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lockchain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批00后Web3打工人已经开始“退圈”了
36氪· 2025-08-22 11:18
行业现状与趋势 - Web 3行业从理想主义转向以金钱为导向 核心目标变为追求快速盈利而非技术革新或社会变革[4][5] - 行业经历VC低价筹码解锁砸盘 Meme季社区炒作 以及借壳上市公司寻求新流动性等阶段 均以发币和资金募集为最终目的[5] - 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融合加深 全球监管逐步接纳 但形成两个割裂的Web 3:一个被传统金融体系吞没 另一个仅服务加密精英生态[13] 职场环境与人才动态 - Web 3行业提供高于同龄人薪资 远程办公自由 灵活工作时间 无打卡制度及扁平化管理等职场红利[3] - 首批00后Web 3从业者(如02年出生)开始淡出或转行 包括转向外贸创业 公务员或实体行业[8][11] - 行业人员流动性高 部分从业者因缺乏获得感 工作不稳定或对投机文化不适而选择退出[6][12][13] 项目与市场行为 - 项目方普遍采用“发币即终点”策略 VC通过技术叙事包装资金目的 市场聚焦财富重新分配而非实际价值创造[4][5] - Meme季期间社区以去中心化名义聚集 但最终走向发币引发FOMO后放弃项目 三流开发者受追捧 圈外名人发币获市场礼遇[5] - Web 3游戏等细分领域脱离当前周期叙事 部分公司转型至非Web 3业务如投资领域[12] 个人体验与行业认知 - 从业者初期怀揣区块链改变世界的理想 关注数据所有权 隐私保护及去中心化金融 但现实与理想落差巨大[4][6] - 市场低迷期内部矛盾激化 无获得感成为人员流失主因 而非单纯市场行情或盈利问题[7] - 行业存在生命周期仅数月的项目 账号资产波动频繁 导致部分从业者产生虚无感[13][14]
Hyper Bit Announces Execution of Definitive Agreement to Acquire Dogecoin Mining Technologies Corp., With Hardware Supply Agreements for up to 2,660 ElphaPex DG1+ and DG2 Miners to be Hosted at Renewable Power Facility with Access to 11 MW Capacity
Newsfile· 2025-08-21 22:44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Hyper Bit Technologies Ltd 宣布与Dogecoin Mining Technologies Corp达成最终收购协议 将收购后者100%已发行普通股 [1][2] - 交易对价为17,999,995股Hyper Bit普通股 每股作价0.2625加元 总价值约472.5万加元 [9] - 14,399,988股对价股份设置四个业绩里程碑 涉及矿机清关、安装运行、算力达标及DG2矿机采购等条件 [10][11] 战略布局与行业定位 - 此次收购使公司成为首批公开上市的专注山寨币挖矿企业 目标在快速发展的数字资产生态中创造长期价值 [3] - 公司认为Dogecoin和Litecoin具有独特吸引力 因其稳健的挖矿经济性和日益增长的机构采用率 [4] - 计划通过整合优质资产、先进矿机技术和运营效率 引领当前分散的山寨币挖矿行业整合 [5] 矿机与能源配置 - 被收购方已签订ElphaPex DG1+和DG2矿机供应协议 总量达2,660台 [1] - 矿机将部署在可再生能源设施 可获得11兆瓦电力容量 预期综合电费低于每千瓦时0.07美元 [6][7] - 首批DG1+矿机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清关并实现96%以上算力达标 [11] 公司背景补充 - Dogecoin Mining Technologies专注于DOGE和LTC挖矿基础设施 拥有区块链、大数据和AI专业团队 [6] - Hyper Bit是多元化科技公司 业务涵盖加密挖矿和区块链创新 隶属加拿大和美国区块链协会 [14] - 公司股票在加拿大CSE(代码HYPE)、美国OTC(代码HYPAF)和欧洲FSE(代码N7S0)上市 [15]
Amber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Announces New Directors and Executive Officers
Prnewswire· 2025-08-21 21:00
