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搜索文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最美的风景
央视网· 2025-06-01 20:13
铁路部门端午主题活动 - 公司在全国1000余个客运站车组织开展"我的铁路风景:美好旅途 粽享端午"文化互动活动,将龙舟、粽子造型装饰与非遗手作融入服务场景[1] - 香港西九龙站至张家界西站的G6080次列车设置折纸龙舟教学环节,中原地区列车引入栾川槲包非遗技艺展示,增强旅客文化体验[3] - 赣州西站设立"端午文化角"及手工体验区,通过拍照集福、DIY活动让候车旅客沉浸式参与民俗互动[4] 文化传播形式创新 - 武昌站举办"文化列车千里行"惠民演出,包含湖北大鼓和《瑶光赋》舞蹈表演,岳阳站结合儿童节开展端午知识有奖问答[6] - 阜新站通过海报引导旅客扫码参与"我的铁路风景"互动投稿,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传播[6] - 餐车非遗展台、诗词接龙、心愿墙等多元形式覆盖全国从江南到边疆的客运场景[3][4][6] 服务与品牌建设 - 通过歌舞表演、端午荷包制作等活动提升旅客旅途愉悦度,强化"美好旅途"服务标签[1][4] - "洞庭春"党团员服务队设计融合安全常识的趣味问答,延伸服务场景至儿童群体[6] - 活动以文化纽带增强品牌黏性,旅客投稿旅行照片形成二次传播效应[6]
“荔”争上游,2025新兴龙舟公开赛将于6月激情开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6-01 10:35
赛事概况 - 2025新兴龙舟公开赛将于6月21日至22日在新城镇大南河温氏大桥段举行 [2][3] - 赛事由广东省龙舟协会指导,新兴县人民政府主办,邀请国内及港澳地区高水平队伍参赛 [5] - 参赛队伍包括18支男子公开组22人龙舟队、9支女子公开组12人龙舟队及16支本土大众组12人龙舟队 [6][7] - 男子公开组、女子组及大众组前六名将获得奖金、奖杯和证书 [7][8] 赛事特色 - 赛事吉祥物"禅龙宝"以新兴特产"新兴香荔"为原型设计,融合不锈钢产业、禅意文化及自然生态元素 [9][10][11][12][13][14][15] - 参赛队伍规模较上一届增长20%,珠三角及港澳地区队伍占比超60%,包括上届冠军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等劲旅 [17][18][19][20][21] 赞助与支持 - 温氏股份连续两年独家赞助新兴龙舟赛,强调其与赛事"团队协作、奋勇拼搏"精神的契合,并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22][23][24][25][26] 举办地背景 - 赛事举办地大南河为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入选河流,全长34千米,流域面积331平方千米 [28][29][30][31] - 大南河建设以"环山抱水,融湾入珠"为主题,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政策,构建"一心三带五区百里绿廊"空间布局 [32][33][34][35] 文旅联动 - 新兴县将围绕龙舟赛策划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推动"速度与激情"的夏日盛宴与禅都山水文化体验 [37][38][39]
赓续文化薪火 展现少年风华
人民日报· 2025-06-01 06:02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清澈的童声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开场秀《少年强则中国强》, 融合中国大鼓、武术、舞龙、舞狮等表演形式,展现了蓬勃朝气。舞蹈诗朗诵《离骚·少年志》将诗意 融入舞蹈。舞蹈剧《幻梦奇旅》将话剧、街舞与现代舞融为一体,演绎小小少年对未来的思考与探索。 杂技剧《如日凌风》,艺术化呈现"神舟飞天""蛟龙入海",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科技创新的向往与追 求。"一带一路"舞乐表演《丝路风景线》、舞蹈《跨越山海,同心共舞》,带领小朋友们感受多元文化 的美好图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1日 04 版) 戏剧《硝烟中的烛光》深情展现了宋庆龄争取国际友好力量支持中国人民抗战的场景,以及创办战时儿 童保育院、用生命守护国家希望的感人故事。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年,主题演出着重通过历史场景剧表演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良好精神风貌。 (责编:袁勃、赵欣悦) 5月31日晚,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国家大剧院共同主办的2025年"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六 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来自各地的千余名青少年儿童共迎节日。 来自香港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弘扬传统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
央广网· 2025-05-31 12:03
传统文化传承 -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承载家国情怀和精神内涵 [1] - 赛龙舟是重要端午民俗,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黄河口南北龙舟公开赛在山东东营举行,吸引国际参与者如青岛大学法国籍队员 [1] - 戴香包、吃粽子、挂艾蒿等习俗体现端午节文化多样性,该节日为首个入选联合国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 [1] 非遗与现代融合 - 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示范活动在嘉兴开幕,展示裹粽技艺、畲族草木染、云南甲马画等18项非遗项目及古镇集市 [2] - 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通过非遗巡游和水乡古镇体验,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使其与当代文化及社会协调 [2] 文化教育与实践 - 燕山大学支教团在青海德令哈市开展包粽子、编织五色索儿线活动,结合屈原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 武警广西总队梧州支队与驻地群众共办"军民同心过端午"活动,强化军民情感与军人使命感 [3] -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屈原诗句阐释家国情怀,强调天下为公、责任统一等价值观 [2][3]
