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搜索文档
学习新语·抗战丨不灭的“灯塔” 不屈的脊梁
新华社· 2025-08-19 14:01
历史背景与战略决策 -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1935-1948年)作为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领导全国革命斗争[10] -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并决定红军东征[11][12] - 洛川会议(1937年8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形成全面抗战路线,红军更名为八路军[16][17] -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6月)系统阐明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成为纲领性文献[21][22] 人才培养与文艺宣传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及12所分校共培养10万余名抗日军政干部[27] - 延安30余所干部学校培养数以十万计抗战人才[30] - 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成立)创作《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等经典抗战文艺作品[32] - 文艺界通过木刻版画、文学作品等"武器"参与民族救亡斗争[32] 军事斗争与抗战历程 - 八路军在黄河沿线500多公里防线击退日军23次进攻[34] - 日军飞机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造成近400人伤亡[34] - 党中央以"小米加步枪"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9] - 延安时期党成功应对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重大挑战[8] 当代传承与精神指引 -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后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学习[5] - 总书记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35] - 要求弘扬革命精神,讲好党的故事,坚定听党话、跟党走[35] - 延安革命精神被喻为"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参观均能获得新启示[6]
学习新语·抗战|不灭的“灯塔” 不屈的脊梁
新华社· 2025-08-19 10:59
历史意义 - 延安时期(1935-1948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作为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谱写了14年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 [1][9] - 延安革命旧址见证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参观都温故而知新 [4][5] 重要会议与决策 -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并作出红军东征决定 [10][11] - 洛川会议(1937年8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标志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正式形成,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并宣布红军改名为八路军 [13][14][16][17] 战略指导与文献 - 《论持久战》(1938年5-6月)系统阐明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对夺取抗战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8][19] 教育与人才培养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6年成立)连同12所分校共培养10万多名德才兼备干部,成为抗日将才摇篮 [22][23] - 抗战期间延安共有30余所干部学校,培养数以十万计抗日军政干部 [25] 文艺宣传与抗战动员 - 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成立)作为首所抗战文艺干部高等学府,汇聚冼星海、吕骥等音乐大家,诞生《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等经典抗战歌曲,文艺作品成为抗战重要武器 [26][28] 抗战艰苦历程 - 日军飞机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死伤近400人,1938年延安城经多次轰炸渐成废墟 [28] - 陕晋交界500多公里黄河沿线,八路军守军打退日军23次进攻,河防保卫战气壮山河 [28] 精神传承与当代启示 - 总书记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29] - 勉励弘扬革命精神,讲好党的故事,激励人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9]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 淬火青春
北京青年报· 2025-08-15 16:24
抗日战争历史事件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1] - 一二九运动中数千名北平学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华北特殊化[1] - 香山樱桃沟镌刻的"保卫华北"巨石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锤炼抗日本领的见证[1][18] 隐蔽战线斗争 - 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作为华北地区重要情报枢纽,从1939年至1949年秘密电波从未中断,为晋察冀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和北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4] - 平西情报站建立大功率地下电台,1941年共产党员王文携带电台在妙峰山附近山洞收发电报,白天伪装农民,夜晚工作[5] - 平西开辟秘密交通线,使爱国青年、革命志士和国际友人往来于根据地和敌占区,包括燕京大学教授董鲁安和英国电讯专家林迈可[5] 革命火种传播 - 崔显芳作为门头沟第一位中共党员,1926年创办田庄完全小学,讲授《共产党宣言》等进步著作,1932年创立京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6] - 崔显芳组织"提灯会"游行反对内战,发动农民请愿迫使当局停收赋税,变卖自家良田解救200多名矿工[7] - 崔显芳1934年因"通共"罪名被捕,出狱12天后去世,临终前在儿子掌心比画"跟党走"[7] 抗战文艺创作 - 1937年麦新受第二十九军大刀队事迹鼓舞创作《大刀进行曲》,8月8日在上海首次公开演唱后迅速传遍全国[14] - 1943年曹火星针对蒋介石"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言论,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更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迅速成为鼓舞抗战的精神旗帜[15] - 麦新、曹火星、冼星海等音乐家的作品凝聚民族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15][20] 抗日武装斗争 - 1937-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创造"推磨""牛刀子钻心"等战术,被毛泽东称赞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6] - 1940年康庄伏击战回民支队以零伤亡歼灭日伪军上百人,"引蛇出洞围点打援战术"被列入抗日军政大学教学案例[16] - 1943年八公桥战斗回民支队采用"牛刀子钻心"战术直插敌军总部,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劲旅[17] 青年抗日运动 - 1936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平师范大学成立,迅速向全国辐射,在天津、武汉等地设立分部[18] - 1936-1937年"民先队"在香山举办夏令营,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和时事政治教育,樱桃沟"保卫华北"石刻为夏令营学生所刻[18]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民先队"队员奔赴战场,实现从"拿笔"到"拿枪"的转变,为敌后抗战提供人才支撑[19]
