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软件

搜索文档
清华女博士掌舵的镁佳股份递表港交所:近3年亏损超10亿元,去年五大客户撑起近85%营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20:13
上市申请与融资 - 镁佳股份于6月30日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联席保荐人为中金香港、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和德意志证券亚洲 [1] - 公司未披露拟募集资金及发行股份数据,计划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扩展AI算法、软件工具包等)、扩展"智能座舱+X"产品组合、以及拓展海内外销售网络 [1] - 公司在2024年5月完成D+轮融资,投后估值达9.3亿美元,累计融资轮次包括种子轮至D+轮,总融资额超过2.3亿美元 [5][6] 创始人背景 - 公司由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庄莉创立,她曾任蔚来汽车副总裁、猎豹移动工程副总裁、雅虎个性化推荐总监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 [2] - 庄莉在科技产业拥有逾20年经验,负责公司整体战略和运营,其专业背景对推动公司技术进步起到关键作用 [2]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AI驱动的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通过模块化软件架构帮助主机厂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3] - 产品包括"智能座舱+X"集成方案,整合智能座舱、ADAS泊车/驾驶、车联网和OTA升级等功能 [3] - 采用代工模式运营,自行采购关键原材料并委托第三方制造商量产 [8] 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底获得12家主机厂客户,累计48个定点项目,2024年新获23个定点,年度交付量634,337个 [4] - 解决方案应用于奇瑞、长安、东风等品牌,2024年中国每10辆搭载智能座舱域控系统的新车中有1辆使用公司方案 [4] - 2024年营收14.20亿元,毛利率21.8%,较2023年12.1%显著提升 [8][9]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8亿元、15.13亿元、14.20亿元,同期亏损分别为4.23亿、3.57亿、2.9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 [8][9]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67.5%降至2024年25.2%,但绝对值从2.62亿元增至3.58亿元 [9]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2年92.8%降至2024年84.7%,最大客户占比从52.8%降至22.8% [1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69.1%、82.4%、77.2%,最大供应商占比从48.3%降至34.3% [10]
清华计算机女神,冲刺IPO了
量子位· 2025-07-02 07:58
公司概况 - 镁佳科技由庄莉于2018年创办,专注于智能座舱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目标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3] - 公司核心业务为硬件+软件的智能座舱方案,涵盖智能座舱、ADAS泊车/驾驶、车辆网络、OTA升级及AI驱动功能(如DMS/OMS、ASR、LLM语义理解)[6][7]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集成式域控新增装机量达680万件,前五大供应商占49%市场份额,公司以9.3%市占率排名第二[8][9] 市场地位与客户 - 2024年公司解决方案搭载于63.4万辆新车,相当于每十辆智能座舱新车中有一辆使用其技术[9] - 客户集中度高: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2.8%、91.2%、84.7%,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52.8%降至22.8%[12] - 累计获48个主机厂定点,合作品牌包括奇瑞、长安、东风、日产、福特等[12][1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878亿元暴增至2023年15.13亿元,2024年略降至14.197亿元(同比-6%)[20] - 毛利率显著提升:2022-2024年分别为19.0%、12.1%、21.8%,毛利达3.09亿元[24]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2024年研发费用2.61亿/2.9亿/3.57亿,占营收比67.3%/19.2%/25.1%[26] - 亏损收窄:年度亏损从4.23亿元(2022)降至2.91亿元(2024),亏损率从109.1%改善至20.5%[27] 运营数据 - 主机厂客户数量从2022年7家增至2024年12家,累计交付量达634,337件(2024年)[30][32] - 2024年主动终止低价值客户合作,导致交付量同比下降0.6%,但筛选后客户贡献营收同比增长116.3%[33][34] 融资与股权 - 累计完成6轮融资共2.3亿美元,IPO前估值9.3亿美元(约66.6亿元人民币)[36] - 创始人庄莉持股44.85%,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南山资本(16.94%)、红点创投(9.43%)等[38] 创始人背景 - 庄莉为清华计算机系96级第一名毕业生,与丈夫周枫(网易有道CEO)均为UC伯克利博士[41][42] - 曾参与蔚来汽车智能座舱创业,其技术背景涵盖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及AI领域[4][42]
光庭信息拟再加码智联汽车布局 “AI+”驱动年净利暴增近300%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4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与武汉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签订协议,拟投资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数字汽车创新实验室项目,打造公共创新平台 [1] - 项目旨在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研发与测试、人才培养需求,并配合东湖高新区引进产业链相关企业 [2] - 公司近期以3.6亿元收购楷码科技100%股权,加码"AI+智能网联"布局,共享海外客户资源并整合跨行业软件开发和运维经验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982.88万元,同比增长292.87%,实现扭亏 [4] - 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61.07%,占营收比重29.10%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10.52%,归母净利润2403.25万元,同比增长835.28% [4]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控等领域,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的提供商 [3] - 2024年智能驾驶业务整体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16.25%,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增长显著 [4] - 公司确立"AI+变革"发展战略,推动从汽车电子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向软件智能化企业转型 [4] 行业地位 - 公司被称为汽车软件行业的"隐形冠军",是湖北智能车联生态新势力崛起的代表 [1] - 公司IPO募资超募近11亿元,显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认可 [3] - 公司通过收购楷码科技加快全球化布局,强化"AI+软件"技术护城河 [2]
