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促进法
icon
搜索文档
《民营经济促进法》引领民企涉外法治新局面
新华日报· 2025-07-16 06:08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中国民营企业凭借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加速海外扩张 [1] - 2024年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9亿户,其中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3] - 《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破解国际化发展中的法治难题提供法律支撑 [1][3] 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 技术市场双重压力:全球高新技术流动受限叠加海外关税壁垒 [2] - 国际组织救济困境:WTO上诉机构停摆导致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受限 [2] - 跨国供应链合规压力:需同时遵守东道国劳动法和环境尽职调查要求 [2] 立法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 《促进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提供技术人才保障 [4] - 立法推动数据跨境高效合规流动,要求企业处理用户数据合法透明 [4]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民营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4] - 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融资方式已在深圳、上海成功推广 [4] 国际市场拓展策略 -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或纳入关税优惠名单 [5]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 [5] - 联合锂电池领域优势与沙特等能源大国共建清洁能源市场 [5] - 通过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停摆问题 [5] 涉外合规体系建设 - 重点防范北美市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及贸易救济调查风险 [6] - 在东盟布局需申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 [6] - 欧盟市场需关注ESG信息强制披露,宁德时代已推行ESG分级管理 [7] - 省级涉外合规服务中心提供特色法律帮助以降低企业合规风险 [7] 全球竞争新格局 - 民营企业以《促进法》为基础加速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 [8] -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双赢贸易方案及发展机会 [8]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民营经济促进法护航民企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6:46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作为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强调公平竞争、产权保护和民营企业权益保障,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创造更稳定的营商环境 [1] - 法律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自动驾驶行业将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应用场景扩展和战略认同 [4] - 自动驾驶被纳入国家产业战略重要环节,法律支持将推动行业从"试点开放"转向"制度性保障",加速技术落地和场景扩张 [4] - 公平竞争条款有助于消除政策落地堵点,提升市场信心,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在更多城市和场景中健康有序发展 [5] 文远知行的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开发WeRide One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通过标准化架构降低适配成本,已实现出租车、小巴、环卫车、货运车等多款产品的商业落地 [6] - 2021-2025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36.77亿元,其中2024年单年研发投入10.91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300% [6] -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约1,800人,占员工总数90%以上,坚持技术驱动发展战略 [6] - 计划加速全球化布局,目标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动驾驶企业代表 [6] 自动驾驶行业未来展望 - 未来五年自动驾驶将渗透更多城市和多元场景,带动智能制造、算力感知、边缘计算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4] - 法律护航下行业将形成新动能、培育新模式、构建新生态,进入加速发展期 [4][6]
北京棉田集团董事长马涛: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撑腰鼓劲”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1:14
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施行,提出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1] - 最高人民法院于6月23日驳回日本某杂货店的再审申请,维持中国无印良品商标合法有效,标志长达24年的商标之争落幕[1] 公司知识产权实践与成果 - 北京棉田集团通过系统化知识产权管理,在24年维权路上保持主动,旗下无印良品品牌已布局近300家电商店铺和200多家线下门店,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4][5] - 公司构建六大知识产权矩阵,涵盖无印良品、汉方宸药妆等品牌及多项专利,业务从纺织拓展至中医药大健康、商业连锁等领域[6] - 公司在科技创新上持续投入,其毛巾产品吸水时间突破至1秒以内,远超国家标准和行业水平,并于2020年研发的大豆纤维被实现产值20多亿元[6] 行业观点与建议 - 知识产权通过创新激励和资源配置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是维护市场竞争优势、激发持续创新的关键制度保障[3] - 企业经营者需熟知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并建议建立中国知识产权师职业体系,让专业人士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3] - 企业应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商标监测、专利布局、维权诉讼等全链条工作[4] - 面对侵权要敢于且善于维权,我国司法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提供了坚实保障[5]
市政府常务会组织专题学法 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日报· 2025-07-14 08:41
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学习 - 市政府组织专题学法会议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红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进行系统解读 包括重大意义 主要内容和重要条文 [1]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 具有里程碑意义 要求全市政府系统提高思想认识 准确把握其重大意义 [1] 政府服务优化措施 -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为民营企业在登记 融资 用人 用能 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便利 [2] -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 完善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2] - 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 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规范涉企执法等专项行动 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2] 政企协同机制建设 - 开展"解难题 稳增长 促发展"企业大走访活动 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2] - 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要求各级部门加强工作统筹 将民营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2] - 完善推进机制和政策措施 加强普法宣传 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2]
魏楚:透过三个关键问题,厘清《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来龙去脉
搜狐财经· 2025-07-11 15:51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背景与历史演进 - 法律出台具有历史一致性 历经30余年政策演变 分为快速发展(至2001年) 跨越式发展(2002-2012年) 高质量发展(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 [5] - 2002-2012年间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非公经济36条"等政策 构成法律雏形 [5] - 政策体系呈现横向协同特征 多部委联合发布政策覆盖人力资源 市场环境 资金支持等重点领域 [8] 法律核心内容与制度设计 -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严格规范政府行为 使用"禁止""不得"等强制性措辞 [16] - 针对企业四大核心诉求:公平竞争(92%企业关注招投标限制) 权益保护(建立投诉平台需求) 融资支持(信贷额度问题) 科技创新(成本过高障碍) [16][20][22][24] - 要求6%未设合规体系的民营企业建立风控机制 推动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企业占比近50% [26][33] 政策实施效果与企业反馈 - 2022年民营企业数量超3000万家 占全国企业总量92% 政策数量与新增企业数呈显著正相关(r>0) [11][14] - 法律出台后账款拖欠率下降 74%企业预期改善公平竞争 长期发展信心指数从3.1升至3.58(5分制) [28][31] - 高度乐观企业比例从6%跃升至26% 超半数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31][33] 制度创新与全球启示 - 通过"禁止/不得"(限制政府)和"鼓励/支持"(激活市场)的立法语言 动态调整政企边界 [33][34] -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强调环保 社会责任与文化传统结合 [34][35] - 区别于西方企业制度 聚焦本土发展阶段需求 目标培育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35]