公司人事任命 - 任命Luke Li和Vicky Wang为公司新任董事 立即生效[1] - Michael Wu接替Wayne Huo担任首席执行官 同时保留董事会主席职务[4] - Vicky Wang被任命为公司总裁 以加强高级管理团队实力[4] 新任董事背景 - Luke Li是Amber Group联合创始人 负责交易业务 拥有加密货币交易和资产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 曾担任摩根士丹利信用策略师(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2] - Vicky Wang自2023年起担任Amber Group合伙人 领导数字财富管理业务 负责全球销售、市场营销和投资者关系 在构建Amber Premium服务模式和市场定位中发挥关键作用[3] - Luke Li拥有清华大学经济学金融和应用数学学士学位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学位[2] - Vicky Wang拥有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3] 公司业务定位 - Amber International是机构加密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 品牌名称为"Amber Premium"[6] - 为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提供机构级市场接入、执行基础设施和投资解决方案 帮助优化数字资产组合[6] - 构建受监管的可扩展金融生态系统 采用专有区块链和金融技术、AI驱动风险管理和量化算法 覆盖CeFi、DeFi和OTC市场[6] 管理层表态 -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Wu表示 新董事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将推动公司扩张 加强在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交叉领域的领导地位[5] - 董事会感谢前任首席执行官Wayne Huo在任期内对公司的领导和贡献[5]
24/7 Market News: VENU to Launch Blockchain-Powered Digital Platform to Transform Live Music Engagement
Globenewswire· 2025-08-20 21:53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定位为下一代娱乐巨头 预计未来几年每年销售超过2000万张门票 推动20亿美元票务收入[1][4]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初推出区块链驱动的数字平台 将娱乐生态系统扩展到舞台之外 进入音乐粉丝的日常生活[1] - 区块链计划不是简单的技术附加 而是公司前瞻战略的核心部分[5] 业务扩张与设施建设 - 公司积极扩大实体场馆规模 2026年将开放三个新圆形剧场 目标到2030年拥有25个圆形剧场和15个室内娱乐综合体[4] - 公司将拥有超过35万个座位 预计每年销售超过2000万张门票 总票务收入超过20亿美元[4] - 活跃的开发管道超过50亿美元 其中10亿美元正在进行中[9] 技术创新与数字平台 - 数字平台将引入代币化数字会员资格 粉丝奖励和软票务服务 进入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领域[2] - 技术利用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安全 灵活和沉浸式体验 重新定义粉丝访问 拥有和互动现场音乐的方式[2] - 软票务体验预计将显著增加总票务销售 吸引更广泛受众享受独特现场体验[7]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票务量水平使公司成为美国现场娱乐最大参与者之一 仅次于一家公开交易的全国运营商和一家领先的二级市场平台[4] - 通过结合区块链和实体场馆网络 公司定位为现场娱乐和数字媒体行业的颠覆性力量[6] - 数字参与层可以统一各物业的福利 减少软票务和奖励的摩擦 创建与超级粉丝和合作伙伴的直接渠道[7] 合作伙伴与机构关注 - 公司与AEG和Aramark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9] - 机构兴趣增长 先锋集团近期披露新建861,911股头寸[7] - 数字战略与未来趋势一致 公司迅速成为娱乐 房地产和区块链创新交叉领域最令人关注的公开故事之一[7] 行业趋势与背景 -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金融技术中最令人兴奋的机会之一 美元支持稳定币首次实现产品市场契合 目前流通量超过2500亿美元[6] - SEC主席表示代币化是一项创新 下一步可能是新型资产的代币化[6] - 领先的二级市场平台最近以传闻165亿美元估值重新提交IPO招股说明书 使现场娱乐重新成为华尔街焦点[4]
