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输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9月PMI数据点评:PMI边际回升:供给推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30 23:02
制造业PMI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4] - 生产指数为51.9%,创近6个月新高,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13] - 新订单指数为49.7%,虽连续三个月小幅抬升,但涨幅弱于季节性且仍低于临界点[13] 供需结构 -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运输设备等行业供需指数高位运行,均高于54.0%[13] - 木材加工及家具、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供需指数仍低于临界点[13]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体现出口需求趋稳[17] 价格与库存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2%,出厂价格指数为48.2%,分别较上月下降0.1和0.9个百分点[19] - 采购量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至51.6%,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1.4个百分点至48.2%[21] 非制造业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行业分化明显[22]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但已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26] 政策动向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计500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以支撑基建[27]
贸促会: 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致7月全球经贸摩擦再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8:46
全球经贸摩擦总体情况 - 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 [1] -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环比上升27.6% [1] - 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主要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 [1] 分国别经贸摩擦情况 - 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在20个监测国家(地区)中位居前三 [1] - 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且已连续13个月居首 [1] 分行业经贸摩擦情况 - 经贸摩擦措施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等13个主要行业 [1] - 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在监测行业中居首 [1] 涉华经贸摩擦情况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处于高位 [1] - 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无人机、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1]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但环比上升11.9% [1]
中国贸促会: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7:13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概况 - 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 处于高位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 环比上升27.6% [1] - 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 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 [1] 主要国家(地区)经贸摩擦 - 在监测的20个国家(地区)中 美国 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1] - 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 且已连续13个月居首 [1] 重点行业经贸摩擦 - 电子 化工 运输设备 机械设备 医药 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是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焦点 [1] - 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在13个主要行业中居首 [1] 主要经贸摩擦措施类型 - 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7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 发起19起贸易救济调查 [1] - 向WTO提交134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 [1] - 发布32项进出口限制措施及197项其他限制性措施 [1] -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五类分项措施指数中居首 成为各经济体国际经贸谈判的关键筹码 [1] 涉华经贸摩擦情况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 处于高位 [2] - 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 无人机 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2] - 当月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 环比上升11.9% [2]
贸促会: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致7月全球经贸摩擦再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6:47
全球经贸摩擦总体情况 - 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 [1] -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环比上升27.6% [1] - 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主要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 [1] 主要国家经贸摩擦 - 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在20个监测国家(地区)中位居前三 [1] - 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且已连续13个月居首 [1] 重点行业经贸摩擦 - 电子、化工、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是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焦点 [1] - 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在13个主要监测行业中居首 [1] 涉华经贸摩擦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处于高位 [1] - 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无人机、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1]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环比上升11.9% [1]
中国贸促会: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
新华财经· 2025-09-28 15:23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概况 - 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1] -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环比上升27.6%[1] 主要国家(地区)经贸摩擦情况 - 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1] - 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13个月居首[1] 主要行业经贸摩擦情况 - 经贸摩擦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1] - 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1] 主要经贸摩擦措施类型 - 监测范围内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7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19起贸易救济调查[1] - 向WTO提交134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1] - 发布32项进出口限制措施及197项其他限制性措施[1] -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五类分项措施指数中居首[1]
日均6个企业团组出国商务洽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8 14:05
