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telligence
icon
搜索文档
豆包的野心已经浮出水面
36氪· 2025-07-24 07:34
产品升级 - 豆包开始灰度测试超能创意2.0,优化了模糊意图处理能力,支持图片细节解析、图片复刻和灵感元素融合创作新图,还能根据人物图片生成绘本故事[1] - 超能创意2.0新增视频解析能力,可提取视频逐字稿,但剪辑手法拆解功能尚不完善[4] - 升级得益于豆包大模型1.6版本支持,该版本具备深度思考、多模态理解和复杂Agent构建能力,并接入图片生成模型seedream 3.0、图片编辑模型seededit 3.0和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 Pro[4] 产品定位演变 - 豆包从主打社交的聊天机器人演变为"AI助理+AI办公桌面"组合,移动端侧重人性化交流,PC端侧重复杂任务处理[6] - 豆包App定位为AI伙伴,支持聊天、整蛊、视频通话等功能;电脑版定位为效率工具,提供工作操作台[6] - 公司通过火山引擎云设施、豆包大模型、豆包应用和抖音等载体构建完整AI体系[6] 功能拓展 - 豆包新增AI播客、应用创造1.0、视频通话等功能,视频通话属于基础能力拓展,其他为场景化Agent[4] - 豆包电脑版侧边栏隐藏聊天机器人入口,改为AI云盘,第三方聊天机器人更精简,侧重任务执行[20] - 豆包App界面设计强调拟人化交互,底栏有通话、发现、AI创作按钮,聊天界面显示生活化功能[15] 战略布局 - 豆包是字节to C AI体系核心,承担串联不同C端入口任务,强调拟人化和多端口形态[22] - 公司研发AI眼镜和MR眼镜,探索硬件载体融合,眼镜可能成为移动端与电脑端统一的载体[25] - 2024年Q2至2025年Q1豆包季度平均投流费用1.5225亿元,2025年5月活跃用户达1.31亿[26] 技术支撑 - 深度理解和思维链技术支持豆包完成创意生图、代码编写等场景化工具开发[14] - 火山引擎有专门团队参与模型研发和产品开发,加速能力更新和产品化[25] - 公司提出要做"优秀的创新科技公司",探索和发明新技术,豆包是技术创新核心出口[25]
推进“AI+金融” 构建金融教育新范式
新华日报· 2025-07-24 07:11
人工智能对金融教育的影响 - 人工智能已深入影响教育理念、文化和生态,高校金融教育需加速数字化转型,推进"AI+金融"深度融合 [1] - 需创新教学模式、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数字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1] 创新教学模式 - 高校需优化课程设计及教学内容,设立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等交叉专业 [2] - 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方向设置"金融科技""金融产品设计"等人工智能相关选修课程 [2] - 增加金融交易模拟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 - 通过智能备课、答疑等功能完善金融知识体系,设置个性化需求端口和学习方案 [2] - 搭建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高频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2]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高校应与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合作共建"AI+金融创新实验室",还原真实金融实践场景 [3] - 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开发智能教学及实践平台,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3] - 校企双方共同成立合作委员会,定期开展金融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 [3] - 构建产教融合云平台,确保教育资源、科研成果、人才需求等信息高效流通 [3] - 构建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定期评估产教融合成效,实现人才供需平衡 [3] 师资建设 - 高校需引进海内外杰出金融人才开展课程教学,邀请专家开展"AI+金融"专题讲座 [4] - 定期组织教师深入金融企业调研,了解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状 [4] - 引入项目实战训练活动,教师参与企业金融项目以提高实践能力 [4] - 组织教师参与国内外金融教育论坛、培训,开阔教师视野 [4]
Google's $85 billion capital spend spurred by cloud, AI demand
CNBC· 2025-07-24 07:07
资本支出增加 - 公司2025年资本支出预测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主要由于云产品和服务的强劲需求[2] - 此前2月预测的750亿美元已高于华尔街预期的5884亿美元[2] - 增加的100亿美元支出用于满足云服务积压需求[1] 云业务表现 - 第二季度云收入同比增长32%至136亿美元[4] - 云服务积压订单达1060亿美元[4] - 行业整体对云服务需求激增,特别是AI相关服务推动增长[3] 投资分配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大部分投入技术基础设施[5] - 约三分之二投资用于服务器,三分之一用于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5] - 数据中心建设速度加快以满足云客户需求[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进一步增加[5] - 公司每个季度都在增加产能[6] - 增加支出将导致未来利润表现受到影响[6]
Mattel Reports 6% Sales Decline in Uncertain Trade Environment
PYMNTS.com· 2025-07-24 06:52
