法向善"理念 [22] 平台战略调整 - 抖音通过推介顶流IP强化平台文化属性,如李子柒复出时被官宣为"百young非遗计划"首位宣推官 [22] - @心中之城和@韦东奕作为抖音原生内容领袖,具有极强的平台品牌绑定和IP价值 [24] - 平台需要新内容逻辑下的创作者代表来构建内容壁垒和核心竞争力 [24] 行业趋势变化 - 2024年被称为网红塌房元年,超过30位头部网红出现虚假编造、不当言论等问题 [3] - 内容市场整体走向精细化运营和深度运营,创作者需通过提升质量和深耕细分领域建立优势 [13] - 精品化内容能更好承载品牌调性,垂直化内容能更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15]
【8点见】“村超”被足协叫停?组委会辟谣
央视网· 2025-06-11 08:04
·2025高考全部结束,各地志愿填报时间陆续公布。详情→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国家发改委召开科技型民营企业座谈会,就编制"十五五"规划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 ·教育部:推动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猪肉等产品反倾销调查延至12月16日。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日前,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检验部队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 ·中央气象台:今年1号台风或于13日前后在华南登陆。 ·2025年"三支一扶"计划来了,今年招募34430名高校毕业生,各地可结合实际适当扩大招募规模。详情→ ·202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于2025年6月11日上午10:00开放查询。教你查询,详情→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奖牌"同心跃"正式发布。 ·"粤超"计划于7月起举行,港澳台地区运动员可报名。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货值超4500亿美元。 ·上海市委原常委、浦东新区区委原书记朱芝松被"双开"。 ·侵华日军细 ...
【西街观察】对韦神应该“距离产生美”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30
众人对于这门高深的基础科学的好奇,终于在现实世界的韦神身上得到了一种延迟满足。 高考前夕,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韦神"韦东奕开通个人账号,并发布了一段视频。随后,韦东奕账号迅速 涨粉,目前粉丝数已突破2400万。 韦东奕的第一条视频只有4秒,说了三句话:"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 这条看似普通的视频,却收获了空前的关注度,并创造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纪录。24小时内创造了涨粉 超1000万的纪录,点赞量突破700万,播放量直逼亿级。 "韦神"走红现象,因为这次社交账号开通,再度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学术传播、流量逻辑与公众心理的深 度思考。 从当下的时间节点看,账号开通恰逢高考前夕,精准触达了考生及背后的教育焦虑群体。评论区"接韦 神智慧"祈祷数学考试一帆风顺的留言,实质是将学术偶像工具化,变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回溯,"韦神"封神亦是一场流量造神的典型案例。 2021年,韦东奕手提一瓶矿泉水、两个馒头接受采访的质朴形象走红网络,他也因此被网友亲切地称 为"韦神"。 起初能够迅速走红,源自韦东奕质朴的个人特质与"数学天才"人设,两者构成了极致的反差。草根画风 与顶级科学创造了一种新的偶像定位, ...
一条视频涨粉2000万,韦神凭什么?
36氪· 2025-06-09 21:59
韦东奕抖音账号现象 - 韦东奕开通抖音账号后,仅凭一条4秒的打招呼视频,粉丝数迅速突破2000万,成为现象级"顶流" [5][8] - 视频内容极其简单,无滤镜无情节,仅站立打招呼,但评论区迅速演变为"高考许愿池",大量用户涌入祈福 [7][14] - 账号开设主要目的为抵制侵权乱象,防止AI换脸等假冒行为侵犯肖像权与学术声誉,由家人协助建立官方渠道 [9] 账号开设背景与动机 - 账号后续计划分享数学相关内容,旨在响应教育部科普政策,并借鉴北大在抖音的成功课程经验 [10][12] - 尝试打破韦东奕"封闭学术人设",通过短视频平台平衡学术纯粹性与公众影响力 [12] - 哈佛曾为其打破校规免英语考试,但韦东奕选择留在北大,现任助理教授,专注偏微分方程等前沿研究 [20][22] 流量爆发驱动因素 - 