湖北认定1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长江商报· 2025-06-12 07:44
湖北省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 湖北省经信厅公示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15个产业集群入选 [1] - 目标到2027年打造2个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 5个超500亿元 50个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1] - 入选产业集群包括武汉智能检测设备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软件 潜江市高端湿电子化学品等15个产业集群 [1] 武汉市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武汉市洪山区智能检测设备产业集群位于中国光谷核心区 聚集60家智能检测设备企业 形成全链条产业生态 [2] - 武汉市汉南区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集群依托武汉车谷产业优势 构建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 车规级芯片等产业生态 [2] - 集群内汇聚东软集团 亿咖通 法雷奥 康明斯 芯擎科技 华砺智行 科大讯飞等重点企业 [2]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武汉 襄阳 宜昌将肩负冲刺千亿产业集群重任 武汉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襄阳着力再生资源 宜昌瞄准装备制造 [2] - 对牵头建设研发中心 创新平台3年内建设费用达2000万元以上的 省级按10%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2]
东软方案加速“人车共智慧”时代到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3 12:14
行业趋势 - 汽车产业正经历重大技术和产业变革,智能化进入新阶段,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技术快速迭代,市场加速渗透 [3] - 汽车产业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关注点和竞争要素快速转变 [3] - 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赋能汽车,智能汽车软件复杂度大幅提升,车企需围绕应用场景实现AI功能快速落地 [7] - 舱驾融合趋势明显,汽车生态整合与全球化适配性增强,"人车共智慧"时代或将加速到来 [10] 公司技术方案 - 东软集团发布3大产品矩阵: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东软汽车行业NeuMind赋能体、东软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6 0 [3] - 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通过单一芯片集成座舱、仪表、行车、泊车全功能,降低硬件成本,实现一芯多能、全域覆盖 [4] - 该平台支持多域功能独立部署,提升软件迭代效率,使驾舱联动更灵活,并搭载高速辅助驾驶、记忆泊车等主流行泊功能 [4] - 平台整合智能座舱、行车辅助、自动泊车3大核心功能,解决传统架构中开发割裂、协同效率低的问题 [4] - 开发周期可大大压缩,研发成本进一步降低 [4] - 东软NeuMind赋能体集成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智能车身、车联网等关键模块,具备毫秒级实时响应 [7] - 赋能体深度融合大语言模型,支持AI原生开发框架,提供场景化智能服务引擎与个性化用户体验定制 [7] - OneCoreGo® 6 0新增One Pay(车载支付中心)和One Mate(AI交互中心),实现导航+支付+交互全链路升级 [9] 产品定位与优势 - 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以15万元左右车型为目标开发,已取得定点 [6] - 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相互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公司立足于舱行泊一体,以驾带舱 [6] - NeuMind赋能体为车企提供全栈式智能化解决方案,支持"一次开发,全球部署",打破技术生态壁垒 [7] - OneCoreGo® 6 0可快速适配不同国家法规、生态、出行习惯,帮助中国车企弥合本土化适配性鸿沟 [9]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已建立以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为中心的全球研发与交付网络 [10] - 产品和服务应用于100多个国家的1800余款车型,服务50多家全球知名汽车厂商 [10] - OneCoreGo®解决方案已解决俄罗斯市场支付方式等本地化挑战 [9]
光庭信息(3012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1)
2025-04-30 15:48
公司收购情况 - 楷码科技股权收购尽调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后将商谈具体交易方式并履行决策和披露义务 [3] - 未来将依战略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推动业务发展,重大事项按规披露 [3] - 收购楷码科技目的是促进资源协同,挖掘日本市场需求,探索 AI 服务合作 [3] 公司业务发展 - 在手订单充足,加大 AI 和测试业务人才招聘,人员小幅增加 [4] - 与大客户合作良好,加强 AI 创新和产品升级巩固客户黏性 [5] - 确立“AI+汽车软件”和“国际化”战略,以多种方式推动业务发展 [3][6] - 关税对业务影响较小,正与受影响客户探讨新模式 [8] 公司产品情况 - 打造“端 - 管 - 云”车联网解决方案第二代 T - Box 平台,产品多地量产销售 [9] - 形成完整通信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基于移远芯片开发 V2X 底层协议栈 [10] - 自研整车操作系统 A2OS 等产品和技术驱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10]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收略下滑,2025 年一季度恢复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10] - 基于核心技术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布局 AI 技术生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1] 行业情况 - 2024 年行业收入增长但盈利能力下滑,未来或改善 [12]