人工智能时代 育人如何向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5-31 06:42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人工智能可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需求 [1] - 优化教师备课授课及课后辅导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效能 [1] - 作为家庭教育助手改善亲子关系体验 [1] 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挑战 - 需解决青少年精神养分来源与保持现实成长感知的问题 [1] - 需防范独立思考能力因AI简化学习任务而弱化 [1] - 亟待建立新规则并重申育人常识锚定发展方向 [1] 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培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思想道德资源可帮助青少年树立三观 [2] - "修身齐家""天人合一"等思想为青少年提供精神力量 [2] - 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构筑抵御竞争焦虑的心灵堤坝 [2] 人机协同与实践教育 - AI应作为知识工具而非思维替代品保持实践不可替代性 [3] - 需引导青少年践行"知行合一"培养劳动能力 [3] - 技术赋能需坚守育人温度避免越位 [3] 心理健康与成长规律 - 需应对信息爆炸导致的心理焦虑抑郁等挑战 [3] -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打开青少年心扉 [3] - "五育并举"体系可提升心理韧性培养积极心态 [4] 教育本质与发展方向 - 需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健全心理健康体系 [4] - 技术人文融合需立足教育本真培养报国志向 [4] - 传统文化与人机协同需平衡以坚守人的尺度 [4]
国务院发布新政,鼓励现代企业制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济网· 2025-05-28 12:37
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首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现代企业制度框架 [1] - 鼓励企业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守正创新等传统文化理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融入公司治理 [1] - 这是首次在"现代企业制度"顶层设计中明确要求制度化融入传统文化 [2] 政策背景 -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传统文化应"融入生产生活" [2] -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 [2] - 2022年《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多位专家建议将传统文化纳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 专家观点 - 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道",显性层面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隐性层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 全国人大代表杨朝明强调中国历来讲究守正创新,创新应建立在继承基础上 [3] - 全国政协委员秦荣生指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管理 [3] 企业实践案例 - 方太集团2008年全面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管理体系 [4] - 方太以仁爱、良知为魂,构建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的综合体系 [4] - 方太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制定制度,提出"创新三论"研发智能吸油烟机等爆款产品 [4] 企业绩效 - 方太疫情期间业绩连续三年逆势上升,三年累计增长48% [5] - 2023年营收176.29亿元,同比增长8.53%,2024年保持平稳增长 [5] - 截至2025年4月拥有超15000件国内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4000件 [6] 行业影响 - 方太参与修制定国内外标准超130项,拥有洗碗机领域最多专利授权数(1338件) [6] - 中国企业联合会朱宏任表示方太实践对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有参考借鉴意义 [6]
