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界点
icon
搜索文档
酷暑才刚刚开始
虎嗅· 2025-07-12 07:06
这不是偶发,而是常态。 七月未央,印度南部气温已近50℃,贾坎德邦近40只猴子跳井寻水,溺水身亡。 同期新闻中,自来水流出开水,中暑者高达数万,有民众发现,蚊子已在热浪中销声匿迹。 不止印度,整个亚洲都在熔炉之中。 日本6月创下130年来最高气温,韩国青花鱼和黄鱼卖出天价,韩国水产部称,是因海水高温导致鱼群改 线。 热风浩荡掠过大洋,欧洲的意大利、葡萄牙、希腊、德国接连发布高温红警,烽火连城。 法国刚刚经历了有文字记载以来,6月最热一天。96个行政区中,84个发布橙色高温预警,另有16个进 入红色警戒。 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因钢结构热膨胀,塔尖偏移,观景台紧急关闭。 烈阳之下,游客退散,塞纳河游船取消20%,巴黎餐饮营业额下降37%,全法共有1350所学校停课,超 5000户家庭停电。 国境之内,全部列车被迫减速,交通部门称,谨防铁轨受热弯曲。 法国南部的戈尔费什核电站,已在酷暑中关闭,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河水过热。 类似情景遍布欧洲。 比利时景区关闭,威尼斯运河干涸,雅典卫城高温限流,意大利电缆因高温融化导致断电。 一 从高空俯瞰,高气压形成的热穹顶,如透明牢笼,锁住一个个国度。 美国同样遭遇了热穹顶,热穹顶如巨 ...
极端天气是不是越来越频繁了?
虎嗅APP· 2025-07-11 21:09
以下文章来源于九边 ,作者九边 九边 . 2023年印象笔记收藏量排第一的公号 这就衍生出来三个问题: 1. 为啥会这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九边 (ID:ertoumu893) ,作者:九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年好像类似全球变暖的话题很少了? 我甚至看到有不少人在那里说"气候变暖"本身是个骗局。其实稍微了解相关论文和研究结果,就知道 不但不是骗局,而且"全球变暖"这事已经彻底变成了现实。 2. 全球变暖为啥会导致极端气候? 3. 有啥影响? 现在主流学界普遍的观点是:气候已经大幅变暖,并且在加速变得更暖,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也在变 多。 其实在科学界争议并不大,科学界压倒性的共识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暴涨。包括NASA、 NOAA、英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等200余家机构一致确认全球变暖由人类活动主导。当前升温速度 是地球自然变暖的50倍,这个几乎没啥争议。 温室气体排放,就是人类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气体跟个罩子似的扣在地球上,可以防止 热量辐射到太空,然后地球越来越热。 咱们一个一个讲,首先第一个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啥? 我看不少人说"气候变暖"这东西有争 ...
极端天气是不是越来越频繁了?
虎嗅· 2025-07-10 09:36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年好像类似全球变暖的话题很少了? 我甚至看到有不少人在那里说"气候变暖"本身是个骗局。其实稍微了解相关论文和研究结果,就知道不但不是骗局,而 且"全球变暖"这事已经彻底变成了现实。 现在主流学界普遍的观点是:气候已经大幅变暖,并且在加速变得更暖,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也在变多。 我看不少人说"气候变暖"这东西有争议,因为地球本来就是每隔一些年变暖,一些年变冷,这也是为啥河南的简称 叫"豫",因为以前温暖的时候有大象。 也就是说,可能气候变暖并不是人类导致的,而是自然节律的一部分。 其实在科学界争议并不大,科学界压倒性的共识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暴涨。包括NASA、NOAA、英国气象局、中 国气象局等200余家机构一致确认全球变暖由人类活动主导。当前升温速度是地球自然变暖的50倍,这个几乎没啥争议。 温室气体排放,就是人类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气体跟个罩子似的扣在地球上,可以防止热量辐射到太空, 然后地球越来越热。 这就衍生出来三个问题: 1. 为啥会这样? 2. 全球变暖为啥会导致极端气候? 3. 有啥影响? 咱们一个一个讲,首先第一个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啥? 工业排 ...