ZhongAn Online Announces 2025 Interim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8-20 18: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收入人民币166.61亿元 同比增长9.3% [1] - 承保综合成本率95.6% 同比优化2.3个百分点 [1] - 承保利润6.56亿元 同比增长108.9%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6.68亿元 同比飙升1103.5% [1] - ZA银行实现净利润4900万港元 首次实现历史性盈利 [1][9] 科技赋能与创新 - 自研AI中台"灵犀"整合知识工程、语音服务等模块 覆盖全保险流程 [2] - 平台上半年活跃机器人近110个 生产环境调用量达4.5亿次 居行业前列 [2] - 应用NFC技术简化宠物保险理赔流程 推出NFT数字宠物身份证系列 [4] - 区块链技术为宠物与主人创建独特数字身份 开创数字互动新体验 [4] 健康生态业务 - 健康生态保费收入62.75亿元 同比增长38.3% [3] - 服务投保用户约1521万人 [3] - "个人门诊险"系列历经25次迭代 上半年保费约42.5亿元 [3] - "众民保"系列保费约10.3亿元 同比激增638.8% 覆盖带病体/老年人等高风险群体 [3] 数字生活生态业务 - 数字生活生态保费62.09亿元 其中创新业务保费24.9亿元占比40.1% [4] - 宠物保险保费近5.63亿元 同比增长51.3% 累计服务711万宠物主 [4] - 低空经济业务保费同比增长超20% 累计服务超百万无人机主 [4][5] 汽车生态业务 - 汽车生态保费14.78亿元 同比增长34.2% [6] - 新能源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25.4% 占车险总保费超18% [6] - 在上海、浙江获批独立经营交强险业务 实现零突破 [6] 直销渠道建设 - 自有直销渠道保费36.97亿元 同比增长16.9% 占总保费22.2% [7] - 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兴触点精准获客 AI智能客服提升转化效率 [7] - 加强私域流量生态建设 社交媒体AI问答功能显著提升保费转化率 [7] 数字银行业务 - ZA银行上半年净收入约4.57亿港元 同比增长82.1% [9] - 净利息收入2.97亿港元同比增长42.8% 非利息收入1.6亿港元同比增长272.1% [9] - 净息差2.38% 投资客户资产同比增长125.3% [9] - 提供基金、美股及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即将推出港股交易 [9]
BIT Mining Attempts to Rebrand as SOLAI to Reflect Strategic Shift Toward the Solana Ecosystem
Prnewswire· 2025-08-20 18:30
公司品牌重塑 - 公司BIT Mining Limited计划更名为SOLAI Limited 新品牌NYSE代码将变更为SLAI 反映其从纯加密货币挖矿公司向数字资产公司的战略转型 聚焦下一代区块链基础设施、去中心化金融和智能合约创新[1] - 新品牌SOLAI融合拉丁语"太阳"含义与SOLANA生态愿景 象征高性能区块链系统与AI赋能的创新结合 体现技术可持续性发展理念[2]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将以SOLANA生态为起点 建立AI驱动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重点提升资本效率与透明度 未来将扩展至其他区块链平台[3] - 已投入3亿美元生态战略资金 包括在SOLANA上启动验证节点并质押SOL代币 强化对区块链网络去中心化与韧性的长期贡献[3] 公司治理变更 - 董事会决议通过更名议案 需在2025年10月9日纽约时间10:00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EGM)上获得批准[4] - 2025年8月25日收盘时登记在册的普通股和A类优先股股东有权参与EGM投票 ADS持有人需通过德意志银行信托公司行使投票权[5] 投资者信息 - EGM通知及决议文件将在公司官网投资者关系板块披露 2024财年20-F年报已提交SEC 股东可通过官网或SEC网站免费获取[6] 业务架构 - 公司以加密货币挖矿为基础 扩展至区块链全生态 涵盖AI技术 SOL代币国库管理及质押业务 致力于提升链上效率并扩大多链生态参与度[7]
MyEMS:赋能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20 17:27
技术架构 - 采用分层架构设计 包括感知层 网络层 数据层和应用层 形成完整能源管理生态 [1] - 感知层通过智能传感器和仪表实时采集电压 电流 功率 流量 温度等关键能源参数 [1] - 网络层通过有线无线通信方式安全稳定传输数据 数据层用先进数据库技术存储管理海量数据 [1] - 应用层提供数据查询 分析报表 实时监控 节能优化等多样化服务 系统具备稳定性和扩展性 [1] 应用成效 - 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系统分析实现生产能耗降低15% 年节省能源成本数百万元 [2] - 某高端写字楼空调能耗降低20% 通过分析室内外温度人员流动因素实现精准控制 [2] - 某三甲医院优化能源分配方案 年节省能源支出数十万元 并保障能源系统正常运转 [2] 环保价值 - 应用系统企业和机构年平均减少碳排放10%-25%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 - 实时监控废气废水排放指标 发现超标立即报警处理 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 技术发展 - 未来将融合人工智能提升数据分析预测能力 实现智能化能源调度优化 [4] - 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能源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 支持能源交易和碳交易 [4] - 向开放协同方向发展 与能源供应商政府监管部门共建能源管理生态系统 [4]
