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

搜索文档
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候选人名单公布!
央视网· 2025-07-28 23:32
教育行业优秀教师评选 - 教育部公示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25名宣传选树人选及事迹简介 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 [1] 特殊教育领域 - 丁美珍深耕融合教育25年 创新实施"精准育人"与"数字赋能" 开发38门区域共享专业课程及百余种教辅用具 首创"四朵云"数字化平台 [3] - 古桑曲珍成立西藏首个"岗拉梅朵"残疾人艺术团 以舞蹈为桥指导作品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西部片区一、二等奖 [7] 职业教育领域 - 马琼将冶金类"冷门专业"锻造成"金字招牌" 培养劳模工匠1000余名 指导300余名学生在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4] - 杨洋累计为产业培养3500多名技术技能人才 研发的高性能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被企业广泛应用 [10] - 郑万众创新"五步焊接法" 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165项 获专利9件 免费培训技能人才1860人 [13][14] 高等教育与科研 - 邓宗全从事宇航空间机构与特种机器人研究40余年 创建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 培养航天领域优秀人才 [6] - 刘益春在类脑忆阻器、光电探测等领域取得突破 建立49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覆盖237所中小学 [10] - 翟婉明首创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 应用于我国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重点工程 [22] 乡村教育振兴 - 任明杰坚守乡村教育10年 撰写280万字从教日记 开设计算机课为留守儿童打开视野 [8] - 刘玉忠扎根边陲乡村教育40年 采用"兵带兵"教学法助力学生走出大山 [9] - 黄俊琼33年致力于培养农村学生阅读习惯 事迹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 [20] 跨区域教育支援 - 李桂枝、王伟江扎根新疆支教25年 培养大批骨干教师和优秀学子 被称为"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10] - 侯纯广先后赴新疆和田、西藏山南支教 摸索出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 [17] 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 - 姜德生开创光栅阵列传感网络技术 推进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 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17] - 薄宜勇推动校企联合组建"安全第三方咨询"团队 承担多项上海铁路局科研课题 [23] 基础教育创新 - 邵瑜构建"绿色教育"课程模式 为区域学前教育培养大量管理型和实践型人才 [12] - 胡嵘苹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执教思政课9次获全国一等奖 [15]
事实证明,“离开日本”2年多,马云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57
马云职业轨迹 - 2019年宣布一年后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正值公司巅峰时期[12] - 2020年外滩金融峰会演讲引发争议 正值蚂蚁集团上市关键期[17][18][20][21] - 演讲后退出阿里大部分职务 逐渐淡出公众视野[21][23] 教育领域布局 - 长期重视乡村教育 创办公益基金会专注教育发展[27][30][32] - 启动"马云乡村计划"系列 包括"乡村师范生计划"[32] - 在日本东京大学教书引发热议 被推测为市场调研行为[25][37] 新业务方向 - 控股多家"一米八"系列公司 聚焦农业、林业、渔业领域[48][50] - 在东京大学研究农业 在荷兰交流畜牧业和渔业技术[48] - 布局数字农业 可能瞄准未来几十年行业风口[50] 近期动态 - 2023年频繁亮相阿里园区及关键会议[44] - 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 被视为行业发展风向标[44][46] - 明确否认"回归"传闻 保持低调姿态[41][42] 社会影响力 - 被视为民营经济代表人物 动向反映行业发展[46] - 从个体商人转型为民族企业家 与国家政策高度契合[52] - 职业经历跌宕起伏 从创业艰难到世界首富再到争议[54]
一所北疆师范院校的乡村教育“造血工程”
中国青年报· 2025-07-20 10:23
