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

搜索文档
我省开展七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
辽宁日报· 2025-07-05 10:40
人才培养改革 - 开展博士后出站后接续培养 构建全周期跟踪服务模式 一对一匹配科研培养人 [1] - 提供青年人才科研启动经费 实验室及办公空间等资源保障 [1] - 结合省市优惠政策 在个人税收 子女入学 住房保障 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精细化服务 [1] - 探索"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应用场景 构建专业知识图谱 搭建云学习空间和虚拟仿真平台 [1] - 建设智慧继续教育资源库和大模型 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学习体系 [1] 人才评价与服务创新 - 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特色产业 合理设置评审新专业 完善评价新标准 [2] - 在海洋经济领域探索职称评审工作 畅通特殊人才评价"绿色通道" [2] - 优化专家服务对接机制 精准匹配基层技术需求 对突出贡献专家给予职称评聘等支持 [2] - 支持人才低成本创新创业 加大创业补贴 就业补贴 场地租金补贴等跨部门协调力度 [2] - 通过拨投结合 青年人才基金 种子基金等方式提供启动资金 给予创业人才合理股权激励 [2]
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上海鼓励国企民企双向进入和交叉持股|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5:33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 - 人社部开展为期2年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涵盖博士后工作、职称和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等6个方面24项任务 [2] - 博士后工作试点包括接续培养、科研工作站新路径、资助渠道拓展、成果转化新机制4项任务 [2] - 职称和职业资格试点包括评审质量评估、评价新标准、诚信档案库、国际认可机制4项任务 [2] - 继续教育试点包括基地建设优化、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数字人才选拔、"AI+继续教育"应用4项任务 [2] - 试点允许各省根据实际调整内容,每个事项明确1-2个地市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作为试点单位 [3] 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 - 六部门联合印发《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明确专利池三大功能:提高许可效率、促进技术产业化、开展多元化运营 [4] - 提出四项建设原则:市场化解决可持续发展、利益平衡专利权人与实施人关系、开放性保障自愿加入退出、无歧视确保均等许可机会 [5] 上海国企民企协同发展 - 上海鼓励国企民企在"3+6"重点产业领域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实验室,共享科创资源,开放应用场景 [7] - 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商贸企业加强产业链合作,大型企业带动产业集聚 [7] - 鼓励国企民企双向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民企参与城市更新、老厂房改造、老字号焕新 [8] - 国有金融机构开发特色信贷产品,加大科技保险供给,增强股权债权融资服务,鼓励共同设立基金 [8] 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措施 - 江苏市场监管局推出43项重点任务,深化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一件事"改革,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 [9] -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构建全产业链计量体系,完善检企供需对接平台 [9] - 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建设"个转企"培育库,试点个体工商户综合服务中心 [10] - 探索信用修复免申即享,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规定3.0版,扩大"信用+"执法试点 [10] 宁波不动产登记创新 - 宁波实现企业登记即来即办,工业仓储转移登记当日取证,高频业务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60分钟 [14] - 推出"带押过户"和"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服务,解决企业转贷时间长、融资难问题 [15] - 构建"全程网办+线下帮办"跨省通办模式,开设长三角服务专窗提供远程帮办 [16] - 实行涉企不动产登记"零收费"政策延期至2027年,累计为6577家企业减免5.302亿元 [17]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7 06:46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背景 -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1]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政策落实和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 [1] - 通过深入调研论证 综合考虑各方面工作情况 研究确定24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事项 [1] 改革试点工作主要目标 - 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 聚焦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领域的堵点、卡点、难点 [2] - 突出解决人才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突出管理创新和服务优化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 [2] - 总结推广典型案例 转化形成工作举措 系统推进专业技术人才政策制度创新、工程项目提质、平台载体优化、服务体系完善 [2] 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内容 - 博士后工作方面:开展博士后接续培养、探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培养新路径、拓展博士后资助渠道、探索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落地转化新机制4项改革试点任务 [2] - 职称和职业资格工作方面:建立评审委员会质量评估机制、完善职称评价新标准、建立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探索完善职业资格国际(境外)认可机制4项改革试点任务 [2] - 继续教育工作方面:规范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探索建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供需链、以赛事引领促进数字人才选拔培养、探索"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4项改革试点任务 [2] - 专家工作方面:健全专家发挥作用体系、优化专家服务需求对接机制、探索建立专家服务基地动态调整机制、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举办专家创新大讲堂4项改革试点任务 [2] -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方面:建设留学人才回国工作见习基地、建设留学人才联络站、开展留学人才回国"一站式"服务、加强市场化方式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4项改革试点任务 [2] - 综合服务及其他工作方面:加强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人才低成本创新创业、引进使用银龄人才、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4项改革试点任务 [2] 试点内容调整与时间要求 - 试点期内 允许各地根据实际 在国家政策框架内适当增加试点事项、调整试点内容 [3] - 试点时间为印发通知之日起2年 不硬性规定时间节点 不强划阶段 成熟一个结项一个 [4] 推进试点工作安排 - 加强组织领导 指导各省份建立试点实施工作推进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 细化试点目标任务、改革举措、试点范围、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 [6] - 加强推进落实 指导各省份在创新上下功夫 在突破上解难题 确保试点有效果、有价值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6] - 加强宣传激励 指导遴选典型案例 对试点工作组织得好的省份加大政策、项目等支持力度 将试点成熟的政策措施在全国人社系统组织推广 [6]
易周资讯2025(6.9—6.15)| 关注行业动态,掌握前沿资讯
搜狐财经· 2025-06-17 01:06
数字人社 - 人社部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为期2年 涵盖6个方面24项改革内容 包括博士后工作 职称和职业资格 继续教育等 [2]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9月19-22日在郑州举办 设置106个赛项 3500余名选手参赛 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 数字技术等赛项占比超50% [2] - 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提出"六个强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包括强化产业协同创造高质量岗位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 [3] 数字医保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举措 推动集采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全链条质量监管 支持医药企业创新 [9] - 国家医保局整合泌尿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将421项技术规范映射为108项 指导各省制定统一价格基准 [10] -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至700元/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达99元/人 [11] 数字医疗 - 国家卫健委修订《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 新增医院功能定位 学科建设 医德医风等评审要求 [12] - 推进无偿献血服务优化 2025年底前全国实现"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 通过信息化简化办理流程 [5][12] - 14部委联合发布纠正医药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聚焦医药购销领域治理和医疗服务乱象系统纠治 [6][12] 数字科技 - 5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11.2% 工业机器人制造收入增13.2% [7][13] - 国家数据局调研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强调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 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助力AI发展 [6][12] - 工信部与民政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2025-2027年) 聚焦家庭 社区 机构等场景应用 [9]
我国推出24项专技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
快讯· 2025-06-13 20:40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出24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涉及博士后工作 职称和职业资格 继续教育 专家工作 留学人员回国 综合服务及其他工作等6个方面 [1] - 试点期为2年 各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试点事项或调整内容 [1] - 每个试点事项可选择1到2个地市或高校 科研院所 科技领军企业等人才密集型单位作为具体试点单位 [1]
人社部: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
快讯· 2025-06-13 17:40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利用2年时间进行6个方面24项改革试点 [1] - 试点内容包括博士后工作、职称和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家工作、留学人员回国、综合服务及其他工作 [1] - 允许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实际适当增加试点事项或调整试点内容 [1] - 每个试点事项可明确1到2个地市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人才密集型单位作为具体试点单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