一封家书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深度解读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以及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 -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品格塑造和全面发展,并为文化传承奠定基础,具体实践包括冬至包饺子、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重阳敬老孝亲等活动[1] - 基层教育工作者通过20年的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中"接过来,传下去",强调教育不是塑造精英,而是让每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1] 教育理念转变 - 当前教育生态中存在心性教育的缺失,家长的教育观和幸福观需要从目标式幸福转变为过程式幸福,以真正转化为成长的动力[2] - 家长心态的转变,如用鼓励代替指责、用倾听取代说教,可以帮助孩子在松弛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2] - 教育被描述为一场静待花开的过程,过程式幸福能为孩子铺就成长之路,化解教育难题[2] 家书的情感价值 - "一封家书"环节在特定情景中让学员表达感恩、道歉或谅解,许多学员分享家书写完后长期堵在心里的东西就消失了[4] - 家书活动在家庭矛盾化解和情感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一对父子在家书朗读环节中情感爆发,父亲紧紧拥抱儿子[4] - 家书馆的提议旨在展览公开的家书,预计会有家长带孩子前来参观[5] 家书的社会影响 - 家书活动扩展到监狱系统,服刑人员通过家书表达心愿,如给父母洗脚或为丈夫过生日,警官通过家书了解并满足这些心愿[5][6] - 家书在服刑人员与家人之间架起情感桥梁,例如一名服刑人员在家书中表达对父母的愧疚,警官安排其父母到场并实现洗脚心愿[5] - 家书成为化解家庭矛盾和表达心里话的有效方式,许多平时讲不出口的话通过家书得以传达[6]
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扬光大
人民网· 2025-05-22 16:2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展开论述,属于政治理论范畴,不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需进行关键要点总结。 文档内容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形成背景、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与投资银行分析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无关。建议提供与金融市场、企业动态或经济数据相关的材料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田黄“走出”博古架 “石头记”里见传承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17:04
"你们看这件《刘海戏金蟾》石雕作品,斗笠雕刻得多么精细。""这边并列的三件石雕,左右是田黄, 中间是朱砂,它们出自同一个田坑……"5月17日,由民建北京市委会石景山区工委(以下简称"民建石景 山区工委")文化委员会、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协书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石之美者田为黄——金石文化 传承展"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开幕。现场,民建石景山区工委文化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协书画 院院长焦广盛的生动讲解,吸引参观者驻足欣赏。 焦广盛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千百年来,田黄石总开采量仅几百公斤,一克价值上万 元人民币。"若用于雕刻,一刀下去实在太贵。"他笑道。现实中确已少有人用田黄治印,此次展出的作 品多为"薄意雕",即在石材表面作浅层浮雕。也因此,处于展厅"C位"的3枚印章吸引了众人目光,其分 别出自清朝金石名家吴大澂、孙均及现代中国画画家王云(王梦白)。 吴大澂嗣孙吴湖帆、王云的学生王雪涛皆为书画名家,吴湖帆在金石鉴赏方面亦有极深造诣。家学与师 承,是传统文化赓续绵延的重要方式。出生于书香世家的焦广盛也受益于此,但他认为,长期以来相对 小众的金石文化,不应停留于收藏者的博古架,而应走向更多人。"我们举办 ...
小县城有所“大学校”
人民日报· 2025-05-17 06:12
海丝首港景区发展 - 广西合浦海丝首港景区每晚进行6个多小时的交互式情景演出,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繁华景象 [1] - 景区以北10公里处建有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专题博物馆,包含文物陈列厅和汉墓保护展示厅 [1] - 演员通过参观博物馆获取灵感,博物馆展出的四合院式陶屋、玛瑙首饰等文物丰富了演出内容 [1]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 博物馆建于汉墓遗址之上,1970年因施工意外发现"望牛岭1号墓"而建,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羽纹铜凤灯等245件(套)器物 [2] - 馆内展出3869枚来自西亚、中亚的玻璃珠饰,印证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地位 [2] - 博物馆设有文物保管、修复、社会宣教等机构,与3家中小学合作开展"馆校共建",培养30多名"小小讲解员" [3] 考古发现与遗址保护 - 望牛岭1号墓出土文物显示合浦郡是汉代经略岭南及海外的支点,墓室车辙可研究当时车辆构造和运输情况 [3] - 望牛岭发掘出西汉早期至晚期的16座家族墓,将建设遗址公园,采用声光电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历史 [3] - 博物馆通过汉墓保护展示厅直接向公众展示墓室构造和历史原貌 [3] 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 - 博物馆通过文物展览和互动讲解(如羽纹铜凤灯国际巡展)传播中国古代文明成就 [3] - 博物馆定位为"向海之路"主题,通过示意图展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及长安至合浦水陆交通路线 [2] - 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