专访‖Elektrobit CEO Maria Anhalt:以SDV重塑智能汽车开发范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13:56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汽车产业正处于变革之中。 未来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构建全新的智能汽车生态。如何借助创新变革技术推动智能汽车开发模式升级,实现从虚拟开发到量产落地 的全周期效率提升,成为此次上海车展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当前行业关注的核心议题。 Elektrobit作为全球领先且屡获殊荣的汽车软件供应商,基于软件定义汽车(SDV)技术路线图,正引领产业变革,推动智能汽车开发范式的革新。通过 提供覆盖云端到车端的端到端SDV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实现未来移动出行的愿景。 4月25日上午,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Elektrobit举办媒体沟通会。Elektrobit首席执行官Maria Anhalt就Elektrobit在中国发展布局、面向智能汽车的创新解 决方案等问题,接受了《中国汽车报》等媒体的专访。 Maria Anhalt指出,中国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智能化迈进,其快速的开发节奏令人瞩目。目前,Elektrobit已在上海、北京、重庆等地设立办事处与研 发中心,能够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她对记者说:"中国车企勇于创新,积极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协同,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
HERE首秀上海车展:AISDV赋能,助力中国车企全球化布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12:45
公司动态 - HERE Technologies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并举办媒体圆桌沟通会,展示全球业务布局和创新产品 [1] - 公司高管团队包括亚太区总经理Deon Newman、大中华区总经理奚宁等参与分享 [1] - 东软集团汽车智能创新解决方案事业部营销总监于鹏受邀分享合作案例 [1] 全球化布局 - HERE Technologies核心业务是助力中国车企全球化,服务覆盖超200个国家 [5] - 合作客户占2024年中国整车出口量80%,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等头部企业 [5] - 公司为电动车型定制方案,涵盖自动领航辅助驾驶(NOA)与数字座舱体验 [7] 技术创新 - AI技术成为公司核心,革新位置数据处理模式,提升车辆安全、能效及用户体验 [10] - 展示车载导航、AI智能助手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前沿技术 [10] - AI地图架构可实时更新道路信息,规划电动车路线 [10] 战略合作 - 东软与HERE合作始于2017年,2018年首个项目在越南Vinfast落地 [11] - 2023年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已在110多个国家实现量产合作,服务超50家OEM厂商 [11] - 双方联合推出OneCoreGo®智能解决方案5.0等产品,实现地图周更新 [13] 竞争优势 - HERE拥有全球最大充电设施数据库,深入理解当地法规和数据合规要求 [7] - 东软拥有3大软件园、6个大区及全球分支机构,覆盖11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 [13] - HERE提供高质量地图数据、成熟海外数据能力及先进的SD、HD技术 [13]
“东软方案”推动“人车共智慧”时代加速到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16:57
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全面赋能,从以功能实现为导向,到以用户体验为引领,汽车进化的车轮滚滚而动,这一过程少不了汽车厂商、供应链企业 等的共同努力。4月23日,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东软集团焕新发布三大产品矩阵——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东软汽车行业NeuMind赋能体、东软 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6.0,标志着其在推动智能出行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 应时代之变交出"东软方案" 目前,AI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人们对出行的认知和期待,AI技术也使得人机交互进入了全新的境界,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个 性化的用户体验。而且,AI技术的融入,不仅改变汽车产品本身,也在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AI技术崛起,为汽车进化开辟新径。不过,AI之于汽车,绝非仅仅是加个前缀,其内涵是AI技术在汽车全领域的深度渗透。如何在AI时代绘画出智 能出行新答卷?作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车企创新的核心合作伙伴和产业变革的赋能者,东软集团在2025上海车展上交出了"东软方案"。 汽车智能化迈入全域智能新纪元 解读"东软方案"的背后,是其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的一次重要技术升级,不仅体现了技术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快速增长 光庭信息一季度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21:2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0.52%,净利润2403.2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326.8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1] - 2024年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下降4.9%,归母净利润2982.8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上涨292.87%,扣非归母净利润1864万元,同比扭亏 [1]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61.07%,占总收入29.10%,成为营收增长重要引擎 [2] 业务表现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增长较快,尤其是面向本田海外车型的测试业务大幅增长,智能电控业务收入企稳 [1] - 智能座舱业务收入下降至2.86亿元,同比下滑12.04%,但通过国产替代布局和3D HMI技术与Unreal引擎合作,仍稳居核心玩家之列 [2] - 智能电控业务全年收入4953.21万元,同比下降36.95%,主要受主要客户业务调整影响,未来有望企稳回升 [2]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7022万元,占营收比重11.56%,自主研发的"超级软件工场"SDW2.0版本成功发布,提升软件交付效率 [3] - "超级软件工场"包含需求分析、开发、测试、项目管理四大机器人助手,已在主流客户中试点应用 [3] - 虚拟测试平台"数字车"和3D智能座舱平台UEA等核心技术实现产品化,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246项、有效专利157项,新增发明专利27项 [3] 国际化布局 - 依托日本子公司,在加拿大、德国设立控股子公司,2024年境外收入1.75亿元,占营收比重28.80% [3] - 日元汇率升高使得当期汇兑损益增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