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开展特色音乐党课 奏响红色信仰乐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20:11
公司文化活动 - 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举办"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主题党课,140余名干部员工参与 [1] - 活动通过音乐赏析、历史讲解和集体合唱等形式强化员工文化认同 [3] - 员工反馈对国歌和聂耳精神的理解显著提升,现场氛围激昂 [3] 公司战略方向 - 分公司强调将党的历史学习与岗位实践结合,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3] - 公司计划持续以文化育人,推进国寿金融文化建设,激励员工实现改革目标 [4] 管理层表态 - 党委委员杨莉玲要求员工传承聂耳精神,完成指标任务并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3]
韶关城口镇委书记章俊:红色文化“活”起来,带动文旅“火”起来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9:00
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 城口镇创新打造"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融合发展模式,成为长征路上的"全国文明村镇"[4] - 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成谭甫仁将军旧居等51处革命遗迹遗址保护修缮[10] - 通过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组建"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宣讲团,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品牌,年均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11][12][14] 文旅产业升级与经济效益 - 形成"红色研学+温泉康养+古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成功打造恩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18] - 文旅产业创造就业岗位1800余个,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19] - 镇村改造保留古城风貌的同时完善口袋公园、文体广场等基础设施,获得居民认可[17][18] 红色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 推行"睦邻制"划分156个睦邻单元,选聘邻长担任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形成"小事不出邻"的治理机制[23][24] - 创新"文明积分超市"等举措,志愿服务参与率达65%,红色元素深度融入基层治理[22][25] - 通过客家山歌劝和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红色记忆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纽带[21][24]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阳泉!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9:34
历史文化 - 阳泉古称"漾泉",因泉水喷涌而得名,静卧于山西东部,扼守晋冀咽喉,以"三晋门户"之姿承载历史与现代 [2] - 阳泉是"中共创建第一城",既有娘子关的雄浑壮阔,又有藏山的忠义传奇,既回荡着百团大战的红色号角,又孕育了《三体》的宇宙遐思 [4] -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第九关",见证了唐代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守的英姿,关城、长城、瀑布交相辉映 [6] - 固关长城古驿道上深达寸许的车辙印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8] - 藏山用重峦叠嶂演绎"赵氏孤儿"的忠义故事,藏孤洞、饮马池、报恩祠等遗迹和景观散落山间 [12][14] - 平定冠山书院是"文献名邦"的象征,金代诗人元好问曾留下赞美诗句 [16] 红色记忆 - 阳泉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狮脑山上有百团大战纪念碑和全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 [18][20][21] - 馆内展出47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10余处场景 [23] - 1947年5月4日,中共阳泉市委员会和阳泉市人民政府正式组建,阳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25] 自然景观 - 娘子关瀑布悬泉瀑布如白练垂空,40米的落差激起阵阵清凉 [10] - 翠枫山以97%以上的自然森林覆盖率创造了"天然氧吧",四季景色各异 [28] - 悬崖上的大汖古村以其独特建筑样式被称为"深山里的小布达拉宫",房屋由黄黏土与石头混合砌成 [30][31] 科技发展 - 阳泉孕育了中国科幻文学,刘慈欣在娘子关电厂写出《三体》等作品 [33] - 阳泉正发力锻造"数智新城",以数强基、以数聚产、以数增效,数智技术为能源、制造业、农业、城市治理等领域赋能 [35] - 作为中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自动驾驶的出租车、公交车以及无人配送车穿梭在阳泉大街小巷 [37] 城市特色 - 阳泉是一座英雄之城、通达之城、能源之城、宜居之城 [40] - 阳泉有平定刻花瓷和平定砂锅等特色手工艺品 [43][44]
