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

搜索文档
藏粮于技:2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丰收密码”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2:37
在吉林省大安市,陕建华山建设集团承接了首个盐碱地改造项目。面对严寒和复杂的施工条件,项目团队立下军令状,决心在短短半年内完成任务。他们克 服了低温、运输困难、施工面分散等诸多挑战,通过科学的田块规划、土地平整、灌溉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将万余亩盐碱地改造为良田。2023年, 这片土地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年产水稻达90万公斤,不仅实现了生态治理,还显著提升了粮食产量。 项目团队每天天不亮就带着测量仪器和干粮出门,顶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进行红线确认和地面复测工作。由于工区离项目部有40多公里,工人们在野外一 忙就是一天,手脚被冻伤是常事。每年4月土地解冻后,大型运输车辆无法进入,建设团队必须赶在解冻前将20万方山皮石运到工作面附近,作为田间道路 路基的主要材料。山皮石从300公里外的内蒙古山区购买,运输路途遥远,工人们常常天黑回到项目部才能吃上热饭。夜间收料时,大家更是通宵达旦地忙 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这是中央连续第14年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 求。自2012年起,陕建股份(600248)(以下简称"陕建")积极参与高标准 ...
金融活水浇出万亩高标准农田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21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 - 重庆市合川区二郎镇、官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与稻麦收割景象交相辉映 [1] - 重庆景旭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合川区二郎镇等4个镇街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联合体形式运营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田间机械道路贯通、排水渠铺设、泵房建设等工程 [1] 金融支持与资金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合川分行创新政银合作机制,指导农发行合川支行成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排头兵" [1] - 农发行合川支行向重庆景旭实业有限公司授予4800万元流动资金额度,已发放1805万元用于3.42万亩农田改造提升工程 [2] - 重庆景旭实业有限公司需先自行筹集资金开工建设,资金回笼较慢影响其他业务经营 [1] 项目运营与产业带动 -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包括土地流转、"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促进项目区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2] - 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持续稳定增收,同时促进加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2] - 村民可通过项目务工增加收入,体验山区机械化耕作 [2] 政策与规划背景 - 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下达的任务 [1] - 中国人民银行合川分行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联合农发行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1]
青龙管业(002457)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5 17:30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 年水利建设投资 13529 亿元,同比增长 12.8%,创历史新高,行业稳定增长趋势明显 [2] - 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重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进,涉水领域建设投资将保持高位,管道行业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行业处于景气周期 [2] 公司业绩与业务 - 公司致力于成为输节水领域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商,以质量和品牌为依托,技术创新为发力点,混凝土管、复合钢管和塑料管道三大类产品并进,拓宽应用领域 [2] - 公司在填补全国少数空白市场的同时深耕现有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 - 2023 年公司中标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 4 亿元标段,推行“东进南下”战略,未来以广东市场为根基覆盖周围市场 [3] 股价与股东回报 - 股价涨跌受国家政策、宏观环境、公司基本面、资金倾向等多种因素影响 [3] - 公司连续 15 年向投资者分红,并积极向投资者介绍公司价值 [3] 应收账款与回款 - 2024 年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对应收账款和回款做调整,完善合同管理及执行,分析项目背景和资金配套情况,评判合同风险性,成立小组专项管理 [3] 一季度财报下滑原因 - 一季度公司在手大项目订单集中在北方区域,因天气原因未施工,发货同比减少,一季度是行业发货淡季,二季度订单将进入集中发货周期 [3] 定增计划 - 公司考虑以简易程序定增,若启动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项目,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金实力,提升长期竞争力 [3]
抗旱保麦战 河南这么打
河南日报· 2025-05-15 07:36
旱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 河南自3月中旬起持续高温少雨伴随大风,土壤失墒加快,对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3] - 此次旱情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此时小麦正需要大量水分,缺水会减少亩穗数并对穗粒数产生较大影响 [5] - 高温、少雨、大风三者叠加加剧了旱情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 - 全省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占比90%左右,苗情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群体最大、苗情最好、植株最壮、病情最轻 [5] 抗旱措施 - 扶沟县黄土地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花费60多万元新建灌溉设备,包括田间"储水室"和喷灌设备,提高了浇灌效率 [7][8] - 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种植大户采用滴灌设备,节水省时省力,300亩小麦从需要7个人20天浇一遍水变为一个人轻松管理 [11][12][13] - 灵宝市故县镇农户使用移动式喷灌设备,100多亩麦田已完成第四次喷灌 [13][14] - 内乡县打磨岗灌区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亩次灌溉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 [18] - 郸城县汲冢镇黄竹园村高标准农田把水渠引到田边,解决了浇水难题 [20] - 兰考县考城镇高标准农田因浇灌及时,麦田未受旱情影响,有望实现增产 [21] 耐旱小麦品种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洛旱"系列小麦品种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如"洛旱22"根系能达到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 [22][23] - 河南省每年小麦播种面积8500万亩,其中有1000多万亩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丘陵区 [23] - 如果一半中低产田种上抗旱小麦,每亩产量能提高100公斤 [23]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拥有全国最大的旱地小麦种质资源库,保存有5000多份种质资源 [24] 政府支持与行业协同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部门启动抗旱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组织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 [22] - 省农业农村厅组建技术指导专班,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培训 [22] - 水利系统及时调度全省灌区开闸引水,为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22]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多万亩 [21][2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要求河南作为黄淮海区代表重点提高灌溉保证率,完善现代化耕作条件 [21]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年将再建高标准农田八十万亩——北大荒集团加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4