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首度以稳定币完成IPO全部结算
搜狐财经· 2025-08-20 17:13
公司IPO与融资 - 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在IPO中成功募集11 5亿美元 [1] - 首次以稳定币完成全部结算 创下美国IPO历史先例 [1] - 投行Jefferies担任交割与定价代理 协调稳定币的发行、兑换和交付 [2] - 大部分代币在Solana公链上专为Bullish铸造 [2][4] 稳定币应用与合作 - 公司接收的资金包括美元和欧元计价的稳定币 主要是Circle的USDC和EURC [2] - 稳定币种类广泛 包括USDC、EURC、USDG、PYUSD、RLUSD、AUSD及USD1 [3] - 财务长David Bonanno表示稳定币已成为数字资产领域最具潜力和应用度的创新之一 [2] - 与多家稳定币发行方的合作展示了公司在基础设施和流动性上的优势 [3] 运营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日常运营中依赖稳定币处理跨境资金结算 [2] - Solana网络上的效率优势尤为明显 [2] - 此次IPO采用的稳定币托管方为竞争对手Coinbase [2]
美洲金融科技:评估稳定币在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机会-Americas Fintech_ Assessing the opportunities for Stablecoin adoption across financial services and fintech
2025-08-20 12:5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金融科技(Fintech)与稳定币(Stablecoin)[3] * **涉及公司**: - **支付公司**:Visa(V)、Mastercard(MA)、Western Union(WU)、Remitly(RELY)[3][9] - **银行与金融机构**:摩根大通(JPM)、摩根士丹利(MS)、纽约梅隆银行(BK)[9][114] - **加密货币公司**:Circle(CRCL)、Coinbase(COIN)、Robinhood(HOOD)[10][11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稳定币的增长驱动因素** * **结构性增长**:加密生态系统的扩张(如交易需求)推动稳定币市场规模达2710亿美元[17][40] * **美元需求**:新兴市场对美元稳定币(如USDC、USDT)的需求,占稳定币总市值的90%[44] * **监管明确性**:美国《GENIUS法案》(2025年7月签署)为合规稳定币(如USDC)提供框架,可能加速市场份额从离岸稳定币(如Tether)转移[10][46] **2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与潜力** * **当前主要用途**: - 加密交易(占主导) - 新兴市场美元获取[7][40] * **未来扩展领域**: - **B2B支付**:美国企业支付仍依赖低效的ACH和支票,稳定币可优化结算(24/7实时清算)[29][107] - **跨境支付**:潜在降低结算风险(如RELY/WU的42亿美元结算资产可能优化)[26][102] - **金融基础设施**:银行间支付、贸易结算、贷款发放等领域的成本节约[9][67] **3 对传统金融的潜在影响** * **支付公司**: - 市场过度担忧稳定币对V/MA的颠覆,实际消费者支付网络效应(如全球7.4亿张卡片、1亿个受理点)难以替代[20][21][77] - 跨境支付成本中政府政策(如外汇管制、合规)仍是主要障碍,稳定币无法完全解决[24][102] * **银行**: - 存款流失风险有限(稳定币无利息、无FDIC保险)[63][64] - 银行可能整合稳定币技术以提升效率(如JPM与COIN合作推出存款代币)[67][115] **4 投资机会与风险** * **推荐标的**: - **支付股**:V(目标价406美元)、MA(688美元)、RELY(26美元)[128][129][131] - **加密货币股**:HOOD(130美元,因稳定币创新)优于CRCL(估值144倍市盈率过高)[115][139] * **风险提示**: - 稳定币在消费者支付中的采用速度可能低于预期[77][83] - 监管不确定性(如《GENIUS法案》细则待明确)[46][63] --- 其他重要内容 **被忽视的细节** * **代币化资产(RWA)**:非稳定币类代币化资产规模仅260亿美元,但抵押贷款等13万亿美元市场可能成为未来增长点[69][70] * **B2B支付惯性**:企业后台流程变革缓慢,稳定币需克服“企业惰性”[29][125] * **新兴市场数字化**:稳定币可能加速新兴市场支付数字化(如印度UPI、巴西PIX的政府推动模式)[91][92] **数据引用** * 稳定币市场:USDC占比26%(2025年),预计2024-27年复合增长率40%[40][115] * 全球支付市场规模:240万亿美元(Visa估算),B2B支付占85万亿美元[51][108] * 跨境汇款成本:全球平均6.6%,数字服务商(如RELY)可降至2.3-2.4%[100][121]
