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伤保险待遇
icon
搜索文档
视同工伤的职工,可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2 08:55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什么情形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视同工伤 : 视同工伤的职工, 可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 视同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如下 职工 突发疾病死亡和在抢险救灾等活动中受伤 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 伤残退役军人旧伤复发的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 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 的工伤保险待遇。 2 这是因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对伤残职工伤残程度的一次性补偿,职工原在军队服役期间,因公负伤致残后,已经按照军队有关规定享受的各项 待遇中的一次性待遇与《工伤保险条例》中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性质等同,因此不应重复享受。 Q Q 什么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 或者视同工伤? Q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 ...
您关注的这些社保问题,权威解答来啦!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5 16:45
社保卡状态封存处理 - 社保卡封存状态可通过社保卡服务机构网点、社保卡服务银行网点或线上"跨省通办"渠道启用社保功能 [1] - 金融功能激活需前往社保卡服务银行网点办理 [1] 工伤保险待遇权益 -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覆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组织类型 [2] - 未参保单位发生工伤时 用人单位需按《工伤保险条例》标准全额支付待遇费用 [3] - 补缴工伤保险费及滞纳金后 新发生费用改由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共同支付 [3] 养老保险查询渠道 -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个人权益查询功能 支持网站登录查询 [4][5] - 电子社保卡App内设"个人社保参保证明查询"功能 可跨地区多险种筛选查询 [5] 电子社保卡申领规则 - 实体卡持卡人(卡未注销状态)可通过40+渠道申领 包括微信/支付宝小程序、银行App等 [6] - 2021年起第三代社保卡持卡人自动同步申领电子卡 支持亲情服务代申领功能 [6] - 实体卡补换后电子卡自动关联新卡 无需重新申领 [10] 社保卡激活时效 - 金融功能激活无时间限制 需持身份证至卡面指定银行全国任一网点办理 [7] - 特殊人群可申请上门激活服务 [7]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限制 - 已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禁止转移养老保险关系 [8] 养老金信息获取途径 -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线上渠道提供权威信息查询 [9]
法答网精选答问(第十八批)——工伤保险待遇专题
最高人民法院· 2025-04-30 17:13
工伤保险认定标准 - 工伤认定应重点围绕工作原因进行 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是辅助要素 在工作原因无法查明时可作为参考依据 [15] - 对于居家办公人员 如有证据证明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伤 不应因在家工作而影响工伤认定 [15] - 工作原因认定需综合考虑是否属于工作安排 是否履行工作职责 是否受用人单位指派等因素 [15] - 工作时间认定包括法律规定时间 劳动合同约定时间 临时指派任务时间及加班时间等 [15] - 工作场所认定包括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区域 特定工作涉及的外部区域 以及多个工作场所间的合理区域 [16] 建筑企业工伤保险 - 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应覆盖项目中所有职工 建筑企业应对施工人员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 [17] - 社保基金支付待遇以报备人员为准 但未及时报备人员若实际参与施工且能确定劳动关系 仍应支付待遇 [17] - 建筑企业未及时报送参保名单不能成为社保机构拒付待遇的理由 [17] - 无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人所聘人员伤亡 需经工伤认定前置程序才能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赔偿 [18] - 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 法院不能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直接认定工伤 [18] 冒用身份参保问题 - 冒用他人身份入职被认定工伤后 若用人单位已足额缴费 法院应支持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9] - 单纯冒用身份入职不构成骗取社保待遇 但需用人单位购买工伤保险的意思表示真实 [19] - 冒用身份的法律责任应根据主观过错 损害结果等因素适用不同法律规范认定 [20] 工亡待遇认定 -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死亡 其近亲属享受工亡待遇需证明死亡与工伤存在因果关系 [21] - 因果关系认定由社保行政部门负责 申请人应配合调查 否则承担无法认定风险 [21] - 诉讼中社保部门对不予认定工亡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 [22] - 申请人已提供初步证据而社保部门否认因果关系又无证据的 法院可依据现有证据认定 [23]