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

搜索文档
到2032年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高标”
辽宁日报· 2025-08-10 09:57
我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为6251万亩,截至2024年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820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 61.1%。今年起至2032年,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按三个阶段推进:到2028年优先在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 重点县和黑土地保护利用重点县,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主要涉及27个县; 到2030年重点将部分产粮大县和水资源保障相对充分地区的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 田,主要涉及14个县,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900万亩以上;到2032年,将我省有永久基本农田 面积的剩余县(市、区)内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主要涉及51个县。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好,更要管护好。我省要求,对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在签订流转合同时要明确 经营者对高标准农田设施的管护责任;对没有进行流转的,由村集体具体实施管护。强化县级管护职 责,完善乡镇落实、村级实施、多元参与的运营管护制度。同时,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高标准农田 运营管护模式,整合基层力量开展网格化日常管护。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行业机构等方式,对 技术性较强的设施设备进行专业化维护。严禁擅自占用高标准农田,经依法批准允许占用的 ...
完善高标准农田建管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7
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 部分地区高标准农田存在未按规划建设、配套设施管护不到位、浇灌设备闲置等问题,导致工程沦为"摆设"[1] - 农业农村部2023年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工程"回头看"专项行动,聚焦2019年以来项目,虽取得进展但问题仍存[1] - 2024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建设/验收/管护机制,目标2035年将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1] 高标准农田的战略意义 - 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核心抓手,直接关联国家粮食安全[1] - 通过土地平整、灌溉配套等措施可提升粮食产能,整治后农田便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1] - 能治理退化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抗灾能力以应对资源环境挑战[1] 质量管控改进方向 - 需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包括公开规划机制(设计图纸/资金预算/施工标准透明化)和农民参与验收[2] - 创新管护机制需明确设施权属责任,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保险制度实现设备专业化维护[2] - 考核指标应从"完成亩数"转向粮食增产率、设施利用率、农民满意度等质效维度[2] 政策执行要求 - 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切身利益,必须杜绝"面子工程"[2] - 需确保建设资金切实转化为田间产能,实现"建好、管好、用好"三位一体目标[2]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踔厉奋发新征程 | 沃土良田助丰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8 08:00
粮食生产数据 -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亩 [1] - 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江苏省宜兴市胜禾家庭农场小麦亩产突破410公斤,比2022年增加40公斤 [4] - 机械化收割效率提升,5100亩小麦田6天完成收割,每亩用工成本下降50% [4] - 农场配备智能拖拉机7台、收割机2台等设备,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5]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土地平整后大型农机可集中连片作业,边角浪费几乎为零 [4] -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供水,省时省力 [8] - 无人机巡田监测长势,田间管理更科学精准 [8] 资源利用效率 - 水肥一体化系统使亩均年用水量减少25%,肥料利用率提升68% [10] - 植保无人机打药效率更高,800多亩稻田少用农药55公斤 [11] 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 - 河南省博爱县实施"一长两员"制度,400多名管护人员保障水利设施 [12][13] - 河南省夏邑县采用"一长五员"机制,机井房配备二维码便于问题上报 [16] - 四川省都江堰市利用无人机巡护25.68万亩高标准农田,实时上传数据 [17]
“世界工厂”如何守好“粮袋子”?| 东莞高标准农田建设AB面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09: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背景 -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 [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4] - 广东计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70万亩、改造提升213万亩 [5][6] 东莞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 东莞耕地面积约13.8万亩条件下建成26.7万亩高标准农田 [8] - 提前4年完成"十四五"时期累计建成26.7万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任务 [9][49] - 亩均投入标准达4500元/亩,高于广东省3000元/亩的一般标准 [35][36][37] 东莞粮食供需现状 - 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2.42万亩、总产量0.82万吨 [29] - 年均粮食消费量达500万吨(口粮120万吨、工业用粮380万吨) [30] - 粮食自给率不足0.2% [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问题 - 部分地块存在工程不配套、设施损毁、建后管护不到位等问题 [14][15] - 穗丰年村87亩高标准农田因权属争议撂荒三年多 [60][61][62] - 企石镇新南村82亩高标准农田因灌溉设施未完善长期"非粮化" [79][80][81] 改造提升计划 - 到2025年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 [51] - 到2030年累计完成改造提升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8万亩 [52] - 2024年企石镇获中央补助资金86万元用于5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94][95]
研判2025!中国高标准农田行业建设现状、运行模式及未来趋势分析: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9 09:18
高标准农田概述 - 高标准农田具备"四高"特征: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 [1][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建成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 [1][13] - 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80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超1000万亩 [1][13] 区域建设进展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1.2亿亩居全国首位,河南省建成8808万亩(占全省耕地78%),山东省建成7759万亩 [1][15] - 建成后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20%,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 [4] 政策支持体系 - 中央政策:2035年目标为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30年阶段性目标为累计建成13.5亿亩 [8][10] - 地方政策:湖北计划2035年建成5950万亩,山东规划2021-2030年新增建设529万亩+改造提升1450万亩 [12] - 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主产省新建/改造项目分别为2400元/亩、2200元/亩,其他地区2200元/亩、2000元/亩 [19] 商业模式分析 - 运作流程:县级申报→组建项目法人→土地流转→建设验收 [17] - 资金来源:财政补助占主导,另含社会资本、土地指标交易收益等9类渠道 [19] - 收入构成:粮食种植收益(含补贴)、土地二次流转收入、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等 [2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应用:数字化技术加速渗透,推动精准农业管理 [23] - 生态导向:强化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防控,实现"藏粮于地"与"护绿于地"协同 [1][23] - 产业升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将成为重点 [23] 粮食安全背景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7.06亿吨,人均501.68kg,耕地资源面临非农化/非粮化压力 [6] - 高标准农田可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升级 [4]
