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在贵州发现巨大宝藏,价值高达万亿!多国排队求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02
黔东锰矿崛起:中国改写全球锰业版图 - 贵州铜仁松桃崛起为"东方锰都",深刻改变全球锰矿产业格局 [1]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布局实现锰业崛起 [1] 重大勘探发现 - 2017年贵州松桃发现新型锰矿结构,颠覆传统锰矿沉积理论 [3] - 探明普觉矿区锰矿储量2.03亿吨,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3] - 黔东锰矿总储量飙升至7.5亿吨,占全球超大型锰矿总量三分之一 [3] - 中国在全球超大型锰矿前十名中独占四席 [3] 锰矿的战略价值 - 钢铁工业每吨钢材需添加6-9公斤锰 [5] - 特斯拉Model 3单车消耗15公斤锰 [5] - 宁德时代磷酸锰铁锂电池中锰占比高达35% [5] - 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对锰需求将暴增300% [5] 中国锰业格局变化 - 中国锰矿自给率从31%提升至85% [5] - 贵州锰矿平均品位25.75%,远超全国20%平均水平 [5] - 2023年中国进口锰矿3135万吨,主要依赖澳大利亚 [5] - 国际锰价应声下跌,全球锰矿产业格局重塑 [5] 国际反应 -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寻求在华开采权 [5] - 日本组建"锰资源保障联盟"寻求采购优先权 [5] - 欧盟试图通过碳中和协议联合开发 [5] - 中国自然资源部明确"暂不开放外资参股" [6] 技术创新 - 成立全球首个锰矿全产业链标准委员会,制定46项技术标准 [6] - 研发"选择性浸出技术",将碳酸锰转化为99.9%纯度电池级硫酸锰 [6] - 全球首条锰渣全组分利用生产线投产,200吨硫化锰渣产出20吨镍钴锰前驱体材料 [6] - 锰渣资源化利用技术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循环经济魔术" [6] 环保措施 - "矿山生态银行"政策要求每开采一吨锰矿同步修复两平方米植被 [8] - 清华大学团队治理九龙湖污染,锰浓度降至每升2毫克以下 [8] - 大龙经济开发区成为技术试验场,产出全球60%电池用硫酸锰 [8] - 铜仁经验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可持续发展标杆" [8] 产业升级 - 自动分选机提升矿石纯度,智能充填法使回采率突破90% [9] - 宁德时代研发锰基固态电池,锰矿石附加值暴涨8倍 [8] - 中国实现从资源依赖到技术引领的转型 [9]
在娱乐中体验可持续发展,对话索尼中国高级副总裁金燕敏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21:04
索尼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发挥多元业务协同优势 携手合作伙伴推进技术创新 为用户带来娱乐创享体验 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1] - 公司在中国积极披露可持续发展关键信息 是集团在海外唯一独立发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 自2006年起已发布19份报告 [1] 创新实践案例 Climate Station应用 - 融合娱乐 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沉浸式气候变迁体验应用 基于PlayStation平台开发 [1] - 运用VR技术让用户探索全球多地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气候数据演变 直观感受特定区域气候变化历史进程 [1] - 通过声音和视觉呈现变化 将复杂气候信息转化为可感知体验 促进公众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和理解 [1] 比得兔IP与协生农法结合 - 协生农法技术源自索尼计算机科学研究所 通过科学混种本土植物实现免施肥 无农药 不翻耕的可持续种植模式 [2] - 比得兔作为公司影视知名IP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担任农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大使 [2] - 公司延伸IP价值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融入娱乐业务 [2] 阿尔茨海默症公益短片 - 公司与导演曹盾合作推出公益短片《被困住的时光》 由韩童生和张艺凡主演 [2] - 短片以重阳节为背景 展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内心世界 呼吁社会关注记忆衰退群体的尊严与情感需求 [2] - 同名主题曲由索尼音乐艺人杨芸晴演唱 结合无障碍项目理念与科技 将人文关怀融入娱乐内容 [2]
【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走进秦岭乡村
陕西日报· 2025-07-10 07:29
乡村振兴科技教育活动 - 2025年"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于6月启动 覆盖商洛市5个县区乡镇的2000多名师生 [1] - 活动包含自然科学环境保护 基础科学航空航天 科学创客体验三大系列科普内容 [1] - 自然科学环境保护活动通过活体生态饲养箱 贝壳原材料试验 昆虫生态演示等方式展示生物链平衡与环境保护 [1] - 基础科学航空航天活动运用液氮蘑菇云实验 AI机器狗互动等演示前沿科技应用 [1] - 科学创客体验活动包含声控灯制作 人体感应风扇制作 蝴蝶标本制作 太阳能月球车制作等实践项目 [2] 特殊教育科技普及 - 科普团专程前往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科技体验活动 [2] - 活动旨在传递"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 [2] - 科普团计划持续深入乡村推广科学知识 [2]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跟美国一致同意改善环境保护措施,鼓励跨境数据流动。
快讯· 2025-07-09 12:31
贸易合作与环境保护 - 马来西亚与美国达成共识,将共同改善环境保护措施 [1] - 双方同意鼓励跨境数据流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1]
商务部:本次复制推广的试点举措中 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及国有企业改革等措施
快讯· 2025-07-04 15:31
政策举措 -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本次复制推广的试点举措涵盖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1] - 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等领域措施占全部复制推广试点举措数量的比重近一半 [1] - 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 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1]
欧洲卡中国光刻机脖子,中国却在意欧洲稀土需求,这是为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03 18:09