公司业绩表现 - 北美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6%,国际业务部分抵消了这一下滑,同比增长7% [2]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整体同比下降6% [2] - 美国业务受到全球贸易动态和零售商订单模式变化的影响 [3] - 竞争对手Hasbro整体收入下降1%,部分原因是关税和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阻力 [4] 贸易环境与应对措施 - 美国零售商因关税不确定性调整订单模式,影响了公司在美国的净销售额 [4] - 公司通过优化盈利增长、提高供应链效率和调整定价(尤其在美国市场)来应对挑战 [5] - 公司已在美国实施必要的定价行动,预计今年不会进一步提价 [5] 战略与创新 - 公司致力于通过新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全面价值”,例如推出UNO Social Club现场体验 [6] - Mattel Studios计划从2026年开始每年发布1-2部电影,并将在2026年推出首款自主发行的数字游戏 [6] - 公司与OpenAI合作,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芭比和风火轮等标志性玩具 [7] - 公司希望通过技术合作和世界级合作伙伴关系,为长期成功奠定基础 [8]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净销售额将恢复增长,但下调了2025财年的净销售额预期,从之前的2%-3%降至1%-3% [7]
Tesla(TSLA)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06: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业务总收入环比增长19%,交付量仅增长14%,主要因新Model Y提高了平均销售价格(ASP),同时改善了产品组合和固定成本吸收,尽管关税成本增加,但仍推动了利润率的环比提升 [35] - 关税成本环比增加约3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影响汽车业务,其余影响能源业务,由于制造和销售的滞后性,全部影响将在后续季度显现,短期内成本将上升 [36] - 能源生产和太阳能业务利润率环比提高,但部署量下降,主要因高利润率的电力部署增加,实现了该业务有史以来最高的毛利润 [36] - 服务和其他业务利润率环比提高,主要得益于超级充电业务利润增加以及保险和服务中心盈利能力的改善 [38] - 运营费用环比增长,主要是因为持续投资AI项目,包括员工相关成本增加、基于股票的薪酬提高以及AI计算设备的折旧 [38] - 其他收入环比增长,主要来自比特币持仓的按市值计价调整,第二季度实现2.84亿美元收益,而第一季度亏损1.25亿美元 [39] - 经营现金流环比增加,但资本支出也增加,导致自由现金流为1.46亿美元 [39] - 公司预计今年资本支出超过90亿美元 [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开始在所有工厂逐步提高新Model Y的产量 [30] - 全球试驾次数增加 [33] - 6月,Model Y成为土耳其、荷兰、瑞士和奥地利最畅销的汽车,且可能仍是全球最畅销的车型 [8] - 北美地区FSD采用率近几个月有所上升,自推出FSD版本12以来,采用率增长了25% [34][100] 能源业务 - 能源存储业务中,工业存储在推动AI和数据中心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客户开始认识到存储对提高电网效率和快速部署能源的重要性,尽管受关税影响较大,但客户仍愿意接受部分关税影响 [37] - 住宅存储业务面临挑战,由于某项政策提前到期,需求和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 [38] 机器人业务 - 机器人出租车业务在奥斯汀表现良好,已行驶超过7000英里,目前车辆数量较少,但计划在奥斯汀和其他地区扩大服务范围和车辆数量,且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70] - Optimus机器人的设计不断优化,Optimus 3设计已基本确定,预计今年年底推出原型机,明年年初开始生产,目标是在五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 [18][49][5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市场 - 由于IRA EV税收抵免政策将于本季度末取消,美国本季度车辆供应有限,公司已推出所有计划的激励措施,并将在销售过程中逐步取消 [31] - 随着公司对不同地区安全信心的提升,将放宽对驾驶员注意力的要求,改善自动驾驶体验 [11] 欧洲市场 - 目前尚未获得在欧洲提供有监督FSD的批准,与荷兰监管机构合作接近获批,获批后将推广至欧盟,预计今年部分地区客户能获得类似美国的体验 [9][10] 中国市场 - 目前无法在中国提供FSD服务,公司希望尽快解决相关监管问题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推出机器人出租车服务,计划在获得监管批准后扩大服务范围至美国大部分地区,目标是到年底覆盖美国约一半人口 [4][6] - 持续优化自动驾驶软件,预计将参数数量提高约10倍,提升自动驾驶体验 [14][15] - 推进Optimus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目标是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应用于实际场景,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18][25] - 投资AI项目,包括Dojo超级计算机和AI芯片的研发,以提升公司在AI领域的竞争力 [62] - 计划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市场份额 [33][53] - 强调公司在现实世界AI领域的领先地位,与Waymo等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更高的智能密度和推理效率 [20][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令人兴奋的一年,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既定目标 [26] - 公司在短期内面临政策和关税带来的挑战,但长期来看,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业务的发展将使公司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27] - 对公司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公司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实现长期增长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推出了Tesla Dyna餐厅,受到广泛关注 [12][13] - 公司正在制定新的总体规划,以适应从自动驾驶前时代向自动驾驶后时代的转变 [59] - 公司预计在年底前使部分地区的客户能够体验到改进后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车辆自动交付服务 [44][4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目前的表现以及扩展计划如何? - 机器人出租车在奥斯汀表现良好,客户满意度高,已行驶超过7000英里,目前车辆数量较少,但计划在奥斯汀和其他地区扩大服务范围和车辆数量,预计未来运营规模将呈超指数级增长 [42][70] 问题:无监督FSD用于个人使用还存在哪些技术和监管障碍,以及时间表如何? - 预计年底前在某些地区向终端用户提供无监督FSD服务,公司会谨慎确保安全,目前只需进行软件升级即可实现,部分地区年底前车辆可自动交付至客户手中 [44][45][48] 问题:Optimus目前执行哪些工厂任务,生产扩大和外部销售的时间表如何,未来两到三年对收入的贡献如何? - Optimus 3设计基本确定,预计今年年底推出原型机,明年年初开始生产,五年内有望实现月产10万台;目前难以准确预测短期内对收入的贡献,但长期来看潜力巨大 [49][52] 问题:更具性价比车型的开发和生产时间表,以及如何平衡成本降低和盈利能力,对当前经济环境下的需求有何影响? - 6月开始生产,第三季度将集中精力推动现有车型销售,第四季度推出更具性价比车型,目标是在不影响收入和毛利率的前提下,提供更实惠的产品 [53][54] 问题:特斯拉投资xAI的好处是什么? - 此问题不适合在本次会议讨论,如有需要将另行讨论,同时鼓励股东提出提案并投票,公司将根据股东意愿行事 [55][57] 问题:特斯拉设计工作室的情况如何? - 设计工作室有很多令人兴奋的事情正在进行,但目前不会透露新产品信息,公司正在努力为未来的产品阵容做好准备 [58][59] 问题:硬件3用户是否能获得升级,会升级到硬件4还是未来的硬件5? - 首先要确保硬件4实现无监督自动驾驶,之后再考虑硬件3的升级问题 [61] 问题:Dojo的最新进展,以及xAI是否会成为Dojo的客户? - 预计明年Dojo 2将大规模运行,AI 5芯片预计明年年底实现量产,未来希望Dojo 3和AI 6芯片实现融合 [62] 问题:BBB取消太阳能项目税收抵免对Megapack销售管道有何影响? - 公司销售管道多元化,Megapack项目并非主要依赖太阳能项目,且认为太阳能项目仍将建设,同时数据中心和独立存储项目将提供增长动力,预计下半年业务强劲,公司还将加大美国制造业投资 [65][66] 问题:能否分享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如运营车辆数量、自动驾驶里程数或安全关键干预次数,以及总体推出情况和目标? - 目前在奥斯汀运营的车辆行驶里程超过7000英里,车辆数量较少,计划扩大服务范围和车辆数量,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目标是降低每英里成本至0.3 - 0.4美元,预计明年对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70][72][76] 问题:从经济角度看,长期降低机器人出租车每英里成本的主要里程碑是什么? - 优化设计的CyberCab有望将每英里成本降至0.25 - 0.3美元,现有车队每英里成本约0.5美元,Optimus机器人可协助清洁、维护和充电等工作,有助于降低成本 [73][75] 问题:特斯拉在进入物理AI、自主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出租车等领域时,Elon Musk仅持有13%的股份,是否可持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增加控制权? -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希望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得到解决,确保公司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78][79] 问题:其他人何时能亲身体验Optimus机器人,今年下半年举办AI日是否太早? - 举办AI日存在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风险,可在股东大会上深入讨论Optimus和AI相关内容,届时将有Optimus机器人展示 [82][84] 问题:将非特斯拉自有车辆纳入机器人出租车网络的限制因素和时间表如何? - 首先要确保自有车辆的服务稳定,预计明年美国客户可将车辆加入特斯拉车队,加入前需进行安全验证 [89][90][95] 问题:扩大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的相关成本以及资金来源如何? - 有明确现金流后可进行债务融资,现阶段使用资产负债表资金,达到一定规模的经常性收入后可通过其他交易获取资金 [96][97] 问题:FSD订阅趋势、采用率以及当前FSD收入规模如何? - 自推出FSD版本12并降低价格后,FSD采用率增长了25%,公司将继续推广FSD的优势,提高客户认知度 [100][101] 问题:考虑到FSD的货币化潜力和IRA购买税收抵免政策取消,未来如何考虑价格策略以推动销量增长? - 美国市场短期内可能面临挑战,但随着自动驾驶规模扩大,预计明年下半年公司经济状况将显著改善 [109] 问题:更具性价比车型的具体情况,以及成本降低措施和对客户购买力的影响? - 公司希望通过降低成本使车辆更具性价比,客户可将车辆加入车队赚取收入,提高车辆的可负担性 [115][116] 问题:如何管理xAI和特斯拉在AI领域的资源分配和人才竞争? - xAI和特斯拉从事不同类型的AI工作,xAI专注于TB级和多TB级模型,特斯拉则专注于现实世界AI,两者吸引不同类型的人才 [117][118]
