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东西问·中国学丨查尔斯·奥努奈居:研究中国,也是在思考非洲的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5:40
非洲中国学研究的核心关注领域 - 研究起点和重中之重是中国式现代化,其核心观点是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每个国家均可基于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实现现代化飞跃 [5] - 消除贫困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证明绝对贫困可以被战胜,此经验已成为非洲各国政府的重要政策面向 [5] - 关注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共赢思维,其包容性理念与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形成对比,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与非洲构建公正合理全球新秩序的理念高度契合 [6] 中国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 理解中国不仅需要关注当代发展经验,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和文化自信的根基 [8]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里程碑,其结合中华文化底蕴与科学认知现实的能力是把握国情的关键 [8] -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例如《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至今仍被中国国家领导人引用 [9] 非洲中国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 非洲学界正在重新审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通过实践交流发现非中共同点远超预期,共识不断增多 [11] - 非洲有50多个国家和14亿多人口,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研究中国实质是在思考非洲的未来发展 [11] - 促进深入了解需要更本土化的研究机构和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以消除长期存在的偏见,系统性地将中国研究纳入课程是一项长期事业 [13]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的背景与使命 - 中心由查尔斯·奥努奈居于2015年创立,旨在整合中国议题讨论,构建原创性研究框架,解析中国发展轨迹及非中合作成就 [15] - 查尔斯·奥努奈居是首位荣获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非洲人士,并于2019年受聘为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15]
多国专家共话全球发展: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共生之道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1:34
论坛概况 -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并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1] - 论坛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学者、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和企业代表 [1] 全球发展挑战与理念 - 当前全球化进程面临多边机构功能削弱等问题,不能通过冲突方式打破旧国际秩序 [2] - 人类有必要更新发展理念,建立推动经济、社会、生态转型的全面新范式以应对收入财富分配失衡、气候变化、政府信任危机和数字鸿沟等新旧交织问题 [2] - 可持续发展源于各国在差异中共存的能力,文化、政治、经济、精神的多样性是创新、对话与和平的财富 [1] 多边合作与解决方案 - 应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推动各国平等参与、贡献并共享发展成果,深化跨领域、跨区域合作 [2] - 需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公平化、可持续化,以推动各经济体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2] - 推动多边主义需要尊重不同的历史路径、历史经验和文化差异,促进各大洲间的和谐合作 [2] - 欧洲和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力量,应共同承担推动和谐共存的责任,应对贸易不平衡等现实挑战,推动社会政策改革 [2] 中国角色与合作机遇 -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国际公共产品 [4] - 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体系独特,积极利用市场力量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发展 [4] - 中国在能源效率、清洁技术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被视为巴西等国家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4] - 呼吁构建以全球团结、经济正义和相互尊重为支柱的国际秩序,建立以知识共享、南南合作和新国际金融结构为基础的可持续包容性全球联盟 [4]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仍是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互利共赢的重要力量
国际金融报· 2025-10-19 09:09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上半年GDP增速为5.2%,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 [1] - 通过多元化产能与市场布局对冲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1] 新能源汽车产业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践“技术自主、供应链多元、市场全球”策略 [1]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2% [1] - 动力电池国产化率超过95% [1] - 关键材料通过全球化合作实现多元供应,保障供应链安全 [1] 国际合作与倡议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 [2] - 创设40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2] - 在60多个国家实施170多个项目,惠及3000多万人 [2] - 与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3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 - 为当地创造超过33万个就业岗位 [2]
专访丨长远规划在推动中国各领域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访埃及《消息报》副总编辑阿米尔·塔马姆
新华网· 2025-10-18 17:02
中国发展规划与成就 - 长远规划为应对挑战提供重要工具并在推动各领域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中国发展重心转向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出口产品声誉例如电动汽车 [1] - 注重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改善国内生活水平并造福世界使许多国家受益 [1] - 过去5年发展特点为多元、创新、开放保持5%左右经济增速展现战略规划前瞻性和发展韧性 [1]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成为充满不确定性世界中的稳定基石 [1] 国际合作与倡议 - 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并融入长期规划旨在同其他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1]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领域获得实实在在益处 [2] - 埃及是与中国在绿色经济、基础设施相关项目上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2] 未来发展方向 - 期待下一个5年中国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放在优先位置 [2] - 中国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增长动力成为鼓舞人心的典范 [2] - 发展中国家因共同特征和政治共识更容易借鉴中国经验 [2]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林长制和林草工作等事项
大众日报· 2025-10-18 08:35
妇女事业与妇联工作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 [2] - 更好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 - 推动妇联工作改革创新 开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对外工作与开放合作 - 深入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 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外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2] - 扎实做好地方外事工作 深化国际科技创新 产业合作 经贸往来 [2] -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和地方友好交往 积极探索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路径 [2] -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 生态文明与林草工作 -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 - 强化林草资源保护 持续抓好绿化工作 不断壮大林草产业 [2]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推动全省林草工作再上新台阶 [2]
中国学,也是世界的(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8 06:57
