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一小时售罄!年轻人涌入医院抢面包
长沙晚报· 2025-10-06 09:50
市场热度与消费者行为 - 扬州市中医院药膳面包上市首日数千个面包在1小时内售罄,引发消费者排队购买并出现仿冒产品[2] - 中式养生水行业预计2024至2028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高达88.9%,2028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8亿元[4] - 消费者购买动机包括对产品味道的认可、文化认同感以及好奇心,而非单纯追求疗效[4] 产品创新与品类拓展 - 产品创新体现在将中药古方与烘焙结合,例如八珍司康、甘麦大枣包、七宝美髯包等,并有药膳粽子、祛湿绿豆糕等在开发中[2] - 地方特色与专业机构结合,如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推出折耳根面包,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推出枸杞原浆牛角包等多款产品,单价在16至36元之间[2] - 行业探索方向包括让中药经典古方焕发新生,以及在产品研发上平衡安全、有效和好吃[5] 销售渠道与市场参与者 - 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医院食堂窗口(如扬州市中医院)、医院内烘焙店(如天津中医院的元气养生局)以及商业商场(如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2] - 市场参与者包括公立医院(如扬州市中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传统中医药企业(如北京同仁堂)等机构[2]
一小时售罄,年轻人涌入医院抢面包
中国经济网· 2025-10-05 21:12
行业趋势与市场热度 - 新中式养生在社交媒体上受到追捧,带有“药食同源”标签的中式面包成为年轻人新的网红打卡点,相关爆款内容获得上千次点赞与互动 [1] - “中式”成为消费领域新流行,在食养赛道,养生水是行业爆款,预计2024-2028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高达88.9%,2028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8亿元 [7] - 行业面临如何让中药经典古方焕发新生、实现“中医药+餐饮”安全有效又好吃、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及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功效等关键问题 [8] 主要参与者与产品创新 - 扬州市中医院推出药膳面包成为本地爆款,上市首日数千个面包在1小时内售罄 [3]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医食堂”推出具有地方和医院双重特色的“折耳根面包” [5] - 天津中医院开设的烘焙店“元气养生局”售卖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麦冬吐司等产品,馅料丰满,口味独特 [5] - 北京同仁堂旗下品牌“知嘛健康”跨界进入商场,售卖枸杞原浆牛角包、陈皮肉桂苹果酥等多款中式面包,单价在16元至36元之间 [5] - 产品创新持续,除面包外,药膳粽子、祛湿绿豆糕等新品也在开发中 [4] 消费者动机与产品定位 - 消费者购买动机包括对产品味道的追求、文化认同以及好奇心,而非特别期待其“对症”的疗效 [8] - 部分药膳面包和中药奶茶中的中药含量或许可以忽略不计,其主要价值在于营造仪式感和文化味 [8] - 商家在专业性和适配度方面面临挑战,需平衡健康与口味 [8]
“中医药+餐饮” 养生消费新潮流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41
中医药与餐饮融合趋势 - 中医药养生产品如养生茶饮、药膳糕点、中药面包等正加速进入餐饮市场,北京白塔寺药店推出枇梨杷啦拿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出黄芪养生包等创新产品 [10] - 消费者群体呈现年轻化特征,95后至00后增速显著,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上线24小时订单超115万帖,其中20-35岁用户占比超80% [14] - 行业创新形式多样,包括中药咖啡(同仁堂知嘛健康)、药膳包(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代茶饮(浙江省中医院)等 [11][13][14] 市场发展与规模 - 现制养生茶饮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至2024年11月翻倍至超6000家,含药食同源食材的新品占比达16.5% [15] - 中式养生水市场未来5年复合增速预计超88%,同仁堂、百黎堂等企业已布局子品牌如知嘛健康、陆藜·开了个方子 [16] - 山东省中医药膳产业快速发展,现有13万家中养生相关企业及200家药膳餐厅,省内近八成中医医疗机构提供药膳服务 [19] 产品特点与消费者需求 - 草本概念受青睐,产品弱化治疗属性,强调食补养生,如西洋参熬夜水、姜黄肉桂奶茶等,契合健康与食品安全需求 [12][13] - 医院系产品注重专业性与性价比,浙江省中医院补养参麦饮单帖仅4元,消费者认为比网红饮品更可靠 [13][14] - 传统配方现代化改良,如乌梅汤结合时令节气优化,当归羊肉汤源自《金匮要略》经典方剂 [14][17] 政策与文化支撑 - 国家明确102种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如山楂、枸杞),《食品安全法》规范中药材添加范围 [17][18] - 山东省通过药膳大赛和"百味千膳进万家"工程推广药膳文化,培养专业人才 [19][20] - 行业需解决规范化问题,专家呼吁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引导消费者根据体质选择产品 [18][20]
药膳面包是什么面包?(身边的新鲜事)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行业趋势 - "中医药+餐饮"模式在多地持续升温,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大量消费者并推动中医药知识普及[1] - 药膳食品创新满足年轻群体对便捷养生需求,解决传统中药服用不便痛点[1] 产品创新 - 首批药膳面包含党参/茯苓/当归等药材,基于《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古方及药食同源物质名单开发[1][2] - 研发过程经历中药熬水/粉末添加等多次工艺改良,每款面包含5-6种配伍药材以平衡色泽与药效[1] - 产品线从面包扩展至绿豆糕/茶饮/轻食等,市场反响热烈呈现供不应求态势[2] 市场反馈 - 药膳面包在扬州形成现象级传播,特别受到年轻消费群体追捧[2] - 医院药膳坊开业后持续客流旺盛,反映养生食品市场需求旺盛[1] 文化推广 - 药膳产品承载中医药文化传播功能,通过食品形态降低公众接触门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