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年规划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政策研究:中国五年规划的演进脉络——从“十三五”到“十五五”的战略转型与路径深化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8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的“十三五”、“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构成了一条从“高速增长收官”到“高质量发展开局”,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攻坚”的战略递进链条 [1] - 发展主线已从规模扩张根本性转向以“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为双引擎的质量、效率与安全并重的新模式 [1] - 这体现了一个更加注重质量、效率、公平、安全与可持续性的综合性发展模式正在成熟定型 [3] 发展战略演进脉络 - 规划重心经历深刻转变:“十三五”时期“保速增效”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时期确立“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十五五”时期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三期规划共同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体现了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的自我革新与螺旋式上升 [1] 核心动能转换 - 经济增长引擎已从依赖要素投入全面转向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 [2] - “科技自立自强”地位急剧上升,从“十三五”的选项之一跃升为“十五五”的首要任务 [2] - “扩大内需”从辅助手段提升为战略基点,标志着增长模式的深刻重构 [2] 目标体系升级 - 规划指标体系呈现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再到“系统效能与公平福祉”的演进 [2] - 经济增长目标从刚性量化转向弹性区间,创新指标从研发投入转向高价值专利和产业融合 [2] - 绿色指标从末端污染控制转向源头“双碳”引领和生态价值实现,民生指标从兜底保障迈向普惠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实质性步伐 [2] 治理理念演进 - 规划实施机制从政府主导走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并进一步向“多元协同、系统治理”深化 [2] - “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支柱,公众参与更加数字化、精准化 [2] - 对外开放从“双向开放”升级为“自主开放”,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持续进步 [2]
“中国的五年规划展现出战略远见和强大稳定性”
人民日报· 2025-10-24 08:44
——国际人士从五年规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科学制定 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 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五年规划兼具延续性与调适性,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 统一,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国家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 鉴,期待"十五五"规划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引领,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 万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 展奇迹。中国能够创造这样的发展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了 五年规划的显著制度优势,确保了规划在编制中充分体现党的战略意图,也确保规划实施中能够有效调 动 ...
中国的五年规划展现出战略远见和强大稳定性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52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科学制定 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 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五年规划兼具延续性与调适性,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 统一,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国家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 鉴,期待"十五五"规划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引领,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 万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 展奇迹。中国能够创造这样的发展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了 五年规划的显著制度优势,确保了规划在编制中充分体现党的战略意图,也确保规划实施中能够有效调 动和汇聚各方力量。 "自首次实施以来,中国的五年规划 ...
“中国的五年规划展现出战略远见和强大稳定性” ——国际人士从五年规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人民日报· 2025-10-24 05:55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科学制定 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 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五年规划兼具延续性与调适性,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 统一,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国家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 鉴,期待"十五五"规划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引领,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 万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 展奇迹。中国能够创造这样的发展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了 五年规划的显著制度优势,确保了规划在编制中充分体现党的战略意图,也确保规划实施中能够有效调 动和汇聚各方力量。 "自首次实施以来,中国的五年规划 ...
中证海外中国五年规划指数报1602.0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芯国际等
金融界· 2025-04-28 16:33
指数表现 - 中证海外中国五年规划指数报1602 09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6 82% 近三个月上涨12 88% 年初至今上涨13 97% [1] - 指数基日为2007年06月29日 基点679 999点 [1]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 96% 其中阿里巴巴(18 02%) 腾讯控股(15 72%) 美团-W(7 17%) 拼多多(6 2%) 比亚迪股份(4 45%) [1] - 其他成分股包括京东(2 71%) 中芯国际(2 06%) BeiGene Ltd(1 8%) 小鹏汽车(1 42%) 快手-W(1 41%) [1] 市场分布 - 香港交易所占比60 71% 纽约交易所24 79% 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13 79% [2] - 新加坡交易所与纳斯达克大型股市场各占0 33% 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占0 04% [2]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53 46% 通信服务18 78% 医药卫生9 63% [2] - 工业占比7 89% 主要消费3 89% 原材料3 60% 信息技术2 49% 公用事业0 28% [2]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按细则处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