社会对纯粹学术精神的崇拜,其朴素形象与学术成就形成强烈反差魅力 [13] - 教育焦虑投射,高考前夕用户将"天才符号"与考试运势绑定 [14] - 平台算法倾斜与热点节点共振,粉丝量从200万到1000万仅用十余小时,每分钟最高涨粉数千 [16] 学术成就与公众形象 - 韦东奕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等研究取得突破,解决陶哲轩提出的十年悬置猜想 [22][23] - 与田刚院士合作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GAFA》,被评价为随机矩阵领域重大进展 [23] - 公众对其生活状态存在担忧,如牙周炎导致半排牙缺失、月生活费不足300元等极端简朴习惯 [25][28][31] 未来挑战与潜在风险 - 千万级关注可能分散科研精力,此前北大课堂学生已从十余人减至五六人 [37] - 需警惕过度娱乐化解构学术严肃性,如网友"众筹补牙"等调侃 [38] - 内容需平衡专业深度与大众接受度,避免商业化倾向,依赖北大官方引导 [40]
造神韦东奕
虎嗅APP· 2025-06-09 18:3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量子学派 ,作者:十七进制,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量子学派 . 专注于科普(数理哲)的教育平台,"典赞·2019科普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 以下文章来源于量子学派 ,作者十七进制 "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 衣服朴素,形象呆萌,非常认真,略显笨拙。在这个物欲横流时代,他精准契合了公众对数学家的想 象。 在童年的记忆里,这就是陈景润2.0。一条4秒的自我介绍视频。三天之内,抖音涨粉2225万。他发 布视频的这一天,正好是中国高考前一天。是巧合还是刻意,一目了然。 所以,最恐怖的数学,其实是平台算法。这那是对人性的拿捏,对情绪的操控。这种符号化形象通过 平台算法的助推,迅速演变为一场"造神运动"。 一、数学明星≠数学家 社会大众眼中的数学明星与数学家存在明显鸿沟。 这一点一定要说清楚,否则是对公众的又一次误导。 1、竞赛能力≠学术能力 竞赛的本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IMO) 等赛事强调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高度结构化的难题,考 验的是逻辑推理、心理素质和解题技巧。 流量叙事的误导:社会大众常将竞赛成绩视为数学能力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学术研究的长期性与复 杂性。 专业视角的差异:数学界 ...
韦东奕抖音“封神”记
虎嗅· 2025-06-09 15:59
韦东奕现象级传播分析 - 3小时粉丝从1万飙升至100万,24小时内突破千万大关,成为抖音有史以来涨粉最快的个人账号 [1] - 视频发布时高考前三天,6月6日3.5小时内账号涨粉近100万,相当于每分钟新增4700粉 [5] - 平台迅速贴上"高考学霸"标签,内容被精准推送给数百万考生家庭 [5] 反网红特质与学术符号 - 连续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得主、丘成桐数学竞赛"大满贯"获得者 [3] - 每月不足300元的生活花费、常年拎着的1.5L矿泉水瓶,以及褪色格子衫配破洞裤的"标配" [3] - 形象天然解构了网红经济的视觉逻辑,没有花哨穿搭,没有浮夸表情,没有剧本设计 [3] 教育焦虑与流量共振 - 评论区演变为"学术朝圣",家长带着孩子ID疯狂留言"接数学125+" [5] - 考生将对分数的焦虑转化为对学术图腾的崇拜,评论区随处可见"沾灵气求高分"的祈愿 [6] - 反映了社会对知识价值的重新审视,公众对知识崇敬的集体觉醒 [7] 学术偶像的娱乐化困境 - 网络上大量假冒账号和恶意剪辑,将其日常片段拼凑成"智商超群但生活不能自理"的刻板形象 [8] - 商家推出"韦神同款矿泉水"、培训机构打造"天才速成课",学术精神被矮化为商业符号 [11] - 网友以"情商不高""生活不能自理"等标签讨论韦东奕,强化对知识分子的单一想象 [9] 流量冲击与学术保护 - 北京大学与韦东奕家属进行沟通,校方对突如其来的流量表示担忧 [10] - 家属陷入两难,账号由堂哥协助注册,初衷是为澄清网络假号,如今却面临失控局面 [11] - 记者蹲守北大教室外拍摄他上课背影,学术尊严已被流量消费 [12] 学术价值与社会反思 - 韦东奕拒绝商业代言,将奖金投入学术交流,曾帮助博士团队解题后仅接受交通卡充值作为答谢 [15] - 账号开通后第五天仍未发布第二条视频,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研究数学 [15] - 家属承诺"弟弟会继续专注数学研究,也请大家相信我们会照顾好他的健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