乡村教育志愿服务 - 牡丹江师范学院大三学生窦琳程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在北安小学进行志愿服务,已累计服务六七十次,计划9月开设红色文化课程 [1] - 该校2024年、2025年参与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近1500人,受益儿童超2500人,48所学校成为实践基地(多数为农村学校) [1] - 学校副院长张冰表示关注乡村教育是该校几十年来结合学科发展坚持的方向 [1] 师范生成长经历 - 化学专业田力元通过支教活动帮助情绪低落的小女孩调整心态,获得教师成就感 [2] - 学前教育专业朴浩男转专业后通过微信持续帮助受欺凌女孩两年,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2] -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石金鑫将志愿服务经验应用于城乡接合部学校的教学工作 [3]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 - 乡村教师需考虑学生家庭条件差异,如绘画课教具选择 [5] - 调查显示乡村学校普遍忽视校园欺凌问题,语言欺凌和拉帮结派现象频发 [5] - 宁安市某乡镇学校师生比接近1:1,反映出生源减少与高水平师资缺乏并存的问题 [5] 教育资源利用情况 - 受访学生反映乡村学校新媒体设备齐全但使用率低 [6] - 某乡村学校仓库存放多种乐器但长期闲置,仅有一名不熟悉乐器的音乐老师 [6] - 学生对音乐课表现出极高热情,早上提前到教室等待上课 [6] 学校发展战略 - 该校自称"北疆国门师范大学",每年50%毕业生留在黑龙江,其中相当比例投身乡村教育 [6] - 学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扎根乡村教育的学生,18个边境县均有该校毕业生 [6]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武媛媛:做照亮乡村教育的一束光
新华社· 2025-07-18 16:27
教育行业基层发展 - 甘肃省静宁县深沟乡中心小学教师武媛媛通过"三支一扶"计划返乡支教 专注英语教学和住校生管理[1] - 乡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 缺乏多媒体设备 教师需自制教具创造教学情境[2] - 西部乡村教育条件持续改善 教室加装多媒体设备 学生视野逐步拓宽[5] 教学实践与成果 - 教师通过研究教材教辅 观看教学视频至深夜提升授课能力[2] - 采用分组竞赛 手工奖励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教学效果显著提升[2] - 所带班级在全县小学毕业考试中获英语学科第3名 两次获评县级"教学标兵"[3] 师生互动模式 - 通过书信交流 零食奖励等方式关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2] - 设立"树洞小屋"心理咨询室 以温馨环境疏导学生情绪[2] - 学生自发为教师庆生 用果盘 歌声等质朴方式表达情感[3] 人才队伍建设 - 青年教师持续投身山区教育 形成人才接续奉献的良性循环[5] - 教师通过城区选调考试实现职业发展 从乡村转入县城小学任教[3] - 支教经历显著促进学生成长 典型案例显示学生从内向转变为自信高中生[5] 教育理念实践 - 贯彻"以爱育人"理念 将情感教育渗透至日常教学细节[5] - 通过10年教学积累 形成唤醒生命 塑造生命的职业价值认知[5] - 创新采用情境教学法 有效提升偏远地区学生学习兴趣[2]
当阳光穿透教室:合工大学子水阳镇的支教五日
搜狐网· 2025-07-18 10:20
支教活动概况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4日在水阳镇开展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1] - 活动聚焦乡村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家访及文艺联欢等形式展开[1][3][7][9][11] - 实践队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旨在为乡村儿童提供教育与关爱服务[1][13] 课堂教学内容 - 课程设计针对不同年龄与基础的学生,涵盖基础知识、趣味科普和艺术启蒙[3] - 采用动画导入、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教学方式提升学习兴趣[3] - 趣味科学实验课通过简易装置演示现象(如水中气泡实验),激发孩子好奇心[5] - 手工课利用卡纸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创造力与动手能力[5] 课后辅导与家访 - 课后设立"学习加油站",志愿者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辅导作业难题[7] - 家访分两组进行,每组由3名大学生与书记组成,共走访4户家庭[9] - 家访时携带学习用品(笔盒、本子、笔)及生活物资(大米、油、八宝粥)[9] - 通过平视沟通、倾听家长教育困难及孩子日常分享,建立信任关系[9] 文艺活动与成效 - 组织"文艺联欢会",排练合唱《小美满》、集体舞蹈和诗歌朗诵节目[11] - 志愿者采用分段记忆法指导歌词、反复示范舞蹈动作以提升排练效果[11] - 活动促进孩子克服胆怯,增强自信心与团队协作能力[11] - 实践队计划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持续深化"三下乡"支教品牌项目[13]
阿勒泰,种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10:49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主要围绕个人支教经历和感人事迹,不涉及公司经营或行业发展数据,根据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只输出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内容"),经核查全文未发现符合分析要求的商业要素。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产业分析的文档以供专业解读。