一批抗战题材新作在上海书展亮相 回望壮阔历史 细读抗战记忆
解放日报· 2025-08-14 10:01
出版行业动态 - 上海书展推出多部抗战题材新书,包括《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上海抗日战争史》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2] - 五大连环画出版社联合推出《胜利与和平》连环画典藏,精选61部80本抗战题材作品,现场签售排长队 [2] - 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三毛从军记全集》珍藏版和《三毛流浪记》彩绘版8册,纪念三毛诞生90周年和张乐平诞辰115周年 [3] 文化内容创作 - 抗战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改编为连环画《不屈的手指》,展现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文化的破坏 [4] - 连环画《国歌从这里唱响》由国歌展示馆等单位策划出版,历时一年绘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4] - 上海作家路内推出抗战题材长篇小说新作《山水》,在本届上海书展首发 [4] 历史研究与传播 - 《上海抗日战争史》以1931-1945年史料为基础,多角度展现上海抗日斗争完整历程 [2] - 专家学者发起寻找30万南市安全区难民后代活动,收集战时见闻资料 [1] - 抗战题材连环画被视为了解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对青少年历史认知具有教育意义 [2]
【文化中国行】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光辉历程 回望峥嵘岁月 感悟延安精神力量
央视网· 2025-08-12 10:41
延安革命纪念馆历史地位 -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 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1] -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1935年至1948年中共中央所在地 是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 [5] 抗日战争历史贡献 -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第一次重要胜利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3] -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 经过8天9夜完成初稿 科学预见抗日战争三个阶段 [7] - 《论持久战》明确抗日战争是持久的 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成为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9] 延安抗战时期建设成就 - 实行民主政治 发展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创办干部学校为前线输送人才 [11] - 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财政困难 创作《黄河大合唱》等优秀文艺作品 [11] - 延安是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的地方 吸引大量爱国青年奔赴 [11] 中国共产党抗战领导作用 -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旗对日作战 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 [13] - 提出持久战战略和根据地建设方针 奠定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 [13] - 毛泽东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标志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15]
文化中国行丨延安:挺起中华民族全民抗战不屈的脊梁
央视网· 2025-08-12 10:01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历史意义 -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始建于1950年1月 [1] -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1935年至1948年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5] - 延安在抗战时期被誉为"灯塔",中国共产党在此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 [18]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 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前线,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 - 延安实行民主政治,发展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创办干部学校为前线输送人才 [12] - 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财政困难,创作《黄河大合唱》等优秀文艺作品 [12] 《论持久战》的历史价值 - 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窑洞用8天9夜完成《论持久战》初稿,阅读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战争理论著作 [9] - 该著作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明确指出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11] - 《论持久战》是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坚定了全国抗战必胜的信心 [11] 纪念馆的当代教育意义 - 馆内展示《八路军军歌》等文物,生动再现抗日场景 [2][16] - 1945年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标志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20] - 参观者通过革命旧址和文物重温历史,探寻中国革命成功秘诀和延安精神 [20]
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深厚伟力
人民网· 2025-08-10 09:28
