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

搜索文档
深水海纳(300961) - 深水海纳2024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8:0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正在有序推进,已披露相关公告,后续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3] 业绩提升措施 - 战略聚焦工业污水处理和优质供水领域,整合环保产业链业务,搭建智慧水务平台,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3] - 发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客户资源优势,以TEPS模式增进与上游企业互动,研发智能环保装备等增加业务合作和利润增长点 [3] - 推动节能降耗,建立“管理 + 技术”协同的降本增效体系,降低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 [3] - 重新梳理潜在市场项目机会,调配资源,加强市场团队和项目开发管理,提高优质项目储备数量 [3] - 利用技术和品牌优势,与央企等合作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项目 [3] 海洋污水净化业务 - 公司具备海洋生态牧场水处理等相关技术储备,正在积极开拓相关业务,未来将持续关注并进行技术研发与储备 [4] 2024年度亏损原因 - 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新增工程项目订单进度不及预期,已获取订单未按计划推进确认收入,部分运营项目营业收入减少 [5]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4,839.90万元 [5] - 受客户结算延迟影响,2024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7,978.12万元 [5] - 深化改革优化人员结构,一次性离职补偿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上升,影响经营业绩 [5] 应收账款回收措施 - 中央提出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 [6] - 公司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办法》,追踪管理应收账款,建立随访机制,采取针对性催款措施 [6] - 采取预防措施应对坏账风险,储备安全资金,计提坏账准备 [6]
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透露:整体票价亲民 9月前公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6 16:02
赛事筹备进展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各项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 [1] - 组委会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协同推进赛事侧与城市侧筹备工作 [2] - 当前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包括票务工作、明星阵容参赛等 [2] 明星阵容与票务 - 十五运会将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最顶尖运动员,包括广东跳水名将谢思埸、陈艺文、全红婵等 [2] - 王楚钦、孙颖莎、王曼昱、林高远、刘诗雯等国手将参赛,潘展乐、张雨霏、覃海洋、陈俊儿等游泳健儿将向新的纪录发起冲击 [2]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票务工作突出"新"和"最"两个特点,首次实现"一个平台,三地购票",赛事可售票总体量接近甚至将超过杭州亚运会 [2] - 十五运会赛事门票价格正在拟定,整体票价亲民,预计将于9月前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 [2] - 残奥会赛事票价将采取低票价定价策略,体现公益属性 [2] 城市服务与保障 - 广东正全力构建与全运盛会相匹配的一流服务体系,启动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五大行动" [3] - 印发了《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行动方案》,系统部署了城市风貌提升、交通顺畅、卫生防疫、宣传推广和隐患排查"五大行动" [3] - 各大赛区的周到服务获得各参赛队点赞,广州赛区打造"小运动员村",茂名定向比赛组织港澳代表队品美食、探乡村,佛山聋人足球赛邀请香港队员体验醒狮、咏春拳等非遗文化 [3]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小海豚"志愿者在赛时将分成约90种岗位,组委会遴选了228家定点医院,构建全覆盖的现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3] 赞助与合作 - 省执委会共收到涉及53个类别的121份赞助意向函,赞助意向总额超过20亿元 [4] - 已签约和可签约的赞助企业覆盖保险服务、航空服务、饮用水、体育器材等21个类别29家企业,赞助总金额近16.5亿元 [4] - 体育服装、火炬、奖牌、礼仪服饰等类别实现全额赞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联合赞助赛会 [4] - 周大福、巴斯夫等港资、外资企业积极参与赞助合作 [4] 科技与开幕式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开幕式将在广州举行,深圳赛区将承办两个闭幕式活动 [5] - 开幕式创作及制作团队已全面进驻两个开幕式现场,正进行舞台搭建、工程制作、演出排练等 [5] - 十五运会开幕式将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包括"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壮阔图景 [6] - 残特奥会开幕式将以"手牵手"为主题,包含"爱之光、梦之翼、手牵手"三个篇章,展现残健共融、共享发展的时代温情 [6] - 本届全运会首次提出打造"美丽全运",用智慧科技深度赋能赛会全场景,升级火炬传递、全民观赛、智慧服务等核心体验 [6] - 人形机器人将领跑火炬传递方阵,AI拍摄眼镜实现记者360°全景记录,颁奖机器人可精准完成奖牌递送 [6] - 深圳赛区以"科技办赛"作为核心亮点之一,着力将最新的科技产品、创新技术融入办赛全链条全过程 [6]
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我国多措并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新华社· 2025-06-26 07:4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 7%,较2020年提高6 3个百分点,2025年春季水质继续稳中向好[1] - 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四年消除"不健康"状态[1] - 生态环境部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推动实现近岸海域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1]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美丽海湾建设范围扩大,重点打造数量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2] - 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探索开展全域美丽海湾建设[2] - 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中华白海豚、勺嘴鹬等海洋生物保护成效显著[2] - 岸滩垃圾平均盖度从去年夏季的5 14‰降至今年春季的1 25‰,降幅达75 6%[2] 入海排污口治理监管 - 国务院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近岸海域所有入海排污口排查,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达93 1%[3] - 全国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 3万余个,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3] - 生态环境部部署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谋划"十五五"工作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3]