与黑龙江不少地方一样,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的3.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已全部完成。"高标准就是不一 样,真得劲儿!"唠起自家承包的220亩水田,农户吕贤达喜不自禁。 小田变大田——从3亩一块的小田变18亩一块的大田,农机可以撒欢跑。每年因此节省机耕费、人工费 1800元,插秧进度还能提前1天。 田埂变耕地——经过规模化格田改造,多出3.2亩有效耕种面积,预计增产水稻4000斤。 方格水田,平整如镜,直连天际。 "有了国债资金支持,越来越多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有望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 田'。"红星农场党委书记王元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田间地头科技范儿更足。 走进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的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基地,物联网设备矗立田间,联通着智能化数控灌区系 统——46座分水闸、12座节制闸智能调节开合,实现精细精准供水。 "智能灌溉后,产量提升不少。"田里的新科技,给了农户王秀丽扩种的底气,"我家承包的430.9亩地, 去年多打了将近1.7万斤粮。来年有机会还打算多包一点!" 二九〇农场农业生产部总经理李广茂介绍,借助国债资金支持,他们农场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玉米亩产提升约60斤。 北大荒集团,是黑龙 ...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广州日报· 2025-05-12 05:10
在物理空间建设智慧灌溉、数字田管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农田从"工程化"向"数字化"跃迁;在技术维 度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墒情感知、灾害预警、产能评估的智能联动;在服务层面构 建云端知识库、边缘计算节点与终端交互界面的技术扩散通道,将复杂算法转化为可视化的生产决策。 特别要注重技术适配性创新,通过开发适老化交互界面降低应用门槛,使数字技术成为解放生产力的工 具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载体,最终实现"藏技于地"与"藏技于人"的协同进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则是这一国家战略的根基所在。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全力提升耕 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随着《逐 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出台,我国耕地保护加快实现从数量管控转向质量跃升 的历史性跨越。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的新挑战,通过空间重构、技术赋能与制度创 新,能够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作用,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 进。 以空间治理破解耕地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耕地资源禀赋差异所导致的生产效率区域落 差,已成为制约粮食产 ...
庄河强化一线监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5-07 09:07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举 措,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将持续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保 质保量、惠及群众。"庄河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徐东说。 今年,庄河市纪委监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监督重点,整合基层监督力 量,组建了14个乡镇监督专班、81个村级监督工作组、669个屯级监督工作队,上下联动,做好监督保 障。 一场春雨拉开了庄河市春耕的序幕。4月底,经翻地机、平地机轮番上阵后,施工人员正往农田里 施撒有机肥,灌排设备在一旁蓄势待发。"今年还能是个丰收年!"望着自家经过改造的高标准玉米田, 庄河市徐岭镇双峰村村民刘洪江满眼期盼。 在去年完成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庄河市又建设43万亩,其中新建30万亩,改造 提升13万亩,涉及14个乡镇街道81个村。 在监督机制保障下,庄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壤改良工程已高质量完成38万亩,灌排渠道开槽 329.5公里、垫层209.4公里、预制槽完成98.9公里,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 "发现问题—提醒督办—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长效防范,这是我们监督工 ...
强化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8 07:43
四川省纪委监委把建章立制作为管长远、保常态、见长效的重要举措。该省纪委监委推动出台的四川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于3月1日起开始实施,连日来,成都等地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及基 层镇村开展条例宣讲学习,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在推动出台条例的同时,四川省纪委监委督促省财政厅等部门加强协调,设立县级子账户218个,实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专款专户、直达"终端"。梓潼县纪委监委就监督检查发现的招投标程序违规、灌排 沟渠跑冒滴漏、硬化道路开裂损坏等问题,推动健全项目管理等制度,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据悉, 去年以来,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17 份,推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670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刘远航 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根本在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高标 准农田建设领域损害农民利益、群众反映强烈事项,强化政治监督、专项监督,严查贪污侵占、虚报冒 领、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纠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防范廉洁风险。 安徽省纪委监委多措并举强化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扛牢粮食保供 ...
我国力争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中国发展网· 2025-04-27 11:54
在建设内容方面,提出要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 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 平;改造提升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方案》强调,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 整、水资源配套、资金投入等方面政策协同配合。 一是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提出对资源禀赋好、生产潜能大、不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耕地上建成的 高标准农田,按要求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二是水资源配套,提出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 坚持以水定地,合理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科学有序推进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建设。三是资金投入, 提出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多元化投入机制。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陈荟词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 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 基本农田全部建成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货日报网· 2025-03-31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推动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 方案目标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1]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1] 建设标准 - 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 [1] 建设内容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2] - 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等能力 [2] - 改造提升项目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2] - 因害设防,采取岸坡防护、防风防沙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能力 [2] 建设布局 - 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等地区开展建设 [2] -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等区域,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等区域开展建设 [2] - 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7个区域,并分别明确工作重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