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产业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航运摩擦引爆重大冲击:中企巨亏,美商承压,日韩获利全球洗牌
搜狐财经· 2025-10-22 01:43
你有没有觉得,这两年海淘的包裹越来越慢,超市里有些洋玩意儿也老断货?你可能想不到,这背后是一场太平洋上的神 仙打架,而咱们普通人,正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场大戏买单。 当两个大块头在屋子里打架时,最先遭殃的会是什么?你可能以为是屋里的花瓶桌椅,但现实往往更魔幻——最先发财 的,居然是隔壁邻居。这事儿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全球航运这摊浑水里。普通人可能没啥感觉,顶多觉得最近海淘慢了 点,超市里有些进口货架好像空得快了些。但你要是去问问日韩造船厂的老板,他们估计能笑得合不拢嘴。就在中美航运 巨头互相"开炮"的时候,日韩那边的造船厂,接新船订单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数据摆在那,新船订单量同比猛增了整整 20%,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本来他俩在中美这两个巨无霸的夹缝里过得挺憋屈,现在倒好,天上掉下来这么大个馅 饼,砸得他们有点晕,但更多的是狂喜。 更绝的还在后头。镜头往南边拉,美国的邻居墨西哥,在2023年干了件大事。这事儿没上什么热搜,但分量可不轻——墨 西哥悄无声息地超过了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可是二十多年来头一遭。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变 了,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产业链大迁徙,无数工厂、工人和集装箱,正在用 ...
美国又一轮生物安全法案,中企如何应对?
虎嗅· 2025-10-19 12:03
法案核心内容与立法进展 - 美国参议院于2025年10月9日以多数票表决通过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新版《生物安全法案》(S.A.3841)作为其附案同步获批 [1] - 与2024年未能通过的1.0版本不同,此次法案通过“搭车”必过的国防预算方式规避了参议院高门槛,距离生效仅差众议院表决与总统签字两道程序,落地概率极高 [2][3][4] - 法案制裁逻辑延续“华为式制裁”,认定被列入名单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禁止美国联邦机构及其合作伙伴采购或使用其产品或服务 [6] 法案版本演变与立法路径 - 1.0版本(2024年):众议院于2024年5月推出H.R.833法案,同年9月以306票同意、81票反对通过,但因参议院流程门槛高且临近国会换届,最终未能完成独立立法流程 [3] - 2.0版本(2025年):新一届议会中提出S.A.3841法案,以附案形式纳入《国防预算法案》,利用“搭车附案”路径大幅提升通过概率 [4][5] - 2.0版本未明确点名具体企业,制裁对象包括国防部“1260H名单”上的实体(目前仅BGI一家生物相关企业)以及由美国政府在未来一年内认定的其他高风险实体 [7] 制裁机制与过渡期安排 - 法案规定美国联邦机构的合作伙伴需在“留在美国生物技术生态圈”与“使用中国公司服务”中二选一,实质上迫使美国合作方放弃中国公司 [6] - 法案设有2至3年的缓冲期,包含规则制定和实体申诉期,之后制裁才会正式实施 [8] - 参议院曾提出对立法生效前已签订的现有合同不予追溯的豁免规则,该规则在2.0版本中未被明确否定,可能存在延续可能 [8] 对行业与公司的潜在影响及应对策略 - 缓冲期内,美国客户可能启动备选方案评估,导致与中国CRO的新订单签约延迟,但中美产业利益绑定为企业通过游说争取应对时间留下了空间 [9][10] - 已有海外生产基地的公司(如药明康德、海正药业)可加速海外基地资质升级,将美国客户核心项目转移至海外交付,构建“政策防火墙” [11][12][13] - 尚无海外基地的龙头创新药企应启动关键市场本地化,优先在政策中立地区建设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并调整出海重心至欧洲、东南亚等市场 [14] - 中小型CRO/试剂企业应放弃争夺美国联邦关联客户,转向纯商业性质的中小型药企,并开拓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 [14] 中国产业的战略优势与反制基础 - 中国在原料药及关键起始材料领域具有全球垄断性优势,美国96%的氢化可的松、90%的布洛芬、73%的对乙酰氨基酚、45%的关键起始材料依赖从中国进口 [15] - 中国生产了全球约40%的原料药,并拥有从基础化工到中间体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成本与效率优势,连印度70%的药品原料也依赖中国供应 [15] - 这种在医药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垄断性地位,构成了应对外部限制的核心战略依托,类似稀土领域的反制逻辑 [15]
中国一纸禁令,何以撼动韩国造船巨头?
搜狐财经· 2025-10-15 09:04
韩国股市14日午后,韩华海洋的股价直线下坠,一度跌超10%,最终跌幅锁定在8.3%。这根大阴线背后,是一场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博弈。 10月14日,亚太市场集体"跳水",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的股票遭遇大幅抛售,股价跌幅一度超过10%,最终收跌于8.3%。 同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这些子公司进行任何交易和合作活 动。 股价暴跌 10月14日,韩华海洋在韩国股市的表现可谓"跌跌不休"。 韩华海洋遭遇反制,与其背后韩华集团和美国的深度绑定密切相关。 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5%,随后跌势加剧,午后跌幅一度超过10%,最终收盘时跌幅达8.3%。 如此剧烈的股价波动,在大型造船企业中实属罕见。 不仅韩华海洋,整个"韩华系"股票都表现疲软,韩华航太也跌逾3%,显示出市场对韩华集团整体面临风险的担忧。 韩华的全球棋局 要理解这次股价暴跌的深层原因,我们需要认识韩华集团的全球化本质。这家1952年成立的韩国巨头,已构建了一张遍及全球的商业网络。 韩华海洋作为集团旗下企业,前身为大名鼎鼎的大宇造船海洋,2022年被韩华集团收购后更名。它与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并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