河南平顶山: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7 12:18
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 - 平顶山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紧盯项目建、管、用全流程,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1] - 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深入一线检查,覆盖舞钢市、宝丰县、鲁山县等地14个乡镇,倒逼解决项目逾期未完工、配套设施不完善、机井不通水电等问题[1] - 针对高温少雨情况,督促组建6个指导组检查全市高标准农田机井运行情况,整改机井1870眼(整改率95%),剩余问题计划麦收后完成[1] 廉政风险防控与责任追究 - 鲁山县纪委监委运用"协作区+属地+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将项目后期管护纳入常态化监督,严查责任缺失和管理缺位问题,已处理线索9件、处分97人[2] - 郏县纪委监委通过典型案例(如长桥镇东长桥村7人因机井管护不力被党纪处分)推动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建管用"一体化[2] 制度完善与长效管理 - 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下发提醒函,推动修订《平顶山市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办法》,填补制度漏洞并加强项目监管[2]
深度关注丨守好良田护粮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6 14:41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 [5] - 截至6月10日全国已收夏粮小麦2.6亿亩 收获进度达74.72% [5] - 安徽省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投入3000元 改造提升项目亩均2600元 [7] 政策支持与目标 -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5] -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招标投标等权力集中领域系统整治 [12] 建设成效与案例 - 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镇王祠村农民反映高标准农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 收割省时省油 [6] - 未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地块存在产量差距 麦茬高低不平 [6] - 山东省济宁市建成高标准农田706.4万亩 基本覆盖永久基本农田 [13] 腐败案件与监督措施 - 安徽省淮南市通报凤台县农业农村局原局长陈西香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非法获利上百万元 [7] - 四川省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原局长张朝平收受贿赂400余万元 [8] - 安徽省纪委监委连续2年开展整治 查处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 [8] - 河南省周口市纪委监委立案120人 推动完善制度机制36项 [13] 招投标环节问题 - 淮南市大通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原局长陈松参与评标并收受巨额好处 [10] - 安徽省亳州市农业农村局原局长黄某违规更换招标代理机构 [10] - 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120余条预警信息 涉及75名公职人员 [12] 工程建设与验收问题 - 存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 施工偷工减料 验收"高抬贵手"等现象 [10] - 济宁市开展市级督导检查2轮 发现问题11个 [14] - 江苏省滨海县细化分解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等责任 [14]
刚刚,国家发改委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金融时报· 2025-05-20 17:47
"两重"建设项目推进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 [2] - 推动建设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小型灌排渠道超过1000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超过2700万处 [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 [3] 吸引和利用外资 - 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将在新版鼓励目录中得到充分体现 [4] - 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措施,从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金融支持、提升再投资便利度等方面支持外资企业开展再投资 [4] - 累计服务8批66个重大外资项目,完成投资额97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全面或部分投产 [5] 整治"内卷式"竞争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7] - 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 [8] - 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 [8] 消费品以旧换新 - 截至5月5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9]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 [9] - 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 [10]
更多高标准农田来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3 06:50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4][7]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7] -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超过15亿亩,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未建成高标准农田 [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 [6] - 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30个百分点,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6] - 高标准农田节水20%-30%,节电30%以上,节药19%,节肥13%,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 [6] - 粮食产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 [5]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 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等7个区域 [8] - 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 [8] -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沿海内陆滩涂等区域建设 [8] 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措施 -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资金保障,省级政府承担地方投入主要责任 [10] - 通过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和社会投资等多元化投入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10] - 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全流程监管 [11] - 县级政府要明确管护主体,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和维护 [11]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年将再建高标准农田八十万亩——北大荒集团加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4
与黑龙江不少地方一样,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的3.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已全部完成。"高标准就是不一 样,真得劲儿!"唠起自家承包的220亩水田,农户吕贤达喜不自禁。 小田变大田——从3亩一块的小田变18亩一块的大田,农机可以撒欢跑。每年因此节省机耕费、人工费 1800元,插秧进度还能提前1天。 田埂变耕地——经过规模化格田改造,多出3.2亩有效耕种面积,预计增产水稻4000斤。 方格水田,平整如镜,直连天际。 "有了国债资金支持,越来越多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有望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 田'。"红星农场党委书记王元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田间地头科技范儿更足。 走进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的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基地,物联网设备矗立田间,联通着智能化数控灌区系 统——46座分水闸、12座节制闸智能调节开合,实现精细精准供水。 "智能灌溉后,产量提升不少。"田里的新科技,给了农户王秀丽扩种的底气,"我家承包的430.9亩地, 去年多打了将近1.7万斤粮。来年有机会还打算多包一点!" 二九〇农场农业生产部总经理李广茂介绍,借助国债资金支持,他们农场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玉米亩产提升约60斤。 北大荒集团,是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