政策支持与企业出海意愿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2][3] -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强 国际视野更广 企业出海发展的意愿也更大 [2] - 企业对高质量海外综合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因不确定 难预料的因素明显增加 [2]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具体举措 -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构建服务平台 支持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和海外综合服务站 [3] - 中国贸促会建立"走出去"促进专项工作机制 重点收集响应出海企业非商业类风险诉求 [3] - 增强链博会功能 继续组织"千团出海"行动 2024年共组织2249批次团组赴102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洽谈 相当于平均每天有6个企业团组出国 [2][4] - 2024年贸促会审批组展单位出国展览项目1623个 计划办展面积95万平方米 实际执行项目970项 展出面积近50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超过3.4万家 [4] - 提升商法专业服务能力 今年上半年贸仲委 海仲委受理涉外案件400多件 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 商法中心受理调解案件6570件 涉及金额近100亿元 [4] - 近三年累计办理中国到海外知识产权申请超1.3万件 [4] - 优化公共服务 贸法通累计回复企业咨询超2万次 贸企通发布海外资讯信息近9000条 [5] 全球经贸摩擦现状 - 2024年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 处于高位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 环比上升27.6% [6] - 美国 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美国的措施涉及金额最多 连续13个月居首 [6] - 经贸摩擦冲突点聚焦于电子 化工 运输设备 机械设备 医药 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 电子行业指数居首 [6] - 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7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 发起19起贸易救济调查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五类分项措施指数中居首 [6]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 处于高位 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 无人机 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指数处于高位 [7] - 当月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 环比上升11.9% [7]
日均6个企业团组出国商务洽谈
第一财经· 2025-09-28 14:00
中国企业出海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需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3][4] - 中国贸促会通过“千团出海”行动,在2024年共组织2249批次团组赴102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洽谈,相当于平均每天有6个企业团组出国 [3] - 具体支持措施包括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构建服务平台,并支持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及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4] 中国贸促会支持企业出海的具体举措 - 贸促会建立“走出去”促进专项工作机制,重点收集响应出海企业遇到的非商业类风险诉求 [4] - 2024年以来,贸促会审批组展单位出国展览项目1623个,计划办展面积9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实际执行出国展览项目970项,展出面积近5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3.4万家 [5] - 贸促会提供优质商法服务,今年上半年其仲裁委员会受理涉外案件400多件,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商法中心受理调解案件6570件,涉及金额近100亿元 [5] - 贸促会优化公共服务,今年以来组织多场出海培训,“贸法通”累计回复企业咨询超2万次,“贸企通”发布海外资讯近9000条 [5] 全球经贸摩擦现状 - 2024年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环比上升27.6% [8] - 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美国措施涉及金额连续13个月居首 [8] - 摩擦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电子行业指数居首 [8] - 在监测的20个国家(地区)中,共发布7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19起贸易救济调查,提交134项TBT和SPS通报 [8] 涉华经贸摩擦情况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处于高位,其中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 [9] - 无人机、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9] - 当月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但环比上升11.9% [9]
运机集团股价涨5.04%,农银汇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080股浮盈赚取8850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1:3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上涨5.04%至26.07元/股 成交额8855.38万元 换手率2.30% 总市值61.24亿元 [1] - 农银汇理基金旗下产品当日浮盈约8850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输送机设备整机占比76.11% 永磁电机滚筒等占比9.83% 技术服务及备件占比8.51% 其他业务占比5.55% [1] - 公司专注于节能环保型输送机械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1] 基金持仓情况 - 农银瑞云增益6个月持有混合A(017624)二季度持有708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32%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2755.3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4.36% 近一年收益8.35% 成立以来收益9.3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刘莎莎任职11年26天 管理规模10.7亿元 最佳回报31.67% 最差回报-1.7% [3] - 基金经理钱大千任职2年278天 管理规模10.67亿元 最佳回报40.09% 最差回报-1.41% [3]
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董事会决议事项 - 董事会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三项议案,包括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回购注销及暂不召开股东会 [1][2][9] - 会议以现场及视频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召集及召开程序符合法律法规 [1]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解除限售 -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涉及8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234,08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96% [2][13][26] - 解除限售原因为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限售期届满(自2024年9月30日起12个月),将于2025年9月30日进入解除限售期 [24] - 解除限售比例为首期获授总量的40%,需向深交所及中国结算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16][24][31] 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 因3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离职,回购注销其已获授但未解除限售的48,720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207% [5][41][49] - 回购价格为7.6786元/股,资金总额约374,101.39元,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5][48][50]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由234,921,643股减少至234,872,923股,不影响股权激励计划实施 [5][51][54] 股东会安排 - 回购注销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但董事会决定暂不召开股东会,待准备工作完成后择期通知 [8][9][58] - 暂不召开股东会议案获董事会全票通过(9票赞成) [10] 股权激励计划历史调整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原授予280万股,占当时股本1.75%,其中首次授予238.2万股(85.07%),预留41.8万股(14.93%) [14] - 因权益分派及激励对象放弃认购,首次授予实际调整为向106名对象授予228.5万股 [27] - 预留部分授予价格调整为11元/股,与首次授予保持一致 [27] 减持计划实施情况 - 4名高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实际减持情况如下:罗陆平减持58,100股(占股本0.0247%)、范茉减持24,150股(0.0103%)、刘顺清减持43,925股(0.0187%)、邓继红减持42,350股(0.0180%) [72][73] - 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持股及限制性激励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均未超过原计划 [73][75]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展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包括草案、考核管理办法及授权董事会办理事宜 [88][89][91] - 议案均以超过99.97%赞成票通过,关联股东已回避表决 [88][89][91] - 自查期间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买卖股票行为被认定为独立操作,未利用内幕信息 [62][63][67]
2025年1-4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有6458个,同比增长6.76%
产业信息网· 2025-09-18 09:37
行业企业数量变化 - 2025年1-4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总数达6458个 同比增加409个 [1] - 企业数量同比增长6.76% 较上年同期显著扩张 [1] - 该行业企业数量占工业总企业比重为1.24% [1] 行业统计标准 - 统计范围限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 - 统计标准自2011年起由原500万元营收门槛提升至2000万元 [1] - 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联合整理 [1] 涉及上市公司 - 涵盖山西路桥 东莞控股 现代投资等11家交通运输领域上市公司 [1] - 上市公司覆盖公路运营 物流运输 高速建设等多个细分领域 [1] - 行业研究报告由智研咨询发布 聚焦运输设备市场竞争态势与发展前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