汇聚公益微光 “大手牵小手”体育器材爱心捐赠活动走进随官屯
齐鲁晚报· 2025-06-20 17:26
活动概述 - 山东省扬善仁体彩慈善基金会与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菏泽分中心联合开展"大手牵小手"体育器材捐赠活动,活动在随官屯镇实验小学举行 [1] - 活动由省检察院派驻随官屯镇第一书记牵线促成,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专职副书记李春光等领导及基金会代表出席 [1] - 活动旨在通过体育器材传递爱心,助力乡村教育 [1] 活动意义 - 李春光书记充分肯定捐助活动意义,表达对孩子们成长的期许 [4] - 曾磊书记代表镇党委、政府感谢基金会及各方支持,并提及全镇教育现状与未来规划 [4] - 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王奉勇强调捐赠对乡村学校体育事业的推动作用 [4] 捐赠详情 - 基金会郭剑平理事长和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朱华品主任将价值6万元的体育器材捐赠给随官屯镇初级中学和实验小学 [6] - 捐赠仪式包括交接捐赠牌和学校回赠荣誉牌 [6] - 领导们向孩子们赠送篮球、跳绳、羽毛球拍等体育器材 [6] 后续行动 - 领导们实地参观校园体育设施建设,与师生交流锻炼情况,了解后续需求 [6] - 活动架起社会公益与乡村教育的桥梁 [8] - 随官屯镇政府将持续优化教育资源,推动"健康校园"建设,与社会各界携手为孩子们成长助力 [8]
晒晒咱农家娃的奖状墙(点赞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乡村教育发展 -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家庭将奖状作为重要家装 反映乡村教育发展成果[2] - 柴俊皓家姐弟三人共获得80多张奖状 成为新家最亮眼的装饰[4] - 聂可涵家从餐厅到客厅半面墙贴满奖状 祖孙表示"看着奖状吃饭更香"[4] 家庭教育投入 - 柴俊皓每天钻研数学题至铅笔头仅剩3厘米 新获"进步之星"奖状后立即展示给父母[4] - 陶金花为孙女聂可涵购买钢琴并坚持每周骑车50分钟接送练琴 累计投入数年[5] - 聂可涵班主任指出农村老人教育观念转变 从单纯重视成绩转向支持艺术培养[6] 学生成长案例 - 柴俊皓作为监测户家庭孩子 其学习努力被父亲视为"家庭增底气"的关键[4] - 聂可涵通过持续钢琴练习 同时获得学业优异和文艺汇演优秀奖[4][5] - 张丝甜在姐姐陪跑下完成1500米比赛 虽获第六名但奖状体现姐妹共同奋斗[6]
贵州大山里的乡土课
中国青年报· 2025-05-21 10:33
乡村教育创新模式 - 田字格公益在贵州建立3所实验学校,开发特色乡土课程体系,包含1门基础课+5门特色课[2][3] - 乡土教育核心理念为"立足乡土 敬爱自然 回归人本 走向未来",旨在培养乡村孩子的生存力、生长力和文化认同力[3][4] - 课程设计融合语文、数学、手工等学科,如80分钟"包汤圆"课程涵盖民俗文化、数学计算等实践内容[7][8] 特色课程实施 - 公共议事课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案,通过"学生法庭"解决纠纷,培养规则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4][5] - 体验式教学取材于生活环境(家人/房屋/动植物),采用探究式学习强化乡土联结[8] - 课程效果显著,26年教龄教师反馈学生通过实践更好掌握数学关系,提升合作能力[8] 乡村教育发展背景 - 城镇化与"撤点并校"政策导致农村生源减少,城乡教育差距扩大,需探索新路径[3][4] - 教育目标从"掐尖选优"转向基础教育,强调培养"有根"人才而非单纯输出劳动力[2][3]
“让孩子们的人生少些弯道”(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青春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42
教育行业 - 湖南省安化县南金乡将军完小是一所位于深山里的乡村小学,全校共有88名学生,其中76名为寄宿生,父母多在外打工[3] - 学校现有14名教师,开设了书法、美术、科普等延时教学课程,每名学生每周可上5节不重样的兴趣班[3] - 学校从湖南师范大学聘请了专业心理老师,每两周为学生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3] - 在帮扶单位支持下,学校组织学生到广州、深圳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开拓学生视野[4] 公司运营 - 校长庞晓晓2015年从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后加入"为中国而教"公益机构,先后在陕西和湖南支教[2] - 庞晓晓2017年通过湖南省特岗教师考试,现任将军完小校长,已在该校工作10年[2][5] - 学校注重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习生活习惯,宿舍管理规范有序[2][3] - 学校积极对接各类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设施和课程设计[4] 基础设施 - 学校位于湘中第一高峰九龙池下的将军村,交通条件已从过去60公里山路4小时车程改善至现在1个半小时可达县城[5] - 学校教室窗台展示学生手工作品,包括黏土小动物、植物造型书签和石头画等[2] - 学生宿舍内务整洁,被子叠放整齐,洗漱用品排列有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