从制度源起到全球启示,CCG午餐会名家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04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中国民营经济贡献显著:占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就业、90%以上企业数量 [8] - 混合经济结构独特:民营经济占60%、国企占20%、外资企业占20%,外资企业贡献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及3000万就业岗位 [9] - 首次将民营经济保护提升至国家法律层面,打破制度壁垒,强化市场主体地位 [9][15] 法律核心内容与制度创新 - 法律框架:9章78条,涵盖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权益保护等,强调"平等""公平""同等待遇"原则 [17] - 公平竞争: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禁止行政干预,支持民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 [35][37] - 融资支持:完善信贷服务制度,降低民企融资成本 [41] - 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数字化转型 [43] - 权益保护:设立投诉维权平台,严禁非法收费,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 [39]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法律影响 - 2022年民企数量超3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量92% [30] - 2024年前四个月民企销售收入、民间投资、进出口同比均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8][19][20] - 法律出台后企业信心显著提升:74%企业预期促进公平竞争,长期发展预期得分从3.1升至3.58 [47][49] - 企业转型加速:超50%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近50%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51] 历史演进与全球启示 - 政策演变三阶段:快速发展(至2001年)、跨越式发展(2002-2012年)、高质量发展(2013年至今),以《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非公经济36条"为基础 [24] - 政策协同特征:多部委联合推进,中央与地方联动配套 [27][29] -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结合传统文化与国情,强调环保、社会责任与公益慈善 [52][53]
把握历史性机遇 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7-07 11:2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明确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1][2][3] - 法律赋予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地位,将公平竞争审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禁止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3] - 法律要求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政府需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并解决合理问题,发改委等部门将加强项目服务与审批支持 [4] 融资支持与金融创新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的金融产品,包括股权投资试点、私募基金、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 [5] - 鼓励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资本权重优惠 [5] - 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发行科创票据、绿色债券等,政府股权基金重点投向初创期科技型民企 [16] 科技创新与市场准入 - 法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规则 [6][7] - 缩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准入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投标和政府采购 [7] - 鼓励民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12] 国际化与公司治理 - 设立民营企业国际化法律服务中心和数字出海平台,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支持海外研发中心建设 [13] - 引导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财务审计,推动法人财产与个人财产分离,将社会责任纳入战略规划 [14] - 对治理规范的民企给予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优先,在项目申报中予以倾斜 [14] 政策协同与法治保障 - 财政政策建议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民企比例,设立"民营经济专项发展基金",优化出口退税流程 [9] - 货币政策提出差异化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加强LPR定价占比考核,协同财政激励金融机构 [10][11] - 法治层面规范跨区域执法,建立"观察期"制度,推行"首违不罚+信用修复",打击侵害知识产权行为 [18]
立白集团董事长陈泽滨:民营经济促进法让我们更加坚定做百年企业的信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0:10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 - 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保障市场准入、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等权益 [2] - 强调"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原则,消除不合理限制,增强企业竞争信心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依托公平市场环境突破外资技术壁垒,解决"卡脖子"难题 [2] - 公司推进"数智化+绿色化+全球化"三轮驱动战略,年研发投入超销售收入3% [4] - 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精细化,对产品功效、环保等要求提升 [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自2015年布局数字化转型,深耕绿色化发展 [3] - 公司拥有行业唯一的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用品重点实验室,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7] - 推出"日化智云"平台,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 [8]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提出净零目标,加大绿色科技投入,打造绿色全产业链 [4] - 以浓缩可降解理念贯穿产品全周期,引领行业向生态优先转型 [4] 品牌出海与国际布局 - 加速国际化布局,深度调研各国需求,促进品牌文化与当地文化交融 [5] - 强化全球化运营,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助力民族品牌站稳国际市场 [5] 自主创新与差异化发展 - 公司通过多品类多品牌发展、科技创新驱动产品革新实现差异化 [8] - 精准差异化抢占细分赛道,绿色化引领行业可持续标准 [8] - 发布"日化智云"平台,提升产业协同效率,优化品牌结构 [8]
第三十三期山东干部讲堂开讲
大众日报· 2025-07-05 08:22
民营经济促进法 -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深入阐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重大意义 [2] - 系统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建议 [2] - 报告具有理论指导性、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 [3] 民营经济发展方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部署 [2] -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3] -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3] 政策落实机制 - 完善企业诉求闭环解决和惠企政策落实工作机制 [3] -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 - 加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 [3] 实施保障措施 - 加快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 [3] - 着力提高民营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3] -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3]
菏泽鹿鸣宴技术开发中心董事长刘学仁: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企业研发创新更安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7:16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该法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 法律明确规定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和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 [1] - 法律实施后 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金融机构也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2] 菏泽鹿鸣宴技术开发中心发展 - 公司董事长刘学仁专注于药食同源食品研发 已取得多项专利技术 但此前因缺乏法律保障面临技术被滥用风险 [1] - 公司创新性地融合中草药泡制 药膳异味抵消等技术 研发出能有效去除梅花鹿肉草膻味的中草药配方和低温异味消除技术 [1] - 随着法律实施 公司将更加积极地研发药食同源食品 为大健康产业做出贡献 [1] 药食同源食品行业前景 -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 药食同源食品凭借天然 安全的特性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 [1] - 该行业被视为大健康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为民营企业参与该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 行业将受益于法律保障的公平竞争环境和融资支持 有望实现更快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