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产业集群
搜索文档
城记 | 上海大都市圈,究竟“大”在哪里——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曾刚
新华财经· 2025-10-17 16:06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7日电 (谷青竹) 10月9日,《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三角城市 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落地,为长三角都市圈建设划定了"十五 五"期间的核心航向——面向2035年,以都市圈为载体的一体化治理正从"形态融合"走向"形神具备"。 其中,覆盖14座城市的上海大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区,其发展路径与突破方向尤为瞩 目。在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表示,上海大都市圈当 以突破省界壁垒为抓手,通过"单兵突进"向"集团作战"的协同升级,整合长三角资源建设世界级产业集 群,为中国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核心支撑。 为何上海大都市圈的"同城化"范围会突破常规标准?曾刚教授的解读是,对"同城化"的理解应从三个层 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服务于日常工作往返,对应国家发改委定义的1小时通勤圈;第二个层面服务于商 务交流出行,通勤范围可扩大至1.5小时;第三个层面则服务于产业协同需求,对通勤的要求便可进一 步放宽至2.5小时。 "在上海大都市圈的实践中,'同城化'无疑要以第三个层面'2.5小时产业协同圈'的构建为重。" ...
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新华财经· 2025-08-20 14:49
集成电路产业 - 2024年产业规模达2947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份额 [1] 生物医药产业 - 在研管线近2000个 其中一类新药超800个 [1] - "十四五"以来获批国产一类创新药23个 国产创新三类医疗器械27个 累计总量分别达28个和36个 [1] - 2024年获批一类新药6个 占全国总量14% [1] 人工智能产业 - 建设模力社区 集聚垂类模型上下游企业近200家 [1] - 已完成28个大模型备案 [1] 区域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78万亿元人民币 [1] - 人均GDP达4.31万美元 [1] - 以全国1/8000面积创造1/76的GDP和1/17货物进出口总额 [1] 企业国际化发展 - 设立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 整合11家理事单位和72家战略合作伙伴 [2] - 目标"十五五"末培育400家出海先锋企业和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2] 国际商务区建设 - 有序推进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 相关管理办法已完成制定 [2] - 功能性配套设施加快建设 先行启动区将于年内完成封闭验收 [2]
临港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
解放日报· 2025-08-20 09:57
临港新片区重大产业项目签约 - 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6个重大产业项目,涵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关键方向,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1] - 签约项目包括盛合晶微三维芯片集成项目、中国重燃重型燃气轮机项目、脑机接口验证平台项目、水下机器人项目、鲁汶仪器集成电路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等 [1] - 这些项目将为临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临港科创城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1] 临港新片区招商引资情况 - 临港新片区上半年共签约前沿产业项目投资额850亿元,主导产业集中度超过90% [1] - 通过"走出去招商"签约项目56个,投资额为612亿元 [1] - 存量企业再投资项目29个,投资额为239亿元 [1]
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杭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6-25 09:3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成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杭州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兄弟城市加强创新协同、深化产业协作、推进设施联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1]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承载着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杭州将与兄弟城市推动创新协同,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2] - 会议审议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情况(2024年6月-2025年5月)》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评估工作方案》 [2]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活动安排 - 举行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大会 [3] - 后续将举行低空经济对接会、"创赢未来"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杭州赛区比赛、长三角G60巾帼创业创新交流活动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