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icon
搜索文档
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网· 2025-10-30 17:36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 些案例值得关注 审理法院认为,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好意同乘"情形下应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本案 中钱某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赵某在车辆后排乘坐但未系安全带对损失的扩大也有过错,最终判决钱 某对赵某的损失承担70%的赔偿责任。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 近年来,网约车已成为社会公众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网约车平台公司作为承运人,是否应当保障乘客 的乘车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0月30日发布6个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引 导交通参与人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构建良好交通秩序。 在"陈某某诉某科技公司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中,网约车司机唐某某在驾驶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 致车辆撞向路边护栏,造成乘客陈某某右手粉碎性骨折。公安交管部门认定唐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日常生活中,车内人员疏于观察,贸然打开车门与他人发生碰撞造成交通事故,俗称"开门杀"。在一起 案例中,辛某某驾驶机动车载客,未紧靠道路右侧停车,乘客陈某开门时也未充分注意,与骑电动自行 车的周某某发生碰撞,造成周某某受伤,车辆受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12:20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最高法官方微信消息,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个 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注重保障受害人得到及时充分救济。近年来,我国非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电动自行车以其轻 便、快捷、自由度高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的重要出行选择。电动自行车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与机 动车间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有些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案例3中,因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过错造成机 动车驾驶人人身损害,人民法院综合考虑行为人过错程度、损害后果及双方交通工具的危险程度、避险 能力等,确定电动自行车一方应承担的责任,既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得到及时充分救济,又有利于引导 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强化规则意识与责任意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路救基金)系为保障 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而在特定情形下为受害人提供及时救助。案例5中,人民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 责任纠纷案件中,对垫付抢救费用的路救基金管理机构提出的追偿请求依法一并处理,有利于保障路救 基金充足及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救济功能,也有利于一次性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诉累。 二是依法合理认定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