Crown Castle(CCI)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06: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核心塔业务表现稳健,有机增长4.7%(排除Sprint取消业务影响),服务活动贡献同比增加600万美元,SG&A同比减少3700万美元 [12] - 2025年全年展望更新,场地租赁收入增加10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增加2500万美元,AFFO增加3500万美元 [12] - 2025年预计年度AFFO在交易完成时为24.15亿美元 [15] - 2025年股息每股降至4.25美元(年化),交易完成后计划将股息与AFFO(不包括预付租金摊销)同步增长,派息率维持在75% - 80% [9] - 预计年度自由裁量资本支出维持在1.85亿美元(扣除4000万美元预付租金后为1.45亿美元) [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场地租赁收入增长得益于有机贡献增加和其他账单变化,有机增长达4.7%(排除Sprint取消业务影响) [13] - 服务业务毛利率因活动水平提高而增加500万美元 [13] - 核心租赁活动增加500万美元 [4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线市场流量增加、用户增加、客户流失率增加,运营商有投资无线网络的需求 [10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有三个近期优先事项,即实现2025年财务和运营目标、完成小基站和光纤解决方案业务出售、将塔业务独立运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6] - 出售小基站和光纤解决方案业务交易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已获州级批准并与美国司法部积极沟通 [7] - 专注提高塔业务运营效率,缩短周期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减少2025年全年间接成本1000万美元 [8] - 实施资本分配框架,包括降低股息、投资塔改造和技术、回购股票以维持投资级信用评级 [9] - 行业中私人市场倍数高于公开市场倍数,公司认为客户自建塔最终可能会出售给第三方运营商以降低总成本 [67][6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三个近期优先事项上取得进展,有望实现2025年目标,交易预计按时完成,专注运营效率和资本分配将提升长期股东价值 [10] - 5G部署周期可能比4G更长,因为数据需求持续增长 [20] - AI技术可能带来数据需求的显著增加,但具体用例尚难确定 [5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将光纤业务出售协议纳入财务报表,作为终止经营业务处理 [3] - 2025年展望和季度业绩不包括光纤业务贡献,融资费用计入持续经营业务 [4] - 调整后EBITDA、AFFO和AFFO每股收益可能无法代表交易完成后公司预期表现 [5] - 董事会正在积极寻找新CEO,新CEO需认同公司专注美国塔业务的战略 [4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推动更高租赁活动的原因及与农村建设或运营商项目的关系,以及5G部署与3G、4G周期对比 - 更高租赁活动源于客户网络容量需求增加,因用户增长和流失率上升,并非特定项目所致;5G部署周期可能比4G长,因数据需求持续增长 [19][20] 问题: 剥离业务后Crown Castle的效率提升机会和速度 - 公司预计交易完成时能达到23 - 24亿美元的AFFO目标;第二阶段效率提升机会和速度目前难以量化,公司正在更新系统和流程以寻找更多效率提升点 [27] 问题: 剥离业务和核心塔业务费用分配的剩余问题,以及资本分配中计划性和机会性回购的考虑 - 公司认为运营单一业务有助于提高效率,目前在公司层面重叠成本较少;资本分配优先考虑偿还债务以维持投资级评级,股息将按AFFO的75% - 80%增长,股票回购将根据市场情况决定 [32][35] 问题: 目前实现的较短周期时间情况,交易审批与FCC和DEI问题,以及CEO搜索和资本分配是否会改变 - 平均周期时间有小幅改善,对新租赁活动有积极影响;目前无法就FCC和DEI问题发表评论;董事会正在积极寻找新CEO,新CEO需认同公司战略,资本分配不会因CEO变动而改变 [44][47][50] 问题: AI对客户流量和塔收入的影响,以及服务毛利率改善的原因和未来机会 - AI可能带来数据需求显著增加,但具体用例难以确定;服务毛利率改善是结构性的,通过优化流程和成本结构实现,预计可持续 [56][58] 问题: 运营商自建基站活动的观察,以及美国私人市场并购倍数情况 - 公司近期未参与定制建设市场,认为客户自建塔最终可能出售给第三方;私人市场倍数高于公开市场倍数,市场动态无显著变化,对公司影响不大 [64][67] 问题: 地面租赁购买的节奏和未来变化 - 公司目前未增加土地购买,但正在寻找能产生良好回报和降低成本的机会,预计下半年土地购买资本分配会增加 [69][70] 问题: 容量增加是否意味着共址活动增加,以及共址与修改业务的混合情况,EBITDA超预期的原因 - 容量增加包括现有塔和新塔的共址,但业务混合无显著变化;EBITDA有季节性因素,公司提供的范围已考虑此因素 [75][76] 问题: 公司对USM的风险敞口、剩余交易条款,以及T-Mobile收购USM塔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对US Cellular塔的风险敞口可忽略不计,对财务结果无重大影响 [82] 问题: 成本从持续经营业务向终止经营业务分配的情况,以及维护资本支出的计划 - 成本分配并非系统性的,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小调整;维护资本支出受时间和季节性影响,公司会确保塔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86][88] 问题: 两家主要运营商达到80% - 90% 5G覆盖后公司业务的变化,以及回溯计费是否会持续 - 公司暂不提供2026年指导,但2025年业务增长良好;回溯计费是运营改善的体现,未来可能是偶发性的 [93][95] 问题: 近期税收改革对运营商投资节奏的影响 - 运营商计划将税收节省用于网络投资,但主要投向光纤而非无线,目前对公司无显著影响,但无线市场需求增加可能促使运营商继续投资 [101] 问题: 全年自由裁量资本支出下半年大幅增加的原因,以及1000万美元G&A减少的主要原因 - 资本支出增加包括土地购买、系统投资和维持基础设施;G&A减少部分源于去年的成本削减措施,以及管理层对成本结构的严格控制 [106][108]
