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出海
搜索文档
第八届汽车质量论坛在京举行,共商中国品牌全球破局之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2 10:24
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已进入"量稳质升"的关键阶段,成为全球汽车贸易的重要增长极,"出海"已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集体战略方向。随着全球 汽车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尤其是欧美等成熟市场对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合规性的要求严苛,质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突破贸易 壁垒、建立市场信任的核心根基。 在此背景下,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在京举办第八届汽车质量论坛,以"质量赋能出海,满意成就品牌——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破局之道"为主题,政府部 门领导、行业协会专家、知名车企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剖析中国汽车出口新形势,探讨质量提升与海外市场拓展路径。 需破品牌与服务短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介绍道,中国汽车出口从2021年开始成倍增长,2025年1-8月,中国整车出口量已达492万辆, 预计全年出口量将突破720万辆,同比增长20%以上。 从市场结构看,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布均匀,墨西哥(数量第一,占比7.3%)、阿联酋(金额第一)为主要目的地,前15大出口市场占比基本为 1.2%-7.3%,有效规避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另外,2023年起,中国整车出口首次超过零部件出口,2024 年这一差额进一步扩大 ...
阿维塔陈卓:争取今年布局45至50个国家,力求海外160家门店开业盈利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7:15
海外市场拓展进展 - 阿维塔于去年9月启动海外业务 首个出海国家为泰国 市场表现超出团队预期 [1] - 公司已进入超过25个国家 计划在年底前扩展至45至50个国家 并实现海外160家门店开业即盈利 [1] 品牌定位与消费者认知转变 - 海外用户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接受度和喜爱度显著提升 打破了传统汽车品牌矩阵化定位的格局 [1] - 当前中国品牌不再被消费者默认视为低价替代品 改变了8-9年前与韩国、法国品牌对比时的低价印象 [1]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原创设计和智能化体验的差异化优势使经销商获得定价权 例如不丹市场首批12辆车一周内售罄 远超原定半年销售计划 [1] - 海外经销商凭借单款车型即可实现盈利 该模式有效支持了公司国际化扩张 [1]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破浪前行更需警惕“内卷”陷阱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2 16:55
中国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整车出口量达641万辆,同比增长23% [2] - 2024年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2] - 比亚迪、长城、零跑等品牌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2]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上汽集团发布海外3.0战略 [2] - 奇瑞集团连续22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 [2] 行业转型与挑战 - 中国汽车出海正经历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的质变 [2] - 需警惕将国内市场的内卷模式复制到海外市场 [2] - 国内市场价格战、配置战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研发受限 [2] -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可能影响海外长期发展 [2] 海外市场特点 - 欧洲市场对品质、安全、环保要求严苛,品牌忠诚度高 [3] - 低价策略可能引发"廉价低质"标签和贸易保护措施 [3] - 欧盟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税 [3] - 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曾因忽视质量导致口碑崩塌 [3] 国际经验借鉴 - 丰田通过精益生产和"质量过剩"策略在美国市场成功 [4] - 日产在欧洲用GT-R车型树立技术图腾,实现性能溢价 [4] - 日系品牌通过联盟战略在供应链、技术标准等方面合作 [4] - 日系车在海外市场保持15%以上利润率 [4] 竞争策略建议 - 应追求公平竞争、合理竞争与共同发展 [5] - 技术竞争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5] - 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 [6] - 营销思路需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 [6] 产业生态建设 - 应开展与国际车企、供应商、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合作 [7] - 本地化生产可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并创造就业 [7] - 长安泰国工厂实施"中国标准+本地化创新"模式 [7] - 上汽印尼CKD工厂带动30家零部件企业出海 [7] 社会责任履行 - 需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以树立良好形象 [8] - 加强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减少污染 [8] - 可通过教育援助、医疗救助改善当地生活条件 [8] 行业未来展望 - 中国汽车出海进入深水区,需坚持长期主义 [8] - 正在探索超越内卷的全球化新路 [8] - 目标是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8] - 长城建厂、比亚迪技术输出、吉利雷诺合作展现新路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