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茶统筹发展

搜索文档
塞外诸茶斗,唯有英德红!英德红茶再赴呼和浩特,深耕三北俄蒙市场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9:01
行业动态 - 英德红茶在第十三届中国(呼和浩特)茶产业博览会举办"品茶斗茶会",8家企业现场比拼并即时公布评分结果 [2][3][4] - 活动由清远市农业农村局、英德市人民政府指导,旨在扩大"世界高香红茶"品牌知名度,辐射三北及俄蒙市场 [6][7][20] - 内蒙古年人均茶叶消费量超1kg,蒙古族达8kg,奶茶餐饮业需求旺盛 [40][41] 品牌战略 - 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同比+8.5%),首次登顶全国红茶类第一 [63][64] - 2024年英德市茶园面积18.16万亩,企业880家,综合产值超90.45亿元,目标2025年突破百亿 [65][22] - 建立呼和浩特推广中心(全国第5个战略据点),计划通过内蒙古辐射东北及俄罗斯市场 [135][136][137] 市场拓展 - 英德红茶二次进入内蒙古,其浓醇甜香特性适配当地奶茶需求,夏茶产品尤受青睐 [25][45][99] - 俄罗斯客商评价英德红茶"甜香适口",认为在欧州市场有潜力形成新茶饮风潮 [50][51] - 2023年联名喜茶推出"英红·芝士糯糯"单日销量破80万杯,五一登陆央视黄金时段 [61][62] 产品表现 - 斗茶会中上茗轩茶叶公司以夏茶获评"茶王",其产品浓厚度契合内蒙古消费者偏好 [116][117][99] - 鸿雁茶业展示的鸿雁12号红茶带有蜜香,专为内蒙古市场优化风味 [113][114] - 2023年英德红茶作为国礼亮相中法松园茶叙,推动中外茶文化交流 [60] 渠道建设 - 呼和浩特推广中心由上茗轩茶叶领衔运营,2023年首次参展即获100万元意向订单 [143][144][145] - 计划通过内蒙古特色"防暑降温茶"采购体系渗透当地企业及家庭市场 [150][151] - 茶博会期间设立T18展位持续对接三北及国际买家 [155]
财经面对面:对话张亚峰董事长,解码“三茶”统筹发展新范式
搜狐财经· 2025-05-30 14:15
茶文化 - 公司创立大益茶道院,培养茶道人才逾三万人,在全国及海外开办数百期茶道研修班 [4] - 公司以"惜茶爱人"为宗旨,建立完整茶道体系,包括教学、考试、评级等规范 [4] - 公司举办"梧桐茶会"等系列人文茶会,融合文化主题与茶 [4] - 公司合作开设大学茶道课程,资助高校开展茶哲学、茶美学研究 [4] - 公司设立"大益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研习中国茶文化 [4] - 公司创办大益文学院,推出《大益文学》期刊,通过文学传播茶文化 [5] 茶产业 - 云南茶园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全国第一 [3] - 公司拥有巴达山、布朗山两个万亩茶园,获有机认证和农业农村部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6] - 公司与普洱茶优质茶区茶农建立长期稳定原料供应模式,近二十年收购毛茶累计支付资金约77.5亿元 [6] - 公司带动勐海近30万茶农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作贡献 [6] - 勐海茶厂是全球最大单体茶厂,占地700亩,"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和人类非遗 [6] - 公司普洱茶市场90%的高端收藏茶出自勐海茶厂,7542、7572被推崇为经典 [6] - 公司开设2000余家授权专营店,形成全国销售网络,产品销往南亚、东南亚等地区 [6] 茶科技 - 公司以"科技兴企"为理念,开发第三代发酵技术"微生物制茶法" [8] - 公司微生物研发中心致力于普洱茶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与利用,开发出益原素A方等健康产品 [8] - 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3%-8%作为研发经费,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进行科研 [8] - 公司2016年成功创制"第三代智能发酵技术",实现制茶发酵微生物生态环境可控化 [8] - 公司采用新技术研制出科技含茶健康品普洱茶饮料及各种风味茶晶,满足多元化需求 [8] 社会责任 - 公司成立大益爱心基金会,十余年来在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资金上亿元 [9] - 公司发起"大益乡村振兴爱心基金",捐赠至少3000万元改善普洱茶原料产区茶农人居环境及生活品质 [9] - 公司为157户勐海茶农改善居住环境 [9]
千年茶韵 浉河飘香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0:57