生态环境部:多措并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4:23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构建"5+3+X"评价体系及"两行一看一行动"工作矩阵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2] - 重点建设海湾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并在7个沿海城市探索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2] - 全国283个海湾中已有159个海湾出台了美丽海湾具体建设方案 [2] -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83 7%,较2020年提高6 3个百分点 [2] - 全国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以来消除了"不健康"状态 [2] 陆海统筹综合治理 - 生态环境部以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为重点推进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 [3] - 2024年三大攻坚战海域水质基本稳定,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3] - 在65个毗邻城市的海湾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岸滩垃圾无人机航拍平均盖度大幅下降 [3] 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 生态环境部建立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与信息化平台 [4] - 11个沿海省份全部出台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开展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养殖尾水排口清理整治 [4] - 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加快建立海洋垃圾治理、排污许可、生态损害赔偿等制度 [4] - 创新应用AIS航迹数据和海洋倾倒区监测数据,建立"互联网+非现场监管"模式 [4] 未来工作重点 - 将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对象由41条拓展到230条国控入海河流 [5] - 统筹谋划"十五五"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行动,协同推进重点海域治理与美丽海湾建设 [5]
劲旅环境: 公司章程(2025年6月)
证券之星· 2025-06-26 00:4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Jinglv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4] - 注册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综合开发试验区工业园,邮政编码230011 [4]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3,496,097元 [4] - 公司于2022年5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首次公开发行27,848,337股,2022年7月15日在深交所上市 [3]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 [7]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 [44]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1名 [58] -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若干名、财务总监1名、董事会秘书1名 [53]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与销售、环卫服务、固废处理、污水处理、再生资源利用等环境治理全产业链 [4] - 具体包括智能环卫装备研发制造、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市政设施管理等综合环境服务 [4] - 许可项目涉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置、餐厨垃圾处理等特许经营领域 [5] 股份相关 - 股份总数133,496,097股,均为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 [6] - 公司2019年11月由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净资产折股75,632,023股 [6] - 股份增减可通过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派送红股、公积金转增等方式 [7] - 股份回购情形包括减资、员工持股计划、可转债转换等六种情况 [8][9]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等权利,可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财务报告等资料 [12]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对董事/高管提起诉讼 [13] - 控股股东不得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违规需承担赔偿责任 [15] 股东大会 -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1次,临时股东大会在董事人数不足、亏损达股本1/3等情形下召开 [17] - 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19] - 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1/2以上通过,特别决议需2/3以上通过 [27] 董事会职权 - 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审批单笔不超过净资产10%的对外担保 [43] - 审批交易金额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资产购买出售事项 [46] - 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其中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占多数 [51] 利润分配政策 - 现金分红条件为当年净利润为正且未分配利润为正,分红比例不低于10% [62] - 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应达80% [62] - 法定公积金提取比例为10%,累计达注册资本50%后可不再提取 [61]
生态环境部:持续深化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6:48