焦点关注:稳定币之夏-Top of Mind_ Stablecoin summer
2025-08-20 12:51
稳定币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行业概述** - **行业**:稳定币(Stablecoin) - **核心事件**:美国通过《GENIUS Act》(首个联邦稳定币监管框架)[4][30][169] - **市场规模**:总市值约2700亿美元,主导发行方为Tether(USDT,1660亿美元)和Circle(USDC,680亿美元)[81][107] - **主要用途**:跨境支付、加密货币交易、美元储蓄(尤其在发展中国家)[30][42][106]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监管与市场增长** - **GENIUS Act的影响**: - 要求稳定币发行方需由联邦或州监管机构监督,储备资产需1:1锚定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如美国国债、银行存款)[49][164] - 禁止发行方向持有者支付利息,但允许通过第三方(如Coinbase)提供奖励[117][166] - Brian Brooks(前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预测将引发“稳定币淘金热”,推动大规模采用[4][31][57] - **争议**: - Barry Eichengree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忧稳定币泛滥可能重现“自由银行时代”的金融不稳定,因私人货币可能因接受度差异导致价值波动[5][63][64] - Brooks反驳称GENIUS Act要求统一储备资产,类似1863年《国家银行法》,可避免历史问题[39][55] **2. 商业机会与行业影响** - **发行方盈利模式**:通过储备资产(如国债)的利息收入获利,部分分配给合作伙伴(如Coinbase向USDC持有者提供奖励)[117] - **资产代币化潜力**: - 当前代币化资产规模约2950亿美元(不含稳定币为270亿美元),未来可能扩展至抵押贷款(13万亿美元市场)等领域[119] - 需解决结算效率问题(如区块链可简化房产交易的产权保险流程)[119] - **对传统支付系统的影响**: - Will Nance(高盛支付分析师)认为稳定币对跨境汇款公司(如Western Union)的威胁被夸大,因成本主要在合规和法币兑换环节[129][134] - Visa和Mastercard已通过合作(如Coinbase)参与稳定币支付,预计未来12-18个月处理超10亿美元交易[132] **3.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美国国债需求**: - Brooks认为稳定币将成国债重要需求源(Tether已是全球前20大国债持有者)[35][57] - 高盛利率团队指出影响取决于采用规模、周转速度及资金来源(如来自货币基金则净影响较小,来自现金或银行存款则较大)[36][83] - **银行存款**: - Richard Ramsden(高盛金融组)认为大规模迁移需稳定币提供更高收益或更低支付摩擦,目前可能性低[37][138] - 数据显示银行存款与稳定币规模正相关(R²=0.69),未现显著替代[143] **4. 金融稳定性风险** - **Eichengreen的担忧**: - 稳定币可能破坏“货币单一性”(不同稳定币交易价格不同)[63] - 挤兑风险下,发行方快速抛售国债或加剧市场波动[73] - **Brooks的反驳**:GENIUS Act的储备要求(如FDIC保险)已提升安全性[53] **5. 稳定币 vs. 央行数字货币(CBDC)** - **差异**: - 稳定币由私营发行,CBDC由央行控制[151] - CBDC可维持货币单一性,但美国因政治阻力暂未推进[76][77] - **金融设计**:稳定币将铸币税(seigniorage)转移至私营部门,可能增加公共部门利息支出[152][155] ---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挑战**:区块链互操作性(如Solana与以太坊不互通)需通过Axelar等中间层解决[47] - **潜在风险**:量子计算可能威胁区块链安全性[60] - **时间表**:Brooks预计稳定币大规模普及需2-5年[59] --- **注**:数据与观点均引自原文标注的文档编号(如[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