行业概况 - 2025中国绿茶品牌大会以"绿茶发展 品牌引领 毛尖源地 山水浉河"为主题,聚焦绿茶产业升级,吸引全国300余家单位参会搭建合作平台 [1] - 浉河区种茶历史达2600多年,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献记载其茶叶品质自唐代起备受赞誉 [2] - 信阳毛尖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1990年获国家质量金质奖章,近年累计获30余项国家级荣誉 [3] 产业规模 - 浉河区现有茶园面积63.5万亩,年产量5.7万吨,涉茶综合产值突破117亿元 [4] - 茶旅融合成效显著,2024年茶主题旅游接待量1630万人次,创收69亿元 [6] 产业升级举措 - 品种培优:投入1500万元建设"信阳10号"种质资源圃,良种覆盖率已达20% [4] - 品质提升:推出区块链溯源体系覆盖2.54万亩名茶山头,实现品质可追溯 [4] - 生态建设:40%茶园(25万亩)达生态标准,绿色生态茶园占比超95% [4] - 科技支撑:大别山实验室2024年揭牌,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4] 品牌与营销 - 打造"信阳毛尖521"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央视等平台提升影响力 [4] - 连续举办32届茶文化节,结合短视频大赛、非遗市集等活动扩大品牌传播 [6] 茶旅融合 - 开发"八大山头九道湾"精品线路,融合采茶体验、沉浸式文化展示等业态 [5] - 创新茶主题民宿、茶香露营基地及茶衍生品(茶多酚面膜、毛尖冰激凌)延长产业链 [5] - 茶旅标杆项目包括嘉木饮茶庄园宋代点茶体验、文新茶村等网红打卡地 [5]
如何做大做强中国茶:农夫山泉的农民共生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4-02 19:07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积极学习和实践“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农夫山泉在云南茶产业低迷时采取收购、建厂等举措,推动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同时强调中国茶需培育商业文明提升竞争力 [2][3][17] 行业现状 - 全国积极实践“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强调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为中国茶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科学指南 [2][3] - 2024年我国茶叶产量374万吨,增产5.5%,内销近250万吨,出口量约36.5万吨,产销存在数十万吨缺口 [6][7] - 我国茶叶价格持续走低,出口价格整体偏低,日本茶在国际市场知名度高于中国茶,2022年日本茶叶国际市场均价约27美元/公斤,中国茶叶约5.5美元/公斤 [3][17] 农夫山泉收购举措 - 2024年夏秋茶上市时,农夫山泉在云南景东县等地高价收购茶叶,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8元/公斤,达到4元/公斤 [8] - 2024年共采购近1.3万吨茶叶,带动超60000户农户增收,2025年预计收购1.9万余吨,预计年增长率58% [9] 农夫山泉建厂举措 - 2024年夏天开始在云南选址建设5座现代化制茶厂,选址标准为少数民族人口多、经济不发达区域,预计投入约1亿元,2025年3、4月陆续投产运营 [11][12][13] - 建成后将5家茶叶初制厂捐赠给村集体,安排专家调试设备并对运营主体进行全方位培训 [14] - 已在昆明市东川区投建瓶装水和饮料生产基地,预估总投资10亿元,年营收10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预计2026年投产 [14] 对当地茶产业影响 - 提高茶叶收购价格,带来全自动生产设备,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有利于茶产业壮大和茶农收入增长 [14] - 形成“农夫山泉+厂+农户”商业模式,与合作茶企约定118项茶叶有机标准并监督全流程,南涧茶厂茶园鲜叶收购价比其他高10%左右 [15][16] 对中国茶发展的思考 - 中国茶市场振兴离不开茶文化振兴,需培育茶叶商业文明,价格战会降低中国茶品质和竞争力 [17][18] - 2024年农夫山泉茶饮料版块收入167.45亿元,东方树叶无糖茶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6%,捐建茶厂将发挥标杆引导作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