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异构集成芯片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龙蟠科技(02465)涨超7% 电池行业迎多项催化 机构看好公司业绩弹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9:53
股价表现 - 龙蟠科技股价上涨7.67%至9.69港元 成交额1.26亿港元 [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及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依法治理光伏等领域低价竞争 [1] - 政策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及锂电池产业 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1] - 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1] 行业动态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9月10-11日召开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及标准项目启动会 [1] - 中信建投指出重磅会议召开在即 电池板块或迎配置机遇 [1] 公司财务 - 上半年实现收入36.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 [1] - 公司所有人应占亏损8419.4万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61.6% [1] 业务前景 - 出海产能建设领先 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提升产能消化确定性 [1] - 行业集中度提升与景气度改善有望带来可观业绩弹性 [1]
两部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磅文件,储能电池ETF(159566)全天净申购超6000万份
搜狐财经· 2025-09-04 21:36
截至收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0.6%,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0.3%,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下跌0.3%,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跌1.2%,储能电池ETF (159566)全天获6400万份净申购,截至昨日,该产品已连续6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达1.3亿元,最新规模超3亿元,居同标的ETF第一。 该指数聚焦储能领域,由 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 储能电池逆变器、储能电池 系统集成、电池温控消防等 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有望 受益于未来能源发展机遇。 今日,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持续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新型工业控制 系统等领域科技创新;提升协同攻关效率,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日 该指数涨跌 -0.3% 光伏ETF易方达 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 该指数聚焦的光伏是代表 性较强的未来能源之一, 由50只产业链上、中、下 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 组成。 �日 该指数涨跌 0.6% 碳中和ETF易方达 ( NO. 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04 19:03
超级赛道迎来重磅利好政策。 今日午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鼓励各地推动人工 智能终端创新应用,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等技术攻关。 关于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行动方案》明确,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 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行动方案》还指出,提升协同攻关效率,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 基础研究。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较强。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 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6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两部门重磅发布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从促进产业升级,深化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促进国内外市 场畅通经济循环,深挖需求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
两部门: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贝壳财经· 2025-09-04 15:45
方案明确,提升协同攻关效率,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 方向基础研究。面向光子领域重点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对高速光芯片、光电共封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力度,推动光架构与现有电架构体系生态融合。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一体推进卫星定位、导航、授 时、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通信、网络等协同发展,突破多源融合定位、室内外无缝定位、低轨 导航增强、自适应抗干扰防欺骗等北斗关键技术。加快网络化、开放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新型工业控 制系统和操作系统架构体系研究。加快推动RISC-V产业发展,促进产品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设、应 用落地和国际化合作。 编辑 杨娟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4日,据工信部官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 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其中,方案指出,加强电子信息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通 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项,持续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新型工业控制系统 等领域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