Robert Half(RHI)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06:02
Robert Half (RHI) Q2 2025 Earnings Call July 23, 2025 05:0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M. Keith Waddell - President & CEOMichael Buckley - EVP & CFORonan Kennedy - Vice PresidentTobey Sommer - Managing DirectorStephanie Moore - SVP - Equity ResearchKartik Mehta - Executive Managing Director & Director - ResearchRyan Griffin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Andrew Steinerman - Equity Research Analyst - Business & Info ServicesMark Marcon - Senior Research AnalystTrevor Romeo - Res ...
IBM(IB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06:02
IBM (IBM) Q2 2025 Earnings Call July 23, 2025 05:0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Olympia McNerney - Global Head - IRArvind Krishna - Chairman , President & CEOJames Kavanaugh - SVP & CFOAmit Daryanani - Senior MD - Equity ResearchBen Reitzes - MD & Head - Technology ResearchErik Woodring - Managing Director - Equity ResearchBrian Essex - Executive DirectorMatthew Swanson - Director - Equity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Wamsi Mohan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ystJim Schneider - Senior Equity AnalystOper ...
Raymond James Financial(RJF)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06:02
Raymond James Financial (RJF) Q3 2025 Earnings Call July 23, 2025 05:0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Kristie Waugh - SVP - IR & FP&APaul Shoukry - CEO & DirectorButch Oorlog - CFODevin Ryan - Director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ResearchKyle Voigt - Managing DirectorAlexander Blostein - Managing DirectorMichael Cyprys - Managing Director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Michael Cho - Equity Research AnalystDan Fannon - MD - Research AnalystWilliam (Bill) katz - Senior Equity AnalystJames Mitchell - Senior Equity Analyst ...
Raymond James Financial(RJF)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06:00
Raymond James Financial (RJF) Q3 2025 Earnings Call July 23, 2025 05:00 PM ET Speaker0Good evening, and welcome to Raymond James Financial's Fiscal twenty twenty five Third Quarter Earnings Call. This call is being recorded and will be available for replay on the company's Investor Relations website. I'm Kristie Waugh,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Investor Relations.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With me on the call today ar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Paul Shukri and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Butch Orlog. The presen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