讲好红色故事 激发奋进力量(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红色历史与纪念 - 山东菏泽市烈士陵园纪念25224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1] - 菏泽市抗日纪念馆通过铜门镌刻英烈姓名和"红领巾讲解员"项目传承红色记忆 [3] -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记录了200余名中共武装与5000村民对抗9000日伪军的战斗历史 [6][7] - 村民刘全义等人编写30万字《红三村》记录抗战历史并担任义务讲解员 [8] 牡丹产业发展 - 菏泽牡丹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实现销量增长两倍 日销上千盆 [12] - 牡丹产业开发涵盖根入药 籽榨油 蕊制茶 瓣提露的全产业链 [12] - 线上牡丹经营商户达1.2万余家 网络销售占比超60% [12] - 2024年牡丹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 带动就业50万人 [12] 汉服产业崛起 - 曹县汉服产业已形成2750多家企业 1.5万个网店 10万从业者的规模 [13] - 2025年前5个月汉服销售额超45亿元 [13] - 汉服产业实现从单一销售到研发设计 生产加工 展播推广的全链条覆盖 [13] - 曹县汉服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14]
这座县城,有近800名志愿讲解红色故事的孩子
新华社· 2025-07-10 15:26
红色教育项目发展 - 河北省南宫市"冀南红小宣"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培养近800名青少年志愿讲解员,成员年龄覆盖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1][3] - 项目由南宫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联合推动,冀南区烈士陵园负责具体培训工作,采用"学校推荐+陵园选拔"机制,2021年正式命名为"冀南红小宣"[1] - 2022年单届选拔活动新增200多名成员,累计开展宣讲超3000场次,受众突破10万人次[2][3] 项目运营模式 - 采用创新"三维备课法":包括史料研读、旧址实地探访和先烈后人访谈,确保内容真实性和感染力[2] - 陵园政工科主导培训体系,通过五届选拔活动持续扩充队伍,最新一届选拔规模达200余人[2] - 典型成员如高雪纯(3年经验)和郭润轩(4年经验),年均讲解30-40场,需通过镜前练习、史料学习等提升专业度[1][2] 社会效益与教育成果 - 项目显著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部分成员从"不敢张口"进步到"自信从容",同时激发红色文化传承热情[3] - 成员通过讲解深刻理解革命历史,如郭润轩认识到"幸福生活源于先烈牺牲",主动承担传播责任[2] - 形成常态化红色研学机制,学校提供系统指导支持,讲解活动成为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1][2][3]
庆七一 践初心 长生人寿山东分公司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7-10 14:04
红色教育活动策划 - 公司在"7.8全国保险宣传日"期间策划红色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增强员工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怀 [1] - 活动包括参观蔡公时纪念馆,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和雕塑再现历史,员工深入了解"五三惨案"及蔡公时先生的革命事迹 [4] - 组织红色健步走活动,前往济南国动初心长廊参观学习,陈列军事装备模型和英雄事迹展板,结合党史知识问答环节强化红色文化 [3] 活动效果与员工反馈 - 员工在纪念馆参观中深刻体会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4] - 健步走活动采用"运动+学习"模式,员工积极参与互动,既锻炼身体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 - 活动丰富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爱国热情并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将红色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各环节,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3]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公告
新京报· 2025-07-09 12:47
活动概述 -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旨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并展现青春活力,属于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 [1] - 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征集主题积极、创意新颖的短视频作品,通过影像表达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强国使命的感悟,优秀作品将获颁奖及成果展示 [2] 视频选题 - **抗战精神及红色历史记忆**:聚焦北京红色场馆(如抗战馆、卢沟桥、北大红楼等)、抗战英雄故事、革命文物及纪念日(如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日)进行创作,强调史料真实性与创意表达 [4] - **其他主题**:包括传统文化传承、大学生青春故事及国家重大成就记录,要求内容与北京及大学生自身相关,新颖选题将获重点培育指导 [5] 视频要求 - **内容标准**:需紧扣"抗战""爱国""红色""创意"主题,保证原创性、史实准确性和情感共鸣,符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6][7] - **技术要求**:时长3-5分钟,MP4格式1080P画质,需使用统一片头,音频电平≤-6dB,字幕需简体中文且无商业水印 [8] 征集与评选流程 - **征集方式**:分组织推荐(每校至少10部)和个人申报(团队限5人),分两批提交(第一批抗战主题优先,截止2025年9月3日;第二批截止11月1日) [9][10][11] - **活动安排**: - 7月发布公告并组织拍摄,开展4场线下专题活动(含抗战遗址拍摄) [12][13] - 分两批初选(9月、11月),由史学及媒体专家评审,入围作品线上展示投票 [13] - 12月终评结合内容质量、传播数据及专家意见,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年底举办颁奖典礼 [14][16] 其他事项 - 参赛者需确保作品著作权无争议,主办方保留使用权(如公益宣传),禁止刷票行为 [15] - 奖项包括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及12个优秀作品奖,均颁发证书及奖杯,另设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16]
【榆林】在革命旧址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陕西日报· 2025-07-09 07:52
红色旅游行业发展 - 榆林红色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 [1] - 行业采用"红色+"文化旅游综合发展模式,整合红色文化、窑洞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 [2] - 佳县推动红色旅游带建设,修缮14处毛泽东旧居并完善纪念馆基础设施 [4] - 靖边县小河会议旧址7月游客量显著提升,亲子家庭占比超60% [5] 榆林红色旅游项目 - 杨家沟革命旧址通过情景剧、VR影院等科技手段增强游客体验 [2] -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以四大主题展区展现党中央转战陕北历程 [4] - 小河会议旧址推出沉浸式研学项目,包括军装体验、战况模拟等互动环节 [5] 游客行为与市场反馈 - 西安游客王鹏表示杨家沟旅游帮助孩子了解革命历史 [2] - 研学团队学员李晓红通过拍照记录参观感受 [4] - 家长评价小河会议旧址的沉浸式体验"比教科书生动百倍" [5] 产业链延伸 - 杨家沟村结合红色旅游发展农家乐、种植园采摘等乡村产业 [2] - 小河会议旧址周边形成"红色集市",销售小米粽子、手工布鞋等特色商品 [5] - 旧址书店数据显示《转战陕北的故事》成为热门纪念品 [5]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河山之铭——追忆中原抗战丨红色单拐的抗战记忆
河南日报· 2025-07-07 07:30
抗战历史与红色旅游发展 - 单拐村作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曾驻扎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等首脑机关,邓小平、宋任穷、杨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指挥战斗 [2] - 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设有6个展馆、40余处旧址旧居,包括抗战史实展馆、兵工史迹纪念馆等,并配套国防教育园和抗战文化广场,全面展示抗战历史 [3] - 纪念馆通过修复历史建筑、陈列革命文物及数字化沉浸式展示还原抗战历史,年接待参观者超百万人次,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4] 红色资源产业化运营 - 单拐村围绕红色体验、红色文创、红色游乐场三大板块,建设"红色单拐·童年部落"游乐场、地道遗址体验馆等项目,动员村民以资金入股方式参与产业发展 [5] - 引入极限运动基地、飞行营地、越野场地等新兴文旅业态,2023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5] - 清丰县利用单拐革命旧址开展新兵红色教育"役前第一课"、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打造"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强化红色教育功能 [5]
红色基因铸魂、绿色产业赋能——抗联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机
央视网· 2025-07-06 15:29
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 - 靖宇县作为东北抗联重要根据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碑、纪念亭、巨幅雕像和花岗岩纪念碑等历史遗迹[2][4] - 该地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学生团队和家庭前来瞻仰缅怀,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研学活动频繁[6] - 杨靖宇纪念馆正在进行修缮,将新增AR技术展示手段,通过实物陈列和数字化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参观体验[8] 蓝莓产业发展 - 靖宇县依托北纬42°的地理优势和火山岩土壤,已发展成为全国晚熟蓝莓优势产区,种植规模达3.4万亩,覆盖8个乡镇94个村[11] - 蓝莓产业链完整,涵盖育苗、冷链仓储、果汁加工和电商销售等环节,年产值约3亿元,带动近万户村民增收[11] - 该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第一张名片,被定位为"寒地蓝莓之乡"[11] 矿泉水资源开发 - 靖宇县拥有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已发现38处自涌泉,日涌水量达10.86万吨,形成"矿泉之城"的产业定位[12][14] - 2024年矿泉水产量约168万吨,创造产值20多亿元,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生态保护措施和水源开采量控制标准[14] - 矿泉水产业与蓝莓产业共同构成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双引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