三大重点海域水质改善进展 - 2024年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66 8% 较2020年提升8 1个百分点 [1] - 攻坚范围内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较2020年总体保持负增长 [1] - 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海口海湾水质存在波动反复 [1] 入海河流总氮治理规划 - 治理对象从41条重点入海河流扩展至230条国控入海河流 空间范围延伸至沿海省域及流域上游 [2] - 强化与流域水生态保护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协调联动 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效机制 [2] - 推动源头治理与减排 目标为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2] "十五五"海域综合治理部署 - 将研究划定"十五五"国家环境治理重点海域及控制区域 论证新一轮综合治理举措 [2] - 构建环境与生态贯通 治理与监管并重的体系 建立河海联动的监管责任及制度标准体系 [2] 美丽海湾建设协同机制 - 结合沿海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将海域治理成效转化为美丽海湾建设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 - 对内示范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 对外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 [3]
生态环境部:我国美丽海湾建设已进入“扩面、提质、增效”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6:48
美丽海湾建设特点 - 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治理取得突破 山东东营黄河口湾区水质优良比例较基准年大幅提升32个百分点 河北秦皇岛北部湾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保持为100% [1] - 点蓝成金、高质量发展实践更有成效 浙江台州大陈岛诸湾探索"海洋蓝碳—蓝色经济"双循环模式 福建泉州大港湾推动环湾地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1] - 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理念更加彰显 1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公众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山东日照张北湾建成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 福建厦门同安湾打造滨海旅游浪漫线 广东深圳大亚湾建设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2] 美丽海湾建设新阶段进展 - 建设范围扩大 重点打造美丽海湾数量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 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探索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3] - 工作矩阵更全 生态环境部系统组织开展海湾治理"把脉行"、优秀案例"采风行"、建设成效"回头看"及志愿服务活动 [3] - 治理成效显著 2024年162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超过85% 其中125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中华白海豚、勺嘴鹬等海洋生物保护成效显著 [3] - 机制创新活跃 各地推进治理体系、法规制度、两山转化等方面改革 生态环境部谋划金融支持美丽海湾建设项目库 [3] 美丽海湾建设未来规划 - 聚焦"水清"突破、"滩净"保障、"鱼鸥"乐家园、"人海"和谐的"十五五"新目标 [4] - 持续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 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和创新实践 [4] - 以高颜值海湾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湾区经济发展 助力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 [4]
环境部:全国已有159个海湾出台美丽海湾建设方案
快讯· 2025-06-25 13:28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坚持"一湾一策"策略 通过提质扩面和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海湾环境质量 并出台美丽海湾建设基本要求和成效评价方法 [1] - 全国已有159个海湾出台具体建设方案 环境部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 并在厦门 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1] - 环境部已遴选确定三批3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包括河北秦皇岛北部湾区 去年另有12个海湾达到美丽海湾建设基本要求 [1]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因地制宜
中国环境报· 2025-06-24 09:46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 - 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但覆盖面和建设水平仍需提升以达成2035年战略目标 [1] 差异化建设策略 - 重点生态功能区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推出生态产品 [1] - 农产品主产区应聚焦现代农业主题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 [1] - 城乡统筹发展区需促进城乡融合 改善人居环境 支撑高质量工业品与服务供给 [1] 示范引领与空间规划 - 美丽乡村先行区需在生态环境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挥标杆作用 [2] - 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风貌引导 梯次推进全域覆盖 [2] - 重点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 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业发展 打造名优特产品品牌 [2] 系统性工程协同 - 建设需跨部门协作 整合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资源 [2] - 强化规划目标协同 整合涉农资金 形成项目支撑合力 [2] 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 - 需保留村庄历史风貌 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 提升品牌价值 [3]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化水平 [3] -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促进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 - 研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装备 推广数字化基础设施 [3] - 构建美丽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 建设绿色智慧数字乡村 [3] 长效机制构建 - 建立县级工作推进机制 制定任务清单 明确部门分工 [4] - 争取财政与绿色金融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运维资金渠道 [4] - 健全农业激励政策 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