大会概况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办,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名专家学者参与交流 [4] - 大会主题为“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上海市政府主办 [4] 中国学的全球意义 - 中国学是历史与当代贯通之学、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学、中国与世界互鉴之学,需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 [5] -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成为关键角色,中国学日益重要并呈现跨学科融合特征 [5] - 中国学已成为全球现象,了解中国正成为不同学科全球专家的必备素质 [5] - 对于非洲而言,中国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学科,深入理解中国对非洲发展至关重要 [6] 中国发展的国际观察 - 德国汉学家施寒微指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中蕴藏人与自然相联结的世界观,“君子”概念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7] - 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认为人们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汲取追求和平、讲究中庸等中国智慧 [7]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高棣民回顾1979年以来中国巨变,指出浦东已成为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科技最先进的地区之一 [8] - 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认为中国是“文明型国家”,其独特模式、规模与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崛起的根本优势 [8] 文明互鉴与合作前景 - 大会发布《上海倡议》,指出世界中国学应把中国发展放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广阔图景中研究,为各国应对共同挑战贡献思想力量 [9] - 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表示欧中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广泛共同利益,“战略性合作”是双方关系主基调 [9] - 埃及学者哈迪尔·赛义德指出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建立一种区别于西方主导的、具有更高开放度与均衡性的新型全球化模式 [10]
“中国倡议彰显天下情怀”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13
"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鼓舞着广大发展中国家。"近日,约旦共产党总书记法赫米·哈图特在接 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不仅仅是一个实现经济飞跃的成功故 事,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找符合自身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和动力。 法赫米表示,他高度关注中国的减贫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 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举,为全球减贫事业 带来深刻启示。 法赫米表示,约旦当前仍面临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多重挑战。约旦共产党致力于团结更多民众,维护国家 安全利益,实现经济自主发展。约旦共产党期望同中国共产党加强政党合作,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共 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往来。约旦和中国已经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 作文件。中国是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约旦希望今后加强对华化工产品出口,并欢迎更多中企来约旦投 资发展。 法赫米说,中国在与阿拉伯国家交往中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中国发展经验为阿拉伯国家实现 经济独立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广大阿拉伯国家视中国为可靠合作伙伴,乐意同中国深化友好合作。 (本报中东 ...
第26届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在盐城举办,450名嘉宾共商地方合作与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10-17 10:02
会议概况 - 第26届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于10月16日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主题为“地方合作谋共赢开放包容促发展” [1] - 来自中日韩三国的450名嘉宾参会,包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江苏省副省长、日本及韩国相关协会负责人、盐城市委书记等 [1] - 会议期间开展了主旨演讲、主题发言、案例分享、议题交流、市长圆桌会议、城市交流广场等活动,并签署了友城结好意向书等文件 [6] - 下届大会将于明年在日本兵库县姬路市举办 [6] 合作框架与意义 - 大会被视为三国地方政府夯实合作框架的宝贵平台,自1999年创办以来持续深化交流 [4] - 会议有助于三国代表就地方经济振兴、零碳社会转型等议题分享经验,增进了解互信,为东北亚地区繁荣发展注入动力 [4] - 活动旨在推动中日韩合作整装再发、提速换挡,更好造福三国人民 [3] 合作领域与方向 - 深化经贸合作、引领科技创新、扩大人文往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被确定为关键合作方向 [3] - 具体合作领域包括深化产供链协同、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合作,以及丰富文化、教育、人员交流 [4] - 推动各地区先进技术、丰富文化、生态禀赋等资源要素直接对接、互通有无是合作重点 [4] 盐城的角色与基础 - 盐城与日本、韩国历史人文渊源深厚,已与两国18个城市建立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关系 [4] - 盐城是江苏对日韩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更积极主动融入中日韩地方合作大局 [4] - 大会在江苏举办为当地进一步深化与日韩友城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 [4]
专访|期待同中国加强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任总干事提名人选埃纳尼
新华网· 2025-10-17 08:55
新华社巴黎10月16日电 专访|期待同中国加强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 任总干事提名人选埃纳尼 新华社记者罗毓 张百慧 埃纳尼告诉记者,他曾多次访问中国,中国人民的热情令他印象深刻,他非常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 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贡献。他高度赞同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世界需要这样的倡议,需要 拉近各国人民距离、促进文明对话与交流。"埃纳尼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任总干事提名人选、埃及前旅游和文物部长哈立德·埃纳尼日前在巴黎接受新华社 记者专访时说,世界遗产保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优先事项,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伙伴, 拥有大量世界遗产,期待双方加强相关领域合作。 放眼未来,他表示,明年迎来80岁生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须与时俱进",需要更快行动、更贴近民 众、提升效率并适应未来发展趋势。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需要团结、有力的团队,全体会员国需要 拥有共享、共创的愿景。 本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就下任总干事提名人选进行投票,埃纳尼以绝对优势胜出,成为执行 局推举的唯一总干事候选人。按照相关章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员国将于11月6日就这一提名进 行投票表决;如果 ...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 2025-10-17 08:38
活动概况 -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10月16日在西安开幕,活动将持续至11月9日 [1][2] - 艺术节主题为“丝路同心 艺术同行”,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 [1][2] - 开幕式上,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宣布开幕,省长赵刚致辞,多位国内外嘉宾出席 [1] 活动内容与规模 - 艺术节分为“开闭幕式”、“舞台艺术展演”、“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国际文化交流”4个板块 [2] - 活动期间共计上演34台剧目、46场演出 [2] - 开幕式后上演了大型民族管弦乐《丝路长安》 [2] - 艺术节策划了“偶人巡游”、“美术馆之夜”、“艺术快闪”等公共教育活动,深入商圈、高校、社区 [2] 战略意义与定位 - 该艺术节被定位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对话互鉴、促进民心相融相通的重要平台 [1] - 活动旨在通过文化产品和活动展示陕西特色、中国精神,并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展现担当 [1] - 艺术节举办十余年来,全面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风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