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搜索文档
河南开封:科技金融赋能企业向“新”发力
环球网· 2025-04-29 20:41
科技金融支持下的开封市产业升级 - 开封夸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科技贷款支持后突破分子结构定向调控技术 产品良率从80%提升至95% 填补河南省特种高分子材料领域技术空白 预计形成年1.5亿元产能规模 [1] - 开封市设立2000万元科技信贷补偿资金池 银行单笔贷款最高可获200万元风险补偿 推动设立科技特色支行 创新推出"科创e贷"等10项专属产品 单户授信额度提升至5000万元 利率较普通贷款下浮0.25个百分点 [2] - 开封市2024年举办银企对接会19场 服务企业超800家 贷款审批周期从30天压缩至7天 实现"企业库-项目库-政策库"三库联动 [2] - 开封市设立2亿元政府科创引导基金扶持初创期科技企业 联合社会资本成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酸辣粉产业投资基金 重点培育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2] 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 - 2024年开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3家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60家 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增至305家 三年实现数量翻番 [3] - 河南省贝威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贷款助力下建成省重点实验室 研发的"无创生理信号马甲式遥测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3] - 开封市通过"汴地智荟 豫见未来"系列行动促成产学研对接102场 发布技术成果200余项 [3] - 相关企业已攻克智能传感器 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3] 未来发展规划 - 开封市计划深化科技金融改革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集群"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3] - 随着汴东高新区 兰考农高区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成 开封正以科技金融为纽带 串联起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3] - 开封市目标打造千亿级储能材料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3]
山东联通“客户日”打造智慧生活服务新范式
齐鲁晚报· 2025-04-27 20:41
公司服务创新 - 公司推出"联通客户日"主题活动,通过科普惠民、智慧体验、趣味互动三大维度提升服务温度 [1] - 山东分公司同步开启40余场线下活动,覆盖智能家居体验、云服务展示等场景 [1][4] - 针对老年群体推出"助老课堂"和"关怀模式",包括防诈科普、人工热线直达等特色服务 [2] 数字化产品应用 - 智能家居体验区展示语音控制全屋设备、"联通看家"安防系统(含AI人形追踪、燃气监测等功能) [4] - 云服务产品(云盘、云手机、云电脑)实现跨设备文件毫秒级同步,助力商务场景效率提升 [4] - 合约补贴政策推出,如购机补贴5200元,刺激终端销售 [5] 线上线下协同运营 - 菏泽营业厅将活动延伸至线上直播间,单场观看量突破5千人次,线下咨询量环比增长60% [6] - 威海、东营等地通过线下问卷收集120余条客户建议,快速响应"社区宽带免费检测"需求 [6] - 滨州营业厅提供智能机操作教学,提升老年用户使用体验 [6] 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深化"客户日"活动,拓展服务内涵以惠及民生,推动智慧生活普及 [8] - 通过数字化服务(如全屋智能、云办公)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4][8]
潍坊滨海区:向海图强 锻造海洋经济“蓝色新引擎”
齐鲁晚报网· 2025-04-21 15:12
产业体系构建 - 潍坊滨海区构建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临港物流、海洋文旅、职业教育等为特色的"3+N"现代化产业体系[2] - 现代海洋化工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入选省级支柱型雁阵集群,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66%[2] - 形成千亿级新医药产业集群(新和成、国邦等为链主)、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海化、弘润、万盛等为链主)及百亿级海工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潍柴重机为龙头)[4]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推动盐化工循环产业链持续升级(卤水—原盐—纯碱—溴素—高端材料),溴系阻燃剂等10余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3] - 山东海化新建20万吨/年小苏打项目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实现高质低耗和多元化生产[2] - 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4家,44个项目入选技术创新项目[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国内首家海洋化工技术中试基地启用,覆盖基础研究至工程化研究的全链条转化功能[5][6] - 实施"数字+海洋"工程,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如一链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9] - 人工智能模型"焦易小智"入选全省首批大模型应用案例,提升企业决策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8] 港口建设与临港产业 - 潍坊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739.2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0.2万标箱(同比增长16.9%),水路货运量751.75万吨(同比增长7.93%)[11] - 新开通东南亚、日本集装箱航线,总航线达17条,联动青岛港、烟台港打造国际物流通道[11] - 规划建设总投资322.6亿元的25个临港产业项目,包括智慧供应链产业园及1960万方原油储备规模[12] 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 - 拥有60公里海岸线及480平方公里海域,浅海滩涂养殖面积达17万多亩,水产品年产量11.9万吨[14] - 龙威近海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占地5.3万亩,设九大养殖区域并探索碳汇渔业新途径[14] - 通过人工鱼礁投放及滩涂贝类养殖修复海洋生态,实现国家级海洋牧场零突破[14]
从初创到冲刺上市,揭秘我店如何用 36 期增值颠覆商业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4-14 09:2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创新的绿色积分模式连接消费者、商家与平台 实现三方共赢 并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构建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同时结合公益与商业 获得国际认可 目前正冲刺上市[1][23][21] 积分赋能模式 - 积分系统将消费者购物金额转化为积分 最高可增值至原值的5倍 相当于商家发放"鸿包"[3][9][12] - 商家可选择3%-20%的让利比例 比单纯打折更具成本效益 同时通过平台消费数据分析优化经营[3][7] - 平台通过AI算法处理积分 经过36-40期增值周期实现价值提升 并设定积分释放规则:每100万积分为周期 根据增长时间(10天内达15%增长则第11天发放 10-30天内达成则次日发放 30天未达目标则第31天按实际发放)发放抵用券[9][12][14] - 积分可用于抵扣消费、兑换折扣和参与分鸿 促进商家与用户深度互动[16] - 案例:广东中山下岗工人通过该模式创建生鲜共享驿站 实现年收入翻番 带动100多户家庭成为会员[16] 线上线下融合 - 公司拥有全国23万家合作店铺 覆盖1000多个服务中心 配备8万人团队为店铺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18] - 线上通过"我店生活"小程序提供消费渠道 线下注重实体体验 实现科技与实体结合[19] - 智能供应链系统帮助商家分析顾客喜好 优化商品与服务[18] 公益与商业结合 - 公司获202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总统晚宴"可持续发展奖"和"可持续发展合作企业"两项荣誉[21] - 每年投入资金开展扶贫、养老、救灾等公益行动 如为山区学校送电脑、帮残障人士开网店[21] - 公益行动提升品牌好感度和用户粘性[21] 上市进展 - 公司通过冠名博鳌全球数字消费大会等活动提升国际资本市场存在感[23] - 强调数据透明和运营规范 包括公开公益捐款账单[23] - 公司从2021年8月成立至今快速崛起 成为资本市场新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