稀土供应格局 - 中国2023年对欧盟稀土出口占比高达80% [1] - 稀土是电动汽车电机、先进战机雷达、风电涡轮和高端声学设备的刚需材料 [1][3] - 欧盟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断供可能导致生产线瘫痪 [5] 稀土产业链优势 - 中国拥有从采矿、分离、提纯到磁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20] - 澳大利亚和美国在稀土冶炼分离环节面临技术瓶颈和环保限制 [19] -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来自30多年持续投入和技术积累 [20] 环境成本与产业升级 - 中国南方稀土矿曾因粗放开采导致严重生态破坏 [14] - 公司投入巨资治理环境并升级环保技术 [15] - 环保成本已体现在稀土产品价格中 [15] 全球博弈态势 - 西方曾对中国实施光刻机等技术封锁 [7][9] - 中国当前稀土政策被视为"价值回归"而非报复 [21] - 稀土贸易规则转向透明申请和合理定价机制 [23] 应用领域影响 - 稀土短缺将直接影响电动车电池、战斗机、风电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 [1] -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维生素",缺货将导致产业链瘫痪 [3][5] - 核磁共振仪和手机等日常产品也依赖稀土材料 [5]
美环保署员工发表公开信批评美国政府政策
新华社· 2025-07-01 19:24
美国环保署员工公开信事件 核心观点 - 美国环保署超过200名现任及前员工联合近200名匿名签署者发布公开信,批评政府政策导致该机构政治化,背离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使命 [1][2] - 公开信获得2900多位外部科学家、政界人士及社会活动家支持,形成跨领域声援 [2] 政策争议焦点 - 放松监管政策使环境污染者获益,忽视科学共识 [1] - 撤销研究与开发办公室,削弱决策科学依据 [1] - 机构内部营造恐惧氛围,压制员工发声 [1] 行业影响 - 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环保署在公众健康保护方面出现"令人沮丧的倒退" [2] - 环保署律师透露员工对纵容环境破坏行为的法律执行不力深感担忧 [2] - 此前已有公共卫生专家联名批评政府政策损害国家卫生研究院职能 [2] 数据支撑 - 公开信签署者包含200+实名员工、200+匿名员工及2900+外部支持者 [2] - 环保署50年科学决策传统正被政治化信息传播取代 [1]
“广泛共识是欧中合作的坚实基础” ——访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冈萨雷斯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2
欧中建交50周年合作成果 - 欧中贸易自1975年建交以来增长迅速,双向投资实现大幅增长[1] - 双方在开放市场、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存在广泛共识[1] - 欧中合作势头向好,前景广阔,双方能够坦承差异并努力缩小分歧[1] 当前国际背景下的欧中关系 - 个别行为体将开放贸易视为零和博弈,违反国际法行为增多[1] - 欧中合作对构建多极世界秩序不可或缺,冲突世界不符合双方利益[1] - 中国致力于促进合作与对话而非对抗,这对全球稳定至关重要[1] 人文交流与认知改善 - 中国对24个欧盟成员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有助于改善欧洲民众对华认知[2] - 巴黎政治学院与中国多地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中国赴法留学生人数增多[2] - 加强欧中民众、企业、学生间对话是改善认知的关键[2] 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 人工智能、环境保护、公平贸易等议题正在深刻重塑世界[2] - 需要建立更广泛的多层级对话与协商机制,各方共同参与[2] - 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强烈意愿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2]
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行业发展概况、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28
行业概述 - 机动车尾气检测是指对机动车怠速或工况状态时排出废气的组分、浓度进行的分析测定,是环境空气污染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3] - 依据国六排放标准,汽油机车型尾气分析需涵盖七大关键指标:CO₂、CO、NOx、NO₂、O₂、HC和PM[3] -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总量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占比达80%[4] - 北京、深圳、成都等大型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占PM2.5比重超过40%[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市场规模约为116.06亿元[4] -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带来检测需求提升,以及环保要求趋严促使检测项目增加和精度提高[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检测设备核心部件供应,包括传感器、排气分析仪、底盘测功机等[6] - 中游:检测服务与设备供应环节,含工况法检测设备、简易瞬态工况检测设备等整机生产商[6] - 下游:机动车终端用户和监管机构(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地方交管部门)[6] 区域分布 - 行业分布省市包括吉林、天津、山东、河南、安徽、上海、湖北、重庆、广东等[9] - 广东省企业较为集中,代表企业有安车检测、南华仪器、大雷股份等[9] 竞争格局 - 行业重点企业包括深圳市安车检测、安徽夏阳检测、山东格林检测、深圳大雷检测、汉威科技、南华仪器等[19][23] - 企业分析维度涵盖概述、竞争优势、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19][23] 未来展望 - 预测区间为2025-2031年,报告将提供市场规模预测和发展前景展望[21] - 建议包括企业发展策略和营销策略,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影响因素[21][22]
长江7号主题邮局落地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6-17 08:54
主题邮局建设 - 武汉汉口江滩新增长江7号主题邮局,设计包含临江观景窗以增强游客体验 [1] - 邮局由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与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合作运营,兼具传统邮政功能和环保理念传播功能 [2] - 全球首个以河流命名的系列主题邮局计划,目标在长江流域11个省市区各设1个编号邮局 [2] - 目前已建成4个邮局(长江1号沱沱河站、长江11号上海站、长江4号宜宾站、长江7号武汉站),其余7个(云南丽江、湖南岳阳等地)将陆续落地 [2][3] 环保与公益联动 - 邮局内展示"垃圾清零30平"公益行动海报,鼓励公众以30平方米为单位清理周边垃圾 [3] - 项目发起人杨欣通过"绿色江河"组织持续推动生态保护,包括1997年建立可可西里首个自然保护站 [3] 文化传播与教育 - 武汉西藏中学学生参与邮局明信片填写活动,连接长江文化与少数民族群体 [2] - 11个邮局将作为文化窗口,通过互联网串联长江流域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环境数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