黄金主升浪重启?多头前方恐仍有陷阱,非农前锁定技术临界点;白银空头绞杀失败,趋势资金有望涌入,宏观逻辑支撑看涨,短线洗盘何时出手?深度拆解多空暗战,投资者如何借势大资金浪潮>>
快讯· 2025-07-03 19:35
黄金主升浪重启?多头前方恐仍有陷阱,非农前锁定技术临界点;白银空头绞杀失败,趋势资金有望涌 入,宏观逻辑支撑看涨,短线洗盘何时出手?深度拆解多空暗战,投资者如何借势大资金浪潮>> 相关链接 黄金V反发出信号,三步破解主力意图 ...
从哪吒到LABUBU,一个爆发临界点正在到来 | 智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6:58
中国文化产业爆发临界点 - 近期中国涌现LABUBU潮玩、《黑神话:悟空》游戏、《哪吒》系列动画等"现象级"爆款IP,推动文化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走向全球 [1] - 中国人均GDP达1.38万美元,消费结构从物质型转向服务型,文化消费进入繁荣发展期 [1] - 中国潮玩产业规模从2015年63亿元飙升至2023年600亿元,增长近10倍,2023年成为全球第四大IP零售市场,全年IP零售额近1000亿元 [13]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镜鉴 - 日本动漫产业黄金期出现在上世纪70-80年代经济腾飞后,与经济复苏和转型历程高度相关 [2][6] - 50年代《铁臂阿童木》以儿童市场为核心,70-80年代《机动战士高达》《足球小子》等成人向题材崛起,契合产业升级时代精神 [6] - 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社会反思情绪催生情感慰藉需求,潮玩产业迎来新一轮爆发 [8] - 日本动漫衍生出玩偶、游戏、影视、旅游等全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动漫创作输出国 [9] 中国文化产业现状与机遇 - 中国80后至00后成为文化消费主力,潮玩市场2020年达300亿元规模,全球占比从2017年11.18%升至19.74%,Z世代贡献盲盒经济50%以上消费 [10][12]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附加值文创产业开辟空间,政府工作报告将释放文化消费潜力列为重点工作 [12][14] - 《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作品技术资金已达国际水准,但IP孵化周期长、人才短缺制约产能 [15][16] 中国文化产业特色与未来方向 - 爆发将植根于独特文化基因,依赖数字技术赋能,需聚焦故事原创能力、技术融合能力(AR/AI)、全球化运营能力 [18] - LABUBU融合北欧与东亚审美,《黑神话:悟空》《哪吒》深耕传统文化,展现全产业链经济动能 [18] - 行业需解决前端IP孵化薄弱、盗版问题、产业链协同效率等挑战 [15]
和讯投顾谢正光:地量还会持续多久?
和讯财经· 2025-05-28 21:05
(原标题:和讯投顾谢正光:地量还会持续多久?) 今天是5月28号,大盘的情况与昨天相似,但波动更为极致,实际上只在几个点的范围内波动。这种情况在整个市场中是比较罕见的。 究其原因,可能与节前效应有关。大家普遍无心恋战,都在等待一些关键事件的落地。首先,大家都在等待6月1号欧盟和美国关税问题的解决; 其次,明天是股指期权或期货的交割日,市场可能会有一些变数;最后,大家都在关注530能否安全度过,毕竟小长假即将到来,大家都不愿意在 这个时间贸然出手。因此,整个市场的盘面可以用"黎明静悄悄"来形容。然而,这种等待的状态不会一直延续下去。 从时间周期来看,自3040点见底以来,市场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走势,并且已经出现了一个低点。目前,市场已经走到了第三十四个交易日的变盘 临界点。所谓变盘临界点,是指市场在特定的时间周期节点(如5天、8天、13天、21天、34天等)往往会形成变盘。目前,指数正好处于34天这 个时间点,盘面现象也显示出变盘的预兆。正如那句话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目前的宁静很可能是爆发的前兆。 从盘面来看,许多主力板块已经调整了较长时间,例如前期炒作的科技板块、机器人板块和券商板块。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