中国革命经验总结 - 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 - "三个法宝"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制胜规律,为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1] - 中国共产党扛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凝聚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政治主张 [2] -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人民立场,认识到只有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抵御外侮 [2] - 毛泽东同志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重大论断 [2] 历史主动与民心 - 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大势,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 - 这一关键抉择得到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3] - 中国共产党在复杂政治局势中挺立潮头、赢得主动 [3]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 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国力军力悬殊,必须广泛动员全民族参战 [4] - 毛泽东同志指出"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4]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改变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状况,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有效方式 [4] 中国共产党的角色 -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杰出组织者和忠实践行者 [5] - 中共中央在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 1937年9月,中共中央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两党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5] 维护统一战线 - 中国共产党以团结抗战的大局为重,联合进步力量对妥协、分裂和倒退行径进行坚决斗争 [6] - 中国共产党有效阻止了时局逆转,全力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巩固发展统一战线 - 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民族工商界人士,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联系华侨、宗教界人士 [7] - 许多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大陆,组织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武装 [7] - 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活动 [7] 原则立场与重大关系 - 中国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担当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责任 [8] - 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8] 独立自主原则 - 中国共产党强调"既统一,又独立",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9] - 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抵制国民党借改编吞并红军的企图 [9] 方针策略 -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10] - 对顽固势力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10] - 这些方针策略成功维系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局面 [10]
奇金山:草原上的抗日英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驻伊克昭盟的国民党军队对中国共产 党在当地的抗日活动横加干涉,不断制造摩擦。他们拼命排斥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在伊克昭盟 的力量,迫害具有抗日民主思想的进步人士。 在斗争中,力主抗战的奇金山积极为中共乌审旗工委的工作提供方便,他生活的地方成为工委同志们工 作及隐蔽的安全地带,被敌人视为"红区"。 1943年10月,奇金山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所属部队改编为乌审旗骑兵团并任团长。此后,他 赴延安学习、开阔眼界。回到草原后,他请党组织派遣政治指导员充实乌审旗骑兵团干部队伍,以加强 部队的政治工作;参与群众抗日团体——蒙汉抗敌联合会的领导工作…… 奇金山像。 中共乌审旗委宣传部供图 绿草如茵的草原上,内蒙古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的红色尖顶庄严而肃穆。馆内,一批正在开展主题党 日的党员默默站在展板前,久久凝视那一行金光闪闪的大字:"奇金山——献身抗战与民族解放运动的 英雄"。照片上这位51岁牺牲的抗日英雄英姿挺拔,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讲述着80多年前草原上的烽火 岁月。 奇金山,蒙古族,1894年出生在内蒙古乌审旗。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中华苏维 ...
山东5个展览入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大众日报· 2025-08-04 08:58
展览入选情况 - 山东共有5个展览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入选数量居各省份第一位 [1] - 台儿庄大战史料展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展览面积达8000平方米 陈列中日双方珍贵文物史料千余件 [1] -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首次系统整合山西 河北 山东 河南四省抗战革命文物资源 [1] - 铁道线上的抗日传奇——鲁南铁道大队历史陈列位于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 展览由6个部分组成 [1] - 派兵去山东——八路军第115师在沂蒙展位于临沂市博物馆 展览分为5个部分 [2] -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历史展位于潍坊市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2] 展览内容特色 - 台儿庄大战史料展展现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军队精诚团结共御外侮的史实 [1] - 山河永固展山东展区聚焦"党群同心 军民情深 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再现抗日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历史 [1] - 铁道游击队展全面展示鲁南铁道大队英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生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传奇历史 [1] - 八路军第115师展展现其与沂蒙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2] - 潍县集中营展见证日本军国主义残暴行径 象征中国人民与西方侨民携手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